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7章 留言蜚語困恩師

熙寧二年的秋老虎格外兇。一件小案子卻呈在了章衡的案上,章衡好奇的打開,卻是一個私販茶鹽的案子。更加奇怪起來。

這等得案子,販售鹽茶得提舉茶鹽司、鹽鐵司下轄得都鹽案、茶案這些主管得官員都沒有批示,專門呈給自己。確實古怪的緊。

與此同時,開封府的大牢里。

薛宗儒攥著大牢木柵的手沁出冷汗,粗布囚服后背已洇出深色的鹽漬——他入獄三日,托人給姐夫歐陽修遞的信,至今沒等來回音。

“薛參軍還盼著你姐夫歐陽相公來救你?“

獄卒提著食盒走過,鐵勺在碗沿敲出刺耳的響,

“昨兒個鹽鐵司的幾個鹽案老爺們還來查案,說你那樁'私販茶引'案,牽連了七個茶商呢。“

薛宗儒的心沉了沉。

他原是江南東路轉運司的參軍,前陣子幫表兄倒賣了幾引私茶,本以為是小事,沒成想被巡鹽御史逮了個正著。

這汴京城誰不知道,他是兵部尚書歐陽相公的妻弟,就算犯點錯,睜只眼閉只眼也就過去了。可如今獄卒的話卻打碎了他的幻想,冷汗順著鬢發(fā)就開始往下滴。

歐陽修的書房里,章衡剛把薛宗儒案的卷宗攤開,就見老恩師對著“私販茶引三十斤“的供詞嘆氣。

窗臺上的秋菊開得正盛,花瓣上還沾著晨露,倒比案上的朱筆更顯精神。

“子平覺得,這案子該如何判?“

歐陽修的手指在供詞上敲著,聲音里帶著不易察覺的疲憊。他昨日剛收到內弟的信,字里行間全是“念及親情““救我一命“的哀求,墨跡都透著慌亂。

章衡翻開茶引的出入賬,見薛宗儒用“轉運司公用“的名義領了五十引,實際入庫的卻只有二十引,缺的三十引恰好與私販數(shù)目對上。

“按《慶歷編敕》,私販茶引十斤以上,杖八十,刺面配沙門島。“

他抬頭看向歐陽修,

“薛參軍這數(shù)額,夠判徒三年了。“

“三年......“

歐陽修喃喃道,指尖摩挲著案上的《新五代史》,那是他剛刻好的校本,

“他姐姐昨日來哭,說宗儒是被人攛掇的......“

話沒說完,門房就匆匆進來:

“相公,薛參軍的家仆跪在門口,說有急事求見。“

章衡看著歐陽修的眉頭擰成疙瘩,忽然想起去年在湖州查學田案,有個吏員是知州的遠房表親,照樣被按律處置。

“老相公,“

他輕聲道,

“您常說'法不阿貴',這話要是從您這兒破了例......“

歐陽修猛地拍案,朱筆差點掉在地上:

“讓那仆役回去!告訴薛宗儒,朝廷的法度,不是歐陽家的私產!“

他提筆在卷宗上批道:

“事涉官私,按律處置,不必請示。“

墨跡透過紙背,在襯紙上洇出個黑塊。

章衡走出書房時,見薛家家仆正趴在石階上哭,手里還攥著個沉甸甸的布包——想來是準備打點的銀子。

他忽然明白,歐陽修這看似絕情的一筆,其實是在護著誰——若今日徇了私情,明日滿朝官員都來攀親托故,這法度也就成了廢紙。

薛宗儒被判徒三年的消息傳到獄里,他正用破碗泡著糙米飯。

聽到“歐陽修批文按律處置“幾個字,手里的碗“哐當“掉在地上,碎片濺起的米湯燙紅了腳踝。

“好,好個歐陽大官人!好的很吶!“

他捂著胸口咳嗽,血沫子濺在囚服上,

“我姐姐嫁給他時,他還是個窮秀才!如今當了相公,就不認親戚了?“

同監(jiān)的老獄卒湊過來,這人原是個被罷黜的小吏,最懂官場的齷齪。

“薛參軍莫氣,“

他撿起塊碗片,在地上劃著,

“想扳倒這樣的大人物,硬來不行,得用軟刀子......“

薛宗儒的眼睛亮了。他在轉運司待過三年,最知道文官的軟肋——名聲。

歐陽修是文壇領袖,最重清譽,若是傳出些見不得人的閑話......

