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長路
- 易逝是春風
- 恂安何安
- 1905字
- 2025-07-21 08:58:06
大論東贊從長安回到了邏些,為贊普蘇農贊帶來了喜訊。說天可汗同意了聯姻之事,要將略陽郡公之女文成公主嫁給蘇農贊,并由李道宗主婚護送。蘇農贊大喜,命人在布達拉山上修建宮殿,準備迎娶公主。滿城都在討論新來的贊蒙會是怎么樣的一個人。甚至有預言者說她是綠度母的轉世,前來救助吐蕃的眾生。可無論這贊蒙是個怎樣的女人,有了唐國的支持,只怕吐蕃舊族那依稀尚存的反意不得不化為泡影了。
修建紅宮與普布是無關的,但他還是有些期待前去接親,因為一來一去會經過納木錯兩次,去時匆忙是不可能回寺中探望師父們,但回來時總是可以的。想到這里,他有些期望紅山上的那座宮殿可以快點建成。聽說迎親時要去柏海,早年在從東邊來的僧侶口中講過那里,漢人稱為“星宿川”,說是夜里如一面破碎的銅鏡,照著天上連綿的星河。到時候如果迎親隊伍在那里過夜,應當是可以看到那幅少年時夢里的景象。普布現在有些確定,自己感到缺失的一部分可能就是那遙不可及的美妙的夢幻。
與吐蕃聯姻的事定了下來,皇帝正月十五下旨冊封略陽郡公李道宗之女為文成公主,下嫁吐蕃王蘇農贊,由李道宗主婚持節相送。其實李道宗是有不滿的,但又能怎樣呢?多年前的玄武門之變已經向天下證明了那個原來的秦王,如今的天子是個能弒殺兄弟,囚禁生父,殺伐果斷的真龍君主,士族與權貴都被他的心狠手辣嚇破了膽,沒有人再敢多說什么,李道宗只能含淚將女兒相送了。
璇霜被告知晉升了內人,前年考核選拔時她沒能被選上,今天突然被選中是因為她要和幾位尚官去往吐蕃陪嫁。聽說這次是宮中的尚儀選人,不知怎么就看中了她。其余幾人都有些沮喪,畢竟萬里之外異國他鄉,幾個女子一去不返,也是必然有些驚懼在其中。可她其實也是有一些高興的,畢竟自從四歲入宮之后,就一直生活在這高高的宮墻之中,別人眼中或許無比向往的朱門高臺,幽折回廊,通明大殿,不過是她十余年來的被囚禁之地。籠中雀每日還可以高歌唱曲,她在這大明宮中連行走都不敢出聲。或許宮墻之外,遙遠的吐蕃,自己可以隨性一些,不那么拘謹。
仔細想想,其實她也只是正豆蔻年華、無憂無慮的小女孩罷了。
出嫁的日子到了,長安城西的驛路上,商旅和行人都被驅趕開,皇室宗族和朝臣分列在圣駕兩旁,文成公主坐在披紅掛彩的馬車里,李道宗與天子行跪拜之禮后宣告啟程。浩浩蕩蕩的大隊送親和陪嫁人馬在宮樂玲瓏莊重中緩緩西行,離開了繁華的帝都。
璇霜與幾位內人尚官同坐一架馬車,雖然不寬敞,但也并不擁擠。她們中沒人去過比朱雀街還遠的地方,只是聽負責護衛的軍士說自此到鄯州便要近兩個月。若是快馬加急,日夜兼程,也只需三四天,只是公主的車架急不得。何況還帶著千余名工匠農人,車馬輜重,和親陪嫁無數。若是路上有所閃失,誰也負不起責。
途徑咸陽時車駕并未停留,對于這個四歲便離開的家鄉,璇霜已沒有太多記憶,只是依稀印象里家門口有棵棗樹,大概在這時已經可以打棗吃了。父母的面容也在大明宮一年年秋葉的颯颯而落中被沖刷模糊。不知道吐蕃的宮城建成什么樣,即使是另一個囚籠般的宮墻,也好過一輩子活在大明宮內,一個處處熟悉卻又陌生的地方。
秋天還是冷了起來,部族里的羊兒裹著厚厚的皮毛尚未發覺,巡夜的勇士卻也不得不穿厚了袍子,點起了篝火。幾人圍坐著烤火,漫談著雪域姑娘們紅彤彤的面龐與那深邃如玉髓的眼眸,大都是些血氣方剛的小伙們,還沒來得及成婚,都有對生活的無限向往。誰不想有自己的帳房、妻子和牛羊呢?
普布沒有說話,他還沒有遇到自己喜歡的姑娘,也沒見過喜歡自己的女孩。他還沒有體驗過那種拘謹卻又奔放的感情,也并不知道未來究竟是否能夠娶妻生子,置辦自己的產業。
一位跟隨東贊大人去往唐國的勇士說起了長安的繁華,宮殿的壯闊與美麗的服飾,數不清的珍寶美食,更有威嚴整齊的軍士們,他們的鎧甲光鮮亮麗,刀刃拔出后發出陣陣寒光。恐怕即使當時贊普沒有下令撤軍,也會一敗涂地。
這神話般的世界引得不少勇士神離萬里,若是等到新的贊蒙到來,邏些的生活是否也可以如長安一樣多彩?贊普的部落是否也會如唐國的軍士一樣威武?那樣的夢幻真的可以實現嗎?可這樣的夢幻似乎不是普布想要的,他總是向往著恬靜,不希望有殺伐與爭斗,他想要歸于自己心靈的寧靜,卻總是被吵嚷的現實叫醒,師父說自己沒有明悟的天賦,大概就是因為如此吧。
又有人說按照約定,此時贊蒙的車隊應該已經從長安出發,他們這些人里只有一個去過長安,沒人知道這么遠的路要走多久,只是希望布達拉山上為贊蒙新建的宮殿可以在迎親之前建成,這樣或許可以不讓贊蒙與唐國的使者對雪域感到鄙夷。贊普還下令要求停止赭面,因為那樣不符合唐國的禮制,族人們洗下了紅色的顏料和血水,一切都在向著與曾經不同的地方走去,有人期盼著未來的降臨,有人咒怨著時代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