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男主角的人選好確定,但女一號卻著實讓劇組犯難了。
畢竟候選者多了,一時間還真的很難分出誰優誰劣。
不過馬哲也不著急,反正趁著這個機會詢問林玉芬對這些女星的印象。
“你覺得范兵兵怎么樣?
“妖!”林玉芬果斷道。
馬哲有些詫異。
他還真沒想到林玉芬會這么回答,頓時來了興趣。
“那周訊呢?”
“靈!”
“章紫怡?”
“犟!”
“趙微?”
“土!”
“徐京蕾?”
“俗!”
“李兵兵?”
“狠!”
“哈,有點意思!”馬哲笑呵呵的鼓了鼓掌。
雖然林玉芬的看法并不一定精準,但她確實挺有想法的。
當然,《咱們結婚吧》這個項目還沒有那么吃香。
想讓這些當紅女星爭搶角色,那估計還得是老謀子和陳詩人的電影。
實際上這段時間,四旦雙冰就沒有一個來慈雯試鏡。
周訊、章紫怡就不用說了,現在基本上已經不接電視劇了。
徐京蕾就更不用說了,人家今年正是風頭正勁的時候,徐才女誰人不知。
單單演電影已經無法滿足她了,這位早就開始自導自演起來。
聽說她最近正一邊創辦雜志,一邊籌備著個人的第四部電影。
至于趙微這兩年雖然水逆了一點,但是論血厚圈內無人能及。
故此即便屢屢撲街,她也依舊不缺電影資源,絲毫沒有出演電視劇的意思。
而沒有混進四大花旦的范兵兵也沒有閑著。
面對慈雯的試鏡邀約人家直接婉拒了,因為接下來她已經接了六部電影。
看得出來,范兵兵還是挺想當一個電影咖的,勇氣可嘉。
李兵兵倒是沒有范兵兵那么忙碌,可這位姐姐卻同樣婉拒了邀約。
因為明年她所有的工作基本上要以《功夫之王》為主,實在沒辦法分心。
嘖嘖,兩個“冰冰”一個有數量,一個有質量。
不得不說,這兩位較起勁來還是挺有意思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估計也是慈雯的這個“試鏡邀約”不太上檔次。
倘若馬哲這邊直接把演出合同連帶劇本一起送過去,說不定能打動一兩位。
但現在嘛,幾位姐姐就懶得費那個力氣了。
故此這次真正來試鏡女一號的并不多,最后馬哲為了降低風險,還是選擇了已經證明過一次的高媛媛。
畢竟這位的名氣和三年后差不多,顏值也基本上沒有什么變化。
最關鍵這個時候高媛媛還便宜,片酬只要四萬/集。
相比于四旦雙冰,高媛媛的性價比簡直不要太高。
而當高媛媛的經紀人李葉收到了慈雯的通知之后亦是大喜。
“媛媛,拿下了。”
然而高媛媛聞言卻有點糾結。
“葉姐,那孟導那邊怎么辦?”
“你放心,交給我來處理。”李葉寬慰道:“而且咱們只是初步接觸了一下,還沒有正式定下了演不演呢,算不上出爾反爾。”
雖然孟京輝在圈內也是一位大咖,可是話劇的受眾范圍實在是太小了。
排練時間長、宣傳效果差不說,薪資報酬還低的要命。
如果不是先前確實沒什么好項目,李葉絕不會幫高媛媛接觸話劇。
眼下好不容易拿到了《咱們結婚吧》的女主角,她自然不會放任高媛媛在話劇上面浪費幾個月的時間。
……
且不說高媛媛這邊如何處理。
在定下了男女主角的人選之后,劇中的其他角色也陸陸續續的定下了。
郭珍霓飾演“蘇青”。
凌瀟肅飾演“李威”,也就是楊桃的那個渣男前男友。
張毅飾演“段西風”,即蘇青的丈夫,那個出軌的“老實人”
對了,眼下《士兵突擊》還沒有播出呢,張毅就是個無名小卒。
要不是通過導演康洪雷,馬哲甚至都找不到這么個人。
并且這次馬哲還和上次一樣,依舊選擇了客串一把,飾演畫家高健,在劇中的戲份沒有多少,不過人物倒是挺豐滿的。
因為這個畫家是個靠坑蒙拐騙過活的人,憑借油嘴滑舌的本事讓楊桃都難以招架,屬于那種打著藝術旗號行渣男之實的好色之徒!
