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啥?我大宋還有能封禪泰山的皇帝?!
- 我講燭影斧聲,趙光義你哭什么?
- 翻個小白眼
- 2400字
- 2025-08-28 20:35:00
猛然聞聽這么一個消息,趙匡胤一時之間是又驚又喜。
一顆心不由的怦怦直跳。
一張原本黑的如同鍋底一樣的臉,也多出來了一些血色。
整個人的心情,那是肉眼速度變好。
無怪乎他會如此反應,實在是這個消息,真的太驚喜,太令人振奮了!
封禪泰山!
這可是封禪泰山!
自從始皇帝一統六國之后,封禪過泰山的皇帝屈指可數,無一例外,都非常人!
秦始皇一統六國,開創皇帝制度,自不必說。
隨后便是漢武帝,往死里揍匈奴,開疆拓土,思想大一統。
緊接著是中興漢室,再續兩百年強漢的漢光武帝劉秀。
而后便是唐高宗李治。
李治的功勞,和秦皇,漢武,光武他們比起來,自是比不上。
可若是放在整個歷史當中,和那眾多的帝王相比較的話,也同樣能拿得出手。
并沒有墮了封禪泰山的名頭。
至于唐玄宗李隆基,其在位期間,開創開元盛世。
大唐在此時被推上了頂峰。
雖然后面爆發了安史之亂,讓大唐迅速由盛至衰。
可在他封禪太山之時,安史之亂還沒有爆發,那時候的功績,是真的能拿得出手,一點兒都不虛。
一千多年下來,攏共就這么點人到泰山封禪過。
結果現在,自己大宋居然也出現了一位,到泰山進行封禪的帝王!
那他立下了多大的功勞,何等功績,根本無需多言!
只封禪泰山這四個字,便足可以說明一切。
看來,自己大宋能傳三百一十九年,不是沒有道理的!
“這……這趙恒是……是我的第幾子?”
趙光義的聲音響了起來,帶著一些急切。
自從這李成這個狗東西,來到這里之后,就沒有聽他放一個好屁。
一直以來,都是各種的說自己不是,還怎么要命怎么說,讓自己不斷的挨揍。
趙光義都被打絕望了,覺得這李成,接下來肯定還會接著如此對待自己。
哪成想,到了此時,突然間就來了一個這么大的驚喜!
他比趙匡胤還要急切。
在問出這話時,他心里面其實已經有了一定的答案。
那就是自己家的老二。
老大這個混賬玩意兒,自己看走了眼,沒讓他當皇帝,把他給圈禁了。
那皇位肯定要落到老二這小子身上。
李成看了一眼,突然間像是回光返照的一樣的趙光義,微愣了一下。
旋即意識到,他為什么亢奮了。
該說不說,只聽宋真宗封禪泰山,確實是挺唬人的。
可若是知道了,他這個封禪泰山的功勞,到底是如何來的之后,絕對能讓人下巴都掉下來了。
泰山都臟了。
從他之后,再無帝王去封禪泰山。
只從這個就能看出,這宋真宗封禪泰山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大!
“你的第三子趙德昌。”
李成此言一出,別說是趙光義了,就連趙匡胤都不由的為之一愣。
顯然在這件事情上,他也猜錯了。
按道理來講,不是應該是老二登基的嗎?
怎么就變成老三了?
莫非…趙光義家的老二夭折了?還是說,也被趙光義給囚禁起來了?
‘好!好!
沒看出來,我家老三居然還是這樣的一個大才!’
為什么是老三當了皇帝,而不是老二當皇帝,對于這事情的疑惑,在趙光義心里面存在了一瞬,馬上就被他給拋到了腦后。
管他是誰當皇帝,只要是自己兒子就行!
自己家老三真夠可以的,不是一般的人!
老三好啊,自己就排行老三當了皇帝。
自己家兒子,也是老三當了皇帝,功勞都大到可以去封禪泰山了!
果然,排行老三就是不一樣!
這皇帝,就得老三來當!
“這小子,還真沒看出來,居然有這么大的本事!
李小郎,請詳細說一下我家老三當上皇帝后,都干了何等事,立下了何等功績,又是如何封禪泰山的。
后面的人,對他又是何等評價。”
趙光義聲音有些沙啞的望著李成請求,整個人一下子就支楞起來了。
李成聞言,心中不由于樂。
他豈能不知,這驢車戰神心里面打的是什么主意?
不過想是要從宋真宗這個好兒子那里,找些底氣,想要來個父平子貴。
顯然,他是打錯了主意。
宋真宗的事兒說出來后,只會讓他更加的酸爽。
既然他要在這時候問,那就給他再送個驚喜。
正要開口,卻聽到趙匡胤的聲音響了起來。
“李小郎,這事兒先等一等,今日且別說了。
還是接著說這個狗畜生!”
在說這話時,他抬頭朝著窗外看了看。
雖窗戶未打開,卻也能看得出來,天要破曉了。
這今夜發生了那么大的事,接下來,還有諸多的事情要處置。
德昌這小子,既然能封禪泰山,那說明干出來的功績絕對也不小。
當了皇帝后,做出來的很多事情,那都值得大說特說的。
必然要花費很多時間。
都放到今日來講,顯然是來不及。
哪怕他對這事也同樣很期待。
可也只能將這份期待,給先壓下去。
趙光義聞言,頓時氣急敗壞。
趙匡胤這老豬狗,就是見不得自己一點好!
好不容易聽到一些能讓自己挺直腰桿的事,結果這老豬狗卻不讓說了!
真真是氣煞人!
他很想要出聲怒斥,但感受到渾身傳來的疼痛,終究還是沒敢多言。
他忍了!
李成聽到趙匡胤所言,便也點了點頭,止住了話頭。
沒在這件事情繼續多言。
反正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他也不著急。
驢車戰神的黑料太多了,包括他的后代。
那大多一個比一個的氣人,而且看趙匡胤的反應,只怕是在接下來,等到時間充足了,會好好的向自己詳細的了解宋真宗的事兒。
那他就更不著急了。
好飯不怕晚,等上幾天再給他們送驚喜也一樣。
“這個畜生,今后有沒有再攻打幽云?”
趙匡胤用玉斧指了指趙光義。
李成點頭:“有,雍熙三年。也就是六年之后再次動手了。
太平興國七年,遼景宗耶律賢去世,他十二歲的兒子耶律隆緒登基。
韓德讓,耶律斜珍作為輔政大臣。
蕭太后垂簾聽政。
得知這么一消息后,趙光義為之大喜。
嗅到了戰機。
認為這是再次北伐,收復幽云的好機會。
吸取上一次驢車漂移的教訓,這次他決定不再率兵親征……”
趙光義再次為之氣結。
能不能放尊重點,別說什么驢車漂移了?
真真是個過分!和驢車過不去了是吧!
趙匡胤聽了李成所言,提起的心放下來了一些。
這狗東西別親自的掌軍,讓大將領軍攻伐,那還是能成事的。
幽州之敗,雖然讓大宋元氣大傷。
但自己留下的家底兒足夠厚。
又有日新幫忙收攏潰兵,將之帶回,也稱不上傷筋動骨。
還有再戰之力。
沒有驢車戰神,瞎胡指揮添亂。
遼國那邊耶律賢剛死,少年天子繼位,內部不穩,這次北伐,獲得大勝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趙光義兵分三路,分為東,中,西,大舉進攻幽云。
在大軍出發之前,他面授機宜,拿出精心研制的平戎萬全陣圖給將領,讓他們按照陣圖行事……”
趙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