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解決波西米亞問題

在布拉格,弗朗茨與波西米亞民族領袖弗蘭基謝克·帕拉茨基、弗朗齊歇克·拉吉斯拉夫·里格爾和克拉姆·馬丁尼茨三人進行了長時間的會晤。

四人的會晤,不做記錄,不對外公開。

這三人代表波西米亞王國,當面向弗朗茨提出了七條宣言。

第一,波希米亞與君主之間存在著共同權利和對雙方均具有約束力的條款。

這一條相當于總綱,意思就是君主立憲的意思,要約束王權。

第二,奧匈帝國不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國家;波希米亞王國僅通過共主聯邦與帝國其他省建立聯系。

這一條充分表達了波西米亞的訴求,它們一邊反對奧匈帝國的二元君主制,一邊其實渴望獲得相當于匈牙利的權力。他們反對的是二元,但如果可以選,他們可以支持建立三元體系,前提是波西米亞是三元之一。如果做不到,寧可回到以前的帝國狀態。

第三,除非波希米亞王國和哈布斯堡王朝之間締結新條約,否則禁止改變波希米亞王國與奧匈帝國之間的關系。

這個關系指的是以前的關系,因為奧匈帝國建立之后,波西米亞代表沒有參加議會,意味著他們并不承認新的體制。他們以前在奧地利帝國中,至少跟匈牙利是平起平坐的,假如不是更高的話。可二元帝國建立之后,他們成了奧匈帝國下轄的奧地利帝國的一部分,平白降了一級。而且跟匈牙利相比,他們在新的帝國層面,幾乎沒有任何權利可言,所以很難讓他們接受現狀。在以前的奧地利帝國,甚至更之前的神圣羅馬帝國時期,波西米亞王國可是哈布斯堡王朝的核心領地,神圣羅馬帝國被拿破侖強令解散,建立了奧地利帝國,他們是僅次于奧地利的第二邦國,波西米亞人也是僅次于德意志人的第二民族,那時候的匈牙利,根部不是神圣羅馬帝國邦國,只是哈布斯堡家族的領地而已。

對這一條,弗朗茨也很受觸動,波西米亞不愧是哈布斯堡家族起家的地方,真是跟哈布斯堡同呼吸共命運啊,每一次哈布斯堡家族的權力衰落,都反應到了波西米亞王國和波西米亞人身上。

第四,波希米亞議會以外的任何議會、帝國議會或下議院都不能將帝國的債務或其他任何公共負擔強加給波希米亞王國。

這一條還是在為波西米亞爭取權力,目的是防止帝國從富庶的波西米亞進行轉移支付。

第五,涉及自身利益而非波希米亞利益方面,匈牙利人有權與君主交涉。

說的很委婉,直面理解就是,只有在與波西米亞利益無關的事務上,他們才承認匈牙利人有權力直接跟皇帝的交涉,換句話說,管你匈牙利人是什么二元帝國的一元呢,老子波西米亞的事情你們特么的少管。

第六,內萊塔尼亞是一個沒有歷史根基的國家的分支,沒有義務派代表參加內萊塔尼亞議會。

奧匈帝國的疆域劃分,以奧地利和匈牙利邊界一條名叫萊塔的小河為界,以東稱外萊塔尼亞,以西稱內萊塔尼亞。實際上形成的疆域,是統治內萊塔尼亞的奧地利帝國,在東西北三面幾乎包裹了外萊塔尼亞的匈牙利王國。波西米亞以這樣的劃分沒有歷史根基為由,直接不承認內萊塔尼亞議會,也就是現在的奧地利帝國議會。只要不承認自己是內萊塔尼亞的一部分,意味著不承認現在的奧地利帝國對內萊塔尼亞地區的統治正當性,這樣波西米亞就是一個只接受哈布斯堡王室統治的獨立王國,相當于以前以領地身份游離在神圣羅馬帝國、德意志邦聯之外的匈牙利王國。

第七,目前的立憲問題將由君主和波希米亞民族在“公正選舉法和誠實選舉基礎上”達成的共同協議加以解決。

沒有派代表參加奧地利帝國議會,本身就代表著波西米亞人并不承認新憲法。隨著奧地利和匈牙利折中協議的簽訂,憲法自然也要進行相應的修改。現行的憲法,是在1861年憲法基礎上修改的,可以以年份稱之為1867年憲法。而1861年憲法,則是在1848革命后的憲法基礎上修改的,1848年憲法,誕生于革命時期,根本不可能經過充分的討論,幾乎都是照搬的國外憲法條款,很多根本無法在奧地利施行,一度被評價為“這部憲法只不過是一份比利時和柏林憲法的副本及德意志邦聯的基本權利憲章。”

1861年憲法加強了王權,讓皇帝或者國王擁有了任命首相的權力,至于是沙皇俄國那種真正的任命,還是英國那種象征性的任命,就看各方勢力如何博弈了。

1867年憲法,基本繼承了1861年憲法,只是增加了適應二元結構的說明。再次確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承認個人、宗教和政治自由。承認國內所有民族都享有平等的權利,每個民族享有的國籍權和說本族語的權利神圣不可侵犯。國家承認在學校、辦公場所和公共生活中使用的所有語言地位平等。在有不同民族存在的國家,公共教育應當是每個公民都可獲得的義務性教育,而不必學習第二語言。”

條文看似很文明,但這幾部憲法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從沒有認真執行過。尤其是選舉問題,通過對選取的精巧設計,可以讓只占人口20%的奧地利人,在帝國議會中擁有決定權,這肯定是有問題的。