楊桃如果不是角色光環籠罩著,說不定也逃不過他的魔爪。
對此林玉芬倒是沒有驚訝,只當是馬哲個人的一點小癖好。
畢竟在香江影視圈也有不少制片人、導演喜歡在自家影視劇中露臉客串的。
反倒是一直暗中關注項目進度的馬忠俊聽說之后暗自欣慰。
因為自從《咱們結婚吧》這部劇立項之后,馬哲就再也沒提當主演的事情。
馬忠俊還以為自家終于扭轉了馬哲的想法,已經安心待在幕后,只是偶爾在自家電視劇里面客串一下過過戲癮呢!
這令馬忠俊頗為自得。
相比于招攬一個人才而言,顯然馴服一個人才更讓他有成就感。
但馬忠俊卻不知道,馬哲并不是屈服了,而是認清了現狀。
經過這半年的相處,馬哲如果還不清楚馬忠俊的想法那就是真蠢了!
即便表面上看起來馬忠俊對他器重無比,可實際上不過是為了利益最大化。
如果馬哲當真是剛畢業的年輕人,或許會因為這種領導的賞識而迷失自我。
只可惜他這具年輕的軀殼里面,裝的是一個見識過世道險惡的中年靈魂。
于是他不再做無用功。
馬忠俊不想讓他當演員,那就不演好了。
反正名氣是名氣,演技是演技,這兩樣東西并不是一體兩面。
如果馬哲已經擁有后者,那么前者完全可以通過其他途徑實現。
比如此刻,馬哲就打著慈雯的旗號在京城到處拜訪音樂人。
……
“這是小柯老師!”
午后,一處錄影棚內,只見陸芳介紹道:
“小柯老師,這位是我司編劇兼制片人,馬哲馬總!”
作為慈雯的外聯制片,陸芳在京城多少也是有點門路的。
故此當馬哲尋找音樂人為電視劇制作配樂、插曲、片頭、片尾曲時,陸芳第一時間便想起了小柯這位業內老法師!
別看小柯今年才36歲,但他在影視配樂這塊卻已經是行業大佬了。
早在1995年小柯就簽約京城紅星生產社,成為旗下音樂人。
同年12月,他便發行首張專輯《小柯》,所有曲目的編曲均由其獨自完成。
不過他雖然有才華,但運氣差了點,一直沒有火起來。
故此從1997年開始,他就為電視劇制作插曲、配樂、主題曲等等。
比如古天樂版本的《神雕俠侶》內地版主題曲《歸去來》,就是他寫的。
1999年內地首部偶像劇《將愛情進行到底》的原聲音樂也是他制作的。
尤其是主題曲《等你愛我》更是成為了世紀之交的音樂記憶,紅遍全國。
后來蕭亞軒那首《最熟悉的陌生人》,也是他收錢創作的。
沒辦法,音樂人也是要吃飯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合作的影視劇多了,小柯并沒有那些所謂音樂人的矯情。
當看見馬哲之后他只是微微露出一絲詫異之色,便笑著道:
“馬總可真是年少有為啊!佩服佩服!”
“過獎過獎!”馬哲自謙道:“不過糊口而已。”
略微寒暄了幾句之后,幾人便進入正題。
由于小柯的職業道德也是有口皆碑的,所以馬哲這次連劇本一起帶來了。
不過小柯并沒有全部看完,在大致掃了一遍故事大綱,明白了《咱們結婚吧》講的是個什么故事后,便緩緩點了點頭。
這種愛情題材的影視歌曲最好寫了,甚至他手上就有不少存貨。
只是還沒等他開口,馬哲便眼神認真的主動表態道:
“小柯老師,這部劇我們馬董十分重視,所以還請你務必費心。”
“你放心,報酬這邊肯定不會讓你失望!”
聞聽此言,小柯頓時面露了然之色。
那就是要頂配嘍?
想到這里,小柯的心情頓時好了不少。
還是那句話,音樂人也要吃飯啊!
一分錢一分貨,好歌自然也要賣上好價錢了。
甲方愿意砸錢,小柯自然不介意多花點心思。
實際上這也是業內慣例,甚至不是潛規則,而是擺在明面上的。
如果慈雯在電視劇配樂上的預算一般,小柯說不定就只能給點存貨了。
當然,以小柯是創作水平,下限還是相當高的。
這也是小柯能在影視配樂行業名聲在外的原因之一。
然而小柯還是低估了馬哲對電視劇配樂的重視。
在表態之后,他更是直接拿出了五萬塊當做定金,堪稱是誠意滿滿。
見此情形,小柯臉上的笑意頓時越發多了起來。
面對這樣的優質客戶,他頓時變得無比耐心起來。
他不僅細細詢問這部劇的風格基調,甚至貼心的問馬哲想要那種類型的。
是傷感情歌?還是溫馨、甜蜜的愛情歌曲?主打的就是一個敬業!
