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俄國的外交方式
- 朕的奧匈還能搶救一下
- 作家BbxnM8
- 3338字
- 2025-08-23 08:00:00
弗朗茨也在躲著俄國大使。
對方竟然有臉引用三皇同盟,難道他們不知道在戈爾恰科夫帶著沙皇去給俾斯麥施壓的時候,這個同盟就破產(chǎn)了嗎。同盟條約確實明確寫了三國要協(xié)同解決東南歐糾紛,可是你不能在同盟對你有利的時候就撿起來嚷嚷,不利的時候馬上拿去擦屁股,更不能擦完屁股又拾回來嚷嚷。
拿出沙皇歐洲和平保衛(wèi)者的氣魄啊,拿出彰顯影響力的霸道啊。
這個國家如果只是不講信用也就罷了,關鍵是沒有一丁點長遠的計劃。完全是靠著塊頭大到處橫沖直撞。
俄國的核心利益是獲得出海口,而不是歐洲爭霸。早在拿破侖跟沙皇聯(lián)盟的時候,沙皇就提出過奧斯曼海峽的問題,說那道海峽猶如通往沙皇后花園的鑰匙,俄國需要拿在手里。當時拿破侖跟俄國結盟的目標是施行大陸封鎖,但跟奧斯曼也是盟友,所以堅決不肯支持俄國。當俄國提出君士坦丁堡應該中立化,或者交給俄國控制,認為那里是東羅馬帝國的首都,而俄國是東羅馬帝國的繼承者,拿破侖回應君士坦丁堡還是十字架東征的通道,更應該交給法國。
其實那時候,拿破侖的核心利益是封鎖英國,跟俄國并沒有絕對沖突,如果能夠耐心談判,表現(xiàn)出足夠的誠意,在拿破侖面對英國壓力吃不住的時候,肯定會退讓。可沙皇最后還是忍不住被封鎖的痛苦,反倒是在黑海方向?qū)W斯曼帝國讓步,轉(zhuǎn)頭跑去跟拿破侖開戰(zhàn)了。如果趁著打贏拿破侖戰(zhàn)爭,或者在戰(zhàn)爭最需要俄國的時候,比如最后一次反法同盟時,提出海峽要求,英國那時候沒準都能同意,畢竟那時候的地中海還不是英國的生命線,去印度的航線根本不過地中海,因為蘇伊士運河還沒修通。
可那時候沙皇面對被俄軍和俄羅斯的寒冬擊敗的拿破侖,已經(jīng)上頭了,組織反法同盟的勁頭比英國還大。即便打敗了法國又如何,俄國除了獲得虛幻的影響力,還能得到什么。
這次同樣如此,三皇同盟墨跡未干,就接受英國女皇的邀請,聯(lián)合給德國施壓,怎么可能在兩個月后爆發(fā)的波斯尼亞危機中得到德國的支持呢,難道戈爾恰科夫的記憶連兩個月都沒有。
對于奧地利,弗朗茨也有理由生氣。他答應了俾斯麥要協(xié)調(diào)跟俄國的態(tài)度,那是條約規(guī)定的,可他的大使跟俄國人還沒談好,沙皇就去了柏林,完全無視了奧地利的態(tài)度。現(xiàn)在又跑來尋求支持,弗朗茨能見他才怪了,讓外交大臣應付著,自己躲到了鄉(xiāng)下。
對弗朗茨來說,來鄉(xiāng)下騎馬打獵,沒事關心一下遠方殖民地的情形比關心巴爾干有價值多了。沒事玩一玩小演員,比跟俄國大使扯淡有意思多了。
“額——”
一聲長嘆,弗朗茨沉沉的靠在辦公桌前的椅背上。
小演員從桌子底下爬出來。
“辛苦你了。”
“很樂意為您服務。”
小演員是維也納當紅歌劇演員,還不到二十歲,已經(jīng)是頂流,紅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被弗朗茨看上了。
跟女演員的緋聞早就傳開了,現(xiàn)在他連查禁相關報道的報紙都懶得去做了。雖然很多報紙都表示茜茜公主因此生氣,躲去了巴伐利亞。可弗朗茨知道,茜茜公主巴不得弗朗茨去玩別的女人呢。
甚至擔心弗朗茨顧及她的態(tài)度或者輿論壓力放不開手腳,她還特別用她的方式表達了一下態(tài)度。又一次在女演員等待弗朗茨的時候,她主動去了女演員的休息室,閑聊了很久。幾天之后,女演員在茜茜公主的住處,接受一位知名畫家給她畫了一副肖像畫,并且由茜茜公主親自送給了弗朗茨。
對此弗朗茨真是欲哭無淚,這位公主啊,真的把他太不放在眼里了,太打擊他的自信心了。他在老太后死后才將她從東方帶回來,已經(jīng)很照顧她的情緒了,結果回來后,還是不肯跟弗朗茨同房。聽心理醫(yī)生的說法,是因為十幾歲時候受到的壓力讓茜茜公主很沒有安全感,她會本能的去抓住自己最能掌控的東西,而她的美貌是她自己最能控制的,因此變態(tài)的保持身材,保養(yǎng)容貌。
為了身材不走樣,她才不愿意跟弗朗茨同房,為此鼓勵弗朗茨跟別的女人保持關系,生怕皇帝把注意力放在她身上。
小演員去漱口了,回來后安靜的待在弗朗茨身后,一臉滿足。
弗朗茨能帶她來波西米亞的皇家城堡度假,她真的很開心。
弗朗茨則在翻閱一份份電報,東方發(fā)生的事情,讓他無比激動。卡爾魯格在去了五年之后,竟然在哪里吸引了300萬移民,組建了50萬軍隊。
不由感慨這群聯(lián)邦黨真不能小看,新興階層對于實現(xiàn)理想的渴望,是一股強大的力量。相比老貴族,他們更有斗志,因為他們出身的階層更卷,更有斗爭精神和斗爭意識;相比老貴族,他們和他們的階層,都還遠遠沒有完成積累,對財富、榮譽、地位充滿了向往。
