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選擇:解決所有難題的關鍵思維(第二版)
- (美)史蒂芬·柯維 布雷克·英格蘭
- 705字
- 2025-08-05 15:00:52
中立者
放棄希望是一種對“兩種選擇”思維的弱化回應。在所有“大辯論”中,都存在不支持任何一派的“中立者”。他們通常對“兩種選擇”思維的極端化感到厭倦。他們相信團隊協作,理解對方的觀點,但他們看不到第3選擇的可能性。他們并不認為工作沖突、婚姻沖突、訴訟沖突或巴以沖突真有解決方案。他們會這樣說:“我們合不來,我們不相容,但我們沒有什么解決辦法。”
他們信奉妥協,將妥協視為可以實現的最好選擇。妥協表面上看不錯,并且有可能阻止許多問題的惡化。詞典上對妥協的定義是,對立雙方為了達成某個協議而“承認、犧牲或放棄”某些自身利益。這就是所謂的“雙輸”——與“雙贏”相對。妥協可能會令人滿意,但永遠不會令人高興。妥協關系是脆弱的,爭端往往會再次爆發。
生活在“雙輸”的世界里的中間派不會抱太大希望。他們往往是在職場中年復一年埋頭苦干卻沒有太大貢獻和潛力的人;他們往往以工業時代過時的眼光看待生活;他們的工作就是機械化地履行職責,而不是改變世界或創造嶄新的未來;他們是很好的執行者,卻不是改變游戲規則的人;他們相互之間沒有交流。當然,可以理解,他們的懷疑態度是對“兩種選擇”思維的一種防御。“除舊布新,我們要成為更精簡、更高效的組織”這句話,對他們來說就是:“放棄保險/接受減薪/干兩個人的活,讓我們的賬面更好看,這個主意挺不錯的吧?難道你不認為每個人都必須學會放棄嗎?”他們當然不會反駁。從來沒有人征求過他們的意見,他們只是被視為通用零件,而且他們早已經學會了不抱希望。
因此,憤世嫉俗往往是中間派的悲哀結局。在他們看來,任何熱情都值得懷疑,任何新想法都應受到蔑視。聽到“協同”一詞時他們會有排斥反應,他們永遠體會不到真正的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