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印光大師《不可錄》重刻序

女色之禍,極其酷烈[1]。自古至今,由茲亡國敗家,殞身絕嗣者,何可勝數?即未至此,其間[2][3]其剛健之軀,昏其清明之志,以頂天履地[4]、希圣希賢[5]之姿,致成碌碌庸人[6],無所樹立之輩者,又復何限?況乎逆天理、亂人倫,生為衣冠禽獸,死墮三途[7]惡道者,又何能悉知之而悉見之耶?噫!女色之禍,一何酷烈至于此極也!由是諸圣諸賢,特垂[8]悲愍[9]。或告之以法言[10],或勸之以巽語。直欲福善禍淫之理,舉世咸知。而又徵[11]諸事實,以為法戒[12]。企[13]知自愛者讀之,當必怵然[14]驚,憬然[15]悟,遏[16]人欲于橫流,復天良于將滅。從茲一切同倫,悉享富壽康寧之福,永離貧病夭折之禍。此《不可錄》所由輯也。

張瑞曾居士,欲重刻印施,命余作序,暢演窒欲要義。須知美色當前,欲心熾盛[17],法言巽語,因果報應,皆難斷其愛心。若能作不凈觀,則一腔欲火,當下冰消矣。

吾秦長安子弟,多玩促織[18]。有兄弟三人,年皆成童,于月夜捉促織于墳墓間。忽見一少婦,姿色絕倫[19],遂同往捉之。其婦變臉,七竅流血,舌拕[20]尺余,三人同時嚇死。次日其家尋得,救活者一,方知其事。活者大病數月方愈。其家子孫,不許夜捉促織。夫此少婦,未變臉時,則愛入骨髓,非遂所欲則不可。及既變臉,則一嚇至死,愛心便成烏有。然當其群相追逐時,固未始無血與舌也。何含而藏之,則生愛心?流而拕之,則生畏心?了此,則凡見一切天姿國色,皆當作七竅流血、舌拕尺余之釣頸鬼[21]想矣。又何至被色所迷,生不能盡其天年,死必至永墮惡道耶?

以故如來令貪欲重者,作“不凈觀”。觀之久久,則尚能斷惑證真,超凡入圣,豈止不犯邪淫,窒欲衛生[22]而已?其女貌嬌美,令人生愛心而行欲事者,不過外面一張薄皮,光華艷麗,為其所惑耳。若揭去此之薄皮,則不但皮里之物,不堪愛戀,即此薄皮,亦絕無可愛戀矣。再進而剖其身軀,則唯見膿血淋漓,骨肉縱橫;臟腑屎尿,狼藉滿地,臭穢腥臊,不忍見聞。校[23]前少婦所變之相,其可畏懼厭惡,過百千倍。縱傾城傾國[24]之絕世佳人,薄皮里面之物,有一不如是乎?人何唯觀其外相,而不察其內容,愛其少分之美,遂不計其多分之惡乎?余愿世人,遺外相而察內容,厭多惡以棄少美。則同出欲海,共登覺岸矣。

又當淫欲熾盛、情不能制之時,但將女陰作毒蛇口,如以陽納蛇口中,則心神驚悸,毛骨悚然,無邊熱惱,當下清涼矣。此又窒欲之最簡便法也。

【注釋】

[1]酷烈:殘酷,猛烈。

[2]間:原刻作“閒”,實際上是“間”(間)的異體字,流傳到現有,大部分簡體版本則變成了“閑”,有誤。其間,即“其中”的意思。

[3]頹:衰敗。

[4]頂天履地:即頂天立地,頭頂青天,腳踏大地。形容堂堂正正,志向遠大,氣概不凡。

[5]希圣希賢:效法圣賢,仰慕圣賢。宋范仲淹《上張右丞書》:“希圣者,亦圣人之徒也,從容正道,不能維其末。”

[6]庸人:指見識淺陋、沒有作為的人。

[7]三途:六道輪回中的三惡道,即地獄、餓鬼、畜生道。

[8]垂:施與,賜予。

[9]悲愍:哀傷而同情。

[10]法言:與下“巽(xùn)語”相對應。出自《論語·子罕》:“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朱熹說:“法語者,正言之也。巽言者,婉而導之也。繹,尋其緒也。法言,人所敬憚,故必從;然不改,則面從而已。巽言,無所乖忤,故必說;然不繹,則又不足以知其微意之所在也。”依朱熹解釋,則正言處皆是“法語”,婉言處皆是“巽語”。

[11]徵:證明,證驗。

[12]法戒:楷式和鑒戒。

[13]企:盼望,希望。

[14]怵(chù)然:戒懼、驚懼貌。《莊子·養生主》:“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

