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李閥未必得天下!
- 大唐:夫君,今夜興兵否?
- 早餐羊奶
- 4312字
- 2025-08-27 17:34:09
午膳。
李智云又榮幸得賞御膳,與楊侑一同用膳。
其實,吃慣了家里的炒菜,實在不習慣宮里的燉菜、蒸菜。
午膳后,李智云要離開時。
楊侑牽手相送,極盡厚待,只是,李智云渾身膩味的不行。
古人用同塌而眠,抵足而眠來表達男性雙方關系的親厚。
他實在接受不了。
臨別之際,楊侑抓著李智云的手,“招撫之事重中之重,關乎表叔為我所獻三足鼎立之計,也異常兇險,奈何我手中無人可用,唯表叔能擔此重任,最遲明日,我便會親自為表叔挑選三十騎,身世清白的精銳,順便將他們家人身契送于表叔!”
李智云聽聞,當真有些感動。
身契啊!
這完全是給他送家將的陣勢!
拿捏住對方的身契,籠絡起來,定然更得心應手。
就算楊侑往其中摻一兩個沙子,也不怕。
有了這三十個名額。
往后戰死了,他可以自行補充。
名正言順擁有家將配額,才最是彌足珍貴!
“另,今年火炕推廣,朝廷在關中得了不小的風評,雖然有梅園宴慶功,但我也準備年關在宮中舉辦宮宴。”
肯定不能像皇祖父那般鋪張浪費。
但把群臣請入宮中。
維系關系,還是很有必要的。
他沒想過,現在就爭取這些官員的效忠。
只希望,將來這些人對其他人徹底失望后,能選擇支持他。
擁關中。
他就有橫掃六合,一統寰宇的可能了!
李智云的確猜對了,楊侑經過昨夜一夜分析,已經明白他的機會,在三足鼎立之勢形成。
關隴集團對冒頭的野心家徹底失望之后!
他現在的主要任務是穩住現在的位置。
同時,爭取成為所有爛人中,最優秀的那個。
比上限,他的確沒優勢。
但比下限的高度,相對容易些。
只要他操作得當,把其他野心家的下限,拉到低于他的位置,他的下限高于其他人,就成功了。
楊侑從袖中取出一張邀請函,遞給李智云,“到時候,表叔和表嬸一起入宮。”
按規矩。
李智云的品級不夠資格參加。
更遑論長孫無垢。
楊侑此舉很簡單,就是在施恩籠絡。
李智云誠惶誠恐,“殿下不可,臣的官職,沒資格……”
“本王說有就有!”楊侑強硬將邀請函塞到李智云手中,“本王的政令雖然出不了皇宮,但宮內一畝三分地,本王的話還管用!”
有賣慘博取同情嫌疑。
李智云配合演著,鄭重道:“臣誓死為殿下效力,立志為殿下‘親政’打破僵局!”
博同情戲碼。
雙方都心知肚明。
那么為何還要多此一舉?
很簡單。
一個賣慘,一個附和陪演。
有助于迅速增進彼此關系。
就好像劉備那些哭戲。
身邊文武,誰不知劉備在演戲,為何還陪著?
無他。
哭一哭,陪一陪,都見識了彼此的‘無恥’,雙方關系也就拉近了。
這就好像,一起扛過槍,一起同過窗,一起票……
都是一個道理。
李智云一臉‘感動’接過邀請函,再次拜謝后,轉身離開。
……
傍晚下職回府。
長孫無垢已經掐著點準備好晚膳,一邊吩咐上菜,一邊親自幫李智云去甲胄、洗漱。
晚膳后。
暖榻消食小憩間,李智云將朝會事情講給長孫無垢。
“明日,請些泥瓦匠,把府上,東偏門附近的院子收拾出來,三十名家將往后就住在這個院子,院子收拾成演武場,平日閑暇,也有個讓他們演武鍛煉的地方。”
長孫無垢看著邀請函,輕嗯一聲,抬頭,璨若星河笑著,“沒想到,這么快就抓住了實權。”
哈……她家夫君就是厲害!
這一刻,長孫無垢自己都沒發現,俏臉盡是驕傲。
要知,她家五郎的開局可真不算好。
不造反。
走入仕這條正途,到現在,手中握有三十騎精銳。
所能依仗的,也只有口舌之利的辯才,以及竭盡思慮的計策!
說起來,楊侑還是太年輕。
明明身為楊氏皇族,對李閥充滿猜忌。
可當五郎獻計三足鼎立后。
當即便采用,且啟用五郎。
反觀公爹。
就是典型的權術者。
五郎當初借劉文靜世叔,傳遞的分封八大國柱,分化世族,穩固北疆的計策。
真論起來。
比三足鼎立之勢,更歹毒!
