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世界驚奇
- 大宋:抗蒙從征服歐洲開始
- 世紀鼠
- 2062字
- 2025-08-10 10:00:00
在赫爾曼的帶領下,趙耘終于見到了腓特烈二世,這位被稱為世界驚奇的智慧君王。
這位神羅皇帝眼神深邃,胡須修剪得整整齊齊。或許是遺傳了他大名鼎鼎的祖父,紅胡子巴巴羅薩,他的發(fā)梢有些發(fā)紅。
他沒有盛氣凌人的感覺。趙耘覺得,面對他,就像面對自己多年未見的老友一般,讓人感覺十分放松與自然。但是,王冠戴在他的頭上,卻又顯得那樣渾然天成。
最引人注意的,還是停在他肩膀上那只威武的獵鷹。獵鷹眼神銳利,遠遠看去,就能帶給別人不小的壓迫。
似乎這位皇帝把所有的威嚴都轉移到了肩膀上的獵鷹身上,把所有的隨和與親切都留給了他自己。
腓特烈微笑著開口,卻說出了一句讓趙耘震撼萬分的話:
“閣下可是來自遙遠的東方,在阿拉伯人的傳說中那個盛產絲綢與瓷器的國度?”
趙耘苦笑道:
“陛下明鑒。”
震驚過后,趙耘也很快想明白了這回事。腓特烈本人可是精通多種語言,其中就包括了阿拉伯語。
據(jù)說,這位神羅皇帝在先前與穆斯林談判時,甚至不需要翻譯官。
腓特烈依舊是一副隨和的樣子,他笑道:
“閣下既然來自遙遠的東方,況且閣下也并非我的子民,我倒是不好意思用西方人的禮節(jié)要求閣下。這方面,閣下隨意就可。”
能說出這種話的人,真的是一名歐洲中世紀的君王?
一瞬間,趙耘似乎知道了為何這位皇帝被稱為“王座上的第一個近代人”,他也好像明白了為什么這位十字軍領袖能在劣勢中通過談判兵不血刃的光復淪陷已久的圣城。
這該死的人格魅力!
趙耘朝著腓特烈拱一拱手,腓特烈則微笑著點頭。
隨后,腓特烈半是玩笑,半是惋惜道:
“可惜東方太過遙遠。今天我不能用閣下家鄉(xiāng)的語言和閣下交談,反而需要閣下遷就我。倒是我招待不周了。”
能說出這種話的君王,又怎能不讓人對他心生好感?
趙耘也半開玩笑道:
“若陛下想學習我們東方的語言,我現(xiàn)在就可以教與陛下。”
腓特烈一副饒有興趣的模樣,似乎是有些意動。但他還是推辭道:
“今天卻是不能向閣下請教了。閣下應該知道,我當下的困境。”
進入正題了!趙耘精神一振,嚴肅道:
“我明白。陛下想要減輕百姓們對教皇的迷信,削弱教皇的權威,進而從根子上遏制在教皇挑撥下無休無止的叛亂。”
腓特烈點點頭,半是回憶,半是無奈道:
“太多人迷信教皇,覺得教皇的話就是真理。可我自幼在教廷長大,看過了太多不該看到的事。”
“可是,上上任教皇,英諾森冕下,他畢竟是我的養(yǎng)父,對我有恩。我不想敗壞教皇的聲譽。”
腓特烈又自嘲地笑了笑:
“更何況,即使我把我的見聞都講出來,會有人信嗎?他們只會覺得我是污蔑,是詆毀。教皇的權威不容許任何人挑戰(zhàn),更何況我這個在他們眼里必定墜入地獄的靈魂。”
趙耘聽罷,一字一頓道:
“如果說,我能讓很多人相信,有些教皇,也會被打入地獄呢?”
一句話,讓方才還滿臉回憶之色的腓特烈瞬間一震,仿佛一只剛剛蘇醒的雄獅。他不用絲毫其他動作,舉止從容,但又透露出一股無形的壓迫感。
趙耘挺胸昂首,與之對視,怡然不懼。
趙耘說出先前這句話,卻也不是夸夸其談。他的底氣,自然就來自于他身為穿越者,前世的一些積累了。
在原本的歷史軌跡上,大約一世紀后,教會的腐敗到達了令人發(fā)指的地步,教皇與一眾神職人員拼命壓榨著百姓們的血汗。
于是,那時的歐洲,爆發(fā)了文藝復興。
然后,文藝復興的先驅者但丁橫空出世,他寫就了一部在當時驚世駭俗的著作:神曲。
神曲的內容,就像是但丁的一個夢境。但丁宣稱,他在古代哲人的帶領下,參觀了天主教傳說中的地獄、煉獄與天堂。
但丁描繪出了他在夢境中看到的各種奇幻景象,比如漏斗狀的地獄,高山狀的煉獄,以及有著九層天的天堂。
但神曲最驚世駭俗的一點在于,但丁聲稱,他在地獄看到了教皇。
這是第一次,在世俗界統(tǒng)治者以外的其他人,對教皇的權威發(fā)起挑戰(zhàn)。
不過,現(xiàn)在因為趙耘的穿越,對教皇權威的挑戰(zhàn),注定要提前!
“這真是閣下的夢?為何這般真實可信?”腓特烈看著眼前被趙耘改的面目全非的神曲,眼中驚訝之色越來越甚。
見到腓特烈的反應,趙耘心中終于松了口氣。他其實只了解神曲大致的內容,獻給腓特烈的這本神曲,完全是趙耘本人照著葫蘆畫瓢自行創(chuàng)作的。
而且,趙耘加了不少私貨,但丁的原著中,并沒有講到現(xiàn)任教皇格列高利九世入了地獄。不過,趙耘硬是把這位和腓特烈作對的教皇給塞了進去。
好在,趙耘還是理順了其中的邏輯。
但丁的原著既然認為頒發(fā)贖罪券的教皇都該下地獄,而十字軍東征又是贖罪券的雛形,那么支持十字軍東征的現(xiàn)任教皇格列高利九世不也應該下地獄嗎?
這才避免了冒牌神曲里面的邏輯硬傷。
或許神曲這種巨著真正可貴的不在于其文學性與藝術性,而在于其敢于向腐敗的天主教權威開戰(zhàn)的精神?
連趙耘用垃圾文筆寫出的冒牌神曲也讓腓特烈這位智慧君王看得如癡如醉。
卻不料,腓特烈哈哈大笑:
“閣下的文章,其實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
趙耘內心一震。
隨后,腓特烈認真解釋道:
“關于閣下大肆描寫的教廷買賣神職一事,我清楚地知道,確實有。”
“但這種事,太多的百姓們接觸不到,因此,在他們心里,教會仍然是光明美好的。”
趙耘:“……”
自己居然忘了唯物史觀。是啊,為什么但丁帶著他的神曲出現(xiàn)在一百年后而不是現(xiàn)在呢?因為現(xiàn)在的教廷腐敗程度不夠啊!
難道,失敗了嗎?
趙耘心中一陣苦澀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