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抖音活劇本,互文綜合體
- AI音樂之路探索互文綜合體
- 暮靄樓
- 2562字
- 2025-07-28 14:40:44
那個時候,抖音每天必看,看到什么就改編什么。
剛好看到一個黑黢黢的兄弟,網名叫“六六”,大早上的正在大馬路邊彈吉他唱歌,吸引我的就是那個破了洞的吉他,聽了一會,感覺他很有實力,也很有特點,直覺告訴我,他以后必然會火起來。
我進入他的直播間,等他快下播的時候,直接把寫好的歌詞扔了進去,歌詞如下:
[主歌]
街頭彈唱這把破吉他
三個破洞就像三朵花
撥弄琴弦時我忘記她
還有我笑開口的齙牙
[副歌1]
從南方熱夏走到北方的街頭
彈唱這把破吉他
三個破洞就像三朵花
一朵是你離開了家
街頭彈唱這把破吉他
彈唱這冬日暖陽的童話
彈唱這滾滾紅塵的情話
撥弄琴弦時我忘記她
[副歌2]
從南方熱夏走到北方的街頭
彈唱這把破吉他
三個破洞就像三朵花
一朵是你離開了家
一朵是你找到心愛的人啦
還有一朵是你已經嫁人啦
撥弄琴弦時就忘記她
群里馬上熱鬧起來,我接著寫道:“你這個吉他的三個洞,就是你的特色,得有一個自己的主題歌”,接著我就用都AI去生成歌了。
大概十分鐘之后,我就把生成的音樂發布到了騰訊平臺,然后轉發了歌曲鏈接,分享了高光視頻。
“你怎么做到的?”,果然還是這句話。
“你要是需要譜子,我可以發給你”
“那就別掖著藏著了”
“你加我微信,我單獨發給你”
這個時候,他的粉絲有幾個開始關注我了,也有加我微信的。
我把譜子打出來,“六六”加我的時候,我馬上發給了他。
“現在太忙,沒時間寫歌,你是怎么弄的,這么快?”
“我用AI做的,我看好你啊,很有實力”
“馬馬虎虎吧,現在主要是做二手車”
“哦,認識你很高興。有事兒隨時聯系我,常聯系”
《三個破洞的吉他》收錄到了《劇本》這個專輯中。我希望他能唱這個歌,但是他肯定有實力自己寫,我這么做主要是希望他有自己的主題歌,我寫的不一定是人家的感悟,算是拋磚引玉吧,也通過這種方式認識一個朋友,很敬佩他的執著,唱歌真是賣力氣,我不知道他的過去和現在都發生了什么,但是能感覺到他的真誠。
接著,就刷到了秦涵的視頻,他正走在小區里,說著寫歌賣歌的感悟:“詞曲創作不值錢,發到音樂平臺的歌,十有八九也沒人聽,我發了幾百首歌了,大部分歌,每天的播放量都是個位數”,他說的都是現實。
“每年歌曲版費,沒多少錢,十萬播放也就幾十塊錢”
“可是,播放量過億的歌我做了十來首了,找我就對了”
“我們量身訂做,現在每年進入這個行業的,少說也得幾百萬人,只有頭部5%才能賺錢,我那個頭部里的”
秦涵說話帶著東北人自帶的幽默感,說得也很實在,喜歡開玩笑,也喜歡自嘲,我順手就給他點了個贊。
想起剛改編完的聊齋故事《促織》,就給秦涵發了個評論:“秦老師,我有首歌叫促織,在QQ音樂里,你抽空可以幫忙聽聽”,誰知他回復說:“猝死,聽不清”。
內心那個郁悶啊,雖然我知道這是東北人的幽默,但是內心翻騰起來,也許他對我上次在粉絲群里發《看直播點評歌詞》,還在耿耿于懷,覺得我就是個搗亂的。那個時候,我還不知道,人家已經計劃著要收拾我了。
聊齋題材的改編,其實很早開始了,《我把聊齋改編給你聽》里收錄了《聶小倩》和《燕赤霞》。
最早剛接觸豆包音樂的時候,很喜歡聊齋《尸變》這個故事,充滿著好奇,練手的時候做了很多1分鐘的歌,比如《車夫》、《十里》、《尸變》、《俄爾》、《新婦》等,可惜不成熟,沒有發布。
