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7章 功臣與隱患

長樂宮的銅漏滴答作響,像在數著誰的命數。

劉邦靠在龍椅上,手指漫不經心地敲著扶手上的饕餮紋。殿外的陽光斜斜地照進來,在金磚地面上投下長長的影子,把滿朝文武的身影拉得扭曲,像一群匍匐的鬼魅。

“陛下,“蕭何捧著一卷竹簡上前,花白的胡須在胸前微微顫抖,“韓信自請封為楚王,鎮守淮北,臣以為......“

“準了。“劉邦打斷他,聲音里帶著剛醒的慵懶,仿佛只是在決定晚飯吃什么。他瞥了一眼站在武將列首的韓信,那人身穿銀甲,腰懸佩劍,嘴角噙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像是對這封賞早有預料。

韓信上前一步,拱手行禮,聲音洪亮如鐘:“謝陛下隆恩!臣定當鎮守淮北,不負陛下所托!“

劉邦笑了笑,沒說話。他想起鴻門宴上,這個年輕人持劍闖帳,瞪著項羽罵“豎子不足與謀“時的模樣;想起他率軍暗度陳倉,把章邯打得落花流水時的銳氣;想起他昨日在偏殿,半開玩笑地說“陛下帶兵,不過十萬;臣帶兵,多多益善“時的傲氣。

真是把好刀啊。劉邦在心里嘆道,可惜太鋒利,容易傷了自己。

“彭越呢?“劉邦把目光轉向另一個魁梧的身影,“你平定梁地有功,想要什么封賞?“

彭越往前邁了半步,他臉上帶著戰場留下的疤痕,說話時總習慣性地摸向腰間的刀:“臣不敢奢求,只愿陛下能賜梁地為封國,臣必世代效忠大漢!“

“準了。“劉邦依舊說得輕描淡寫,手指卻在龍椅扶手上多敲了兩下。彭越的功勞確實不小,在項羽背后捅的那幾刀,比韓信的明槍還管用。可這老狐貍擁兵自重,梁地的官吏幾乎全是他的親信,連糧草調度都不經過長安,這哪是“世代效忠“的樣子?

滿朝文武都低著頭,沒人敢說話。新朝初立,論功行賞本是喜事,可殿里的氣氛卻壓抑得像要下雨——誰都看得出來,陛下對這兩位功臣的態度,客氣得有些發冷。

“還有誰要封賞?“劉邦掃視著群臣,目光在樊噲臉上頓了頓。樊噲如今是左丞相,臉上的橫肉比當年更厚了,見劉邦看他,慌忙低下頭,脖子紅得像要滴血。

這憨貨。劉邦心里泛起一絲暖意。當年在沛縣搶他狗肉,鴻門宴上幫他罵陣,陳默死的時候,也是他抱著自己的腿哭了半宿。雖是呂雉提拔起來的,心卻始終向著自己。

“樊噲,“劉邦開口,語氣緩和了些,“你女兒嫁給了太子,朕就封你為舞陽侯,食邑五千戶。“

樊噲愣了愣,連忙跪地謝恩,聲音哽咽:“謝陛下!臣......臣一定好好輔佐太子!“

劉邦擺了擺手,讓他起來。目光繼續掃過群臣,最后落在蕭何身上:“蕭相國勞苦功高,朕封你為酂侯,食邑八千戶,可帶劍上殿,入朝不趨。“

蕭何深深一揖,聲音平靜無波:“臣謝陛下恩,但帶劍上殿、入朝不趨,乃權臣之禮,臣不敢受。“

劉邦挑了挑眉。這老狐貍,總是這么懂分寸。他心里清楚,論功勞,蕭何才是第一。坐鎮關中,輸送糧草,安撫百姓,若沒有蕭何,他未必能贏項羽。可正因為如此,才更要防著——這天下的糧草和民心,幾乎都攥在蕭何手里。

“既然相國推辭,那就罷了。“劉邦沒再堅持,“但食邑八千戶,你得拿著。“

“臣謝陛下。“蕭何躬身應下,依舊是那副波瀾不驚的樣子。

朝會散去,大臣們魚貫而出,殿里很快就空了。劉邦卻沒起身,依舊靠在龍椅上,手指還在敲著扶手。陳默的兒子陳安(如今已是禁軍統領)悄無聲息地走進來,捧著一杯熱茶跪在地上:“陛下,喝口茶暖暖身子吧。“

劉邦接過茶盞,氤氳的熱氣模糊了他的眉眼。他看著杯底漂浮的茶葉,忽然問:“陳安,你爹當年跟我說,蒙恬將軍手下有個副將,總愛搶功勞,你說蒙將軍為什么不殺了他?“

陳安愣了愣,想了想說:“老奴聽父親說,那位副將雖然愛搶功,打仗卻很勇猛,蒙將軍惜才。“

“惜才?“劉邦笑了,指尖在杯沿上輕輕劃著,“是啊,惜才。可到頭來呢?蒙將軍被賜死的時候,那位副將連個屁都沒放。“

陳安低下頭,不敢接話。他知道陛下又想起往事了。這些日子,陛下總愛問起蒙恬,問起陳默,問起那些早就埋在黃土里的人。

“你覺得,韓信和彭越,會比那個副將強嗎?“劉邦又問,聲音輕得像嘆息。

陳安的后背瞬間冒出冷汗,他死死低著頭:“陛下,韓信、彭越都是忠臣......“

“忠臣?“劉邦打斷他,把茶盞重重放在案上,茶水濺出來,燙得他手一縮,“當年李斯也是這么說自己的!陳安,你記住了,這世上最不可信的,就是'忠臣'兩個字。尤其是手里有兵有糧的忠臣。“

