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7章 激昂

隨著漁陽營投入戰場,兩股騎兵洪流在戰場上相互撞擊,鐵甲碰撞出火花,兵器交擊出金鐵交鳴之聲。

漢軍步兵頑強地抵御著鮮卑騎兵的沖擊,漢軍騎兵則在兩翼阻攔著胡騎前進。

在一番僵持之下,胡人沖鋒的勢頭總算被漢軍攔住,接下來就是步騎配合的絞殺。

沒錯,幽州騎兵目下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打不過王庭突騎。

但配合上步兵的聯合絞殺,胡騎應接不暇。

這場生死的較量,喚醒了漢軍沉睡的勇氣。

他們在全無退路之時,反而爆發了強大的戰力。

其實漢兵拼殺一點也不比鮮卑差,為什么這么多年一直打敗仗呢,除了出陣的漢軍將領確實不太行以外。

還在于統帥層都有退路,打了敗仗可以花錢免死……

就像李廣將軍那般,不是迷路就是全軍覆沒,最后花錢買命……

統帥層都養成這樣的習慣了,誰還愿意與基層士兵同生共死?

基層士兵一看統帥畏戰先逃,仗還怎么打?

劉備、鮮于輔這些一線指揮官,始終保持著與士兵身在前線。

劉虞的大旗也未曾動搖,漢兵們見到統帥還在戰場,自然殺著殺著血性就殺回來了。

遠在后方的和連盯緊戰場,卻發現己方突騎遲遲無法突破,進攻陷入遲滯,他撥刀大怒。

“一群廢物,難道還要本汗親自殺入戰場嗎?”

竇賓冷眼旁觀,心中暗道是,那也得你有這個本事……

大可汗向來是身在一線,可小可汗呢?

自從去年在代郡被幽州游俠傷了過后,一直不敢親赴戰場。

他穿著華麗的漢制明光鎧,卻在親衛的庇護下躲在最后方。

一味地要求鮮卑突騎做他們做不到的事情。

廢話,要是人都不怕死,那封建軍隊承受打擊能力也不會那么低了。

這浩浩蕩蕩的兩萬步騎,實則大多數人都是承擔著耀武揚威,嚇跨敵方氣勢的作用。

在真正的戰場上能勇敢殺敵的也就是領頭帶甲的幾百人。

這幾百人垮掉了,剩下的人就是跟著跑……

縱然這鮮卑精銳以狂野的氣勢和奮死的精神,試圖打破漢軍的銅墻鐵壁。

可漢軍的布陣卻是劉備針對胡人騎兵而專門設置的。

在車陣中的弩手四面射殺著外部的騎兵。

長戟兵在外圍攔截突騎。

胡騎只能繞著漢軍的步兵營轉圈,然后被漢軍長矛截下馬來。

弓騎手則難以應對漢軍強大的弩兵,在一番對射下,率先逃離了漢軍二線陣地。

但在激戰下,前方失去了騎兵保護側翼的一線漢軍,卻陷入僵局。

最前方陣地的五個營已經有兩個營的奔命兵在胡騎的騎射攻勢下,開始潰敗。

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殺紅了眼的關羽持著步槊赤膊上陣,連斬兩名百夫長,手刃步騎十數人。

胡騎凡所過處,人仰馬翻。

草原的勇士們縱馬沖鋒,漢軍士兵則以堅韌的意志和精湛的戰術抵御著強敵。

雙方僵持到最后,都已是氣懸一線。

和連再三下令,催促莫護跋攻破漢軍。

然而這位慕容部的大人也不是傻子。

他帶著部下來幽州是為了搶錢、搶糧、搶女人來的。

不是為了小可汗送命來的。

早期的胡人部落,可不是部落大人一個人說了算,把自家人都拼光了,回去沒辦法給部落交代的。

太過衰弱的部落,也會在部落混戰中被強敵兼并。

沒鹿回部后來就是被拓跋部兼并了。

這兩個部落大人都是人精,沒打算陪和連玩到底。

一看漢軍陣地久攻不破,莫護跋立刻佯裝敗走,率先撤出戰場。

正在持弩射殺鮮卑兵的閻柔望見遠方的煙塵,興奮道:“玄德兄,你看胡人開始潰走了。”

“急擊勿失!”

劉備點了點頭,封建時代,決定戰斗最終勝負的,可能就是那么幾百精兵。

烏丸營一直留在戰場后方作為預備隊,尚未投入戰斗。

而鮮卑騎兵在早上便已和漢軍先鋒在鷂兒嶺交戰一場,隨后便投入統漠聚的交鋒。

這支軍隊奔襲了數十里,面對以逸待勞的漢軍早已成強弩之末。

在胡人筋疲力竭的狀態下,這支六百人的烏丸營,將毀天滅地!