[15]憬然:覺悟貌。《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四:“瞑目一想,憬然明悟。”

[16]遏(è):抑制,阻止,阻攔。

[17]熾盛:火勢猛烈旺盛。引申指情感、欲望等強烈。

[18]促織:蟋蟀的別名。

[19]絕倫:無與倫比。

[20]拕:同“拖”。

[21]釣頸鬼:吊頸鬼,懸梁自盡者。

[22]衛生:能防止疾病,有益于健康。

[23]校:比較。

[24]傾城傾國:出自《漢書·外戚傳上·李夫人》:“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后因以“傾國傾城”或“傾城傾國”形容女子極其美麗。

【譯文】

女色的禍害,極其酷烈。從古至今,因此而亡國敗家,喪身絕嗣的人,哪能數得清?即使沒有到這個地步,其中也有的因為好色貪淫使他剛健的身體因此衰敗,因為好色貪淫使他清明的神志因此昏聵。以頂天立地、希圣希賢的資質,墮落成為碌碌無為的庸人,又哪里知道還有多少?何況那些違背天理、貪淫亂倫,生前成為衣冠禽獸,死后墮入三途惡道的,又怎能全都知道全都看得見呢?噫!女色的禍害,怎么酷烈到了這個地步呢!因此,諸位古圣先賢,特施悲愍。有的告之以法言,有的勸之以巽語。就是想使福善禍淫的道理,全天下都知道。而且又引用各種案例,作為榜樣或鑒戒。希望知道自愛的人讀了,能夠觸目驚心,幡然醒悟,止人欲于橫流,復天良于將滅。從此一切大眾,都能夠享受富壽康寧的幸福,永離貧病夭折的禍患。這就是《不可錄》為什么要編輯成書的原因。

張瑞曾居士,想要重刻印施,請我寫序,闡明止欲的要義。須知美色當前,欲火正旺,法言巽語,因果報應,都難斷其愛心。如果能于此時作“不凈觀”,則一腔欲火,可以當下冰消了。

我老家陜西長安城里,許多子弟喜歡玩蟋蟀。有兄弟三人,都處于青少年時期,在月夜到墳墓之間捉蟋蟀。忽然看見一個少婦,姿色無與倫比,三人就一同追趕抓她。這時少婦突然變臉,七孔流血,舌頭拖出一尺多長,三人同時被嚇死過去。第二天,家里人找到了他們,救活了一個,才知道事情經過。被救活的那一個,大病了幾個月才好。這家子孫從此不準夜捉蟋蟀。這個少婦,沒有變臉的時侯,三人見了,就愛入骨髓,非要滿足他們的淫心不可。等到她變臉,就一下子嚇死過去,愛心立即化為烏有。然而,當他們群起追逐時,她并非七孔無血、口中無舌。為什么她的血和舌頭藏起來時,人們見她就生愛心?為什么見她流血拖舌,就生恐懼心呢?明白了這個道理,則凡遇見一切天姿國色,都可以當作七孔流血、舌拖尺長的吊頸鬼來想了。如果能這樣,怎么還會被美色所迷惑,以致生不能盡享天年,死后又永墮惡道呢?

因此,佛陀讓貪欲重的人,作“不凈觀”。觀之久久,尚且能斷惑證真,超凡入圣,難道只是不犯邪淫,止欲養生,有益于健康而已嗎?見女貌嬌美,使人產生愛心而想行欲事,不過是被外面一張光華艷麗的薄皮所迷惑罷了。如果揭去這層皮,不但皮下面的東西不堪愛戀,就是這張薄皮,也絕對沒有什么可以值得愛戀的。再進一步解剖其軀體,則只見膿血淋漓,骨肉縱橫;臟腑屎尿,狼藉遍地,臭穢腥臊,不忍見聞。這比起前面那個吊死的少婦,其可畏懼厭惡的程度,要超過百千倍。縱然是傾國傾城的絕世佳人,薄皮里面的東西,有一樣不是如此嗎?人為什么只看外表,而不去觀察里面的內容,迷戀其極少部分的薄皮之美,卻不計較占大部分的穢惡腥臭嗎?我希望世人透過現象看本質,厭多惡以棄少美。如此,就能一同出離欲海,共登覺悟的彼岸了。

