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我孫策,要變強,天下最強!
- 三國:這個小霸王,謀略無雙
- 橫江校尉
- 2119字
- 2025-08-03 20:00:00
祖茂雖然沒有典韋那般勇武。
卻能替身孫堅,引開華雄的追兵。
這也證明了祖茂,是一位忠肝義膽,有情有義之人。
孫策的一句珍重,讓祖茂內心劇震。
他仰望蒼穹,微微一笑。
孫策有勇有謀,且重情重義。
能為這樣的人效力,死何懼哉?
當時。
祖茂應了一聲。
“諾!”
便縱馬疾馳,向著洛陽之南,邙山的密林深處,沖了過去。
……
雖然將李傕和郭汜,以及二人麾下的五萬大軍,壓制在了營寨里。
但是。
孫策依舊不敢放松警惕。
因為現在,只完成了計劃的第一步。
之前在汜水關,議事廳內。
孫策告訴祖茂。
他率領的特別行動隊伍,即使被董卓軍的細作發現,也沒有事。
因為這些細作,根本就無法傳遞消息!
細作行動本來就很隱蔽。
汜水關與洛陽之間,地形又以山地和密林為主。
更加利于細作的隱藏。
僅憑孫家軍現有的七千人馬,想要限制細作的行動,根本就不可能!
然而!
換一個思路想一想。
細作行動靈活,但是李傕和郭汜率領的五萬大軍,行動卻不靈活!
董卓軍的細作只有孤身一人。
他除了傳遞情報,還能做什么?
真正對祖茂軍構成威脅的,是李傕的五萬大軍。
只要切斷細作與李傕之間的聯系。
就讓細作隨便探查,又能如何?
按照這個思路。
孫策將現有的七千人馬,分成兩組。
這兩組兵馬分晝夜兩班,在李傕大營周圍,不斷巡視。
從李傕的角度來看。
孫堅軍是打仗打瘋了。
他們不斷尋找突破口,伺機進攻李傕的大營。
然而。
孫堅軍兵少。
就是讓他們強攻。
沖破大營圍欄的幾率,也不高。
李傕是奉命堵住孫堅軍的進攻。
只要孫堅軍被他拖在原地。
李傕就算圓滿的完成任務!
而李傕不知道的是。
在孫堅軍將士嚴密的巡邏下。
隱蔽在林間小路上的細作,雖然發現了祖茂軍的行動,卻無法傳回消息!
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祖茂,率領三千精銳,消失在了邙山的密林之中。
直到三天后。
孫策給祖茂,留下了充足的準備時間。
并且。
孫堅軍將士連續作戰,早已是人困馬乏。
他們這才徐徐撤回汜水關,堅守不出。
當然。
孫堅軍一走。
李傕也是松了一口氣。
這三天下來。
可把李傕緊張的不行。
兩軍交戰那天。
孫堅軍麾下一員猛將,竟有萬夫莫敵之勇!
他孤身一人,殺入萬軍叢中,如入無人之境!
好懸殺穿了中軍大陣!
如今回想起那天的情景。
李傕還不免心驚肉跳。
要是讓那員猛將,殺進營寨之中,他李傕的小命,豈不是危矣!
就在同一時間。
孫策在典韋的陪伴下,站在汜水關的城頭。
那天。
孫策于大軍陣前,親眼目睹典韋沖殺敵陣的場面。
作為一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
孫策看到如此激情的場面,豈能不會心動?
再想想自己,在民間的三國武將戰力排行榜上,位列第九。
這個名次,看似有些低。
但是看看孫策的前邊,都有誰?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再加黃忠和許褚!
其余的武將,可都排在孫策的后邊呢!
江東小霸王,當然不是隨便說說的。
此等戰力,那也是萬人敵!
只可惜。
孫策穿越而來,沒能繼承原主的記憶。
所有的武功招式,全都不會。
但好在。
孫策的底子好,天賦異稟,再加上這份帥氣的容貌。
試問天下,何人能出其右?
只是欠缺一個老師傅,為他指點一二!
孫策是使長槍的。
再看他周圍的這些猛將。
典韋是用雙戟的,孫堅是用古錠刀的,黃蓋是用鐵鞭的,韓當是用大刀的,祖茂是用雙刀的。
唯獨程普,用的是鐵脊蛇矛,路數與長槍近似。
孫策可以先向程普,討教一二。
但是!
自古槍兵幸運E,唯有子龍是掛B!
天下使槍之人,趙云絕對是最強王者!
日后。
還得找個機會,把趙云招攬到麾下。
不僅可以擁有一位能征慣戰的猛將。
要是能從趙云那里,學來絕技七探盤蛇槍!
豈不美哉?
作為一個穿越者。
孫策還是謹記教訓,自己身為主帥,不能沖鋒在前,置于危險境地。
但是。
那天典韋沖殺李傕的情景,給他提了一個醒。
他可是要爭霸天下,成就一番偉業之人!
免不了會遭遇呂布,關羽,張飛,馬超那樣的猛將。
一旦對方發起狠來,沖殺己方軍陣。
自己是不是也能憑借一桿長槍,與之大戰三百回合呢?
想到這里。
孫策眸光一閃。
董卓大軍撤回長安之后。
關東聯軍就會進駐洛陽,其中也包括公孫瓚。
如果這個時候,趙云能被公孫瓚錄用,并隨軍前來。
洛陽!
有可能就是偶遇趙子龍的地方!
……
由于孫策給了祖茂,爭取了三天的行軍時間。
祖茂得以安全輕松的,進入邙山之中。
這三千兵馬,當然不是來攻打洛陽的。
雖說此時的洛陽,防備空虛。
但是僅憑三千兵馬,就想拿下董卓的前線指揮部。
夢都不敢這么做!
盡管祖茂的三千兵馬,不是來攻城的。
但是他們的威脅性,比攻城更加可怕!
這三千精銳,每個人都攜帶大量的旌旗。
按照孫策的部署。
三千兵馬在邙山之中,到處布置旌旗。
從洛陽那里,看向邙山。
只見漫山遍野,都是孫家軍的旗幟。
看那種規模,仿佛是有十萬大軍,屯兵于邙山之中。
此時。
謀士李儒被董卓從虎牢關,調回洛陽,負責后勤糧草。
守城軍士發現南邊邙山之中,有異常情況,就迅速將消息,上報給了李儒。
這個李儒,也是聰明。
他一眼就看破了,這是孫堅軍的虛張聲勢之計。
李儒剛要決定,不予理睬。
但是仔細一想。
李儒不覺內心顫抖,背脊一陣發冷。
邙山之中。
孫堅軍雖然虛張聲勢,但是具體有多少兵力。
他不知道。
如今。
董卓的主力大軍,都在前線。
洛陽是二十萬大軍的后勤基地,是生命線!
一旦洛陽有失。
別說是董卓的二十萬大軍,就是董卓整個勢力,都得完蛋!
這個節骨眼上,李儒敢賭么?
他顯然不敢啊!
所以。
權衡利弊之后。
李儒還是修書一封,送往虎牢關前線,請求董卓調動大軍,回援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