他忽然想起前陣子去歐陽府,撞見歐陽修的兒媳婦吳春燕在花園里喂魚,當時還笑著夸那小娘子“知書達理“。

“有了!“

薛宗儒湊到老獄卒耳邊,聲音壓得像蚊子哼,

“你幫我遞個信給外面的表兄,就說......就說歐陽大官人與兒媳有染......“

老獄卒嚇得一哆嗦:

“這可是滅門的謠言!“

“他都不顧親情了,我還顧什么?“

薛宗儒的臉在油燈下顯得格外猙獰,

“我要讓他知道,我薛宗儒不是好惹的!“

三日后,薛宗儒的表兄拿著封匿名信,鬼鬼祟祟地摸到中丞彭思永的府外。彭思永是御史臺的老人,素來與歐陽修政見不合,一見信上寫著“歐陽相公家丑“,眼睛頓時瞇成了條縫。

“這信......當真?“

他捻著胡須,指尖卻在信上越攥越緊。

“千真萬確!“

表兄拍著胸脯,

“薛參軍在歐陽老相公府上親耳聽歐陽府的老仆說的,還能有假?“

彭思永沉吟片刻,清了清嗓子,一本正說了句

“知道了,你先回去。“

轉身就往剛任監(jiān)察御史蔣之奇府上趕去,邊走還在暗暗慶幸:正愁沒機會表現(xiàn),這不就來了機會。

蔣之奇的書房里還擺著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拓本,那是他當年考進士時,歐陽修為他親筆題的跋。見彭思永進來就關門,他心里咯噔一下——這位老丈人素來不喜歡串門。

“穎叔可知,歐陽修要出事了?“

彭思永把匿名信拍在案上,

“這等齷齪事,若屬實,便是禽獸不如!“

蔣之奇看完信,臉“唰“地白了。他去年剛被歐陽修舉薦為監(jiān)察御史,如今滿朝都知他是“歐陽門客“。最近新法黨正找機會攻訐舊臣,若是被人說他包庇歐陽修......

“相公,這信......會不會是假的?“

他摩挲著拓本上的題跋,指尖都在抖。

“真假不重要。“

彭思永盯著他,

“重要的是,你得讓官家知道,你與歐陽修不是一黨。“

他壓低聲音,“如今官家,最恨結黨營私。你遞上這彈劾狀,既能表忠心,又能......“

蔣之奇的心像被貓爪撓著。一邊是舉薦之恩,一邊是官場前程。

他忽然想起前日歐陽修在政事堂說的“御史當明辨是非“,可這話此刻聽著,倒像是在諷刺自己。

“我寫!“

他抓起筆,內心再無掙扎。

“可這信上沒實證,如何彈劾?“

“就寫'風聞其事'。“

彭思永冷笑,

“御史臺的規(guī)矩,風聞奏事,何需實證?“

三日后,彈劾狀遞到了官家的御案上。年輕的皇帝剛處理完西夏的邊報,見“歐陽永叔公與兒媳有染“幾個字,氣得把朱筆摔在地上:

“荒唐!歐陽相公是三朝元老,怎么會有這等事!“

旁邊的內侍趕緊撿起筆:

“陛下息怒,許是有人造謠......“

“查!給朕嚴查!“

官家指著彈劾狀上的“蔣之奇“,

“讓蔣御史說清楚,風聞的是哪門子風!