又當欲火正旺、情不自禁之時,可將女陰當作毒蛇的口,若把陽物放進毒蛇的口中,則心神驚懼,毛骨悚然,無盡的熱惱,當下化為清涼了。這也是一種熄滅淫欲的簡便方法。

【解說】

本文是印光大師應張瑞曾居士想要重刻印施《壽康寶鑒》而作的序文。

印光大師說:“女色之禍,極其酷烈。”這里只說女色,實際上對女人來說就是男色,印光大師只是省略而已。因為自古以來女色引起國破家亡的事太多了,所以就重點說女色,并非女人就不好色了。因為好色貪淫,不僅亡國,自己也被殺身,這種帝王不可勝計。眾所周知,夏桀王寵妹喜,商紂王寵蘇妲己,周幽王寵褒姒,漢成帝寵趙飛燕,唐玄宗寵楊玉環,這就是傾國傾城的案例。其實,傾國傾城對于女人又有何錯?說“女人就是禍水”亦對女人不公。如果男人不好色貪淫,怎么會導致喪身亡國呢?“女色之禍,極其酷烈”,其責任就在男人身上,好色貪淫才是導致禍患的根本。

只有荒淫無恥的帝王因為好色貪淫才會亡國,而清心寡欲的帝王不貪女色就能使王朝興旺。歷史上“成康之治”的周康王姬釗,繼位后,召公、畢公率領諸侯,陪同姬釗來到祖廟,把文王、武王創業的艱辛告訴康王,告誡他要清心寡欲,因此天下大治。《史記》說:“故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錯四十余年不用。”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四十多年沒有使用刑罰。其中《詩經·周南·關雎》正是歌頌這個時候的后妃之德,而不能把它誤會成為一首相思到難以入眠的愛情詩,否則孔子怎么會說“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呢?據說周康王有一天沒有早起,就想要找一位賢惠的妃子,每天都能監督他勤于政事,王后就擔當了選妃的人,《關雎》就是寫這個事的。孔子說:“《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樂,是本詩最終喜慶的場面。雖然君王身邊后妃一大堆,但卻不是宣淫,目的在于治國平天下,所以樂而不淫。哀,是王后的。她哀窈窕,思賢才,憂在進賢。雖然她寤寐思服,輾轉反側,但詩中通過祭祀、宴會、談話、考察,選取了賢良淑德的妃子。她不是沉浸在哀與憂當中,無法自拔,一蹶不振,故不傷也。正如《毛詩序》說:“《關雎》,后妃之德也,風之始也,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故用之鄉人焉,用之邦國焉。是以《關雎》樂得淑女,以配君子,憂在進賢,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賢才,而無傷善之心焉。是《關雎》之義也。”仔細閱讀《毛詩序》,才知道《關雎》的本意。

印光大師說:“即未至此,其間頹其剛健之軀,昏其清明之志。”這里的“間”,因為簡繁版本轉換,將“間”字變成了“閑”,所以有人就作“閑頹”來解釋,可無論古代漢語,還是現代漢語,并沒有“閑頹”這個詞。糾正為“間”就很好理解了。這句話是承接上文而來,上文說到“女色之禍,極其酷烈”,因此而亡國敗家、喪身絕嗣的人,不可勝數。可還有很多人沒到達這個地步,那么,“其中”也有的因為好色貪淫使他剛健的身體因此衰敗(其間頹其剛健之軀),因為好色貪淫使他清明的神志因此昏聵(昏其清明之志)。其間,就是其中的意思。這些人中間,雖然還沒有到“亡國敗家,喪身絕嗣”的地步,但也嚴重地影響了自己的身心健康。他們中間,有的可能還年輕得很,可因為好色貪淫就變成了老弱病殘;有的本來精神還好得很,可因為好色貪淫就變成了神志不清,甚至變成癡呆了。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本來有著成為圣賢的天資,卻因此墮落成為碌碌無為的平庸之人,這樣的結果可不讓人惋惜嗎?

然而,上面的報應還算輕的。印光大師說:“逆天理、亂人倫,生為衣冠禽獸,死墮三途惡道者,又何能悉知之而悉見之耶?”逆天亂倫之人,是好色貪淫最后一等人,也是報應最慘的一等人。他們生前已經是披著人皮的禽獸,死后自然墮落三途惡道,地獄的烈火正在等著這些人。中國歷史上,南朝宋武帝劉子業霸占姑母,與同母姐姐亂倫,在位不到一年,僅十七歲就被自己的叔叔湘東王劉彧發動政變殺死。漢惠帝劉盈霸占外甥女亂倫,年僅二十三歲就駕崩。南北朝時期宋孝武帝劉駿不僅霸占四個堂妹亂倫,還霸占母親亂倫,在位十二年,年僅三十五歲就得病死亡。

