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皇帝的 “恩賜”

四更的梆子聲敲過最后一響時,沈府的窗紙已透進魚肚白——距觀星臺之約還有兩日,皇權的棋局卻先一步落子。沈硯秋將兩枚拼成“天元”的棋子藏進紫檀木盒,掌心里的黑色符號仍在發燙,與盒中引星石結晶的星塵共振。書房窗紙上,父親沈驚鴻的影子徘徊許久,最終只留句“陛下辰時將召見你”,便消失在回廊盡頭。

辰時三刻的太極宮,琉璃瓦在晨光中泛著冷光。沈硯秋隨內侍穿過九道回廊,腳下青石板的紋路忽然刺目——每道回廊的轉角角度,竟與《長安弈》“九宮格”的經緯線分毫不差,暗合第四章引星石上標注的“困龍局中宮”坐標。最后一道長廊的磚石縫里,嵌著極細的銀線,在晨光中組成半局“困龍棋”,他鞋底帶起的星塵恰好補全了缺失的“眼位”。

“硯秋賢侄來了。”皇帝蕭衍的聲音從暖閣傳來,裹著刻意放緩的溫和。沈硯秋進門時,正撞見皇帝手持白玉棋子,在紫檀棋盤上輕叩,棋盤紋路竟與翰林院布局圖重合。蕭衍穿著明黃常服,腰間玉帶的青銅扣環是棋盤狀,“中宮”位的棋子泛著冷光,細看竟是用與廢社人骨同源的材料制成。

“聽聞你前些日子落水,身子大安了?”蕭衍示意他落座,內侍奉上的茶盞底,印著半朵梅花——比母親銀簪的梅花紋少了半瓣,恰與廢社血書封面缺失的梅花印記吻合。沈硯秋指尖摩挲著茶盞邊緣,暖閣里的壓迫感如影隨形——皇帝看似隨意的問話,實則步步試探。

“只是略懂皮毛,不敢稱喜好。”他低頭飲茶時,余光瞥見棋盤角落的“翰林編修”字樣,正被一枚黑子牢牢壓住。

蕭衍忽然笑了,將白玉棋子落在“中宮”位:“朕看永熙年間的國史太過簡略。翰林院缺個編修,賢侄年輕有為,替朕擔起如何?”他推過明黃圣旨,卷軸末端的玉軸刻著“長安弈”篆體,“這是朕的恩賜,也是你母親當年的心愿。”

“母親的心愿?”沈硯秋接過圣旨的手猛地收緊,卷軸異常沉重。他想起廢社血書里母親改棋譜的批注,忽然反問,“臣聽聞母親當年辭任棋待詔,正是因不喜‘以棋困人’。陛下讓臣入翰林院,莫非是想圓她‘以棋活人’的愿?”

話音未落,蕭衍突然用棋子壓住他的手背,指尖在“中宮”位重重一叩:“這位置看著安穩,實則四面受敵。”皇帝的指甲劃過棋盤紋路,“永熙年間的編修,好多都成了‘棄子’,賢侄可知該如何自處?”

沈硯秋直視著蕭衍的眼睛,故意讓袖中引星石的光芒透過指尖,映在對方瞳孔里。蕭衍的睫毛微不可察地顫了顫,松開手時,掌心已沁出細汗。“臣定當不負陛下所托。”他躬身領旨,故意讓圣旨末端的玉軸蹭過掌心,確認里面夾著硬物——形狀與《長安弈》殘頁吻合。

退出養心殿的長廊,沈硯秋將圣旨卷成筒狀,竹簡在里面發出細微聲響。陽光透過雕花窗欞,在圣旨上投下棋盤狀陰影,他看清玉軸“長安弈”的縫隙里,刻著極小的“中宮”二字,與《長安弈》九宮格核心標記完全相同。

回到沈府,他拆開圣旨夾層的竹簡。上面用朱砂畫著翰林院布局圖,每個院落對應“九宮格”點位:編修房是“中宮”,典籍庫是“士”位,謄抄室是“相”位,構成困“天元”的陣勢。圖中每個點位旁都標注著棋路術語,與袖中棋譜的對應頁碼能拼出完整口訣。竹簡背面,母親的筆跡寫著“中宮雖困,可借士相之力破局”,旁側的半枚梅花印記,與蘇卿顏鏈環吊墜的另一半恰好吻合。

暮色降臨時,趙小滿捧著嶄新青袍進來,袖口繡著翰林院云紋。小廝的眼神比往日更怯,遞衣服的手在顫抖,袖口露出道新傷,疤痕形狀與錦衣衛令牌的缺角吻合。“剛才錦衣衛來過,秦大人讓轉告您,明日卯時去翰林院,記得帶《長安弈》棋譜。”

沈硯秋撫摸著官服云紋,想起皇帝棋盤上壓住“翰林編修”的黑子。他將竹簡藏進棋譜夾層,星塵結晶的光芒透過紙頁,在官服上投下“中宮”印記。窗外老槐樹影在月光下排出“守中宮”的棋路,他知道,明日踏入翰林院的那一刻,自己就成了帝王棋盤上,最顯眼也最危險的“中宮”子。

而藏在棋譜里的竹簡,像母親留下的最后一步棋,正等著他在九宮格的圍困中,走出意想不到的“飛象”之路。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乡宁县| 沧源| 馆陶县| 浑源县| 德江县| 平南县| 阜南县| 荃湾区| 开封县| 会东县| 南涧| 房山区| 眉山市| 攀枝花市| 石棉县| 札达县| 塘沽区| 克什克腾旗| 乐业县| 睢宁县| 阳曲县| 横峰县| 龙井市| 休宁县| 陵川县| 清徐县| 昌都县| 巩留县| 平阳县| 和田市| 武穴市| 铁岭县| 左贡县| 宁海县| 丹凤县| 昌邑市| 馆陶县| 汤原县| 当雄县| 凤台县| 临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