這群人在國內(nèi),缺乏上升通道,比不過那些從七舅老爺就開始占據(jù)高位的老牌貴族,人家十幾代人建立的優(yōu)勢,不是他們靠能力能突破的壁壘。殖民地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盡管是苦差,盡管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不會考慮,不愿意去的人未必沒有斗志,可這批愿意去的肯定有斗志,有野心,有理想。
靠著這群人的理想,卡爾魯格在東方建立了一個現(xiàn)代行政管理的殖民地政權,已經(jīng)控制了數(shù)百萬公頃的土地和數(shù)百萬人口。這筆人力資源,終有一天會成為奧地利帝國重登巔峰的助力。
給卡爾魯格回信,勉力一番,鼓勵他再接再厲,做大做強。
“該考慮新的殖民地了。或許該催一催俾斯麥,他欠的那塊地該還了。”
普法戰(zhàn)爭之時,為了防止弗朗茨干涉南德四邦問題,俾斯麥幾乎綁架了弗朗茨,最后給出了一個條件,將西班牙殖民地菲律賓交給奧地利。
戰(zhàn)爭之后,這個承諾俾斯麥一直沒兌現(xiàn),他說時機不到。
什么是時機,那就是利奧波德親王在西班牙站穩(wěn)腳跟。這位霍亨索倫家族的遠親,真的去西班牙當國王了。執(zhí)政還算出色。去加冕之前,在普法戰(zhàn)爭期間,他就苦學了西班牙語,等戰(zhàn)爭結束的時候,他已經(jīng)能夠用西班牙語交流了。
除了做這些準備外,他還進行了一些外交活動,他去西班牙的時候,甚至是英國軍艦護送他去的。
踏上西班牙的土地,并不意味著王權到手,他的考驗才剛剛開始。因為西班牙王位繼承權是有爭議的,在他之前,西班牙王位一直是波旁家族的,對,就是法國那個波旁家族,在太陽王路易十四時期法國波旁獲得了西班牙王位繼承權,當時為了阻止法國這個歐陸霸主同時得到西班牙,英國牽頭組建了當時的反法同盟,神圣羅馬帝國、荷蘭共和國等當時的歐洲列強跟法國苦戰(zhàn)十四年,最后通過談判,在法國波旁王朝保證不合并法國和西班牙之后,才終于結束了戰(zhàn)爭。
王位傳承到上任國王,是以為女王,伊莎貝拉女王。由此繼承權有了爭議,前任國王的弟弟卡洛斯提出古老的撒利克法女人沒有繼承權,因此要求自己繼承,王位爭奪戰(zhàn)開始了。伊莎貝拉三歲登基,權力一直掌握在資產(chǎn)階級議會手中,代表王權和宗教利益的卡洛斯被議會堅決抵制,并將卡洛斯擊敗。普法戰(zhàn)爭時期,自由派發(fā)生了內(nèi)訌,推翻了成年的伊莎貝拉女王,王位空缺,所以才會有議會選擇了利奧波德親王的事件發(fā)生。這時候卡洛斯又回來了,得到了一些地方貴族的支持,再次發(fā)起挑戰(zhàn)。
利奧波德親王登陸西班牙的同時,馬上就被迫進入戰(zhàn)爭之中。好在身為普魯士王族,他有普魯士貴族有點,那就是軍事能力。這能力自然不可能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讀軍校,服役獲得的。
他立刻跟軍隊站在一起,同吃同住,睡行軍床,表現(xiàn)出了一個普魯士君主的風范。很快得到了軍人的認可。尤其是掌握大權的軍官卡斯特拉的友誼。這位軍官在空位期的西班牙共和國掌握軍權,多次挫敗卡洛斯的攻勢。是一位有進步思想的新興資產(chǎn)階級軍人。
卡斯特拉本就希望引入普魯士軍事體系,跟利奧波德一拍即合,通過利奧波德的影響力更好的完成了這些工作。利奧波德招募了大批普魯士軍事顧問,幫助西班牙軍隊建設總參謀部制度,訓練裝備了克虜伯大炮的炮兵。
這些都需要錢,為此尚未站位腳跟的利奧波德一世國王甚至變賣了西班牙殖民地古巴給美國,賣了5000萬美元。這是一筆巨款,讓他得以順利完成軍事改革,最終擊敗卡洛斯。
為什么要賣古巴,因為西班牙晉升的兩塊殖民地古巴和菲律賓,一直都受卡洛斯這種保守派影響,殖民地的發(fā)展就是基于封建的大地產(chǎn)制,因此不太支持共和的西班牙議會政府,因此利奧波德一世買起來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美國人為什么會買這個古巴呢,因為不得不買,不知道是不是猶太人給出的餿主意,利奧波德一世先是跟英國商談出售古巴,引起了美國的強烈不安,高喊門羅主義,不希望自己家門口出現(xiàn)英國的海軍基地,所以寧可花錢消災,買下了古巴。
這筆錢讓利奧波德一世完成了軍事改革,但也讓一些殖民主義不滿,所以在古巴之后,他不敢將菲律賓交出來。
弗朗茨猜測,這位利奧波德一世大概率是反悔了,不肯交出菲律賓來。
就在他惡意揣摩的時候,俾斯麥的電報來了,告訴他可以交易菲律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