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25日。
在完成了《咱們結婚吧》劇本之后,馬哲回到了京城。
不過回京之后馬哲并沒有忙著去公司交稿,而是先參加了一個聚會。
“寧導,久仰大名,今天總算是見到你了!”
下午,五道口的一家清吧,只見馬哲笑呵呵的朝著寧皓伸出手。
然而寧皓卻主動和他抱了抱,然后拍著他的胳膊,感慨道:
“這次真的謝謝了!我干了”
說罷他便毫不猶豫的拿起一杯白酒就噸噸噸的喝起來。
“別啊,你這……”
馬哲話音未落呢,他就已經一飲而盡了。
見此情形,馬哲只能無奈一笑,也跟著陪了一杯。
待馬哲坐下之后,他方才有些好奇的問道:
“院線這邊的票房統計數據出來了嗎?”
一旁的邢愛那聞言當即笑著解釋道:
“差不多了,個別縣市雖然還在放,不過票房基本上漲不了多少了。”
“根據中影的統計,最終票房估計不到三千一百萬。”
“嚯~這么多?這應該是國內投資回報率最高的電影了吧?”
馬哲這話可不是在拍馬屁。
就算按照三百萬的投資額來算,《瘋狂的石頭》回報率也超過了十倍。
念及此處,馬哲當即搖頭感慨道:
“看來咱們學校又要出一個大導演了!”
聞聽此言,寧皓的笑聲那叫一個爽朗。
不過隨即他還是和馬哲勾肩搭背的感慨道:
“老弟,我也不瞞你。”
“本來中影那邊估計這片子一千萬到頂了,頂多算是小賺,他們也沒想到能干到三千萬。后來聽韓總說,中影內部分析師認定宣發這塊是最大的變數。”
“所以你這次是真的幫了我大忙了!”
“以后有事你說話!我但凡有半個不字都不得好死!”
然而他這番話卻搞得馬哲有些不好意思。
“別別別,主要是電影好看,我就是隨便說說。”
馬哲心里依稀記得《瘋狂的石頭》的票房好像也快三千萬了,他這波助攻充其量也就是幫寧皓再多撈了幾百萬的票房,根本還是電影質量過關。
于是馬哲干脆不聊票房這個話題,而是好奇的問起了《石頭》的幕后運作。
對此寧皓倒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簡單來說,就是中影包辦一切。
也就是靠著中影這座大山,《石頭》這部電影才能全國鋪開。
否則換了一般的發行公司,未必能做到這個效果。
“老弟,我現在算是明白了,出來混還是得找棵大樹。”
“要不然這里面的彎彎繞繞,一般人還真搞不定。”
寧皓說著就給馬哲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
“山城這地方亂得很,要不是中影的牌子我能不能殺青都兩說。”
“后來路演也是,好多地方中影的宣發都把門路趟熟,不然還不知道要踩多少坑。”
邢愛那聞言亦是頗為無奈的搖了搖頭:
“這都不是錢的事兒!”
“沒有人脈,有錢都沒辦法擺平。”
就比如地方宣傳、車接車送、路演安全,這里面都得有人看著。
否則有些沒腦子的愣頭青是真的能干出離譜的事情。
“當年華仔去遼東開演唱會,要不是趙本三出面還不知道要受多少氣。”
聽到這里,馬哲有些恍然的點了點頭。
不過這種事情他在后世雖也在網上看到過,但真正聽到寧皓這么說,馬哲心里多多少少還是有些震驚。
畢竟二十年后的社會環境還不像現在這么狂野,有些事情已經收斂很多。
但此刻寧皓的話卻撕破了他心中的幻想,讓馬哲意識到現實的殘酷。
一念至此,馬哲眼神頓時有些復雜。
也罷,早知道總比晚知道好。
寒暄幾句之后,坐在角落的一個丑帥丑帥的型男這才主動自我介紹道:
“馬老師,您上次的文章實在太爺們了,這次終于見著了!”
“對了,我是黃博,我敬您一杯!”
不得不說,黃博就是黃博,不愧是在酒吧駐唱了好幾年的。
但馬哲也沒有拿大,笑著和他碰了一杯。
“別,我可當不起什么老師,再說論輩分你還是我學長呢。”
“咱們平輩論交,都是兄弟!”
說罷馬哲便干脆的一飲而盡。
最終在馬哲的堅持下,黃博叫他老馬,馬哲叫他博子,關系瞬間拉近不少。
一陣閑聊之后,馬哲算是看出來了,黃博這廝真是個人精。
這情商別說是混娛樂圈了,就算是去商場上混都夠用了。
也難怪一部電影拍完,寧皓唯獨帶著他出來參加聚會。
一番推杯換盞過后,幾人也隨意的交流了一番圈內的訊息。
不過大多都是對大佬們的羨慕,他們這些小嘍啰暫時還沒資格加入。
而喝了一圈之后,邢愛那忽然有些奇怪道:
“對了,你不是在跟組嗎?這么快就殺青了?”
