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先當學姐,再當學妹
- 我的時代1979!
- 老牛愛吃肉
- 2432字
- 2025-08-19 08:00:00
翌日。
靜安寺的鐘聲敲過十下時,許成軍站在路口。
兜里揣著糧票、布票以及...
朱老硬是塞給他的工業券和布票。
老人家說:“來趟上海不容易,家里父母惦記著,還有兄弟姊妹,總要帶點東西回去,我一個人吃穿用度都用不了,讓你拿著就拿著。”
許成軍是感動的。
雖然關懷后面還帶著期望,但是其中蘊含的情感是實打實的。
多寫幾篇論文報答他老人家吧。
這位清末走過來的老人,也是長壽的,前世活到了90多歲,還能看到許多許成軍在這個年代留下的痕跡。
“許同學,來啦!”
蘇曼舒穿的還是那件月白的確良襯衫被風掀起邊角,辮梢的蝴蝶結沾著片梧桐葉,下半身穿了件喇叭褲。
暖風一吹,少女的衣衫被攏得貼了身,胸前飽滿得撐起柔和的弧度,往下是細細一收的腰,再順著襯衫往下,腿又直又勻,那S形的曲線被風勾勒得明明白白,渾身透著股勻稱又飽滿的鮮活勁兒。
時髦文藝又性感。
嘶~
你懂白月光的感覺么?
“真要去綠波廊?”
“《試衣鏡》的稿費到了,夠吃幾回得了。”
“說了吃綠波廊,感謝蘇大師幫助么!”
“什么蘇大師啊,難聽死了!”
“好的,大師!”
“大師叫誰!”
1979年的南京東路還沒那么多霓虹,綠波廊的木質招牌在夕陽里泛著暗紅。
穿藏青制服的服務員掀開門簾時,桂花香混著蒸籠熱氣撲面而來,把兩人裹了個嚴實。
“兩位同志有預定?”服務員的白褂子漿得筆挺,目光在許成軍的布鞋上打了個轉。
又看了眼蘇曼舒的上海牌手表,以及嶄新的喇叭褲和襯衫,態度熱情了幾分。
“沒預定,就想嘗嘗招牌點心。”
靠窗的八仙桌鋪著藍格子桌布,桌角的花瓶插著塑料牡丹。
蘇曼舒剛坐下就彈了彈褲腿,喇叭褲膝蓋處的褶子還沒熨平。
“要點什么?”
許成軍把菜單推過去,紙面印著“親王點心宴”的字樣,旁邊用小字標著典故:1973年西哈努克親王訪滬專款定制。
賣情懷這玩意在哪個年代都不新鮮。
服務業嘛!
掙錢也不寒顫。
蘇曼舒的手指點在“桂花拉糕”那行,睫毛忽閃忽閃的:“就要這個,再要兩碗陽春面。”
“太少了。”許成軍搶過菜單,沖服務員喊,“再來份蟹粉小籠!”
蘇曼舒就硬拉他胳膊,沖著服務員擺手:“他開玩笑的啦!我們吃不了的。”
蟹粉小籠單價0.3元/只,一籠 6只1.8元。
在這年頭屬實是不便宜,但許成軍從后世來確實是沒短過吃穿,兜里有錢的時候,真就對這點不算在意。
“我胃口大嘛!”
“那也不行!”
“這次先聽我的!”
蒸籠端上來時冒著白煙,蟹粉小籠的褶子捏得像朵花。
而蘇曼舒的小臉鼓的像個小河豚。
氣的!
說了半天好話也沒哄好。
說來說去就是:“你太浪費了!”
許成軍攤手。
還是許成軍拿出前世的殺手锏,講了個土味笑話:“給你講個小故事,有一次上樓,我看見一個老爺爺提著東西,我看他辛苦,就想著幫他提一下,沒想到,我脫口而出的是--”
蘇曼舒大眼睛眨了眨,也不氣了,盯著許成軍。
啥啊!你能不能快說!
許成軍:“你猜”
蘇曼舒臉上還帶著點“被轉移話題”的警惕,但眼底那點氣已經散了,換上幾分無奈的好奇。
“猜什么猜,你這套路一看就是口誤鬧笑話。是不是想說‘幫你提一下’,結果說成別的了?”
