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華者們都冒個泡,這條規則怎么搞?”
“先餓著唄,實在受不了就吃,反正失敗懲罰又不是死?!?
“樓上的棄療了?心靈力衰減可是件大事,沒看現在官方也好、民間組織也好,都瘋了似的搶人嗎?!?
“人家要的都是大佬,肯定看不上普通人?!?
“我第二條就沒過,已經衰減過一次了。這次再衰減,估計直接到個位數了!”
“別想太多,趁著吃喝免費,能活一天賺一天!”
“對策研究室更新了,食物箱子開出的維生片這次規則能用?!?
“哦???”
“沒幣買個錘子!”
“干啊,上條規則沒過就沒幣,沒幣就買不了食物箱子,買不了箱子這條規則也過不了,這他娘的成惡性循環了!”
“沒箱子不一定過不了吧?別忘了第一條規則,很多人沒用薄荷糖,不也過了嗎?!?
“我三百斤大胖子,隨便燃燒點脂肪就過了!這就叫居安思危,叫你們平時不多吃點攢能量。”
“臥槽!樓上神人啊!”
“最羨慕大胃袋的一集。”
網絡上的熱議不斷,和第二條規則時一樣,因為沒有死亡壓力,所以氣氛不像第一條規則時那樣壓抑而絕望。
只是隨著人們發現心靈力越來越重要,對于挑戰失敗后心靈力會衰減這一點,也變得愈發難以接受。
而這次官方更新規則挑戰方法的速度飛快,規則發布后不到十分鐘,就更新了可以買食物箱子輔助過關的信息,看來是第一時間就做了實驗。
可即便如此,很多人因為沒通過第二條規則,導致沒幣,還是買不起。
好在針對這些人,官方也在兩個小時后發布了詳細攻略:即如何只靠喝水度過十五天。
這方面北星國的速度最快,因為從第一條末世規則爆發后幾個小時內,北星國官方就將大批各行各業的專家學者集中在一起,研究對策。
現在這份攻略,就是根據各科醫生、營養學家、乃至一些斷食達人的集思廣益,整合出來的一份資料。
攻略里開篇就給出結論:如果人本身健康,沒有什么基礎病,是能夠只靠喝水熬過十五天的。
只是后果可能很嚴重,比如人雖然能活下來,但部分臟器可能會出現衰竭情況。
就像當初第一條規則睡眠剝奪,有一些人堅持是堅持下來了,可事后卻落下了毛病。如頭疼、神經衰弱等后遺癥。
現在這條規則也是,在沒有死亡壓力的威脅下,幣不夠的人,有多少能冒著臟器衰竭的危險去熬過這十五天?
這種抉擇官方也沒法替別人做,所以只提供攻略。至于要不要堅持,還看每個人自己。
關瞳買完四個食物箱子后,心態就變得很平和。
他知道自己肯定能挑戰成功,所以現在想的更多的,還是繼續在【無字書】上用心靈力寫字造幣。
雖然他很想再開一頁,在第三頁上寫點什么,但一時又不知道寫什么好,所以還是先多造點幣再說。
升華幣這種東西,永遠不嫌多。雖然自己造的都是綁定幣,但能在終端商店用就行了,說不定下次商店上新就能買到好東西。
于是,關瞳又開始了他無人打擾的宅家寫字生涯。
大概是因為他自打規則后就沒冒泡的緣故,同學群里還活著的都以為他死了。
方倩在關瞳回復信息后,也沒再發新的信息過來,不知道如何了。
當然沒人打擾對關瞳來說是好事,他就喜歡一個人待著慢慢發育的感覺,就像他看書喜歡看種田、玩游戲喜歡玩養成一樣。
……
就在關瞳一個人沉迷寫字造幣之際,北星國的官方組織,末世規則對策研究室,正在一個辦公室里召開會議。
研究室的負責人是一個中年男人,短發濃眉,五官硬朗,看起來像是軍隊出身。
實際上這個名為“高良偉”的男人在成為負責人前,正是軍方的一名大校。
末世規則降臨后,頂層指定由高良偉來擔任負責人,就是認為他雷厲風行、一絲不茍的作風能壓得住各行各業的精英們,把他們擰成一股繩來對抗規則。
“各位,關于第三條末世規則的研討會現在開始,請有序發言。”坐在長桌一端的高良偉說道,“從左手邊張博士開始?!?
張博士點點頭,推了推眼鏡說道:“大家都知道我之前一直在研究的不是規則本身,而是盜火者的目的?,F在第三條規則出來,我認為已經很明顯了。”
“不管這個盜火者究竟是什么存在,但它的目的應該很明確。就是通過各種極限方式來在我們這顆星球上做人員篩選,最終讓篩選出來的人去……”
“去參與末世行動?!遍L桌另一邊一個長發男人打斷道,“張博士,這個我想大家第一天就知道了吧,盜火者自己都說了?!?
“周博士,我剛才說了有序發言吧?”院長高良偉凝視著長發男人,“你沒聽到嗎?”
周博士臉色微變,低聲說了句“不好意思”便閉口不言。
“張博士,你繼續?!?
“好,我接著說。的確,盜火者第一天降臨時就說了,所謂的四十九條末世規則,其實就是‘升華測試’的內容。通過測試的人會被選去參與末世行動……我想說的就是,如果我們確定要打造一支被選中的小隊,就必須從現在開始做準備,不能拖?!?
高良偉問道:“張博士你的意思是,現在就開始進行人員遴選?”
“是的,越快越好。因為末世規則的不斷更新,就是一個強者恒強的過程。越往后拖,想要培養特定人員就越困難。”
這時有人舉手想要提問。
“你說?!备吡紓ナ疽獾?。
“我想問為什么要培養特定人員,就不能從已通過幾條規則的人員中選拔嗎?譬如馬上就要開設的心靈力開發學院,從學院里挑人不是更好嗎?”
張博士剛要開口,高良偉說道:“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因為要考慮滲透風險,所以最好選擇背景過關的人員培養?!?
“滲透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