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目標豫州,收拾行囊再出發(fā)
- 三國:這個小霸王,謀略無雙
- 橫江校尉
- 2086字
- 2025-08-10 00:01:00
袁紹身邊侍從聞言,皆是一驚。
不久前。
孫堅剛給袁紹送來玉璽。
袁紹沒有感謝孫堅,還要出兵攻打?qū)O堅。
這是為何?
莫非?
玉璽是假的!
能在袁紹身邊當(dāng)衛(wèi)士的,都是聰明伶俐之人。
簡單想了一想,就明白是怎么回事。
然而。
這些衛(wèi)士也明白。
玉璽如果是假的,這件事可太大了!
自家主公袁紹,又很沖動。
也許是一時怒氣上頭,就亂下命令呢?
也不好說啊!
因此。
左右護衛(wèi)聽到袁紹呼喊,愣是沒敢動!
就在這時。
袁紹帳下謀士逢紀,正好有事來找袁紹。
聽得袁紹在帳中呼喊,當(dāng)時嚇了一跳。
他趕緊跑進大帳,連連勸阻道:“主公且消消氣!”
“消消氣!”
袁紹白了他一眼,說道:“今,孫堅私藏玉璽,又用石頭騙我,豈能忍他?”
“我必興兵討伐,奪回玉璽!”
逢紀也是聰明人。
孫堅送玉璽的時候,逢紀也在場。
起初。
逢紀以為漆木盒子里,確實裝著玉璽。
但曹操與袁紹一番拉扯之后。
逢紀心中就有所懷疑。
如今。
玉璽果然是假的!
逢紀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不過。
逢紀就比袁紹,沉穩(wěn)許多。
他知道事已至此。
如若興兵攻打?qū)O堅,非但無法討回玉璽,假玉璽的光環(huán),也將消失。
此刻孫堅兵強馬壯,不好攻打。
若是一時半會兒,無法擊敗孫堅,奪回玉璽。
袁紹損兵折將,連假玉璽都沒了,豈不是兩手空空,大虧巨虧!
所以!
忍一時風(fēng)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此時決不能出兵,攻打?qū)O堅!
逢紀見袁紹暴跳如雷,就把事情緣由,向他說明。
袁紹能成為一方諸侯,并非不通情理之人。
聽聞逢紀之言,袁紹也明白其中道理。
只是……
袁紹從小到大,一路順風(fēng)順水,哪受過這氣?
但……
受不了也得受。
誰叫他袁紹,技不如人!
不過。
這件事,袁紹還是記在了小本本上。
日后若有機會。
袁紹還是要興兵復(fù)仇,一雪前恥!
……
一刻鐘之后。
在孫堅軍大營門外。
典韋率領(lǐng)五百精兵,開營門應(yīng)戰(zhàn)。
紀靈遠遠看著,初時覺得典韋兵少,還不以為意。
然而。
等到典韋大步流星,沖到兩軍陣前。
紀靈定睛一看。
好家伙!
此人身材高大,肌肉壯碩,背負雙戟,如鐵塔一般,威風(fēng)凜凜,殺氣十足!
紀靈雖然勇武,但很狡猾。
非必勝之戰(zhàn),他一般不打。
眼前之人,不僅勇猛,還是一個莽夫。
這種人悍不畏死,不可與之交戰(zhàn)!
原本。
紀靈奉袁術(shù)之命,來找孫堅,并非攻城拔寨,決一死戰(zhàn)。
而是憑借軍威聲勢,對孫堅施壓,有點興師問罪的意思。
并且。
玉璽已經(jīng)給了袁紹,不在孫堅手中。
紀靈就是血戰(zhàn)到底,也無法將玉璽拿回。
此番出兵,袁術(shù)就是要表示一個態(tài)度。
而孫堅這邊,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眼見孫堅這般回應(yīng)。
紀靈也就明白了。
他對身邊副將擺了擺手,說道:“傳我將令,鳴金收兵,回營!”
“諾!”
