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2章 初心不改天下同

——取自《論語·子罕》“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第二十二章歲月留痕道心明

貞觀二十年冬至,長安迎來了一場大雪。玄昭站在相府的庭院里,看著雪花落在梅枝上,簌簌有聲。這五年,新政已在天下推行開來,雖偶有波折,卻已深入人心。均田制讓百姓有了恒產,輕稅制讓民生漸富,醫館學堂遍布州縣,公審堂讓法理昭彰,天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父親,陛下的賞賜送到了。“長子李念民捧著一個錦盒走進來,他已長成半大少年,眉眼間像極了玄昭,卻更多了幾分沉穩。這名字是玄昭取的,意為“念念不忘百姓“。

玄昭打開錦盒,里面是一塊刻著“天下同福“的玉佩,溫潤通透。這是皇帝為嘉獎他推行新政有功所賜,也是對這五年天下大治的肯定。

“將玉佩收好,不必掛在心上。“玄昭對念民說,“為官者,當以百姓福祉為重,而非賞賜虛名。“他指著窗外的雪景,“你看這雪,落在富貴人家是景致,落在百姓田里是豐年。新政的意義,就像這雪,要讓天下人都受益。“

念民點點頭,認真地說:“孩兒記住了。先生教的《新政要略》里說,'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就是這個道理。“

玄昭欣慰地笑了。這五年,他不僅推行新政,更注重培養后繼之人。無論是自己的孩子,還是寒門學子,他都教導他們“心懷蒼生,腳踏實地“。朱明的女子學堂也培養了不少女醫者、女先生,讓“男女平等“的理念漸漸普及。

正說著,朱明從外面回來,身上帶著寒氣,手里卻捧著一卷畫冊:“你看,這是鳳翔送來的新年畫,畫的是子午谷的春耕圖。“

玄昭接過畫冊,上面畫著百姓們在田間勞作,孩子們在溪邊讀書,遠處的終南山郁郁蔥蔥。畫的角落題著一行字:“飲水思源,不忘來路。“

“老馬和王二柱還說,要在子午谷建一座'新政紀念館',把這些年的故事都記下來。“朱明笑著說,眼中閃過懷念的光芒,“他們說,沒有子午谷的星星之火,就沒有今天的天下同春。“

玄昭摩挲著畫冊,心中百感交集。是啊,從子午谷到長安,從新民軍到新政司,這一路走來,有太多的人和事值得銘記。影子、那些犧牲的弟兄、鳳翔的百姓、關中的老農......他們都是新政的基石,是歷史的書寫者。

“該回去看看了。“玄昭輕聲說,“等開春,我們一起回鳳翔,回子午谷,看看那些老弟兄,看看那里的百姓。“

朱明點點頭:“好啊,我也想念鳳翔的春天了。醫館的姐妹們還說,要請我回去講講長安的醫館新法呢。“

然而,平靜的日子里依舊有暗流。隨著新政深入,觸及的利益集團越來越多,一些隱藏的矛盾開始顯現。江南的鹽商勾結官吏,試圖壟斷鹽價;北方的軍戶不滿“均田到戶“,認為影響了軍事實力;甚至朝堂上,也有新貴開始兼并土地,重蹈趙黨的覆轍。

“玄昭,江南鹽價暴漲,百姓怨聲載道,地方官奏報說是'鹽井減產',我看未必。“李道淵拄著拐杖走進來,雖然頭發花白,眼神卻依舊銳利,“這背后肯定有貓膩,怕是有人想破壞新政。“

玄昭眉頭微蹙:“我也收到了密報。鹽是民生之本,絕不能被壟斷。看來,新政推行到一定程度,總會遇到新的阻力。“他看向父親,“父親,您經驗豐富,覺得該如何應對?“

李道淵沉吟道:“釜底抽薪。查清鹽商勾結的證據,公開審理,廢除鹽商專賣權,改為官府統購統銷,平價賣給百姓。同時整頓吏治,將涉案官吏嚴懲不貸。“

“父親說得對。“玄昭立刻起身,“我這就擬奏折,請陛下派欽差去江南徹查。此事不僅關乎鹽價,更關乎新政的公信力,絕不能姑息。“

朱明擔憂地說:“江南鹽商勢力龐大,欽差怕是會遇到阻力。“

“那就派王二柱去。“玄昭眼中閃過決斷的光芒,“他從新民軍出身,最懂百姓疾苦,也最不畏豪強。再讓京畿衛配合,確保萬無一失。“

不久后,王二柱果然不負所托。他帶著新民軍骨干和京畿衛,深入江南鹽區,查清了鹽商與官吏勾結壟斷鹽價的罪證,當眾公審,將為首的鹽商和官吏依法嚴懲,同時推行“官鹽平價制“,讓百姓們又能買到便宜的鹽。