“這倒沒有,那邊還在滬上拍著呢。”馬哲也沒有遮遮掩掩,當即解釋道:“最近又寫了個本子,現代劇,正和老板掰扯呢。”
說著馬哲還主動和邢愛那碰了碰杯,無奈道:
“誒,編劇沒話語權的!”
此言一出,邢愛那感同身受,當即輕嘆一聲陪了一杯。
倒是寧皓有些尷尬的笑了笑,因為邢愛那的話語權在他那兒呢。
不過聽了馬哲的話兩人倒是隱約明白了他想做什么。
于是寧皓直接承諾道:“有什么用得著的地方盡管開口!”
“哈哈哈,那感情好,不會和你客氣的!”
馬哲笑罷,忽然想起了前陣子的博客風波,當即有些不解道:
“陳導呢?上次他怎么沒有反應?”
要知道馬哲一開始還以為老謀子會不當回事兒,程凱歌會直接回應呢。
沒想到事情的發展卻截然相反。
張大嘴出面一通大罵,程凱歌反而悄然無聲。
不過話又說回來,馬哲這個問題算是問對人了。
馬哲那篇影評發出之后,寧皓其實一直也在擔心,還專門請教過韓三品。
“陳導現在可沒有心思理會這些小事兒,他人在戛納呢!”
只見寧皓頗為羨慕道:
“為了慶祝戛納電影節六十周年,組委會準備了一個《每人一部電影》活動,邀請了35位和戛納有聯系的世界知名導演,各拍一部電影短片,聽說其中有肯洛區、羅曼波蘭斯基、阿巴斯、柯恩兄弟、侯孝賢、王家衛,陳導也是其中一個。”
說到這里,寧皓眼中的羨慕之意簡直溢于言表。
畢竟他當初也是走文藝路線的,歐洲三大電影節同樣是他向往的藝術殿堂。
在得知程凱歌能參與這種活動后,寧皓甚至連電影大賣的喜悅都淡了不少。
馬哲的心情倒是沒有寧皓這么復雜。
在得知程凱歌不是在憋著什么大招之后,他便不再糾結此事。
當晚四人都喝的面紅耳赤,盡興而歸。
……
次日,宿醉醒來有些頭疼的馬哲這才慢悠悠的前往公司。
下午,慈雯總部,董事長辦公室。
馬忠俊在看完《咱們結婚吧》的完整劇本之后,又閉眼沉思起來。
良久之后,他方才露出一絲笑意道:
“很好,這個本子可以立項!”
放下本子之后馬忠俊還主動起身,笑呵呵的給馬哲倒了杯茶。
“嘗嘗,正宗的獅峰龍井,我好不容易才搞到四兩。”
瞧瞧,資本家就是這么現實。
眼看著馬哲順著自己的想法為公司創造出更大的價值時,馬忠俊那叫一個平易近人,甚至不介意端茶倒水。
當然,如果單單從慈雯的公司發展上面看看,馬忠俊的想法確實沒錯。
相比于公司旗下多一位明星,確實是一個金牌編劇的價值更大。
畢竟一個好的影視項目給慈雯帶來的利潤,恐怕都抵得上十個明星藝人了。
然而,還在那句話。
陪老板共患難可以,但同富貴還是別做夢了。
公司的利益并不代表打工人的利益。
馬哲如果想要實現個人利益最大化,就不能什么都聽馬忠俊的。
此刻見馬忠俊轉移話題,不提項目的具體籌備工作,馬哲便干脆開門見山:
“馬總,我希望您能相信我一次。”
“您當年也是編劇,我相信您比我更清楚編劇的重要性。”
“我想要提升編劇的話語權并不只是為了我自己,這對公司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兒。”
“棒子那邊的編劇中心制想必您也有所了解!”
“如果公司能在內部形成類似的運作機制,以后慈雯還會缺劇本嗎?”
話說棒子那邊的影視劇創作機制,確實迥異于好萊塢與華娛。
在棒子國內編劇的地位已經不是高不高那么簡單了,而是直接成為核心。
在他們的影視產業,執行的完全是編劇中心制。
編劇在項目中擁有絕對話語權,包括選角、劇情調整甚至拍攝指導等核心環節,比如知名編劇金恩淑在《黑暗榮耀》中堅持保留暴力鏡頭,奈飛最終妥協;而《苦盡柑來遇見你》的編劇林尚春曾因演員“眼神不夠咸澀”直接否決頂流女星人選。
這種制度有弊有利,然而也確實保證了劇本的完整性,避免出現劇情割裂。
只能說韓劇這些年能漂洋過海在世界各國流行,并不是沒有原因的。
而馬忠俊聽罷終于放下了手中的茶杯,默默思量起來。
說實在的,馬忠俊是真的沒有想好。
畢竟《咱們結婚吧》這個項目投資不小,看潛力也頗為可觀。
如果讓馬哲一不小心給糟蹋了,馬忠俊后悔都來不及。
但幾次交流之后,他覺得馬哲對這個項目的很多想法確實頗有可行性。
尤其是關于都市愛情劇的認知,更讓馬忠俊覺得他不可多得。
若非如此,馬忠俊甚至都不會考慮這個選項。
而此刻聽完馬哲的這番話之后,倒是引得馬忠俊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問題。
確實,慈雯傳媒最大的內部特點應該就是編劇文化了。
公司老總是編劇出身,魏昆也是北電戲文系畢業的。
加上馬哲這個新銳編劇,以及新進監制,編劇的存在感簡直不要太強。
因此馬哲只是提出了一個想法,馬忠俊就覺得其中大有可為。
甚至他往深了想想,覺得這簡直就是慈雯天生的護城河!
