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
當馬哲津津有味的看著報紙,欣賞張大嘴和馮大炮的語言藝術時,系統終于有反應了。
【經檢測您的名氣值已達標,可隨機抽獎一次】
“抽獎”馬哲當即回應。
【恭喜,獲得《咱們結婚吧》劇本一份,請查收!】
當聽到這句話,馬哲半是高興半是無奈的嘆了口氣。
這破系統,怎么老想把他往編劇的路子上推呢?
要是換成影帝系統,他現在說不定都能橫掃華語影視圈了。
不過來都來了,有劇本總比空著手好。
念及此處,馬哲索性打開筆記本電腦開始抄錄起來。
……
“過~”
“OK,今天狀態不錯,咱們再拍幾條。”
不遠處的監視器前,只聽得導演趙青笑瞇瞇的說著如此冰冷的話。
此言一出,王儷坤、于振等人頓時面露苦笑。
不過魏昆倒是對趙青的表現挺滿意的。
然而正當他準備和趙青聊聊拍攝進度的問題,卻忽然瞧見角落里的馬哲。
看著他手速飛快的在電腦面前敲擊著,表情還嚴肅,魏昆頓時大驚。
他還以為馬哲又在和誰在線對罵呢,心里咯噔一下,連忙跑了過來。
“誒呦我的小祖宗,你歇……”
話沒說完,走到馬哲身后的他這才發現不對勁,那好像是文檔界面。
與此同時,回過神來的馬哲看見魏昆那焦急的表情當即哈哈一笑:
“你這也太客氣了昆哥,當不起,當不起。”
說罷他還一臉壞笑的補了一句:“咱們各論各的就行。”
魏昆聞言頓時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
不過此刻他也顧不上這些,而是好奇的指著電腦道:
“你這是有了新想法了?”
“嗯,差不多,腦子里已經有故事大綱了。”
魏昆聞言頓時面色一喜,好奇道:
“什么類型?還是抗戰劇嗎?”
“現代劇,都市愛情類吧。”馬哲也沒有賣關子。
不想魏昆聞言卻更高興了,當即咧著大嘴樂呵呵道:
“好,這個題材好。”
雖然抗日劇的審核風險降低,電視臺方面向來都有穩定的需求,但除了諸如《亮劍》《風箏》之類的經典抗戰劇外,大部分收視率其實都挺一般的。
這點魏昆也不得不承認,所以慈雯對《五號特工組》預期并不高。
畢竟求穩,求勝,本就是慈雯傳媒這個階段的訴求。
至于《五號特工組》能不能像年初的《神雕俠侶》那樣收拾大爆,連慈雯自己都不敢這么想。
但都市愛情劇就不同了,這個題材向來都是熱門賽道。
電視臺喜歡買、觀眾愿意看,收視率上限高。
念及此處,魏昆不禁有些感慨的拍了拍馬哲的肩膀:
“你這個本子算是寫對了,公司下一步就缺這樣的項目。”
“果然還是馬總看人準!”
只是還沒等魏昆開心一會兒呢,馬哲便聳了聳肩:
“我對這個本子有信心,但公司能不能拍就不好說了。”
“你也知道,都市愛情劇這塊公司向來不擅長。”
此言一出,魏昆頓時面色一僵。
剛剛只顧著高興,他這才意識到自己忽略一個關鍵問題。
那就是拍攝難度,畢竟慈雯確實不太擅長這個題材。
準確來說,當下內地的影視公司都不怎么會拍這種現代都市的浪漫愛情。
這幾年國內收視大爆的都市愛情劇,大半都是彎彎或棒子那邊傳過來的。
像什么《惡作劇之吻》《海豚灣戀人》《天國的嫁衣》等等。
在這個賽道上面彎彎的影視公司簡直強的可怕!
倒不是漲別人志氣滅自己威風,而是真相確實如此。
從服裝造型、插曲配樂、到臺詞鏡頭、敘事節奏。
彎彎在都市浪漫這塊的拿捏,確實是要比內地影視公司更擅長。
不過后來隨著兩岸三地的交流越來越多,內地很快也學會了這套。
尤其是芒果臺,幾乎算是把彎彎那套全抄過來了。
只是現在才2006年,各大電視劇制作公司還都是在野蠻生長階段。
念及此處,魏昆頓時也顧不上馬哲了,當即撥通了馬忠俊的電話。
看著拿著手機越走越遠的魏坤,馬哲笑了笑,也沒說什么。
既然寫這個本子,對于這個問題他自然也有所思考。
不過現在說這些還為時尚早,一切都得等他把本子弄出來再說。
然而讓馬哲沒想到的是,馬忠俊比他想還要著急。
……
三天后,
滬上,車墩影視基地。
“你怎么在這寫作?”