消息傳回長安,皇帝對玄昭更加信任,百姓們也對新政更加擁護。玄昭卻沒有松懈,他知道,新政不是一勞永逸的,需要不斷完善,不斷清除積弊。

貞觀二十一年春分,玄昭在朝堂上提出“新政深化十策“,包括“限制土地兼并““嚴懲官場腐敗““完善社會保障““推廣新作物“等,每一條都直指當前的問題,旨在讓新政更貼合民生需求。

“李相這'十策',怕是又要觸動不少人的利益啊。“有大臣私下提醒。

玄昭坦然道:“新政的初心,就是為了百姓。若怕觸動利益,何談為民謀福?為官一日,便要擔責一日。“

他的堅持得到了皇帝和多數大臣的支持,“十策“很快在全國推行。這一次,不僅百姓擁護,連不少曾持觀望態度的官吏也主動配合——他們看到了新政帶來的長治久安,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治國之道。

同年冬至,皇帝下旨,冊立李玄昭為“司空“,位列三公,賞賜食邑千戶。玄昭堅辭不受,只請求將食邑換成糧食,分給受災的州縣。皇帝感動不已,只得依他,卻在朝堂上贊嘆:“李玄昭,真社稷之臣也!“

這一年,玄昭已過而立之年,鬢角卻添了幾絲白發。他常常站在相府的庭院里,看著孩子們讀書,看著朱明整理醫書,心中充滿了平靜。他知道,自己或許無法親眼看到“天下大同“的終極理想,但只要新政的火種不滅,后繼之人不斷,這一天總會到來。

貞觀二十三年,皇帝駕崩,太子即位,史稱“高宗“。新帝對玄昭十分倚重,繼續推行新政,天下依舊太平。

貞觀二十五年春分,玄昭帶著家人回到了鳳翔。子午谷的紀念館已經建成,里面陳列著當年的土炸彈、《子午谷法度》的原稿、百姓送的錦旗,還有那本記錄疾苦的冊子。老馬和王二柱已是滿頭白發,卻拉著玄昭的手,講了一天一夜的往事。

站在子午河畔,玄昭望著潺潺流水,仿佛又看到了當年那個蹲在谷口的少年,看到了影子和弟兄們的笑容,看到了百姓們期盼的眼神。

“阿弟,你看,這河水還是這么清。“朱明走到他身邊,眼中閃著淚光。

玄昭點點頭,輕聲道:“因為民心清澈,所以河水清澈。我們守護的,從來不是某個王朝,而是這份清澈。“

夕陽西下,將他們的身影拉得很長。遠處的田野里,百姓們還在勞作,孩子們還在讀書,炊煙裊裊升起,一派歲月靜好。

玄昭知道,這就是最好的結局。新政已成常政,理想融入生活,那些犧牲的英靈可以安息,那些奮斗的歲月值得銘記。而他,將繼續帶著初心,在這條路上走下去,直到生命的盡頭。

因為他始終記得,民心為甲,信念為刃,只要初心不改,天下終將大同。這不是一句空話,而是用歲月和行動證明的真理——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初心不改,天下同春。

(全篇完)

作者努力碼字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东县| 县级市| 铜梁县| 磴口县| 黄大仙区| 清苑县| 宣威市| 花莲市| 巴林右旗| 巴里| 安宁市| 南京市| 咸阳市| 义马市| 临城县| 葫芦岛市| 聂荣县| 阜平县| 启东市| 桦川县| 神木县| 云龙县| 新昌县| 襄垣县| 宁都县| 莫力| 惠安县| 信阳市| 海伦市| 湘西| 孟州市| 海原县| 慈利县| 婺源县| 佳木斯市| 文登市| 安庆市| 玉林市| 莆田市| 巴中市| 西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