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府。
王允剛剛接報,因為自己拒絕赦免涼州兵將,校尉李傕和郭汜糾集人馬,準(zhǔn)備兵向長安。
“哼,果然是一群反逆之兵,幸虧沒有赦免他們!”王允氣憤道。
似乎忘記了這些涼州人馬正是因為他不肯赦免,才集結(jié)在一起,準(zhǔn)備兵向長安的。
黃琬與士孫瑞對視一眼。
“王公,涼州逆兵雖多,但雜而不一,不過是一群無主之眾罷了。”
黃琬對此不以為意,沒把這些涼州人馬放在眼里,接著說道:
“中郎將徐榮雖是董卓舊部,但此人乃幽州遼東人,此前頗遭涼州諸將排擠,不如令徐榮領(lǐng)兵討擊,必可擊退涼州逆兵。”
“不錯,”士孫瑞緊接道,“徐榮驍勇善戰(zhàn),曾在滎陽擊潰曹操,令關(guān)東義軍聞名而懼,可由他率兵討擊逆軍。”
王允微微頷首,贊同二人的提議。
“來人,去把中郎將徐榮叫來。”
門外立即有府吏應(yīng)諾而去。
此時,呂布自外而來,匆匆入內(nèi)。
王允見到呂布,不由皺眉道:“奉先,你不在家收拾東西,來此何干?”
呂布拱手道:“明公,布剛剛領(lǐng)受揚(yáng)州牧印綬與鎮(zhèn)東將軍印綬,特此前來拜謝明公!”
“這是你應(yīng)得的,不必謝我。”
王允聲音顯得甚是冷淡。
“再過兩日,我與貂蟬就要離開長安,不知何時才能再見明公了!”
呂布表現(xiàn)得像是戀戀不舍的樣子。
“你還有事嗎?無事就回去收拾東西吧。”
王允不想再與呂布多說什么,反正是要離開長安的人了,以后也不好再利用,說不定彼此很難再見。
“呃……”呂布稍顯遲疑,說道,“布確實有一事相求。”
“何事?”
王允冷聲問道。
“我即將赴任揚(yáng)州,但只能帶去一千兵馬……”
“你想多帶兵馬離開長安?絕對不行。李傕郭汜糾集人馬,將要西來,長安正是需要兵馬之際,說了一千你就只能帶走一千,多一個都不行!”
王允以為呂布是想多帶兵馬去揚(yáng)州,不等對方說完,立刻就拒絕了。
“呂將軍,讓你帶走一千兵馬,已經(jīng)是王公厚恩,你不要得寸進(jìn)尺啊!”黃琬斜眼說道。
“你若求別的事尚有商量的余地,若想多帶兵馬離開,提都不要提。”王允補(bǔ)了一句。
呂布沒想到對方的反應(yīng)這么大。
不過對方誤會也好,與多帶兵馬相比起來,自己提議署任三名都尉之事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揚(yáng)州多賊,尤其是江東諸郡,大宗賊帥甚多,而我兵少,若要討之則力不足。因此,我想在江東的丹陽、吳郡與會稽三郡設(shè)置都尉,由都尉統(tǒng)率郡兵與我一起剿賊。”
“河?xùn)|郡吏徐晃,字公明,河?xùn)|楊縣人,此人忠勇大義,可為丹陽都尉。”
“益州蜀郡郡丞甘寧,字興霸,巴郡臨江人,此人悍勇無畏,視賊如仇,可為吳郡都尉。”
“青州東萊郡奏曹史太史慈,字子義,東萊黃縣人,此人武勇有謀,可為會稽都尉。”
呂布一口氣把三人都說了出來。
不管王允答不答應(yīng),至少自己提了,以后他們?nèi)绻溃蛟S會因此而對自己心存感激。
本來也沒太奢望王允會答應(yīng),反正有棗沒棗先打一桿再說。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王允聽了呂布之言,面色緩和下來。
只要不是讓自己多給兵馬,就什么都好說。
江東偏郡的幾個都尉之職,王允根本沒放在心上。
但他沉吟許久,沒有立即回應(yīng),而是在心里權(quán)衡著利弊。
呂布出任揚(yáng)州牧,臨行前求要幾個都尉之職,只不過是一件小事,也很合理。
讓王允覺得奇怪的是,呂布不為自己的部曲求官,卻為幾個散在名處的小小郡吏,似乎與他毫不相干的人求官,這是為什么?
難道他與這幾個人相識?
徐晃和甘寧的名字,聽都沒有聽過。
太史慈之名卻似乎有些耳熟,好像在哪里聽說過。
“呂將軍所說的太史慈,可是那個曾在洛陽公車門毀壞州章的東萊郡奏曹史?”黃琬問道。
當(dāng)年東萊郡府和青州州府鬧矛盾,各自有辭,都想搶先上奏朝廷,但州府已經(jīng)遣吏先行,東萊太守派太史慈日夜兼程,從小道趕往洛陽。
到了洛陽公車門,剛好看到州吏正要遞章。
太史慈裝作朝廷的人上前詢問,而州吏不認(rèn)識他,以為他是朝廷的人,便將奏章交給了他。
太史慈拿到州里奏章,立即拿刀毀壞,又騙州吏一起出城,說是要一起逃亡,結(jié)果自己
又偷偷跑回城里,向朝廷遞交郡里奏章。
事發(fā)后,他擔(dān)心州府問罪,只好離開東萊避往遼東。
這件事當(dāng)時在洛陽被當(dāng)成趣聞,不少人都聽說過。
“正是此人。”呂布答道。
黃琬不由暗笑,太史慈這樣的人,雖然有些小聰明,也有些膽魄,但既然身為郡府奏曹
史,說明不是世家冠族子弟,頂多是地方豪強(qiáng)之類,不足為慮。
王允也想起似乎聽聞過這件事情,同樣不由暗暗發(fā)笑,對此不以為意。
“奉先與此三人皆是故交嗎?”王允問道。
呂布想了想,一時間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
如果說不認(rèn)識,王允可能會想,自己為三個不認(rèn)識的人求官,這三人肯定與眾不同,說
不定會因此而拒絕。
但如果說認(rèn)識,王允可能更加多慮,還有可能追問自己何時何地與他們相識,話說越多
事就越難。
“不是,素未相識,只聞其名。”呂布答道。
這個問題不難回答,沒有時間給呂布多想,只好如實回答。
“既然素未相識,你為何要讓他們擔(dān)任郡都尉,而不是讓你的部下來當(dāng)?”王允又問。
呂布心中暗惱,王允這老東西果然不簡單,沒那么好忽悠。
在這樣的老狐貍面前,假話說的越多就越容易露餡,有時候?qū)嵲拰嵳f效果可能更好。
“不瞞明公,我部下并無善任之人,聽聞此三人皆有勇力,若要剿賊平亂須得才宜之人,
此三人正可堪任。”
王允看向了士孫瑞,問道:“君策,你意如何?”
雖然王允兼任尚書令,但士孫瑞是尚書仆射,用人授官也是他的事。
“江東雖然多賊,但三郡突設(shè)都尉,似乎不妥。”士孫瑞緩緩說道。
“有何不妥?”呂布急問。
王允又看向黃琬,發(fā)現(xiàn)對方暗暗搖頭,說道:“奉先,你先回去,此事容我們商議之后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