在兩軍最后僵持的一刻內,劉備快速策馬回到后方,開始下令。

“鎧曹,分發甲胄。”

“烏丸營,上馬。”

他自己也換上了一件全套的盆領鐵鎧,之前主持步兵射擊的時候,穿的是輕便的半身兩當鎧。

做騎兵突擊,就得準備周全了。

他放下佩劍,轉而拿起了一柄繯首刀綁在腰間,又拿了一把手戟防身。

劉備雖然是幽州劍圣,但在軍隊中,他從來沒有用劍的記錄,一直都是用繯首刀、手戟、匕首等。

劍是禮器,能養人德行,適合游俠行走,也適合步戰穿刺。

但在亂軍中,還是繯首刀更適合劈砍混戰,于是乎每到戰前,劉備必定是用刀的。

適用于騎兵沖鋒的長柄兵器呢,劉備用的不是常見的矛、槊。

而是鎩——一種將短劍接在矛桿上的兵器。

矛戟槊鈹鎩,這五長柄是漢代軍隊中的標配武器。

張飛則穿著一身魚鱗甲,頭頂兜鍪,持著的長柄兵器為矟。

劉熙《釋名》云:“矛長丈八曰矟,馬上所持。”

兩人的馬上兵器都在兩米五往上。

大風席卷戰場。

劉備望著逐漸混亂的胡騎,深深地吸了口氣。

往昔戰事歷歷在目。

自建寧元年(168年)至光和二年(179年),十年之中,胡人年年寇邊,僅見于記載的就有:鮮卑七寇并州,五寇幽州,二寇涼州。

東漢的國勢衰弱不堪,政治動蕩,天災人禍頻繁,靈帝既無力也無暇招架鮮卑的寇掠。

于是這些年,鮮卑幾乎已到肆無忌憚的地步。

僅僅是,熹平六年(177年)從春至秋的幾個月中,鮮卑就襲擾邊塞多達三十多次。

由于王朝的衰弱與邊將的無能,在熹平大敗后,更致使鮮卑的欲望惡性膨脹,他們趁著漢軍衰弱,更是要一口氣把整個幽并都變成鮮卑的牧場!

劉備念此,面向烏丸營的漢軍軍官和數百名胡漢混編的軍隊,拔出繯首刀,慷慨陳詞。

“近二十年來,鮮卑年年抄掠,把我漢兵當做只會躲在城墻后的懦夫,漢家百姓把我等當做只會殺良冒功的窩囊廢!”

“諸位,這種恥辱,還要持續到什么時候?”

“我知曉你們心中也委屈,朝廷諸公只為茍全私利,不顧邊民死活,邊將怯懦如鼠,克扣軍餉,魚肉百姓。”

“從今日開始,這一切都該結束了,都是漢家的大好兒郎,我漢軍已經忍了二十年,難道還要一直忍耐下去嗎?”

“此時不博,有何顏面再回居庸關見幽燕百姓!”

“邊民涂炭多年,漢家威風盡失,此役自當一戰雪恥!”

漢兵們你看我我看你,烏丸兵對恥辱這個概念沒什么感覺。

但烏丸營中的漢軍基層軍官卻是個個義憤填膺。

沒別的原因,就因為太憋屈了。

要是漢朝是個羸弱的王朝,也不說啥。

可東漢卻是曾經有過踏破燕然山,深入天山,徹底擊潰北匈奴的宏偉事跡在身的。

過往的輝煌已然蒙塵,邊民年年被鮮卑抄掠而衍生出的憎恨,兩種強烈的情緒瞬間點燃漢軍死戰的決心。

漢末邊軍戰斗力不差的,基層軍官也不差,只是選官制度出了問題,以至于極度缺乏合適的邊將。

邊將來了邊塞就想著殺良冒功,克扣軍餉,斂財百姓去賄賂宦官,完全失去了作為軍官的擔當和勇氣。

在這種大環境下,有個人出來鼓動了邊軍復仇的勇氣,這把烈火會把漢軍全部點燃。

“想報仇的將士,隨我出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水县| 黔东| 玉溪市| 建始县| 杭州市| 徐州市| 壤塘县| 和田县| 东城区| 屏南县| 龙游县| 伊川县| 青神县| 东乡族自治县| 伊川县| 乌鲁木齐市| 福建省| 浮梁县| 固始县| 白城市| 孟村| 镇雄县| 万年县| 德令哈市| 吉木乃县| 嘉荫县| 武威市| 南召县| 枣庄市| 沾化县| 边坝县| 福海县| 岗巴县| 冀州市| 青铜峡市| 赣榆县| 舞阳县| 南澳县| 渝中区| 霍城县| 珲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