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孫教授的突破
- 不是造車廠嗎?怎么改軍工廠了
- 云棲鳳歸
- 2112字
- 2025-08-20 13:07:42
生產戰線的號角吹響,整個743廠像一鍋被燒開了的水,徹底沸騰。
李衛國和王大錘,這兩個過去在各自領域里王不見王的老將,如今卻破天荒地把辦公桌拼在了一起,上面鋪滿了各種零件圖和新設計的工裝草圖,爭論聲幾乎能掀翻屋頂。
然而,研發戰線,卻在開始的第一天,就撞上了一堵冰冷的墻。
發動機試驗車間。
氣氛凝重得像是淬火失敗的鋼錠。
孫教授的腳下,已經擺了三具剛剛破型而出,卻宣告報廢的發動機缸體。
每一具缸體上,都清晰可見致命的缺陷。
有的,在厚壁與薄壁的交界處,有一道猙獰的裂紋。
有的,在關鍵的水道附近,布滿了細密的、如同蜂窩一般的砂眼。
“還是不行。”
王浩的臉色有些蒼白,他手里拿著一本記錄本,上面的數據慘不忍睹。
“孫教授,我們已經試了您說的新配方砂型,澆注溫度也嚴格控制在了1450度,可……可缺陷率還是超過了百分之七十。”
“這樣的缸體,別說上強化套件,就是原版的‘朝陽一號’都撐不住,高負荷運轉下水道和氣缸之間一定會漏氣。”
孫教授戴著厚厚的老花鏡,他用一根小鐵釬,仔細地刮著一個砂眼里的殘砂,眉頭擰成了一個死結。
陳明提出的“心臟升級”方案,理論上完美無缺。
重新設計的進氣道,能讓發動機的呼吸更順暢。
鍛造的曲頂活塞,能讓每一次爆燃都更充分。
可這一切,都需要一個足夠強壯的“胸腔”來承載。
而現在,他們連這個最基礎的缸體,都造不出來。
“問題到底出在哪……”
孫教授喃喃自語,他感覺自己又陷入了過去的那個怪圈。
理論是完美的,現實是殘酷的。
他窮盡了自己畢生所學的金屬熔煉和鑄造學知識,嘗試了所有可能的改良方案,但結果,依舊是一堆冰冷的廢品。
難道,真的要像以前一樣,用十個鑄件里挑一個合格品的方式,去堆砌數量嗎?
不。
孫教授的腦海里,猛地閃過陳明,他會怎解決。
“對,換思路!”
他的思路,從一開始就錯了!
他一直在糾結砂型的配比,糾結鐵水的溫度,糾結冷卻的速度……他還是在用老辦法,去解決一個新問題!
“王浩!”
孫教授突然一聲大喊,嚇了旁邊的王浩一跳。
“孫……孫教授,您怎么了?”
“我問你,”孫教授的呼吸變得有些急促,他指著那滾燙的鐵水包,“鐵水在冷卻凝固的過程中,最怕的是什么?”
王浩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是內外冷卻不均導致的應力集中,還有就是鐵水里的氣體來不及排出,形成的砂眼和氣孔。”
“說得對!”孫教授一拍大腿,“那我們,要怎么才能讓它冷卻得更均勻,怎么才能把里面的氣泡給‘趕’出來?”
“這……我們不是一直在調整砂型和澆注工藝嗎?”王浩不解地問。
“不!”孫教授的眼睛亮得嚇人,“我們換個思路!”
“你小時候,往碗里倒水,要是想讓水里的氣泡快點冒出來,你會怎么做?”
王浩愣了一下,下意識地回答:“敲一敲碗邊,或者晃一晃碗?”
“對!就是這個!”
孫教授激動得滿臉通紅,他一把抓住王浩的手臂,力道之大,讓王浩都感到了疼痛。
“震動!”
“我們給它震動!”
“在鐵水澆注進去,開始凝固的那幾分鐘里,我們讓整個砂型,都輕微地、高頻率地振動起來!”
“這種振動,能有效地消除內部的應力,更能把那些來不及排出的氣泡,像搖汽水一樣,全都給它‘搖’到冒口上去!”
王浩的腦子“嗡”的一聲,一片空白。
震動鑄造?
給一個裝著一千多度鐵水的、重達數百公斤的砂型進行振動?
這……這簡直是瘋了!
“孫教授,這……這太危險了!萬一砂型被震裂了,那鐵水飛濺出來……”
“那就把它固定得牢一點!”孫教授此刻哪里還聽得進勸,他的大腦正處于一種前所未有的亢奮狀態。
“走!跟我去機加車間!”
“我們去找一臺報廢的舊電機,在它的軸上加一個偏心輪,把它做成一個簡易的振動器!”
半個小時后。
鑄造車間里,所有人都像看瘋子一樣,看著孫教授和王浩指揮著幾個工人,將一臺嗡嗡作響的簡易振動器,牢牢地固定在一個新的砂型底座上。
“澆注!”
隨著孫教授一聲令下,鐵水包傾斜,橙紅色的鐵水,帶著灼人的熱浪,注入了砂型。
“開振動!”
王浩緊張地按下了開關。
“嗡嗡嗡——”
整個砂型,連同它腳下的地面,都開始以一種輕微的、卻極有穿透力的頻率,顫抖了起來。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死死地盯著那個正在顫抖的龐然大物。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
當砂型冷卻,被小心翼翼地破開時。
一具完美的、表面光潔、沒有任何可見缺陷的發動機缸體,呈現在了眾人面前。
它靜靜地躺在那里,像一件剛剛誕生的、閃爍著金屬光澤的藝術品。
“天哪……”
王浩的呼吸,也停滯了。
成功了。
用一種他們從未想象過的、近乎于“歪門邪道”的方式,解決了一個困擾了他們無數個日夜的死結。
“王浩,你過來。”孫教授招了招手,聲音因為激動而有些沙啞。
他指著那具完美的缸體。
“你看,我們用最普通的鑄鐵,通過改變工藝,就造出了性能堪比特殊鑄件的東西。”
“那你說,”他的眼中,閃爍著一種名為“野心”的火焰。
“我們能不能也用最普通的碳鋼,通過改變‘配方’,也造出一種,我們自己的‘合金鋼’?”
王浩愣住了:“合金鋼?孫教授,那需要鉻、鎳、鉬這些稀有金屬,我們……”
“誰說一定要用那些了?”孫教授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那笑容,竟與陳明有七分相似。
“我們有錳,有硅,甚至還能搞到一點釩。”
“把這些東西,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到碳鋼里去,再配合劉師傅那神乎其技的熱處理……”
他看著那具完美的缸體,一字一頓地說道。
“絕對能練成我們自己的合金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