問題來源有兩個,一個是選民資格比較苛刻,帝國議會設上下兩院,上議院由貴族、大地主、教士和一些由君主挑選的顯要人物組成,下議院由省級議會選舉產生。這樣的設計,必然讓德意志人占據優勢地位,因為大多數貴族、大地主、教士都是德意志人。即便是下議院,也因為對地方選舉制度的巧妙安排,讓德意志人在下議院占主導地位。

看完波西米亞的七條宣言,弗朗茨不動聲色,抬起頭:“這里面每一條我都可以答應。先別急著慶祝——”

看到三人臉上意外的表情就要變成驚喜之際,但是出現了。

“但是得不到執行的條文,永遠都是泡沫。”

說著弗朗茨很輕蔑的將這些所謂的原則性問題丟到了一邊。

“我答應可以基于這些條款跟波西米亞議會展開談判。前提是你們首先得有一個議會,得派代表去維也納。”

眼前這幾個人,即便是在嚴苛的選舉方案下,也是波西米亞人選出來的,而不是通過集會捧出來的非法代表。在那樣的選舉方案下,他們能夠成為議員,甚至議員中的領袖,足以說明這個民族的團結了。

“我們拒絕。選舉法案對波西米亞人太不公平。波西米亞人的城鎮,每一萬二千零二十名選民中才擁有一名代表,而德意志城鎮每一萬零三百一十五名選民中擁有一名代表;在農村,波西米亞人每五萬三千名居民中有一名代表,而德意志人每四萬零八名居民中就有一名代表。這根本就不是所謂的人人平等!”

三人越說越激憤。

前面說的其實相對公平了,無非是波西米亞人在波西米亞王國中的代表比例更低而已,比德意志人的比例低了五分之一左右。他們激憤的原因,在他們后面說的情況中。

“擁有一萬九千名居民的德意志小鎮賴興貝格有三名代表,而擁有十五萬三千名居民的波西米亞城市布拉格只有十名代表!”

這便是困擾奧匈帝國的所謂歷史權力問題,德意志、匈牙利、波西米亞、克羅地亞這些民族非常強調這些權力,因為他們從自己成功的歷史中,得到了比別的民族更多的權力。歷史上,每一次哈布斯堡家族在德意志內戰,或者對抗法國等外敵的戰爭中受創,哈布斯堡的君主就會前往匈牙利,用授予更多特權的方式,從這里得到援助。曾經敗于腓特烈大帝之后的特蕾莎女皇如此,多次敗于拿破侖的奧地利皇帝同樣如此。

那些明顯擁有不合比例代表的地方,或者是一座小城,或者是一塊領地,都是因為歷史上通過某種方式幫助過哈布斯堡皇室,從而得到了更多特權。

“鄉村地區的選區劃分更加荒誕,擁有五百名居民的德意志人村莊帕爾欽有一名代表,而擁有八千名居民的波西米亞人城鎮克拉德諾甚至連一名代表都沒有。”

普通農村選區的劃分,就純粹是有意的設計了。通過選區的劃分,比如將八千居民的波西米亞城鎮和一個幾萬人的德意志城市放在一起,相當于剝奪了這八千人的權力,他們不管怎么投票都沒有意義。而將一個幾百人的德意志村莊單獨設立一個選區,他們至少能選出一個代表。

弗朗茨靜靜的聽完,表示贊許:“你們的調查很詳盡。這些歷史問題,選區問題,不是不能改變,但首先你們得有一個國家。”

“國家?在這種制度下,我們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希望。”

確實,這些不公平的制度設計,讓波西米亞人即便是在波西米亞,也很難成為多數。

弗朗茨圖窮匕見:“我可以幫你們想個辦法,或者,一個建議。將蘇臺德區分割出去,并入奧地利,或則成立自治省。”

“不可能。波西米亞王國不能丟失一寸土地!”

弗朗茨搖搖頭:“這不是探討,這是通牒。我希望你們能接受,否則我不介意用我的方式解決問題。”

三人面色一變,眼神中流露出憤怒,窗外街道上不斷傳來沉悶整齊的腳步聲,他們知道那是皇帝的軍隊。

“波西米亞王國是不會屈服的。別忘了擲出窗外事件!”

波西米亞在神圣羅馬帝國時期,曾經爆發過兩次,皇帝的代表被波西米亞人直接從窗戶扔出去的事件,每次都引發了大規模的內戰。內戰的結果是,哈布斯堡家族還是皇帝,波西米亞王國卻從一個新羅馬教地區被迫改宗,轉回舊羅馬教信仰,兩者最大的區別是,是否接受羅馬教會的命令。

“那你們更應該接受,這樣波西米亞才是一個國家。我可以承諾你們一個國家,但我希望你們能還我一個團結的帝國。還有,如果今年不能解決波西米亞問題,就不用解決了。”

弗朗茨急于解決這個問題,是因為等不了了,已經鬧騰了兩年,他沒有時間了,明年這件事必須解決,然后迅速穩定下來,因為再有一年,就是1870年了。

普法戰爭將打掉拿破侖三世的皇冠,中西歐地區出現巨大的權力變動,德意志將在普魯士的帶領下統一成一個超級強國,在這場劇變中,弗朗茨需要有一個強大的,穩定的帝國支持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化| 盐池县| 潼南县| 城步| 漳平市| 远安县| 永修县| 安庆市| 黑山县| 抚顺市| 沙田区| 嘉义市| 揭阳市| 梓潼县| 南康市| 涪陵区| 黄山市| 平利县| 西安市| 永胜县| 高要市| 高阳县| 上犹县| 清新县| 平顺县| 华坪县| 乌什县| 泗水县| 抚宁县| 赣榆县| 驻马店市| 盐山县| 喀喇| 遂川县| 吴川市| 北海市| 镇巴县| 泽州县| 绥滨县| 交城县| 合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