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思韋茨冰川
- 后天的昨天是明天
- 清風守護者
- 1415字
- 2025-07-18 16:54:39
清晨的陽光透過百葉窗的縫隙,在辦公桌上投下斑駁的光影。相陽坐在辦公桌前,指尖懸在鍵盤上方遲遲沒有落下,腦海里還縈繞著昨夜那個離奇的夢境。冰冷的海面、漂浮的小黃鴨、逐漸浮現的浮冰……那些畫面清晰得仿佛觸手可及,尤其是海水中蔓延的寒意,似乎還殘留在皮膚的觸感里。
他深吸一口氣,試圖將注意力拉回到工作上。桌面上攤著幾份氣象觀測報告,昨天那場罕見的冰雹災害已經成為全局上下關注的焦點。作為資深研究員,他今天的首要任務是整理這次極端天氣過程的詳細數據,撰寫分析報告。但昨夜的夢境像一塊磁石,牢牢吸住了他的思緒。
相陽端起桌上的搪瓷杯,溫熱的咖啡順著喉嚨滑下,卻沒能驅散心底那絲若有若無的寒意。他放下杯子,手指無意識地在鼠標墊上劃動,目光落在電腦屏幕右下角的時間上——上午九點零三分。辦公室里已經響起了鍵盤敲擊聲、文件翻動聲和同事間低聲的交流,一切都和往常一樣,卻又因為昨天的冰雹顯得有些不同。
他點開瀏覽器,鬼使神差地在搜索欄里輸入了“海面浮冰寒冷”幾個關鍵詞。頁面跳轉后,出現了密密麻麻的搜索結果,大多是關于極地氣候、冰川融化的科普文章和新聞報道。相陽滑動鼠標滾輪,一篇篇標題飛速掠過,直到一張圖片讓他猛地停住了動作。
那是一張衛星拍攝的海冰照片,深藍色的海面上漂浮著大片白色的浮冰,邊緣處的冰塊破碎成不規則的形狀,在海流的推動下相互依偎。雖然沒有夢里的小黃鴨,但這片海域的寒冷質感、浮冰的分布形態,都和夢境中透過海面看到的景象驚人地相似。圖片下方的標注寫著:“南極思韋茨冰川附近海域衛星影像”。
“思韋茨冰川……”相陽低聲念出這個名字,指尖在鼠標上頓了頓,重新在搜索欄里輸入了這幾個字。
頁面加載的瞬間,更多關于思韋茨冰川的信息涌入眼簾。他點開維基百科的詞條,詳細的介紹文字和圖片撲面而來:思韋茨冰川位于南極洲西部,面積約 5.5萬平方公里,因其對全球海平面變化的敏感性被科學家稱為“末日冰川”;它正以每年約 500億噸的速度融化,是南極融化速度最快的冰川之一;冰川前緣的冰架不斷崩解,形成大量浮冰漂浮在周邊海域……
相陽的目光被屏幕上的圖片牢牢吸引。一張水下拍攝的照片里,冰川斷裂處的冰塊沉入海中,陽光透過冰層折射出幽藍的光芒,周圍的海水泛著冰冷的光澤,和他夢境中“透過海面的寒氣看到浮冰”的場景幾乎如出一轍。另一張航拍圖里,無數塊大小不一的浮冰在海面上鋪開,遠看像是散落在藍色絲絨上的碎鉆,只是這碎鉆帶著足以凍結一切的寒意。
他順著詞條往下翻閱,看到關于思韋茨冰川融化原因的分析: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海水溫度升高,暖流侵入冰川底部,加速了冰架的消融;極地大氣環流異常引發的強風,進一步加劇了冰架的崩解……這些專業術語對相陽來說再熟悉不過,但此刻結合著夢境中的寒冷觸感,卻讓他產生了一種奇妙的代入感。
相陽點開一個科研團隊拍攝的紀錄片片段,畫面里,科考船在布滿浮冰的海域艱難航行,船體碰撞冰塊的聲音透過揚聲器傳來,沉悶而清晰。鏡頭掃過海面,無數塊浮冰隨著波浪輕輕晃動,邊緣處不斷有碎冰脫落,墜入海中激起細小的水花。解說員低沉的聲音介紹著:“思韋茨冰川的融化已經進入不可逆階段,每一塊浮冰的漂移都在記錄著地球氣候的變化……”
看到這里,相陽的心跳莫名快了幾拍。他想起夢里那些聚集在一起的小黃鴨,它們在浮冰環繞的海面上不再飄蕩,仿佛在守護著什么。而現實中的思韋茨冰川,不也正像一位孤獨的守護者,在全球變暖的浪潮中艱難支撐嗎?那些不斷崩解的浮冰,不正是冰川發出的無聲吶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