后來,又改編了聊齋的《嬰寧》,最后的時候,為了致敬張國榮和黃霑,使用騰訊AI改編了電影版《倩女幽魂》的故事,歌名《錯對望》收到同名專輯里,歌詞如下:
[主歌1]
天色癡等舊夢長
大雨滂沱風驟涼風也心傷
傘漏人間酸苦恨
方晴昏日落街上這街上誰惆悵
[副歌1]
雨意初歇鈴輕響
圓月空懸對畫廊尋夢夢太長
青絲沐芷飛云鬢
幽魂借月尋舊殤街上舊心傷
[橋段]
你念念不忘你總是在想
昨夜夢一場
你念念不忘你總是在想
今夜病一場
[主歌2]
火燭有夢情自傷
畫中倩影空對窗癡癡想癡癡望
恰是故人久重逢
月明咫尺錯對望月下你燭火錯對望
[副歌2]
平湖秋月今夜霜
對影燭火多凝望此時情更長
墨染心亭今生緣
心念前世總牽腸牽絆了今生過往
[尾聲]
緣來遇到你不一樣
才知夢里風雨秋池漲
緣去不見舊時模樣
才知階前滿目落海棠
看到這里,也許你能看出點名堂來了。這就是我提出的所謂新文體,叫做互文綜合體,融合了古詩、唐詩、宋詞和白話文的現代新詩歌框架,現在也才剛剛提出來,還沒有正式的論述。這個文體的出現,就是在使用AI進行音樂創作的時候,不斷修改歌詞不斷試聽而誕生的。最開始是就是幾句詩歌,然后選擇其中的句子,進行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的增字,然后聽旋律的變化。后來是三組詩,三個段落增字,聽旋律會有什么變化,最后就形成了這種文白相間的文體。
這個過程是漫長的,我在豆包AI文生音樂里,至少有10000次試驗記錄,也就是我至少聽了10000次音樂樣本,你可以大概算一下,不吃不喝,要連續聽多少天。后來,因為一直盯著手機看,視力急劇下降,聽力也嚴重受損,也許這就是代價吧。按照現在騰訊音樂AI的收費標準,豆包一直不收費,要是收費粗略估計應該是10萬塊了。
這個實踐經驗,讓我深度思考了唐詩到宋詞的過渡問題,以及宋詞的增減字而帶來的詞牌變調問題。直接的影響就是,在改編溫庭筠《花間集》的時候,試圖重現《花間詞》在晚唐和五代十國那個時候的國風韻味。這個過程,讓我對唐詩、宋詞和元曲有了較深的理解。
聊齋最初的改編,雖然不太成熟,有的作品也很稚嫩,現在回頭看看,正是這些堅持,才能一步一步走向成熟。聊齋的改編,直接影響了后續清代文學題材的改編,尤其是紀昀(紀曉嵐)的《草堂筆記》。
《促織》的改編過程也很無厘頭,我最早是看詩經里的《蟋蟀》,然后聯想到聊齋的《促織》,這種歷史穿越式的名著題材融合,給了我特別的新鮮感。最終以《促織》為藍本,結合詩經《蟋蟀》和《七月》,構造了一個夢中夢,在夢中夢的改編作品,歌詞如下:
[主歌]
嘴里還有花生的香味
蟋蟀一樣也沒睡
在宇的時候是什么滋味
它的夢里我飛了幾回也難寐
[副歌]
望夜空星星似塵灰
轉角處促織聲聲微
我看不到日月卻聽到有人追
那個孩子穿著單衣渾身是水
今我不樂暮飛飛
在野在宇魂難回
那個孩子唱著說著流下眼淚
今我不樂暮飛飛
在戶在堂心傷悲
[尾聲]
嘴里還有花生的香味
蟋蟀一樣也沒睡
在野的時候是什么滋味
它的夢里我飛了幾回也難寐
改編過程中遇到過很多奇奇怪怪的事兒,有傳統音樂人對AI歌曲的抱怨,也有音樂人對國風的追從甚至癡迷蘇軾,還有知名音樂人挑戰網友的刁難而創作音樂,“一人一首歌”群里也遇到了更離譜的鄙視和潛行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