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豪賭
- 美娛,從歌舞青春開始
- 岸邊鹿伴
- 2404字
- 2025-08-06 23:39:00
“搖滾、電音……”
神父眼角微跳,年輕人不按套路出牌,比《修女也瘋狂》還要瘋狂。
換成年紀大一點的保守派神父,不一定能夠接受這種方式。
“不過這首曲子還在構思階段,我還需要一點時間。”
經過仔細思考,馬丁不打算這么早就推出《wake》。
《You Raise Me Up》以鋼琴、風笛、弦樂為主,看似和弦復雜,其實大部分教會都會使用相關樂器,有很多內部成員愿意主動幫忙,反而省卻了馬丁不少麻煩。
然而搖滾……
大部分搖滾樂隊追求叛逆、個性,在主旨上天然與教會這類保守組織對立,hillsong這種以搖滾傳播福音的形式,在此時還很少見。
更不用說還有電音元素,都需要馬丁一點點調試。
與之相比,馬丁更想先推出幾首受大眾喜愛的流行歌曲,以歌手的身份正式出道。
現在只不過是先給神父一個歌曲名字,相當于驢子前面的胡蘿卜……
錄制完雙語版本的《You Raise Me Up》,馬丁喝口水休息一陣,打算等下嘗試錄制出道用的新歌。
“聽神父說,你在MTV搞了個不錯的說唱節目。你是想要創作嘻哈歌曲嗎?如果是這樣,其實還有更加適合的錄音室,我還有幾個專業制作人朋友可以推薦給你?!?
紐約大部分嘻哈歌曲都是由黑人負責制作,托尼邦喬維自認屬于老派音樂制作人,在說唱方面不夠專業。
托尼邦喬維好奇打量馬丁,很難想象一個玩說唱的年輕小子,能夠創作出如此厚重的福音曲。
他想不出答案,只好將之歸結為馬丁的天賦。
類似的年輕天才,幾乎年年都有,馬丁還沒有展示出比其他天才更特殊的地方。
“有一定的說唱元素,但是更偏向流行和電音,同時更先鋒,比較反傳統、反常規。類似我搞的說唱大戰,也是解構了傳統說唱掰頭……”馬丁猶豫一下,直接拿出自己的本子。
對方是行業大佬,如果能夠得到對方的一些指點,對自己的成長有很大好處。
“摻雜這么多元素?”
托尼邦喬維被馬丁說的勾起了好奇心,他低下頭認真翻看。
先是歌詞……
托尼邦喬維的眉頭緊緊皺起,這都什么亂七八糟的,大白話也就算了,全是動物的叫聲,還不如兒童囈語!
但是當他重新翻回開頭,讀起樂譜的時候,視線不由得凝滯。
“邦喬維先生?”
馬丁見他看了好半天的曲譜都沒有反應,忍不住出聲提醒。
租用錄音室的錢可都是我在掏,這老頭該不會是故意耽誤時間,想坑更多錢吧?
我可是還沒正式出道的新人,賺得不多求放過!
“嗯?啊!”
托尼邦喬維的注意力終于不再沉迷樂譜,從中抽離過來。
他將曲譜還給馬丁,搖頭嘆息:“你這首歌太復雜了,換一首吧?!?
“???”
馬丁沒想到,竟然還有對方覺得太復雜的歌曲。
“曲子的設計非常好,打破了傳統流行歌曲的結構和節奏,破壞預期,有反常規的節奏感?!蓖心岚顔叹S稱贊了一句,話鋒再轉,“但是從某個角度講,雪兒的《Believe》,蠢朋克的《Around the World》,在技術上都沒有你的歌曲難度高。想法很好,問題是以現在的技術,恐怕很難達到你想要的效果……”
托尼邦喬維閉目思考片刻,做出判斷,“不,是幾乎完全不可能!”
馬丁知道,托尼邦喬維提到的兩首歌是這兩年的超級大熱單,都是讓電音進入主流視野的標志性歌曲。但是他沒有想到,自己打算用作出道的單曲,難度竟然還高過了前兩首?
“邦喬維先生,你也說了是‘幾乎’,意味著還有成功的可能……”
“可能性太低,至少再等十年八年,技術進步,或許就沒這么難了?!?
“但是我想現在就做成!”
馬丁早就知道,這首歌曲在技術上遠超這個時代,所以才會提醒托尼邦喬維,歌曲的先鋒性。
他不愿意就這么放棄,慢慢等待技術的進步。
如果是幾個月前,自己一窮二白的時候,馬丁一定會聽從托尼邦喬維的建議,換一首更加簡單的流行歌曲,以此作為入行敲門磚。
可是他好不容易走到今天,都在MTV有了屬于自己的電視節目,馬丁可不想碰到難題就退縮。
他要出道,就要像布蘭妮那樣,用一首絕對爆炸,絕對吸引眼球的歌曲!
深吸一口氣,馬丁認真詢問:“邦喬維先生,你所說的技術難點,應該主要集中在合成器,多層音效和那些擬聲詞的調制上面吧?”
“沒錯,想要達到你想要的效果,恐怕需要至少近百個小時的不斷調整。環境音效想要不扁平,過渡段落不生硬,更需要時間來磨。就好像……
就好像是現在都能用電腦制作3D電影了,可是放在幾十年前,完全不可想象。
庫布里克,喬治盧卡斯他們當年拍攝科幻電影時遭遇的困難,絕對遠超現在。我或許可以嘗試著創新一下,調整合成器,但是成本上……”
“我現在有二十萬,夠不夠!”
馬丁斬釘截鐵,毫不猶豫。
托尼邦喬維搖頭失笑:“你知道一首歌曲的頂級制作需要花費多少錢嗎?埃米納姆2月新出的那張專輯,德瑞每制作一首歌,他個人就要收27萬。
算上作曲作詞,混音,樂手酬勞等各方面環節,平均一首歌曲的制作成本是十多萬到三十萬。理論上二十萬是夠了,但是你的這首歌難度如此大,已經超越了頂級的概念,到底要花多少,連我都無法確定……”
馬丁話頭一轉:“邦喬維先生,你還記得電影《洛奇》嗎?”
“我可是意大利裔,這部電影看過不知道多少遍了。”
“那你是否知道,史泰龍和阿波羅拳擊比賽前,在費城跑步訓練那一段是怎么拍的嗎?”
馬丁閉上眼睛,回想他曾經在電影雜志上看到的知識。
“《洛奇》之前,想要拍攝運動場面只能依靠滑軌,結果在拍攝史泰龍跑步時遇到了難題,當時的攝影師發明了一種減震平衡裝置,叫做斯坦尼康,可以讓攝影師在運動時保證手中攝影機的平穩。后來靠此技術,攝影師拿了奧斯卡技術獎。從此以后全世界都在使用這種技術拍攝運動場景……
邦喬維先生,你制作了這么多的名曲,也曾創造出dps音頻技術,比起你的大明星弟弟,我更佩服你這樣的技術突破者,創造時代的人。
這一次,又有了一個新的難題,難道你不想嘗試突破它?”
錢,有的是機會掙。
但是突破時代的限制,引領技術的進步,可不是誰都有機會的。
馬丁咬咬牙,腦海中迅速計算一道數學題。
他抬頭直視托尼邦喬維,信念無比堅定。
“我剛才算了下自己的生活開支,刨除花給家人的,目前還能再拿出11萬,一共31萬,這是我全部身家了!我愿意來一次豪賭。
在花光這筆錢之前,不需要考慮任何成本。
邦喬維先生,你愿意陪我賭一次嗎?”
(忘了放圖,就是這個錄音室,前兩年被伯克利花了一千多萬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