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八百就八百
- 開局十個神項羽
- 拉布拉咔
- 3031字
- 2025-07-29 15:36:35
聚賢樓后院。
“項冬!”
“有!”
小軍醫干凈利落。
項夏卻猶觸蛇蝎,坐立難安。
“主公,某無事,不用麻煩項軍醫。”
陳珂搖頭。
“還是檢查一番為好,免留有暗疾。”
項夏猶豫,最后只能抱拳。
“……諾!”
項冬則拿來藥箱,掏出脈枕,目光看向項夏時,宛若在看一只冰冷的小白鼠尸體。
“手腕放上去。”
食指單脈法,以食指分別單按寸、關、尺三部,側重觀察臟腑的脈象。
稍許,在眾人的注視下,項冬又吩咐道。
“開口,伸舌。”
項夏如牽線木偶般任人擺布。
片刻后,項冬站起,對陳珂低頭恭聲回應道。
“主公,無大礙,只是有些氣血虧損,需開副當歸補血湯即可。”
“善。”
“也該賞。”
陳珂大手一揮。
“項夏今有功,當賞銀二十兩,錦衣一套,酒兩壇,羊一只。”
項夏當即跪拜。
“謝主公賞!”
“夏,赴湯滔火,在所不辭!”
遠處,項春舔了舔嘴唇。
某也想吃烤全羊啊!”
可惜,那夜州府之內,譚繼饒他沒打過,否則今日這烤全羊就是他項春的了。
早知道那天迂回潛入,半夜將譚繼饒的腦袋摘下來好了!
……
“啊嚏!”
縣衙后院,譚繼饒忍不住打了個噴嚏。
“譚大人?”
“無妨,鄭縣令,可能是某最近感染了風寒。”
自從被那“惡奴”打傷后,譚繼饒肋骨有傷,又怕人員探查來來往往,這么多人住在客棧說不定就會被風霞山匪盯上,因此,眾人直接以宗勛衛的身份住進了縣衙。
雖然縣衙也被攻破過,但畢竟有這么多衙役駐守,多少也能落個警示的作用。
何況,“養病”也需要個安靜的環境。
“對了,派出鳳霞山谷的三批人,一點動靜都沒有?”
鄭縣令搖了搖頭。
“譚大人,您的手下,加上府衙的衙役,三批人,一個都沒回來。眼下,哪怕賞金再豐厚,都已經沒有本地人敢接下這任務了。”
“三批,共六名宗勛衛。”
一想到這里,譚繼饒就忍不住皺眉。
“這鳳霞山谷,當真是龍潭虎穴不成?”
要不是被那“惡奴”打傷,他倒是真想親自進鳳霞山看看,那群山匪到底有沒有三頭六臂。
但一想到此行折損的宗勛衛好手。
那簡直比肋骨斷了還難受,譚繼饒只覺得心里在滴血。
“罷了,罷了。”
“探查消息之事延后,當今鄭縣令的重任是要籌措糧草。”
鄭縣令聞聽眼睛頓時一亮。
“州府已有回應?”
“嗯。”
譚繼饒面色發白地點了點頭。
“據陰陽司觀測,二月末,三月初,冰雪將融,氣候回暖,到時候,州府將從各縣征召兩千兵馬,用來剿滅鳳霞山匪。”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如今北境大軍大多都駐守在邊境防范胡酋等外族,府縣的兵力本就不多。
長纓府一府七縣,每縣巡檢司兵丁多則五百,少則二三,若光是長纓府抽調這兩千人,怕是也得傷筋動骨了,好在刺史大人還從隔壁府衙調來了邊軍八百人,不然長纓府各縣怕是得空了。
至于征召兵役,呃,是有這政令,但二月末至三月臨近春耕,這可是北地一年一次的頭等大事。
整個北地邊軍需糧甚多,每年需從內地轉運之糧草,各種耗損和運輸成本算起來堪稱天價,朝廷為了減少支出,允許鎮國公就地籌措一部分軍糧。
因此鎮國公有令,若無鎮北都督府的軍令,各府縣春耕期間禁止征召青壯服兵役。
“不過,兩千就兩千!”
鄭縣令兩眼冒光,眼神中似蘊藏著滔天恨意。
“鳳霞山匪人數不過三百余,兩千對三百,無論如何,優勢在我!”
……
“優勢在我?”
看著面前從縣衙內光明正大送到府中的“鄭聚仁錄”和“譚繼饒錄”,陳珂面色古怪。
“府城呢?商隊可有消息傳來?”
“有。在這里。”
清沅拿來記錄文書。
陳珂翻開記錄。
“咦,目前聚兵不過數百,還多是府城之兵?”
“也對,畢竟這么多人吃飯也要錢,時間還沒到,還是先由各縣來供養比較劃算。”
想了想,陳珂又問。
“二月末,我鳳霞當有人員幾何?”
清沅不假思索的開口。
“若照慣例,當有人員近三千。”
“鄉兵呢?”
“約八百!”
“八百就八百!”