他站起身,龍袍的下擺掃過金磚地面,發出沙沙的聲響。殿外的風卷著落葉飄過,在門檻邊打了個旋,像在徘徊不定。

“秦為什么亡?“劉邦望著空蕩蕩的朝堂,像是在自言自語,“不是因為苛政,不是因為暴政,是因為始皇帝死后,沒人能鎮住那些手握兵權的將軍和郡守。趙高李斯能矯詔,不就是因為蒙恬的兵符被奪了嗎?“

陳安跪在地上,大氣都不敢喘。他知道陛下說的是實話,可這些話,是不能拿到朝堂上說的。

“蕭何剛才勸朕,“劉邦忽然笑了,笑聲里帶著點自嘲,“說'勿學勾踐,鳥盡弓藏'。他當朕是傻子嗎?“

他走到殿門口,望著宮墻外的長安城。街道上車水馬龍,人聲鼎沸,比咸陽城熱鬧多了。可這熱鬧底下,藏著多少刀光劍影,只有他自己知道。

“扶蘇不會殺功臣。“劉邦低聲說,像是在對另一個自己說話,“他會把韓信、彭越請到宮里,喝酒,論兵,說'咱們是兄弟'。他會相信他們說的'世代效忠',會把兵權安安穩穩地交出去,最后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他轉過身,眼神里的迷茫一掃而空,只剩下冰冷的銳利:“可朕是劉邦。“

“陛下......“陳安抬起頭,想說什么,卻被劉邦的眼神止住了。

“你去辦件事。“劉邦的聲音壓得很低,“派些可靠的人,去淮北和梁地,盯著韓信和彭越。他們每天見了誰,說了什么,吃了幾碗飯,都給朕記下來。“

陳安心里一凜,連忙應道:“是,臣這就去辦。“

“還有,“劉邦補充道,“別讓蕭何知道。“

陳安愣了愣,隨即明白了陛下的意思。蕭相國雖然忠心,可畢竟和韓信、彭越交情不淺,有些事,還是瞞著好。

“臣明白。“陳安躬身退下,腳步輕得像貓。

殿里又只剩下劉邦一個人。他走到蕭何剛才站的位置,彎腰撿起一片掉落的竹簡,上面寫著“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是蕭何擬的新政,主張輕徭薄賦,與民休息。

這老狐貍,總能說到點子上。劉邦心里嘆道。他確實想讓百姓過上好日子,想讓大漢不像秦朝那樣短命。可安穩的前提是穩固,是沒人敢掀起風浪。

他想起阿若織的麻鞋,粗糙,卻結實。這天下就像那雙麻鞋,得一針一線地縫,還得提防著老鼠咬、蟲子蛀。韓信和彭越,就是那兩只最肥的老鼠。

“不是朕要殺你們。“劉邦對著空殿喃喃自語,把竹簡放回案上,“是這龍椅,容不得沙子。“

夕陽西下,金色的光透過窗欞照進來,在龍椅上投下斑駁的影子。劉邦走回龍椅旁,卻沒坐下,只是站在那里,望著殿外漸漸沉下去的太陽。

遠處傳來更夫打更的聲音,一下,又一下,敲在寂靜的宮城里,也敲在他的心上。

他知道,從今天起,他又要多幾副面具了。對韓信要笑,對彭越要夸,對蕭何要敬,對樊噲要親。而面具底下的刀,得磨得更利些,才能在必要的時候,快準狠地刺出去。

扶蘇的仁,是治世的藥;劉邦的狠,是防亂的盾。這天下,既需要藥,也需要盾。

“來人。“劉邦喊道。

一個小太監連忙跑進來:“陛下有何吩咐?“

“擺駕未央宮。“劉邦整了整龍袍,挺直了脊梁,“朕要和皇后商量,給韓信和彭越的夫人,各送點禮物。“

小太監應聲而去,劉邦望著他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

呂雉比他更懂怎么對付這些功臣。那個女人的網,早就織好了,只等著收網的那天。

而他要做的,就是在那之前,確保網里的魚,沒有一條能跳出去。

殿外的風更緊了,吹得宮燈搖曳不定,把劉邦的影子拉得很長,像一條蟄伏的龍。金磚地面上,那滴濺出的茶水已經干涸,留下一個淺淺的印子,像塊不起眼的疤。

這長安宮闕,終究不是沛縣的酒肆,容不得半分天真。功臣是基石,也是隱患,就看握刀的人,怎么拿捏那分寸。

劉邦深吸一口氣,邁步走出殿門。龍袍的下擺掃過門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走向那片越來越濃的暮色。他知道,從今夜起,這長樂宮的銅漏,不僅在數時辰,也在數著那些功臣的死期。

而他,劉邦,大漢的天子,將是那個敲響喪鐘的人。

扶蘇不會做的事,就讓劉邦來做吧。

這天下,總得有人來守護,哪怕手段不那么體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定县| 方正县| 禄劝| 濮阳县| 沅江市| 浑源县| 宣汉县| 南乐县| 揭东县| 巴南区| 江西省| 阳朔县| 蓬莱市| 安乡县| 巩义市| 保靖县| 黄浦区| 东阿县| 甘孜| 双江| 郯城县| 革吉县| 达拉特旗| 天津市| 瑞金市| 南丰县| 延庆县| 吉首市| 漳平市| 阳高县| 海阳市| 宣恩县| 尖扎县| 乌苏市| 文山县| 塔河县| 德惠市| 平定县| 稻城县| 鹤壁市| 舒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