歐陽修接到彈劾狀的副本時,正在編《崇文總目》。他看著“風聞其事“四個字,忽然一陣頭暈,手里的蠅頭小楷筆“啪“地掉在書稿上。

“相公!“

老仆趕緊扶住他,

“這定是有人陷害!“

歐陽修擺擺手,胸口堵得發(fā)悶。他想起薛宗儒,想起蔣之奇當年跪在他面前求指點的模樣,忽然覺得這汴京的秋天,比塞外的寒風還冷。

“備轎,去御史臺。“

他整了整官袍,

“我要當面問問蔣宜興(蔣之奇是北宋常州宜興人),某到底哪里對不起他!“

御史臺的廊廡下,蔣之奇正被彭思永逼著改證詞。見歐陽修進來,兩人都像被踩了尾巴的貓。

“歐陽相公......“

蔣之奇的聲音比蚊子還小。“蔣穎叔“

歐陽修的目光像淬了冰,

“我舉薦你,是讓你彈劾奸佞,不是讓你捕風捉影!“

他指著自己的鼻子,

“你說某家與兒媳有染,可有證據?“

蔣之奇張口結舌,半天蹦出句:

“是......是風聞......“

“風從何來?“

歐陽修步步緊逼,

“是不是從薛宗儒那里來?是不是因為我按律處置了他,你們就編出這等污穢事來詆毀我?“

這話像炸雷,驚得彭思永往后退了半步。

恰在此時,官家派來的內侍到了,身后跟著大理寺的推官:

“官家有旨,著開封府即追查歐陽修案!“

開封府公堂之上,薛宗儒的表兄一進公堂看見兩班衙役,堂威才喊了一遍,先就招供是薛宗儒在獄里授意。

蔣之奇見勢不妙,以袖顏面認了“捕風捉影,妄劾重臣“的罪狀。彭思永雖嘴硬,卻拿不出任何證據。

官家看著遞上來的卷宗,氣得拍著御案大發(fā)雷霆:

“蔣之奇身為御史,不以實言奏事,反信謠言構陷大臣,貶為監(jiān)道州酒稅!彭思永知情不報,罰俸一年!“

他轉向歐陽修,語氣軟了些,

“歐陽相公,委屈你了。“歐

陽修躬身謝恩,聲音卻有些發(fā)顫:

“陛下,臣請辭兵部尚書。“

他望著殿外的落葉,

“這朝堂,臣有些累了。“

官家沉默良久,點了點頭:

“準你以觀文殿學士出知亳州,好生休養(yǎng)。“

離京之日,章衡碼頭送行路上見薛宗儒被押解著經過,兩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薛宗儒的眼中滿是怨毒。

待到章衡感到汴河,恩師的船剛剛離岸。師徒兩人竟無語凝噎。相對互道珍重。

“子平記住,“

歐陽修隔著水喊,

“做學問要真,做官要正,做人要忍......只是這忍字,太難了......“

船漸遠,章衡望著水面上的倒影,覺得這汴京的蜚語,比黃河的漩渦還能淹人。

他摸出袖中歐陽修題字的《新五代史》,墨跡依舊清晰,只是那“法不阿貴“四個字,被淚水洇得有些模糊了。

秋風吹過汴河,帶著水汽的涼意。

這場風波雖了,可朝堂上的猜忌與構陷,怕是還會像這秋老虎一樣,在往后的日子里,時不時地出來咬人。

而像歐陽修這樣的老臣,終究成了黨爭漩渦里,最先被卷走的那片落葉。

作者努力碼字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远县| 南阳市| 太仆寺旗| 娄烦县| 建德市| 佛学| 凌海市| 穆棱市| 长汀县| 和静县| 东乌珠穆沁旗| 丹凤县| 崇礼县| 宝鸡市| 拉孜县| 蛟河市| 布尔津县| 绥化市| 神池县| 剑河县| 南昌县| 手机| 天镇县| 鸡东县| 根河市| 安岳县| 南安市| 岳普湖县| 铁岭市| 仙居县| 资溪县| 阳西县| 丰都县| 克东县| 竹山县| 长乐市| 黄山市| 浦县| 亳州市| 米脂县| 全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