許成軍憋著笑搖頭:“不對不對,再猜。”
“猜不出來,趕緊說!”
“脫口而出的是:老東西,爺爺我幫你提。”
“噗嗤。”
這年代的小姑娘哪經歷過這種土味笑話,那點氣也消了。
沒好氣的給了許成軍一個大白眼。
“下次不許了!”
“好的,大師——趕緊吃飯!”
蘇曼舒小心翼翼夾起一個,醋碟里的姜絲切得細如發絲。
“慢點吃,別燙著。”
服務員來添茶水時,看他們的眼神帶著笑意。
這年頭年輕人單獨下館子的少,尤其還是一男一女。
蘇曼舒下意識往許成軍身邊靠了靠,桌布下的膝蓋不經意碰到一起。
桂花拉糕甜得發膩,許成軍卻覺得正好。
在鳳陽插隊時,過年才能分到的幾塊水果糖!
真特么好吃!
什么玩意都得對比啊!
就是確實貴了點。
“復旦開學后,我帶你去圖書館。”蘇曼舒突然說,“那里有很多外文期刊,對你寫論文有幫助。”
“你經濟系的課不忙?”
“可以翹課。”她吐了吐舌頭,又趕緊正經起來,“我爸說做學問就得互相幫襯,他當年跟朱冬潤先生請教,也是這么過來的。”
好一個互相幫襯!
你爹知道你這么互相幫襯么!
一頓飯,一會功夫也就吃完。
許成軍毫無形象的往那一攤,腦子里想著一會去給爸媽、妹妹、錢明、杏花、老周他們買點啥。
蘇曼舒翻了個大白眼。
“這個給你。”許成軍低頭一看,三元錢,讓蘇曼舒從桌子底下偷偷遞過來。
“這是干啥?”
“給你呀,你剛來上海肯定用錢的地方,你去結賬,他們就覺得是你結賬了呀。”蘇曼舒大眼睛亮晶晶的。
什么天選傻姑娘。
許成軍一把推開:“想包養我啊,沒門!”
蘇曼舒鬧了個大紅臉,啐了一口。
結賬一共花了2.8元,不要糧票。
許成軍付的,第一次吃飯不能花人小姑娘錢吧!
1979年雖仍處計劃經濟,但改革開放已啟動,政策對高檔餐飲、涉外場所的糧票限制相對寬松。
綠波廊作主要面向老外、華人這些高消費群體,更接近“市場化消費”,顧客用餐時只需支付人民幣即可,無需單獨提供糧票。
至于外匯券,那是80年之后才有的東西。
等臨走時,蘇曼舒從包里拿出本《西方美學史》,遞給許成軍。
“許大師,送給你,應該對你寫東西有點用。”
確實有點用,以后批判那幫蛀蟲有了“文獻引用”。
美學嘛,國內朱光潛搞這個最出名,他不感冒就是了。
不過叫什么大師,好的不學壞的學倒是快。
“下回記得叫學長!”
“什么學長,我比你大一歲呢!你叫學姐才合適!”
誒?
學姐這調調也不是不行?
算了,不講開學讀研一的事了。
先當學姐,再當學妹!
一人多角!
“行啦,許大師,我先回去啦。”
馬路邊上,蘇曼舒一頭黑色長發如瀑,俏生生地站在那,笑著向許成軍招手。
“注意安全。”
許成軍回過神,翻了翻書,扉頁有她寫的小字:“思與境偕,文以載道。”
心思倒是真細。
再一抖,卻是調出來一張夾在里面的糧票——是張五斤的全國糧票。
這姑娘。
許成軍忙往前跑了幾步,喊道:“蘇老師,書里有糧票!”
旁邊路過個上海老大爺,看了眼許成軍,再看了眼蘇曼舒。
都是小年輕,哪有什么老師?
半晌,才想明白,一臉怪笑,嘟囔著:“現在個年輕人真會白相哦!”
卻聽蘇曼舒拜拜手,聲音不大卻很堅定。
“你留著用。”
“糧票緊俏,你剛來肯定不夠。”
傍...傍富婆?
學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