副將應(yīng)了一聲,即刻傳令。
很快。
一萬大軍后隊變前隊,徐徐撤回。
典韋見紀靈撤了,他也沒追,迅速轉(zhuǎn)身,收兵回營。
……
片刻之后。
在孫堅軍,中軍大帳。
典韋回帳中復(fù)命。
大帳內(nèi)。
孫堅,孫策,程普等眾將皆在。
孫策對眾人道:“如今,董卓西去,據(jù)守潼關(guān)天險,易守難攻。”
“曹操有意率軍追擊,卻無人響應(yīng)。”
“由此可見,各路英雄皆是鼠輩!”
“我等在此久留,也是毫無意義。”
“不如早入豫州,圖謀大事!”
在場之人聞言,盡皆表示同意。
這時。
孫堅問道:“伯符!”
“我等何日出兵?”
孫策道:“就在今夜!”
話音剛落,眾人皆是愕然。
孫堅又問道:“伯符!”
“為何如此著急?”
孫策道:“如今,天下群雄匯聚于此,又不能前進,人心叵測,恐生異變!”
“是非之地,不可久留!盡早離開,才是上策!”
孫策只把話說了一半,還有后半段他沒說。
那就是,當(dāng)初向張邈借兵,以糧食作為報酬。
如今。
糧食沒給,兵也沒還。
一旦張邈找上門來,要兵要糧,如何應(yīng)對?
所以。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孫堅即刻下達命令,安排諸軍將士,準備拔營收帳,前往豫州!
……
就在孫堅軍拔營收帳,準備出發(fā)的時候。
紀靈率領(lǐng)一萬人馬,返回袁術(shù)大營。
看到紀靈落寞而回。
袁術(shù)也知紀靈碰了一鼻子灰,沒撈到任何好處!
既然孫堅態(tài)度堅決,也就別怪袁公路無情!
袁術(shù)負手而立,目光狠辣,沉思片刻,一條毒計,涌上心頭!
當(dāng)晚。
月黑風(fēng)高,正是殺人放火之時!
汜水關(guān)后門。
紀靈率領(lǐng)一萬兵馬,悄悄靠近城墻。
同時。
汜水關(guān)前后有小路相同之事,也被袁術(shù)派出的探子得知。
他調(diào)撥五千兵馬給橋蕤,令其悄悄通過林間小路,來到汜水關(guān)正門。
之前,孫堅進軍洛陽之時,在汜水關(guān)留下黃蓋,領(lǐng)數(shù)千兵馬,看守三萬降卒。
如今。
孫堅沒把玉璽給袁術(shù),卻給了袁紹。
袁術(shù)懷恨在心,準備前后夾擊,拿下汜水關(guān),并收編那三萬降卒。
在袁術(shù)看來。
孫堅就是他帳下一小卒。
如今卻不聽話,豈能善罷甘休?
深夜時分。
汜水關(guān)前后兩支兵馬全部就位。
紀靈把手一揮。
副將知其用意,張弓搭箭,一支鳴鏑,劃破夜空,直沖九霄而去!
袁術(shù)麾下,一萬五千將士齊聲吶喊,聲震蒼穹。
隨后。
大軍一起出擊,猛攻汜水關(guān)城墻。
然而!
任憑袁術(shù)大軍如何吶喊,城墻之上依舊寂靜無聲!
袁術(shù)軍將士頓時覺得奇怪。
先鋒死士沖到城下,望見城上蒼茫一片,卻不敢登城!
紀靈與左右眾將,仔細觀察汜水關(guān)城樓。
但見夜色暗淡,也看不起具體如何。
紀靈把心一橫,一發(fā)狠,命令先鋒死士發(fā)起攻擊!
片刻之后。
有死士登上城墻,環(huán)顧四周仔細一看。
但見城墻之上,皆是稻草人守城。
卻不見任何一個活人影子。
再看關(guān)城之內(nèi),漆黑一片,好似一張巨口,吞噬一切!
怎么回事?
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