第25章 事成,也沒成
書名: 我有一顆家族天賦樹作者名: 天不生我李白銀本章字數: 2012字更新時間: 2025-08-10 20:01:00
“蕭老,您如今正值壯年,比學生都要力壯,可一點不老啊。”李云先是恭維了幾句,然后斟酌了片刻,道:“此鹽,學生以為十分很不錯,唯一的問題是……那林平安不聲不響,到底是從哪里搞來的貨源?”
蕭老雖然問的是味道如何,但李云不可能真的去評鑒這鹽的味道。
他很清楚,鹽……蕭老已經嘗過了,蕭老真正問的是他對鹽的看法。
“那你覺得……林平安的鹽,是不是十年前那個姓藍小子的鹽?”蕭老也問出了幾乎和李云同樣的問題。
不僅僅是十年前那場鹽案的記憶太深,而是他很清楚,現如今的鹽,背后的人是誰。
“這鹽的味道不比官鹽來的差,十年前藍玉生的鹽雖然不錯,但卻比官鹽差了許多,而且藍玉生那伙人早就全殲了。死的死,問斬的問斬,依學生看,應當不是。”
“嗯……”蕭老遲鈍了許久,這才緩緩點頭。
“但李云啊,那伙販鹽的是沒了,可產鹽的,我們至今也不清楚他們的去向和來歷啊?!?
蕭老又道。
李云一拍腦袋,連忙道:“蕭老指點的是,是學生愚鈍了。”
“沒有的事,去做就行?!笔捓嫌帜砥鹨话阳~食,丟進了池子里,剛剛已經吃飽的魚兒留在池里未動,沒吃飽的魚又是一陣哄搶。
“鹽要做,鹽的源頭,也要查?!?
“嗯,去吧?!?
“是,學生明白。”李云拱了拱手,準備告退,又似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于是道:“對了,蕭老,鹽的利潤,我們分給林平安多少?”
蕭老望著池塘里的魚兒,仿佛靜止不動一般,過了很久,也沒有說話。
而李云就一直在后面拱著手,躬著身子等待著。
又過了很久,蕭老才道:“那林平安不懂規矩么?他要多少?”
言語里,明顯有了不快。
“他要七三分。”李云實話實話。
“七三……”蕭老又道:“那你覺得呢?”
“學生覺得,兩成足以。這林平安小門小戶,不懂大族的規矩,以為掌握鹽源,便敢獅子大開口。卻不知,在這臨河縣城,沒有城北三族的首肯,他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李云并沒有像答應的那樣替林平安說好話,因為他明白,這些大族向來自視高人一等,只能順毛捋,決不能勸說,否則今日蕭老開了口九一分,那他那半成的好處可就拿不到了。
“嗯……”蕭老點了點頭,又不再說話,低頭看著池子里的魚,爭先搶后的搶著食吃。
他又抓了一把魚食,拋進池子里,道:“罷了,這些平民百姓就像這些魚一樣,爭先搶后,不懂規矩。不過它們雖然爭搶,卻沒有膽子彼此廝殺,著實可憐了些。今日就讓它們吃個飽吧。”
蕭老站起身,看了一眼李云,然后道:“一成八分,夠你們分潤了。”
站在原地的李云,瞬間就哆嗦了一下。
蕭老把話說完后,單手背后,不再去看李云,然后徑直離開了別院。
直到蕭老走后,李云躬著的身子這才緩緩起來,額頭上的汗水散落而下。
李云用袖子擦了擦,低聲罵道:“老東西,呵呵,說起來是大門大戶,心眼大小,也不過如此了?!?
“張口閉口都是仁義禮信,可實際呢,一個個都鉆進錢眼里了。”
“瑪德?!?
“兩分利也不舍得,著實小氣了些!”
……
三天后。
李云將袁家的意思遞給了林平安。
袁家那位不知什么來歷的蕭老答應的一成八分的凈利分潤,也被李云改成了一成三分的利潤。
也就是說,從原本袁家答應的18%凈利潤分紅,被李云過了一手,又過掉了五個點,等到林平安的手里,就只剩下了13%!
他一個掌握鹽源的分銷商,累死累活,就只掙一成多點的利潤,基本上就是喝點湯湯水水了。
李云本以為林平安會爭一爭,這樣的話,他就再讓出一個點的利潤,賣林平安一個便宜,卻沒想到,林平安居然沒有反對,直接就同意了。
不過林平安提了個條件,要求由李云負責尋找地面負責出貨的勢力,李云聽了林平安的條件,和預料的一樣,自然是樂得答應。
在這個年頭,各家都有各家的地頭,林平安雖然接了藍煙兒家里的鹽,可想要在臨河縣出貨,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對上,要找個能夠罩得住讓他出鹽的靠山。
十年前,藍玉生沒有弄死林平安、孫翔這幾個意圖冒充中間人的捕快,應該就是和官府的某一方勢力答成了約定,或者就是借著孫翔被識破的時候,跟孫翔談成了一些事情。
但奈何藍玉生找的靠山,要么是不夠硬,要么是不誠心要和他做鹽的生意,于是,藍玉生就此喪命。
除了上面有人罩,還要下面。對下,就是街面上大大小小的勢力了。
幫派,賭坊,典當行,青樓,甚至是藥堂,這些大大小小的點,尤其是涉及灰色地帶的一些人和物,都是出貨的好去處。
現在林平安把對下的活丟給了李云和袁家,但在對方眼中,這就不是活了,反而是好處。
李云出面,把鹽的生意介紹給這些人,相當于又做了一次中間人,還可以收一次返點。
如此一來,李云賺了他林平安的錢,又賺了袁家的錢,還賺了鹽販子的錢,可以說是三頭吃,這就是這位總捕頭見著鹽的生意,哪怕是冒著硬頂一位同知親侄女的風險,也要把這件事情促成的原因。
這里面的利潤,實在太大了!
臨河縣販賣私鹽的這個生意里,袁家吃肉,林平安、李云還有大大小小的鹽販子喝湯。
李云這個班房總捕一人,憑借著中間人這個身份,賺的怕是不比林平安這個經銷商少上絲毫!
一個快班總捕尚且如此,何況是更上面的六房掌書、典史、縣尉縣丞以及知縣呢?
“怪不得前世歷史上有三年清知縣,十萬雪花銀的說法?!绷制桨哺锌B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