《壽康寶鑒》已經由印光大師編訂印行了,現在張瑞曾居士,想要重刻印施,請印光大師寫序,想要大師在序中再次闡明止欲的要義。印光大師就在這篇重刻序中,講了一個家鄉的故事。實際上是一個年輕貌美的吊死女鬼現形找替身的事情。傳說,吊死鬼是自殺而死,不是陽壽已盡,閻王不會接待,想投胎還要找替身,因此死了就成了孤魂野鬼。大師老家在陜西長安,三個少年夜里在墳墓間捉蟋蟀,不想突然出現一個美少婦,三人淫心頓發,追逐而去,美少婦頓時恢復吊死時的慘狀,七竅流血,舌頭吐出一尺多長,三人即時嚇死過去。事后有一人救活,大病數月。于是,大師就告訴人們,所謂美色現前,就好像做夢一樣,只是幻覺而已。《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你所看得見的東西,都是假象。這個吊死鬼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但她變成了鬼,就可以變幻,開始以美色誘人,然后現出原形,一下子把活人嚇死。如果三人不好色貪淫,或者稍微能夠控制自己,就會冷靜思考,這么晚了,怎么會有女人到這個荒野之地呢?那么,就不會上當受騙了。

通過這個故事,印光大師告訴我們,對美女要作“不凈觀”(本書有四覺觀、九想觀),值得我們好好研究。因為通過“不凈觀”,可透過人皮看見里面全是不干凈的東西,那么我們所擁有的美人不就是人皮包著的糞桶嗎?無論傾國傾城,還是絕世佳人,其體內統統都是膿血淋漓,骨肉縱橫;臟腑屎尿,狼藉滿地,臭穢腥臊,不忍見聞。大師說:“校前少婦所變之相,其可畏懼厭惡,過百千倍。”如果根據本書中“四覺觀”的修行次第,一步步觀下去,其結果不就是這樣嗎?所以,看美人,惟恐我們看得不仔細,若是看得太仔細了,透過脂粉看人皮,透過人皮看臟腑,沒有一樣值得我們喜歡的。

再說,所謂美色也只是暫時的,一旦病了,一旦不再年輕,美色就不存在了。漢武帝時代,宮中歌舞藝人李延年唱道:“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引起了漢武帝的興趣,然后李延年就把他的妹妹推薦給了漢武帝。漢武帝雖然建立了不世之業,卻也是一個好色貪淫的皇帝。《漢武故事》說:“能三日不食,不能一日無婦人。”所以得到了李夫人這個傾國傾城的絕世佳人,自然就愛入骨髓。可好景不長,很快李夫人就得病了,臨終前漢武帝想見她最后一面,李夫人卻說:“妾長期臥病,容顏憔悴,不可以見陛下。希望能把兒子和兄弟托付給陛下。”然后不管漢武帝怎么說,她都不露臉,漢武帝發怒而去。眾姐妹責備她說:“您為什么不可以見一下陛下以托付兄弟呢?”李夫人說:“我不愿見陛下,正是為了托付兄弟之事。我因為容貌美好,從微賤地位獲得寵愛。以美色事人者,色衰則愛意松懈,愛懈則恩義斷絕。陛下之所以還能念念不忘來看我,正因為我平時美好的容貌,現在如見到我容貌毀壞,顏色非故,一定會厭惡拋棄我,還怎么會記得憐憫錄用我的兄弟呢?”我們常說年老色衰,李夫人年未老但因病就已經色衰,她明白自己的身份,知道自己因什么得寵愛。正因為漢武帝沒有見到她色衰的樣子,所以她死后才留下美好的記憶,使漢武帝余情未了,甚至還出現方士少翁為漢武帝招李夫人魂的事。所以,李夫人的心愿也得以實現。

從這個漢武帝的故事,我們就可以知道,男人看美女都受騙了。年輕時好看,年老還好看嗎?健康時好看,有病時還好看嗎?所以,男人看美女,看到年輕時的樣子,還要想到她年老時的樣子;看到健康時的樣子,還要想到她大病時的樣子。如果這樣聯想,就不會為了瞬間的所謂好看,沉迷色欲而難以自拔,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如果說年老與有病,還只是不好看,那么死后作“九想觀”,就更使人毛骨悚然了。本書所寫“九想觀”,包括死尸的九種變化,一切尸體都是如此,美女的尸體也不例外,這就使自己對美色更加死心了。所以,印光大師對于流通《壽康寶鑒》,有求必應,現在張瑞曾居士,想要重刻印施,他就馬上寫了這篇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祝| 双柏县| 渭南市| 土默特左旗| 宁国市| 江川县| 聊城市| 翁牛特旗| 静海县| 社旗县| 庄河市| 永州市| 苗栗县| 白河县| 西峡县| 宣汉县| 哈密市| 浦北县| 静宁县| 汶川县| 扶绥县| 洛阳市| 藁城市| 东辽县| 武山县| 廊坊市| 正蓝旗| 抚州市| 平山县| 嘉祥县| 定西市| 靖宇县| 盱眙县| 佛坪县| 高唐县| 五河县| 哈尔滨市| 邹城市| 海口市| 德昌县| 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