如果真得能在慈雯內部推動形成以編劇為核心的制作團隊,那么日后慈雯傳媒還怕沒有好的影視項目嗎?
當想到這一點之后,馬忠俊頓時忍不住眼神一亮。
片刻之后,他頗為感慨的看了馬哲一眼:
“還是你們年輕人有想法啊!”
本來他就十分欣賞馬哲,這才看馬哲的眼神越發順眼了。
不只是為了這個影視項目。
而是馬哲的話讓馬忠俊發現了自家公司被忽略的優勢。
這讓馬忠俊對馬哲的能力不禁又高看不少。
畢竟圈內可不止華藝兄弟想要上市,慈雯傳媒其實也想。
此刻見公司又多出一分競爭力與可能性,馬忠俊覺得他先前還是小氣了。
面對這樣難得的人才,怎么能用常規的模式去套用呢?
就應該不拘一格,大膽提拔嘛!
念及此處,他倒是沒有繼續磨嘰,當即干脆道:
“這樣吧,這個項目我讓楊總幫襯你,有問題咱們再開會。”
“沒問題。”
聞聽此言,馬哲頓時面露喜色。
“多謝馬總信任,我一定不會讓您失望的!”
于是當天,關于《咱們結婚吧》的項目資料就在慈雯內部傳開了。
……
傍晚,慈雯制片組辦公室。
當發現公司又有新的影視劇立項之后,眾人倒是不怎么奇怪。
畢竟這陣子馬忠俊各種忙碌,公司內部早就有風聲傳出了。
只是當他們看清項目資料后,不少人都忍不住瞪大了雙眼。
-----------------
項目:《咱們結婚吧》
出品人:馬忠俊
制片人:馬哲、楊碧云。
編劇:馬哲
劇本簡介:以滬上為背景……
-----------------
“臥槽,還說不是私生子?”
身為外聯制片的陸芳無語的連連搖頭:
“真是演都不演了,這要不是私生子我吃屎!”
不想她話音未落,一旁另一位中年阿姨就調侃道:
“呦,小芳,你這話可就說早了。”
“私生子能有這待遇?”
“恐怕嫡長子來了也就這樣吧!”
此言一出,陸芳頓時嚇得面色一變,還真是。
于是她當即故作忙碌的隨手抓起一個文件夾就往外走去,絕不騙吃騙喝。
見此情形,辦公室內頓時轟然大笑,空氣中都洋溢著一股快活的氣息。
而另一邊陸芳雖然也有些尷尬,但女人對八卦喜歡還是難以遏制。
想了想,她索性悄悄溜進楊碧云的辦公室里好奇打聽道:
“云姐,那個馬哲到底是什么來路?不會真是太子爺吧?”
只是楊碧云卻沒好氣的瞪了她一眼:
“這么閑嗎?看來工作量還是不夠飽和呀!”
“行,這幾家電視臺就交給你去聯系吧!”
說罷她便將一沓人事資料交給陸芳。
陸芳見狀那叫一個后悔,但也只能乖乖的下去工作。
所以說吃瓜還是有風險的,說不定一不小心就會吃到了一個苦瓜。
而在陸芳走后,楊碧云卻無奈的嘆了口氣。
一個個都來找她打聽,她找誰問去?
不過如果讓楊碧玉個人判斷,她覺得這個謠言十有八九是真的。
否則馬忠俊也不會特意叮囑她,讓她在《咱們結婚吧》這個項目上多幫襯點馬哲,遇到他不懂的地方多教教他。
嘖嘖,就這待遇實在沒辦法不讓人多想。
另外她聽說當年馬總在滬上搞先鋒話劇的時候,身邊的漂亮姑娘就有不少。
這謠言雖然離譜……可保不準還就是真相。
與此同時,馬哲還不知道他在公司內部都快成太子爺了。在拿到了馬忠俊的授權之后,他立刻開始忙碌起來。
從備案到搭建劇組,諸多繁雜的事務讓他忙得甚至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
不過饒是如此,他還是抽出時間開了一個制片會議,聽取其他人對于選角的意見。
畢竟《咱們結婚吧》提前拍攝,原來的男主角黃海啵自然是不能用了。
沒辦法,無論是名氣還是觀眾緣他現在都差太多。
對于《咱們結婚吧》這種投資巨大的項目來說,壓根就不存在用什么新人的可能,這點是毫無疑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