正當馬哲隨劇組轉場滬上,繼續創(抄)作(襲)大業的時,馬忠俊卻忽然出現了。
“我說在酒店怎么找不到你呢?”
馬忠俊一邊說著,一邊自顧自拉開馬哲身邊的椅子坐下。
見此情形,一旁的王儷坤當即識趣的起身離開。
話說自從知道馬哲又有新本子之后,王儷坤對他那叫一個熱情。
這幾天每晚都去馬哲房間里騎馬不說,還充分展示了舞蹈生的基本功。
如果不是因為白天要拍戲,馬哲晚上估計都別想休息。
而此刻見馬忠俊都為了馬哲想新本子匆匆趕來,王儷坤就更眼饞了。
看著不遠處正在談笑的兩人,王儷坤暗自決定今晚加大尺度。
另一邊馬哲還不知道晚上有這種好事兒在等著自己呢。
見馬忠俊問起新本子,他當即雙手一攤無奈道:
“您這來的也太快了馬總,我才弄好前十集,這沒法給您啊!”
只是馬忠俊卻一點也不在意:
“故事大綱有嘛?”
“有。”
“那就行,我先看看。”
說罷,馬忠俊就接過筆記本電腦閱覽起來。
說來《咱們結婚吧》這個劇本其實并不復雜,主要就是講述一位黃金剩女與一位恐婚男的都市愛情故事。
女主角是五星級酒店的大堂經理楊桃。
由于在感情中受過傷,三十二歲依然單身。
男主角是三十六歲卻獨身的果然,在婚姻登記處做離婚登記辦事員。
父母婚姻的陰影與工作時的所見所聞,使他成為典型的恐婚族。
至于后面的故事,自然是都市愛情劇里面的常用套路“歡喜冤家”。
畢竟愛情劇不需要什么創新,故事細節比套路更重要。
不過話又說回來,也就是馬忠俊本來就是編劇出身的。
否則換做是一般影視公司老板,很難只憑借劇本就能判斷項目的潛力。
比如此刻,在看完了前面十集劇本和故事大綱后他便陷入沉思。
足足過了半刻鐘,他方才微微頷首。
“這個本子不錯,但……確實不好做。”
說到這里,他轉頭看向一旁的馬哲:
“我想老魏應該跟你說過這里面的門道了,你是怎么想的?”
馬哲聞言毫不猶豫道:“取景地很重要!”
說著他指了指不遠處的高樓大廈,認真道:
“所以我才把故事背景放在滬上而不是京城。”
“相比于京城,滬上更都市化,也更具備浪漫基因。”
聞聽此言,馬忠俊點了點頭,算是認可他的看法。
“然后呢?”
但馬哲的下一句話,卻讓馬忠俊眉頭緊皺。
只見馬哲斬釘截鐵的說道:
“服裝造型比演員重要,演員比導演重要!”
“這部劇的審美,我希望由我親自把控!”
此言一出,直接把馬忠俊整無語了。
前一句話馬忠俊已經覺得夠離譜的,后一句他就更有些不懂了。
“為什么,給我一個理由!”馬忠俊面色一沉道。
可馬哲卻一點不虛,反而依舊眼神堅定的自信道:
“導演的審美決定了一部影視劇的審美。”
“但內地的導演太老了,我不覺得他們的審美能符合年輕人的看法。”
馬哲這可不是在狡辯。
比如新寶源今年剛剛立項的都市劇《奮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從男女主的三觀到服裝造型,無一不體現趙寶綱這個老男人的審美。
當然,大院子弟的調調自然還是免不了的。
男主角嘴上說著要追求夢想,可實際上從頭到尾都是在拼爹。
拼完后爹拼親爹,主打的就是“爹的奮斗”!
