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夢景再演教化功
- 西游:從拯救涇河龍王開始
- 牧大長長青
- 2048字
- 2025-08-30 08:00:00
鐘陵沒有當頭棒喝,去斥責鐘衍。
他回憶起菩提祖師傳道的日子,仿祖師教化,對鐘衍道:“隙里塵,石中火,何在留心為久計。苦苦煎熬喚不回,奪利爭名如鼎沸。”
鐘衍端坐在一旁,知曉這又是一番性命交修的造化之功,便認真側耳,聆聽起來。
“命要傳,性要悟,入圣超凡由汝做。三清路上少人行,畜類門前爭入去。”鐘陵又吟誦完后,又問道,“你可知道你所問出的問題,是哪里錯了?”
鐘衍伏低著身子,沉思了一會兒,說道:“鬼神人道互不相擾,我不應去采那武媚的帝炁,應順其自然。”
鐘陵搖頭:“你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日后若再見此等景況,也難免生出不良,終受其害。”
鐘衍不答,但身子伏得更低,很明顯,是在求教,而且極其認真。
在這點上,鐘陵其實還是很滿意的。
資質中下,但若勤勉好學,勤思好問,也未必不能補拙,有一番成就。
但前提是不能出偏,否則神仙難救。
淪入陰魔外道,忘卻了清正守中,受欲牽引,受意游蕩。縱法力境界無有退轉,但也再難寸進。淪為妖魔,有背景的,作那天庭靈山對道統門人的試金石,如夜壺般揮之即來收之即去,再難逍遙。
沒背景的,那更是休提,無非是打殺了,運氣好點的性光不滅,重墮輪回,不知何年何月,再有仙緣。運氣差的,那自然是被打得形神俱滅,真靈不存,又或是一點殘魂散炁,被那些大能攝召而去,塑成天兵,塑成宮娥,靈識不全,智識更無。聽候調遣,不知七情六欲,不知三災利害,永為他人所驅,再無成道之機。
鐘衍畢竟誕生于鐘陵之手,哪怕這僅僅是一個意外的結果。
但畢竟也算是自己的門人弟子了,又因救度玄奘出夢有功。
鐘陵必然是不愿意看見鐘衍出偏,淪為灰灰的結局。
他又對鐘衍道:“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萬劫陰靈難入圣。報賢良,休慕顧,性命機關須守護。若還缺一不芳菲,執著波查應失路。”
鐘衍聽完,若有所思,詢問道:“父神,是我性功出了問題嗎?”
鐘陵聞言,略微滿意了一些。
這孩子畢竟還是有些自知之明,不愧是五行之精。終究是比人間的凡道之身,要純粹一些。
也算是點透了。
鐘陵又反復叮囑,傳了定性寂然的法子,使其領悟。
在鐘衍進入功態之后,他也效仿了觀音菩薩,對鐘衍使出了黃粱一夢之術,剝去了他的記憶,知識,只教清凈作善的至理,用夢景錘煉他的心境。
那夢景之中,乃特意針對鐘衍升起嗔貪之念所造。
鐘陵編排了數個劇本,以備輪轉。
待他何時能悟透清凈湛寂之源,便何時能夠醒轉。
此時夢景里的鐘衍,忘卻了自己是五行之精,天生之靈。只記得自己是一貧窮書生,家中無米,手中無財,惟幾部經卷翻來覆去,連功名都考不上。
書生鐘衍結識一好友,善方術。
好友贈其一支神筆,餓了,畫一面餅則可充饑。
渴了,畫一汪泉可痛飲。
鐘衍如獲至寶,再三拜謝好友,那好友之后卻消失不見,再也沒出現過。
那么,吃飽了,喝足了,可是冬天將近,需要棉衣御寒。
鐘衍畫出了棉衣。
家徒四壁,屋檐漏風,為什么不能住更好一點呢?
鐘衍又畫了一棟豪宅。
有了豪宅,出行需配車馬,才有派頭。
那么,香車寶馬,自然也會被畫出來。
鐘衍的畫藝越發精湛。
但想要的越來越多。
他畫了數之不盡的金銀,出手闊綽,富可敵國。
他畫了香風清麗的美人,環肥燕瘦,婀娜多姿。
在他志得意滿的時候,那個贈筆的好友又出現了,詢問他:“你現在感覺如何?還有愿望嗎?”
鐘衍回答:“不太好,我的衣服還不夠華麗,我的權力還不夠大,我的妻子還不夠多,可是畫筆卻無法給我更多了。”
他早已忘了自己本來是個書生,忘了貧寒苦學時所言的雄心壯志。
有同窗的好友還鄉,見其衣食富貴,卻橫行鄉里,魚肉霸道。對其當面怒斥,嘲笑鐘衍的文采,貶斥鐘衍的言行。
得神筆相助的鐘衍此時哪里受得起這羞辱,使喚鄉鄰將這同窗亂棍打了出去。
再之后,官府來人,查出鐘衍的資財珍寶,皆是失物。
豪宅也是曾有一大戶的原址,莫名消失。
一時間,突然巨富的鄉紳鐘衍,被打成妖人,關進了牢房,聽候發落,人人喊打。
這時候,那贈筆的好友再次出現,在鐘衍面前詢問道:“你現在感覺如何?還有愿望嗎?”
鐘衍搖頭說:“不太好,我畫出了金銀,應該藏著偷偷用。我畫出了美人,應該藏好隱居。我不知畫中實現的事物都是從別處盜來,常言道不知者無罪。我明明罪不至死,現在卻等著秋后問斬,真是可悲。”
鐘陵所化的這個好友輕嘆著氣,搖了搖頭。
卻又聽見鐘衍說:“啊,是了,是了。是你害的我,你為何要贈我一支能畫成真實的筆?如果沒有這支筆,我會勤苦的念書,踏實的過日子,直到考取功名,出人頭地。都是你,都是你害我。”
鐘陵聽完,更失望了。
任由著夢景中的鐘衍歇斯底里,已經為他編織好了下一段的夢景。
只待這一層夢中的鐘衍秋后問斬,便會覺得醒來,開啟下一段人生。
這紅塵濁浪,當真是可怖。
連先天之精受生萬姓香火,這才多久,便被濁浪荼毒成這般。
這一層又一層的夢景,將鐘衍層層套牢,大差不差的劇本,皆是潛藏觀空亦空的大道之理。
他何時能悟透,便何時能醒來。
若是這根性無法糾偏,那鐘陵寧愿他就此在夢中輪回,不生不死。
也好過將來因根性不定,淪為劫灰,又或者是成為禍患。
這時,長安方丘的百丈護國真人金身塑像頂端,又有祥云增采。
又有神仙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