……
二月末,氣溫回暖,寒冬初解,積雪將融。
一匹匹快馬從府城長纓四門奔行而出,負責傳訊,當天下午,除了肅慎縣城之外,其余六縣皆收到了聚兵的府令。
由各縣巡檢帶隊整兵,一番動員囑咐后,至于三月初四,各縣各攜輜重,多則三百,少則二百,共聚兵一千四百余于府城之外。
三月初五,加上府城的五百精兵,以及滄州刺史裴倫調撥的邊軍八百精銳,共組成兩千七百余人的大軍隊伍,朝著肅慎縣浩浩蕩蕩地開拔而去。
這比之前預估的兩千人還要多上七百。
府尊大概也是發狠了。
治下出現了縣城被攻破之事,幾乎與造反無異,府尊臉上無光,仕途更是暗淡,更何況,獅子搏兔亦用全力,剿滅一夜破四堡的山匪,也由不得輕心大意。
畢竟,自古曾有言: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因此,長纓府幾乎抽調了一切所能抽調的力量。
路途方面,長纓府距離肅慎約二百里。
但哪怕有驛道,可一群步卒,常規行軍日程三四十里,急行軍日程五六十里,二者相合,趕至肅慎城外也到了三月初九。
畢竟除了府城精兵,邊軍精銳,各縣巡檢司的兵丁素質,還未必抵得上縣城的衙役。
軍械不全,訓練懈怠,絕非短時間,或一人所能改變的。
如此,大軍先是進城,接管了城防,封閉二門后,全城戒嚴,以防走漏消息。
隨后是征調房屋、軍營、縣儲之糧,尤其是后者,需州刺史明令才可開放儲糧,事后還得上報至“鎮北都督府”以及朝廷方面進行備案。
扎營安寨,壘灶做飯,水足飯飽后,諸軍士開始養精蓄銳。
一行軍官、巡檢卻已齊聚縣衙,商量著明日用兵的對策。
為了此次行軍能旗開得勝,刺史裴倫在稟明鎮國公后,還從邊軍中抽調了一位作戰經驗豐富的四品明威將軍來領兵。
譚繼饒因有傷在身,只是露了個面兒。
反正他們宗勛衛也和這些家伙尿不到一個壺里。
畢竟是皇帝私軍,朝廷鷹犬,以宗勛衛的名聲,這些軍官、巡檢、將軍對他更是避之不及。
鄭縣令倒是留了下來。
眾人對他這位文官倒也還算客氣。
不過。
“敢問縣尊,那匪徒巢穴,在哪個方位,距離此城有多遠?”
“西北方向,直線距離不好說,但驛道二十里外有一山茬子,經一“山間小徑”約莫三十里,可到匪巢鳳霞谷。”
“那匪寨方圓之地,縣衙可有繪制輿圖?”
“呃,這個……”
“對方軍械如何?可有弓箭甲胄?”
“好像,好像有馬……”
“匪徒兵員狀況?寨子儲糧可足?”
“那個,那個……”
“有多少人你總該知道了吧?”
“這個本縣知道!”
鄭縣令環顧四周,說出了個斬釘截鐵的數字。
“三百余,就三百!”
“……”
眾人面面相覷,神色漸冷。
片刻之后,四品明威將軍當即開口道。
“鄭縣令,可回去準備安撫城中百姓,接下來乃軍中大事,不可為外人旁聽!”
什么叫不可為外人旁聽?
鄭縣令臉色稍稍有些難看。
“本縣告辭!”
和一群大老粗,他犯不著計較。
見那酒囊飯袋的縣令離去,明威將軍按了按手。
“傳令兵傳令下去,明日三更造飯,五更發兵。”
“諾!”
說完,他又從信壺中取出一枚令牌,沉聲道。
“仁勇校尉張繼龍。”
“屬下在此!”
“今夜你先領邊軍二百充為斥候,務必要弄清鳳霞山匪周邊的地形、水源和兵力部署。尤其是兵力數字,我不信那縣令之言!你明白嗎?”
“屬下明白!”
“勇毅軍振威校尉葛存秀、宣節校尉阮京熊、御侮校尉李朝先!”
“屬下在!”
“明日發兵后,葛存秀為前鋒,阮京熊為中軍,李朝先為后軍。”
“諾!”
想了想,明威將軍的視野又在幾位地方巡檢的身上掃視了一眼。
邊軍與地方不同,若是將所有軍務都交于邊軍校尉,事后,這些地方官怕會有所怨言,搞不好說他們邊軍搶功。
罷了,總不過是剿滅山峰匪而已。
“鹿縣巡檢伍緒良。”
“呃,將軍,屬下在此!”
“你負責押韻糧草,整頓軍需兵械,勿使大軍挨餓受凍矣!可曾清楚嗎?”
“屬下清楚!”
怕不保險,明威將軍想了想又道。
“這樣,除了你鹿縣的本部兵馬,肅慎巡檢司的人也都暫時交給你來管理,你可不要辜負本將的信任!”
那人腦袋一熱,納頭便拜。
“屬下,必,肝腦涂地,在所不辭!!”
明威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