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前方!
- 末日這種事當然是要上報啦
- 暗黑煉獄
- 2129字
- 2025-07-24 11:41:34
“請您放心,您的身份安全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絕不會讓那些家伙有機可乘的!”
陳勁剛信誓旦旦的保證道。
在這座名為【逐光工程】的大廈建立起來之前,身為砥柱的張云絕對不容有失,這是上面下達的死命令。
他們早在加入這場工作時,就已經做好了替張云擋槍子的準備。
“倒也不用這么緊張,我不覺得那些家伙能翻起什么大浪來,只是有點煩而已。”
“對了,錢院士他們應該還沒有走吧?”張云突然問道。
“是的,他們現在也住在安全局安排的住所,接受常規流程。
按照計劃,他們會在接下來的三天內,分批次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接手各自研究所的項目工作。”
張云瞇著眼睛,躺在躺椅上沉思良久,隨后說道:
“老陳,明天上午的工作不用推了。”
“幫我跟上層聯系一下,我有一個計劃。”
“是。”
陳勁剛沒有質疑對方,很快就去和上層人對接。
15分鐘后,張云在特殊房間和遠在北方的那些人進行了一場時長20分鐘的視頻通話。
雖然不知道張云說了些什么,但最終的結果就是——
上面的人同意了張云的計劃,并且很快就給予了支持。
……
第2天上午,張云打著哈欠,帶著些許睡意走進了會議室。
和昨天一樣,接到通知的學者們早已集體到場等候。
看著這些精神抖擻,目光炯炯的老專家們,張云心里忍不住嘀咕:
“這些老人家精力怎么這么旺盛?”
“到底誰才是年輕人?”
他自己都還遲到了十幾分鐘呢。
徐晨這家伙為了讓他有一個較為充足的睡眠,特地沒定鬧鐘,張云還是自己睡到自然醒的。
雖然耽誤了一些人的時間,但他們似乎并沒有怨言。
他們只是有些疑惑的看著手上收到的那些東西。
每個人的桌案上都放著一堆文件報告,全都寫著機密。
最離譜的是看上去還挺有年份的,一部分紙張泛黃,像是上個世紀的工藝。
一些地方的油墨甚至印爛了,蓋的印章也有做舊處理,內容很多還是手寫。
他們一開始還擔心是什么重要的文件,怕弄壞了。
但當他們仔細查看的時候,腦袋上都浮現出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這是什么?
上面怎么有我年輕時的照片,還有我的簽名?
我什么時候參加過這些項目了?
一部分人甚至收到了幾個有磨損的獎章,還有一些特殊證書。
以表達他們諸多年,忍辱負重參與地下工作的感謝。
落款單位都是些他們從未接觸過的,聽起來就很神秘的機構。
錢院士忍不住抬起頭,聲音中充滿了困惑:
“張顧問……這……這些文件是怎么回事?
這照片上的人確實是我年輕時的樣子,可這簽名……
還有這些項目……我發誓我從來沒參加過啊!
這些獎章……又是從哪里冒出來的?”
他揚了揚手中那份寫著:
表彰錢千鈞同志在【點火計劃】中的卓越貢獻與長期潛伏的“證書”。
會議室內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在張云身上,等待著他的解釋。
張云咳嗽兩聲,目光看著在場的眾人,緩緩開口:
“各位前輩,這些文件,獎章,還有所謂的項目記錄,確實不是你們過去真實經歷的。”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
“但從現在起,它們就是真實的。”
“我們都知道,對面已經盯上了我們,調查也在進行中。
如果繼續讓大家以現在的身份應對,很容易暴露真正的情況。”
“所以我的計劃是,構建一個明面上的組織,把所有懷疑和目光都吸引過去!”
“這個組織叫做[前方],由上世紀龍國數位杰出學者牽頭組建,距今已有40多年歷史。”
“40多年里,有無數人加入,一直在暗中攻克世界前沿理論,很多成果都沒有公開。”
“而我們所有人,從現在起,都是這個組織的一員。”
張云指了指眾人手中的東西,“至于這些文件和獎章,都是為了讓大家的[身份]更可信。”
“上面的照片,簽名,還有項目記錄,都是圍繞[前方]組織的歷史和工作編造的。
目的就是讓我們能合理地融入這個設定。”
“另外,幾年前那次超導體材料失竊事件,大家應該還有印象吧。”
這話一說,臺下有些人的臉色變得很難看。
張云口中說的那件事情,發生在三年前。
當時位于南方某基地的的研究所遭到入侵。
三名偽裝成清潔工的境外特工潛入核心檔案室,竊取了新型超導體材料實驗數據的文件。
而現在在會議室里,就有當時該項目的幾位負責人,他們在那件事后都接受了處分。
那次事件導致項目被迫延期兩年。
但這還不是最嚴重的。
更嚴重的是,失竊的部分材料后來出現在黑市上,被多個情報機構競相購買。
“那次失竊是真實發生的,造成了損失,龍國也發表了譴責。”
張云臉色平靜道:
“我們可以把那次被竊取的文件材料,說成是[前方]組織的成果。”
“就以那次失竊為導火索,解釋成因為成果被竊取,我們才決定不再隱忍。”
“現在我們要把40多年來積累的成果,在繼承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正式展現在大眾眼前。”
“而【點火計劃】,就是[前方]組織在上世紀就已開展的工作。
【逐光工程】則是執行這個計劃的正式行動。”
“這樣一來,我們有了完整的背景,經歷和行動理由,能最大限度地隱藏真實情況。
而我本人,在這個龐大的虛構故事里,只需要扮演一個由[前方]組織培養出來的,負責技術對接的年輕學者即可,毫不起眼。”
會議室里陷入短暫的寂靜,隨后響起一片低低的議論聲。
學者們面面相覷,都被張云這個大膽而精妙的“謊言”構思所震撼。
利用真實的歷史事件作為支點,構建一個橫跨四十年的宏大背景!
將當前的一切行動都納入這個虛構卻又邏輯自洽的敘事框架內……
這思路確實出人意料。
錢院士反應過來,苦笑著搖搖頭:
“張顧問,你這是要讓我們所有人,都成為特工,演一出大戲啊!”
雖然驚訝,但仔細一想,這的確是當前應對困局的一個絕妙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