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首映 黑馬嗎?
- 華娛重生,專捧不紅演員
- 大頭帥哥
- 3257字
- 2025-08-11 00:00:55
2006年9月3日,威尼斯電影宮前的水晶燈將紅毯照得如同白晝。
劉燦站在臺階上,黑色西裝口袋里別著一朵小小的白色茉莉花——這是助理小張的主意,說是能給首映帶來好運。
“他們來了。”王寶強輕聲提醒。
遠處,韓三平領著一行人緩步走來。劉燦一眼就認出了杜琪峰標志性的黑框眼鏡,賈樟柯永遠微蹙的眉頭,還有蔡明亮那仿佛永遠睡不醒的慵懶步伐。
更令人意外的是,范冰斌挽著王中磊的手臂走在隊伍中間,她銀色的禮服在燈光下像一條上岸的美人魚。
“歡迎各位來捧場。”劉燦迎上前,故意壓低聲音,“需要給各位準備醒酒茶嗎?”
杜琪峰的妻子瞪了丈夫一眼:“某些人現在聞到酒精味就想吐,可不敢再喝了。”
她轉向劉燦,眼中帶著贊賞,“小劉導演,昨晚你喝倒了三個導演,自己還能站著走出去,這份酒量配得上你的才華。”
劉燦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昨晚那場酒局的記憶碎片般閃現——700毫升的威士忌,他一個人喝了大半瓶。
杜琪峰拍著他肩膀說“后生可畏”,賈樟柯則用山西話嘟囔著“這小子真能喝”。
“劉導,”馬克·穆勒溫和的聲音打斷了他的回憶,“聽說你的片子用了很多水下實拍?”
“是的,馬克主席。我們嘗試用長鏡頭來表現人在絕境中的真實狀態。”
穆勒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勇敢的選擇。真實是最打動人心的電影語言。”
范冰斌好奇地湊近王寶強:“寶強,聽說你為了這個角色在水里泡了一小時?”
“一小時零七分鐘。”王寶強憨厚地笑著糾正,“每天泡,連做夢都在水里撲騰。”
蔡明亮突然插話:“水下是最純粹的身體表演。”他轉向劉燦,“開場真的完全一鏡到底?”
“三分零七秒。”劉燦點頭,“沒有任何剪輯。”
賈樟柯笑了笑:“威尼斯評委要么愛死你,要么恨死你。”
隨著入場鈴聲響起,眾人向放映廳走去。
劉燦落在最后,深吸一口氣。七天拍攝,七天后期,無數次剪輯修改,全為了接下來的93分鐘。
放映廳內座無虛席,當燈光暗下,銀幕上首先出現的是一片幽藍的水面,只有微微晃動的光影。
沒有音樂,沒有旁白,甚至連剪輯點都刻意避免。起初有觀眾不安地挪動身體,咳嗽聲此起彼伏,但漸漸地,整個影廳陷入一種奇特的集體專注狀態。
這是劉燦精心設計的開場;用三分零七秒完全連貫的水下鏡頭,讓觀眾先“沉浸”在水中,再隨著主角王寶強逐漸陷入絕境而共同體驗那種窒息感。
當第一口氣泡終于浮出水面時,觀眾席竟然自發響起一陣釋然的嘆息。
隨著故事展開,觀眾席不時傳來倒抽冷氣的聲音。王寶強飾演的探險者在水庫底部掙扎的每個瞬間都牽動著觀眾的心。
當他在水下用石塊敲擊鋼管求救時,前排的蔡明亮摘下了眼鏡擦拭。賈樟柯緊抿的嘴角微微顫抖,而寧浩早已紅了眼眶。
特別是一場主角在水下用皮帶自救的戲份;王寶強將那種瀕臨窒息的絕望與求生的本能表現得淋漓盡致,堪稱表演教科書級別的片段。影廳后排傳來明顯的啜泣聲。
影片在主角終于浮出水面時達到高潮。
當最后一個氣泡破裂,銀幕轉黑,整個放映廳陷入短暫的絕對靜默——就像電影開場時那樣。
然后,掌聲如雷暴般爆發。觀眾們起立致敬,掌聲持續了整整七分鐘。劉燦幾次想開口致謝,都被新一輪的掌聲打斷。
...........
“太震撼了。”走出影廳時,蔡明亮仍沉浸在劇情中,他抓住劉燦的肩膀,“那個水下敲鋼管的細節,我可能一輩子都忘不掉。”
賈樟柯點燃一支煙,深深吸了一口:“可惜了,今年評委會有幾個評委更偏好深度文藝片...”
“不可惜。”蔡明亮罕見地打斷同行,“這種能同時打動專業評委和普通觀眾的電影,才是真正的杰作。那個一鏡到底的開場,簡直是天才之舉。”
杜琪峰沉默地走在最后,他不得不承認《127小時》的完成度遠超預期。
那個水下掙扎的鏡頭,就像一記重拳擊中所有觀眾的心房。
“出了個狠角色啊。”杜琪峰輕聲感嘆,“你們注意到那個小伙子的表演了嗎?影帝表現啊。”
與此同時,電影宮外的媒體區已經炸開了鍋。
《銀幕》雜志的記者飛快敲打著鍵盤:“中國導演劉燦的《127小時》首映引爆威尼斯,王寶強奉獻職業生涯最佳表演。”
旁邊《好萊塢報道》的記者正對著手機大喊:“立刻聯系劉燦的經紀人!我們需要獨家專訪!”