男主角莫名其妙的優越感與空虛感,可以說正是他們那群大院子弟的寫照。
與之類似的還有張繼忠。
他雖然不是導演,可是他的項目基本上都是制片人中心制。
所以張繼忠制作的幾部電視劇,基本上都在貫徹他的武俠審美。
可無論張繼忠也好、趙寶綱也罷,他們基本上都四五十了。
對于小年輕的那套情情愛愛他們不屑于懂,也搞不懂。
說罷了就是思維僵化,否則也拍不出《奮斗》。
他們是生長經歷與社會環境,導致他們很難弄出彎彎浪漫愛情劇那種感覺。
其實這也不是張繼忠和趙寶綱的問題,而是這一批50后導演的弱點。
等到70后這批中生代導演成長起來之后,這種情況就會好很多。
……
良久之后,馬忠俊沉默了。
首先,他沒想到馬哲的看法這么大膽、這么尖銳。
可驚訝過后,馬忠俊卻不得不承認他說得確實有點道理。
然而他就有些頭疼了。
畢竟拍攝技術還可以學習,但審美這種東西就比較麻煩了。
如果按照馬哲是說法,那么導演就只能從香江和彎彎找了。
可問題來了,馬忠俊之所以拋開張繼忠、王晶團隊獨立制作,就是想要培養慈雯傳媒自己的內容制作能力。
所以這次不是能不能找到外援的問題,而是應不應該找的問題。
如果找了,那以后慈雯也別糾結了,乖乖找張繼忠、王晶繼續合作就是了。
念及此處,馬忠俊有些心煩意亂。
只見他當即拿出打火機點燃香煙,在深深的吸了一口之后,馬忠俊想了想,終于開口說道:
“這樣,你先把本子寫出來,后面的事情咱們再慢慢討論。”
“行,我也是這么想的。”馬哲倒是一點也不意外。
不過他忽然想起了一個問題,當即補充道:
“廉價的服化道會讓整部劇的基調垮了。”
“為了提升場景質感,服裝造型和外景方面的開支可能會比較大。”
“這部劇的預算,可能會達到四五千萬左右。”
隨即不等馬忠俊說什么,他便主動建議道:
“所以在廣告植入方面,我覺得可以多考慮考慮。”
“畢竟咱們是以現代為背景的都市愛情劇,品牌植入會很方便。”
“不過這么一來,女一號就必須請一線女星了,否則廣告商很難買賬。”
見他這么一說,馬忠俊終于笑了。
“可以啊,這段時間進步的很快嘛!”
不過馬哲的建議他倒是聽進去了。
于是本來準備今天就飛回去的馬忠俊沉吟片刻之后干脆道:
“行吧,我先摸摸底,看看滬上這邊的品牌商是個什么想法。”
說罷馬忠俊便干凈利落的起身離開。
其實這也正是馬哲愿意待在慈雯的原因之一。
要知道市場是最現實的,他們不認才華,只認牌子。
如果是一家新公司想要拍《咱們結婚吧》,那么廣告贊助費的壓根不存在。
沒有歷史成績,沒有往日的成功,不會有任何一家品牌理睬。
也就是慈雯傳媒履歷光鮮,這幾年沒少出品爆劇,這才有資格談談。
……
馬忠俊走后,馬哲倒是不慌不忙。
一邊在劇組觀摩學習,一邊有條不紊的抄錄劇本。
反正現在著急的不是他,馬哲有的是耐心。
尤其是在報紙上看見了華藝兄弟準備上市消息,他就更不著急了。
縱然慈雯暫時沒有上市的想法,馬忠俊心中恐怕也難免有些緊迫感。
事實也正是如此。
接下來三天馬忠俊頻繁和他討論這個項目。
本來《咱們結婚吧》還只是待定項目,但考察完滬上的市場情況之后,馬忠俊發現這個項目大有可為。
尤其是這兩年“剩男剩女”“恐婚”“丁克”的話題都頗為流行。
無論是互聯網還是線下,無論是年輕人還是中老年,幾乎都能談論兩句。
有了這個社會基礎,馬忠俊覺得《咱們結婚吧》簡直正當其時。
不過關于這部劇具體該如何推進,馬忠俊卻依舊沒有下定決心。
為此馬哲不得不幾次三番的和他剖析這個劇本。
簡而言之就一句話:
沒有人比他更了解這個劇本!
而馬哲這么做自然不是閑得慌。
說白了,他不過是在爭取更大的話語權罷了!
在《五號特工組》這個項目上他固然能說兩句,可核心卻不是他。
馬哲不想在《咱們結婚吧》這個項目上依舊做一個看客。
于公于私,他都希望自己能夠深度參與,乃至于主導這個項目……
-----------------
感謝書友【醉臥沙場君莫笑君】的打賞!
感謝書友160330161918817的打賞!
多謝各位朋友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