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麻煩
- 末日這種事當然是要上報啦
- 暗黑煉獄
- 2033字
- 2025-07-23 16:02:58
“對了,還有件事。”
張云突然道。
“什么?”
“明天給我找個漂亮的按摩技師來,這小子是扛大炮的吧,手勁那么大,想捏死我?”
張云嘟了嘟嘴,指著徐晨開了個玩笑。
徐晨愣了一下,隨即和陳勁剛都忍不住笑了起來,房間內的氣氛頓時輕松了不少。
就在這時,陳勁剛口袋里的加密通訊器突兀地震動起來。
他迅速接通,只聽了沒幾句,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神情變得異常凝重。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張云察覺到氣氛突變,立刻坐直了身體,疑惑地問道。
陳勁剛掛斷電話,語氣沉重地看向張云:
“是海外人才召回工作組那邊的緊急報告。
我們在飛鷹國的召回行動遇到了阻礙,聯邦調查局出手了。
他們以各種莫須有的名義,在機場攔截甚至直接上門帶人。
目前已有至少一百位準備回國的科學家和工程師被他們強行扣留了!”
“召回?”
張云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
他之前專注于技術方案,對這項全局性部署了解不多。
雖然張云是災難戰略籌備工作的領頭人,但并非什么事情都是由張云決定。
軍方上的部署、應對災難的工程項目,這些都是由更高層領導。
在名義上,張云只是顧問,并沒有絕對的決策權,只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
明面上的所有行動都是國家牽頭,而張云則是暗處的一枚重要棋子,這也是對他的保護。
陳勁剛點頭確認:
“是的,根據決策,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末日危機,也為了盡可能保全國民,國家啟動了歸巢的行動。
緊急召回所有在海外具備高價值技能或身份的龍國公民,特別是各領域的科學家,工程師和關鍵技術人才。
無論他們最終是否直接參與【逐光工程】或【點火計劃】。
國家都有責任確保他們在災難降臨時身處相對安全的國土,而不是流落異鄉。
這些人才,都是我們寶貴的同胞!”
徐晨也臉色難看,道:
“應該是我們的動作太大,時間抓得太緊,讓他們起疑了吧?
這種事情也在意料之中,只是沒想到他們反應這么快。
而且居然敢堂而皇之的扣人,這是不把我們放在眼里啊!”
張云對于這種手段也是感到無恥,隨后問道:
“那國家打算怎么處理?”
陳勁剛想了想,隨后說道:
“大概率會通過外交手段向飛鷹國提出交涉,要求馬上釋放被扣押人員。”
“不過以那邊的態度大概率會拖延實施,他們有很多慣用的手段。”
張云眉頭微皺,“都這樣了還只是采取外交手段嗎?”
徐晨有些無奈的解釋道:
“目前國家對于災難預案還在計劃當中,我們并不打算過早宣布末日,那會引起恐慌。
最開始想的就是,先把消息封鎖,集中資源暗中展開基建行動。
然后再用小半年時間,讓人民適應這種高速運作的狀態,提高人們的危機意識。
屆時,我們才會對外透露有關末日的消息。
但在如今的時間點,這一切的籌辦都需要有人才加入,于是就想到偷偷轉移這些人。”
陳勁剛也接著對方的話,說道:
“但現在看來,對方比我們想象的要更加警覺。”
張云緊接著問:
“他們被抓起來,是否有泄密的風險?”
“這個不用擔心,我們在發給他們的邀請函上并沒有透露任何相關的情報。
所以對于他們來說,即便是禁不住審問,也沒辦法說出什么對我們不利的消息。
只是為了那些海外同胞著想,對面可能也會采取外交手段施壓,逼迫我們告知詳情。”
對于國家的決定,張云完全能夠理解。
在局勢穩定下來之前,還不能告知民眾這件事情,對外更是如此。
若是提早發布了末日相關的情況,會造成民眾的恐慌。
那樣在末日到來之前人類就會先一步大亂,對接下來的計劃極其不利。
所以國家采取的是先掌握話語權,用技術領先讓周邊國家不敢搗亂。
這樣,當未來不得不公開真相時,龍國展現出的強大實力將成為穩定民心的基石。
也能有效震懾周邊潛在的不安定因素,使得國內計劃的順利執行。
說白了,就是龍國好不容易得到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們想要贏在起跑線上。
先跑上一段時間!
等到末日降臨前一兩個月再向全世界攤牌,讓海外也能稍微有些準備。
這是符合人理,又謹慎的做法。
但現在對面已經將那些研究員當成了人質,龍國反而陷入了被動。
張云摸著下巴,沉思著:
“這些人必須盡快回歸,拖得越久對我們越不利。
而如果我們表現的太過緊急,對面就越是覺得我們有貓膩,越是不肯松口。”
“是的。”
陳勁剛皺著眉點頭,這就是麻煩的點。
他們不可能瞞著全世界那么多雙眼睛,悄悄的干活,而不發出一點聲響。
這臺盤踞在亞洲的基建狂魔一旦啟動,必然聲勢浩大。
徐晨一臉憂心忡忡,緊張的說道:
“你們好像忽視了一個問題,既然對面已經有了反應,顯然接下來就是派遣特工或間諜潛入龍國。
甚至不需要怎么調查,他們就會將矛頭指向安全局。
一旦讓他們注意到這里,張云的身份恐怕就有暴露的風險!”
陳勁剛點點頭,道:
“我剛剛收到的消息來自于其他地方的安全局情報部門。
他們說已經抓到了幾個疑似間諜的人,還有一部分人因為消息走漏,和海關發生了槍戰。
打死了好幾個人,抓了幾個如今正在審問。”
“確實,咱們瞞不了多久。”
張云知道這么大的事肯定會走漏風聲,內部審查再嚴格,也總有被人趁虛而入的機會。
尤其是在這個節骨眼上,更是不能掉以輕心。
可你要說拿出點實際防備手段的話,現在的安全局人手不足,好多地方都需要警戒。
這看上去好像是個無解的問題,現在消息流通這么發達,想干什么都有人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