足足溝通了一個小時,雙方的交談這才告一段落。
不過最后小柯忽然想起了一個問題,當即好奇道:
“不知貴公司是否已經找好了演唱歌手?”
小柯倒不是想當中介,而是想了解最后演唱的人是誰。
畢竟不同的歌手聲音特質也是不同的,有些人適合低音、有些人擅長高音。
并且如果慈雯這邊已經找好了女歌星,他最后卻寫了首適合男聲唱的歌,那豈不是砸了自家招牌?
而見小柯這么一問,馬哲當即笑著道:
“我準備親自來。”
“不過如果需要男女合唱的話,我也沒有問題。”
聞聽此言,小柯略微有點驚訝。
但,也就只有一點點而已。
畢竟在圈內制片人、導演干什么兼職都不稀奇。
比如張繼忠那廝,不僅喜歡在自家制作的劇里面客串,還喜歡唱主題曲。
和他相比,馬哲充其量也就是向前輩學習了。
而一旁的陸芳聞言亦是面色平淡,沒有絲毫波動。
雖然她有些不理解馬哲為什么這么不務正業,但馬董那邊都沒有說什么,她們這些小嘍啰就更用不著多事了。
……
不得不說,小柯就是專業。
“既然是馬總親自演唱的話,那么今天就試下音吧。”
小柯說罷便帶馬哲往錄音室走去:
“不知道馬總平常習慣唱什么歌?”
此刻小柯只希望馬哲不是一個五音不全的音癡,要不然這錢還真不好掙。
“就唱《一無所有》吧!”
馬哲說罷,眼神也有些感慨。
說來慚愧,他其實就會唱兩首完整的歌曲。
一首是《死了都要愛》,一首就是《一無所有》。
因為他上輩子就是個五音不全的音樂白癡。
唱歌對于他來說,純粹就是發泄情緒的一種方式而已。
畢竟當一個人唱歌只能收獲負面評價甚至嘲諷時,他也不會喜歡唱歌。
久而久之,甚至可能對音樂都不感興趣了,乃至于厭惡了。
故此即便是后世的流行歌曲,他也只能記得住一兩句歌詞。
就這,還必須是那種大火歌曲,否則馬哲連一句詞都記不住。
幸好這輩子他不僅有個英俊的相貌,同時也有個好嗓子。
雖然和那種天賦型的歌手沒辦法比,但是當個普通歌手還是夠格的。
-----------------
我曾經問個不休,
你何時跟我走?
可你卻總是笑我,一無所有!
-----------------
收音室外,當馬哲才唱完開口,小柯的心頓時穩了。
老天保佑,這回不用屎上雕花了!
于是當馬哲引吭高歌完走出收音室,小柯對他的態度那叫一個和煦。
馬哲不明所以,只能笑著又和他寒暄了幾句。
不過出了錄影棚后,馬哲便平靜道:
“去下一家!”
正所謂:有權不用,過期作廢。
作為甲方負責人,馬哲自然不會在這點邊邊角角上幫慈雯省錢。
眼下既然要收歌,那就得盡量多收羅一些好東西,只小柯一家怎么夠?
于是一個小時后,馬哲便出現在胡海泉的工作室。
相比于小柯而言,胡海泉就只能算是后起之秀了。
可是在歌手道路上,胡海泉發展的卻要比小柯好多了。
1996年,他才來到京城北漂,結果次年就和羽凡相識,自此開始合作。
2000年,羽泉組合的第二張專輯《冷酷到底》便銷量破百萬,成為當年的內地銷量冠,自此成為內地當紅歌星。
不過胡海泉的商業頭腦卻是要比小柯強多了。
他并不只安心做一個音樂人,在大紅大紫了幾年之后,胡海泉于今年暑假成立了自己的公司——EQ唱片,并且擔任公司總裁。
影視歌曲業務,自然也成了胡海泉的營業范圍。
不過他的公司剛剛開業,這方面還沒有打開市場,要不是馬哲要求廣撒網多撈魚,陸芳其實并不想推薦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