.........
格瑞提皇宮酒店的晚宴上,水晶吊燈將香檳杯映照得如同琥珀。
劉燦剛接過侍者遞來的酒杯,他環顧四周,宴會廳里衣香鬢影,觥籌交錯間盡是國際電影界的頂級人物。
“那個一鏡到底的開場很大膽,但效果驚人。”
一陣優雅的香水味飄來,劉燦轉身,看到凱特·布蘭切特不知何時已站在他身旁。
這位奧斯卡影后今晚身著簡約的白色晚禮服,金色的短發在燈光下像一頂皇冠,襯得她那雙銳利的眼睛更加攝人心魄。
劉燦下意識地抿了一口香檳才開口:“我想讓觀眾先沉浸在水里,然后再體會那種求生的渴望。就像主角在電影中的旅程一樣。”
“聰明的選擇。”凱特眼中閃爍著專業的光芒,她修長的手指輕輕敲擊著香檳杯,“王的表演令人難忘。那個他快要窒息時看向水面的鏡頭——”
她停頓了一下,似乎在尋找合適的詞匯,“如此絕望又如此倔強,讓我想起了年輕時的丹尼爾·戴·劉易斯。”
這個比擬讓劉燦心跳加速,劉易斯是方法派表演的傳奇,凱特竟將王寶強與他相提并論。
“他為那個鏡頭憋了三分多鐘。”劉燦解釋道,“我們拍了二十六條,直到他差點暈過去。”
“值得。”凱特微微頷首,“評審團里有人擔心一鏡到底太冒險,但事實證明,這正是影片最打動人心的設計。”
她突然壓低聲音,“你知道威尼斯上次給完全一鏡到底的開場鼓掌是什么時候嗎?”
劉燦搖頭。
“1998年,《拯救大兵瑞恩》。”凱特眼中閃過一絲狡黠,“巧合的是,那部電影也是關于生存與勇氣的。”
就在這時,宴會廳另一角爆發出一陣笑聲。劉燦轉頭看去,王寶強被各國媒體團團圍住,閃光燈此起彼伏。
“為了理解角色,我在水庫邊住了一周。”王寶強對場刊記者說,手指不自覺地比劃著憋氣的動作,“最大的挑戰不是技術,而是如何表現一個人在絕境中的求生意志。”
他的英語帶著濃重的河北口音,卻意外地打動人心,《綜藝》雜志的記者立刻追問:“與劉燦導演合作的感受如何?”
“劉導是個天才。”王寶強眼睛亮了起來。
劉燦遠遠地看著這一幕,嘴角不自覺地上揚。他想起拍攝那場戲時的情景:密云水庫七月的水溫只有二十多度,王寶強只穿著單薄的戲服在水里泡了八小時,嘴唇都凍紫了。
“老板。”小張悄悄湊過來,手里捏著一沓名片,“《名利場》想約你明天做專訪,還有索尼經典的人剛遞了名片,說想購買全球發行權。”
韓三平不知何時也加入了他們,這位中影掌門人今晚紅光滿面,手掌比劃了一個數字。
“小劉啊,我剛才碰到MK2的人,北美開了個價...”。
“多少?”小張瞪大眼睛。
“七位數,歐元。”韓三平得意地眨眨眼,“不過別急著答應。”
他湊近劉燦耳邊,“凱特剛才和評審團其他成員交談時,我注意到她做了這個手勢...”他模仿了一個豎起大拇指的動作。
劉燦感到一陣眩暈,不知是因為酒精還是這個暗示。
“別想太多。”韓三平拍拍他的肩,“先享受今晚。看,有人來找你了。”
馬克·穆勒端著兩杯威士忌走了過來,遞給他一杯。“你的長鏡頭讓我想起塔可夫斯基。”
這位威尼斯電影節主席開門見山地說,“但更生猛,更有力量。那個水下的隱喻,很東方。”
劉燦雙手接過酒杯:“馬克,您的...”
“別。”穆勒微笑著搖頭,“今晚是你的時刻。說真的,考慮過合作嗎?有幾個項目很適合你。”
“我...我想先專注現實題材。”劉燦笑了笑,委婉地回答,“還有很多故事想拍。”
穆勒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明智的選擇。不過...”他指了指正在接受采訪的王寶強,“那個小伙子,他屬于電影。”
晚宴進行到深夜,香檳塔已經換了兩輪。
當午夜鐘聲敲響時,劉燦獨自走到酒店露臺上。遠處的大運河漆黑如墨,只有零星幾艘貢多拉的燈光點綴其中。
“劉導。”王寶強的聲音從身后傳來,“他們說咱們可能是金獅獎的黑馬。”
劉燦轉身,發現不止王寶強,整個團隊——寧浩、路陽、黃渤、邢愛娜都站在那里,手里拿著香檳。
“我剛收到消息。”寧浩難掩興奮,“《銀幕》場刊評分出來了,咱們3.7分,目前排名第二。”
“索尼經典的人說明天要重新報價。”路陽補充道,“聽說福克斯也在打聽咱們的版權。”
王寶強助理晃了晃手機:“國內媒體都炸了,咱們的劇照上了新浪網頭條。”
“不管得不得獎,”劉燦舉起酒杯,月光映在他的臉上,折射出堅毅的光芒,“我們已經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