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三十年太平
- 大明:家父朱高煦
- 池洼魚
- 2022字
- 2025-08-08 07:30:00
“那就不勞二叔費心了,我既然敢去,那就絕對有把握!”
朱瞻基年輕氣盛,哪里受的了朱高煦這番冷嘲熱諷,當即拍案而起。
朱瞻壑驚奇的看著自家的便宜老爹,一臉的不敢置信。
好家伙,原來你不是沒腦子,只是沒用對地方?
這陰陽怪氣的功夫,沒個幾十年恐怕練不出來吧?
“夠了!”
聽著這兩叔侄的話,朱棣終于是沒忍住,大喝了一聲。
老虎一發(fā)威,原本針鋒相對的兩人立馬沒了脾氣,頓時偃旗息鼓。
“老二,你出息了啊!那點心眼子都用到你侄子身上了?”
朱棣“笑瞇瞇”的看了眼朱高煦,語氣“平和”,又惡狠狠的瞪了眼朱瞻基。
“還有你個小兔崽子,毛都沒長齊,就想著飛了?
還你有絕對的把握?
好啊!來告訴我,你的把握是什么?!”
兩人同時移開了頭,不敢與朱棣對視,但臉上的不服氣卻是如出一轍。
你當初對建文時,心眼子可比我多多了!
朱高煦心中暗想,不過哪怕他再怎么張狂,這話也不敢當著朱棣的面說出來。
朱瞻基倒是沒什么其他想法,這個已經(jīng)上頭的少年此刻只想好好證明自己,卻是動起了其他心思。
既然你們都看不起我,那我偏要爭口氣給你們看看!
見兩人表情,朱棣的心情算是差到了極點,也沒了繼續(xù)部屬的心思,直接將眾人轟出了大帳。
“都給我滾!”
話音剛落,朱高熾便一甩袖,冷哼離去,朱高燧連忙追上。
朱瞻基也沒好到哪里去,冷著臉,氣呼呼的沖了出去。
慢他們一步的朱瞻壑恨不得自己此刻能多長兩條腿,好快速逃離。
可大腿根部與衣物摩擦所帶來的酸爽感,卻又讓他不得不放慢腳步,呲著大牙,一瘸一拐的往外面挪動。
“哼!”
朱瞻壑滑稽的動作讓朱棣沒忍住笑出了聲,火氣也消了大半。
見朱瞻壑還在艱難挪動,又強忍笑意,板著臉開口道:
“別跑了!我問你,你覺得你爹和瞻基的辦法,哪個更好?”
朱瞻壑身體一頓,頭一回暗恨自己的腿這么不爭氣,哭喪著臉回過頭,笑得比哭還難看。
“爺爺,我覺得都挺好的,您覺得哪個好就用哪個......”
“耍什么滑頭,給我老實說!”
朱棣兩眼一瞪,朱瞻壑當即老實了,耷拉著腦袋。
“孫兒覺得瞻基的辦法好。”
“哦?為什么他的辦法好?”朱棣眼睛一亮,又開口問。
“別想著打馬虎眼,你要是回答得我不滿意,就回你爹營帳里去!”
好你個朱老四,你夠狠!
朱瞻壑心頭一陣發(fā)堵,只覺得人生一片灰暗。
自己這是好不容易逃離了漢王府,又入了皇帝廟啊!
不行!為了自由,怎么也得爭取一下!
朱瞻壑抬頭,露出討好的笑。
“皇爺爺,我要是說了,接下來能不能就讓我呆在這里,別繼續(xù)跟著大軍前進了?”
朱棣心頭一動,看著面露痛色的朱瞻壑,生出幾分不忍。
好歹也是自己的孫子,這次吃這么大的苦頭,也是難為他了。
朱棣有心答應(yīng),又擔心這小犢子胡說一通,便道:
“那就要看你說得怎么樣了。”
見他沒有直接答應(yīng),朱瞻壑心頭有些失望,卻也不再廢話。
“皇爺爺,若是用我爹的辦法,瓦剌固然無法抵抗,可一旦我軍全力進攻,馬哈木必定望風而逃。
草原廣闊,我大明將士又不適應(yīng)塞外的氣候,想要追擊難度太大,最后就算打到了瓦剌本部,也斬殺不了多少青壯,反而一路上的軍需白白損耗了我大明國力。”
朱瞻壑先是分析了一遍自己老爹的辦法。
朱棣聽得連連點頭,看朱瞻壑的眼神生出異彩來。
沒想到這小犢子身體雖差,倒也不是完全不通兵事,這通分析和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看來是更偏向于謀略了。
“繼續(xù)說下去!”
“至于瞻基的辦法,雖然風險大了點,可只要成功卻能最大限度解決瓦剌的青壯,如果成功,可保大明三十年無憂。”
朱瞻壑斟酌著開口,至于為什么會說三十年,是他想到了朱祁鎮(zhèn)打的就是瓦剌。
從時間上來看,土木堡之變離現(xiàn)在應(yīng)該也就是三四十年的跨度。
朱棣點了點頭,雖說他想的是為子孫打出來五十年太平,但也沒在這上面較真。
事實上,一仗能打出三十年的太平來都算是好的了。
“那你覺得,誰適合去當這個誘餌?”
朱瞻壑十分敏銳的感覺到,朱棣說這話時眼神明顯凌厲了許多,連忙縮了縮脖子,頭搖得跟撥浪鼓一樣。
“孫兒不知道。”
“你倒是聰明!”朱棣不滿的哼了聲。
朱瞻壑不敢接茬,這種話他哪敢接?
要是說讓朱瞻基去,責任可就落自己頭上了,搞不好還會讓朱棣對以為自己有什么別的目的。
和這種心機不淺的帝王說話,一字一句都得斟酌好了,不然一句不妥,腦袋還保不保得住就是兩說了。
至于其他軍中將領(lǐng),他也不熟悉,萬一被人記恨上了,也不是好事。
朱棣能看出朱瞻壑對自己的畏懼,沒再說話,只是擺了擺手就將眼睛閉了起來。
朱瞻壑松了口氣,知道這次是應(yīng)付過去了,又晃晃悠悠的往外走。
等他出了大帳,朱棣才睜開眼,看著朱瞻壑離去的背影,表情略顯復雜。
“這孩子倒是個懂分寸的,可惜了,要是他從小在軍中長大,倒是個合適的人選......”
要是朱瞻壑聽到這話,估計會被嚇得不輕,感情這老爺子舍不得太孫冒險,想讓他這個長孫代替?
但要是站在朱棣的角度,朱瞻壑倒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大明皇帝的長孫,漢王世子,這身份是絕對夠了。
加上又不是太孫,就算真出了意外,也影響不到國本。
別看朱棣這段時間好像對朱瞻壑多有關(guān)注,甚至超過了朱瞻基,就以為他動了換太孫的心思。
真要是在二人里選一個,朱棣但凡多猶豫一秒,都是他這個皇帝當?shù)貌坏郊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