可公爹李淵這樣的老牌權術家,就能不為所動。
堅持一如既往冷漠對待五郎的態度!
換公爹處在楊侑的位置。
恐怕會把計策拿過來,但絕不會啟用五郎!
用五郎的話來說,就是把糖衣吃了,把炮彈扔回去。
“往后,對楊侑,要提高戒備等級。”李智云說道:“從今天早朝,楊侑的一舉一動來看,很聰慧,舉一反三的能力很強,弱點就在于還年輕,雖然生于皇族,不缺城府,但終究還是比不過那些老牌權術家。”
最后一點,在斗爭中,聰明人很快就能成長起來。
長孫無垢聽聞,放下邀請函,拿出一把鑰匙,打開旁邊柜子中,設計的一個暗格。
取出一份文檔。
提筆,迅速在文檔中記錄著什么。
這是楊侑的文檔。
這類文檔,暗格中有厚厚一疊。
記錄一些對手、合作伙伴、友人。他們在不同時期,對這些人不同的認知和分析。
長孫無垢就承擔記錄員的職責。
密檔的好處顯而易見。
首先,通過不斷完善,且記錄,他們對這個人的特征也越發清晰且深刻。
其次,通過前后不斷完善的記錄痕跡,他們也能對自身識人的思維邏輯,進行最優調整。
畢竟,他們都是年輕人。
論識人能力,無論如何,也無法和老狐貍們相比。
但通過這種方式,他們能更快學習、改進缺點,優化自身。
學習能力、學習速度都會加快,迅速彌補和老狐貍之間的差距。
這也是李智云,身為一個現代人。
除卻發明創造外的優勢之一。
這種先進方式方法,他十分自信,這個時代,尚未出現!
大廠人事部,每年的人事考核,其目的,就是如此。
……
于此同時。
國公府,世子別院,書房。
李建成認真聽完心腹匯報,今天朝堂上,李智云的一言一行。
“還真是被歷史洪流給淹沒的人才!”
李建成現在愈發肯定,歷史上,被他拋棄的李智云,死的有些冤。
他堂堂國公府世子。
也攏共才不到三百精銳家將!
李智云蹦跶數月,就擁有他一成了。
心腹見李建成一句點評后不語,拿出一份厚厚密奏,遞去同時,簡述道:“世子,這封密奏是洛陽總部送來的,關于洛陽、河北、幽州、瓦崗等地的匯總消息。”
“各地都密報,各地火炕推廣雖然時間晚于關中,但整體進度并不差,好評很高。”
“其中著重強調了此事贏得廣泛好評后,竇建德與李密的后續反應。”
……
“竇建德變化最大,如今已經完全停止用兵。”
秋收之后,冬季。
過往幾年。
往往都是義軍出沒最為頻繁的時候。
相較于士氣低落的朝廷府兵。
義軍冬季作戰,雖然也很艱難。
但士氣方面,到底比府兵強不少,能拉平裝備差距造成的戰力不平衡。
所以,每逢冬季,中原義軍活動十分頻繁。
“可今年入冬后,竇建德部完全停止了軍事行動。”
“竇建德一邊裁撤軍中老弱,留下青壯精華,日夜練兵。”
“同時,頻頻拜訪河北地區的世族以及名聲在外的寒門之家,啟用其中佼佼者,甚至威逼著,讓其赴任。”
“整理被荒廢的縣府……”
過往,竇建德下轄并未建設起有效的文官統治。
很多打下來的縣府。
甚至都沒有縣官。
直接軍事將領統管一切。
其實,就是除了征丁以及征繳稅賦,其他的什么也不管。
不會勸農桑,亦不會管民間糾紛。
這些事情,看似小。
其實,這恰恰關乎有效統治。
不管這些與百姓息息相關的事情。
政權與百姓就沒有聯系。
再加單純的征丁、征稅,很容易給百姓一種,這個政權只有奴役支配他們的權力,沒有為他們負責的義務。
如此失衡的統治。
必然導致,人心不會歸順。
現在竇建德開始重新建設文官系統,明顯是加強有效統治的第一步。
“除此之外,竇建德還讓其軍隊,從征集的軍糧中,篩選良種,據悉,明年要無償提供給缺少糧種的百姓。”
……
李建成邊聽邊看,眉頭緊蹙。
等心腹匯報結束,擺手打發走心腹后,才擰眉自語:“影響與變化越來越大,是否催促父親加快練兵進度,早些發動。”
竇建德的變化,讓他十分不安。
雖然,李密也有相同的舉措。
相較之下。
他更忌憚竇建德。
李密這人,能力是有的,但自律性很差,取得一定成就,就極容易自得意滿,然后放縱自己。
這是性格缺陷。
歷史上,瓦崗的聲勢一度十分膨脹。
坐擁疆土面積,人口、軍隊絲毫不弱他們李閥。
可就在這個時候,李密自大了。
一邊沉迷聲色,一邊傲慢對待麾下臣屬,導致秦叔寶、程咬金等人紛紛出走。
這也是瓦崗走下坡路的開始。
竇建德則不同。
這人自律性很強。
人格魅力也不差,劉黑闥、宋正本、王伏寶、凌敬、蘇定方等軍事指揮能力十分強悍,武力超絕的將領,也心甘情愿城府,受其驅使。
在他看來。
隋末,士族門閥和寒門的碰撞。
就是他們李閥和竇夏之間。
竇建德為代表寒門派失敗。
歸根結底三個方面。
一、竇建德的猜忌心太重,和出身底層的明太祖朱元璋差不多。
唯一區別在于,明太祖朱元璋,一直忍到天下一統才動手,竇建德因種種原因,統一尚未完成,就自斷手臂。
王伏寶等很多悍將,其實并不比秦叔寶等人差,卻死于猜忌中。
這一點,尚未看到竇建德做出改變,因為,還未發生。
這些事,發生于竇建德擊垮宇文化及,收攏跟隨楊廣遷都江都的政治遺產,寒門出身的起義軍原班底與隋朝舊臣,產生尖銳矛盾沖突時。
二、竇建德明白建設的重要性,太晚了。
這一點,竇建德顯然已經重視起來。
三、竇建德軍隊內部的復雜性。
竇建德的軍隊,是通過兼并中原各路起義軍壯大的。
雖然都是寒門底層底色,但由各路兼并來,成員太復雜。
與他們李閥‘親王典兵’的路線不同。
同時,竇建德也沒有明太祖朱元璋的靈活手腕。
竇建德沒有家族幫襯,無法效仿他們李閥的親王典兵路線。
反觀明太祖朱元璋和竇建德的情況很相似。
但人朱元璋很聰明。
通過結拜兄弟,廣認義子的形式,完成了另類‘家族典兵’。
直到天下統一進程即將完成。
才開始先收拾軍中義子,待坐穩皇位,又開始收拾影響力更大的兄弟!
這方面,竇建德已經有所變化。
雖未廣泛結拜兄弟、廣認義子。
但停下來,精簡老弱,練兵整合軍隊,也某種程度,在凝聚軍心。
加強對軍隊的統治力。
未來,說不準,就會結拜兄弟,認義子了。
誰說得準呢。
李建成思前想后,還是提筆寫信。
詳細寫了李智云近期所作所為,以及取得的成就,并在信中建議李淵,適當重視李智云,借李智云受楊侑信任,光明正大在留守朝廷軍中,發展他們李閥的軍事力量。
關鍵時刻,予以致命一刀。
而后,開始更為詳寫關于竇建德、李密、王世充、乃至幽州羅藝的變化。
其中,竇建德最為詳盡。
“望父細思,兒竊以為,竇建德為首之寒門派,必將在未來,成為我李閥世家門閥派最大勁敵!”
“或許會成為,寒門與世族之間最大,最激烈的碰撞!”
“我們的決戰,甚至會深遠影響整個歷史!”
……
“兒觀竇建德之變化,心驚不已,其成長速度很快,其原為隋軍一介底層行伍,數年造反,如今已明建設之重要……”
……
“兒觀其精簡整合軍伍,似已認識到,其軍隊構成之復雜性。”
……
“父親效仿北周、隋朝‘親王典兵’路線。”
親王典兵不是他們李閥首創。
北周、隋朝就早走這個路線了。
文皇帝楊堅,當初就分封四子,坐鎮四方。
他們李閥奪天下過程中,兄弟、叔伯、堂兄弟領兵,不過是忠實繼承成功路線罷了。
明太祖朱元璋布衣崛起。
人廣認義子、結拜兄弟,才是創新。
“竇建德出身寒微,雖無家族輔助,然親王典兵路線,并非不可替代,義結兄弟、廣收義子,亦可替代我李閥親王典兵路線。”
……
“兒切望父親,重視天下各路豪杰,迅速而驚人成長變化。”
……
隨著李建成這封厚實詳盡的書信快馬加鞭傳往晉陽時。
新年的鐘聲。
也在年末最后一天清晨,突破薄薄寒霧,從皇宮響起,傳遍整個長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