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保命之術,能溜則溜
- 洪荒:拜師通天,元始偷聽我心聲
- 天天都要發瘋
- 2049字
- 2025-07-27 09:00:00
雖說挑選的都是避險之法,但多寶卻絲毫不覺得這有什么可丟人的。
只因他永遠奉行一句話“只活下來的人,才配輸出。”
當然,多寶也并非不重視自身修為,畢竟這才是一切的根基所在。
不愿浪費時間的多寶迅速盤膝而坐,并將那玉石置于身前,很快便進空冥之境。
千年光陰于洪荒不過彈指之間,但青云谷中卻早已換了一番景象。
谷內靈植受多寶道韻滋養,已長得遮天蔽日,藤蔓簾幕上的紫花常開不敗,連月牙泉的靈光都比往日濃郁了三分。
洞府內,多寶盤膝坐于石床之上,周身環繞著三道虛影時而化作鏡光閃爍,虛實難辨。
時而融入五行靈氣,隱于泉石之間,時而騰起一團祥云,帶起風雷之聲。
這正是他苦修千年的成果。
鏡花水月已能做到虛實切換自如,縱使金仙當面,也需費些功夫才能識破。
五行遁法更是練就得爐火純青,心念一動便能借土行潛入山底,憑木行藏于林間,端的是保命的絕技。
至于騰云駕霧,雖未達一日三千萬里的極致,卻也能在云層中瞬息穿梭,尋常金仙絕難追上。
“將這三門秘術練至入門。”
“自身安全總算是多了幾分保障,有此三術在身,別說玄仙,就是普通金仙之境在速度方面我也可堪一戰。”
多寶睜開眼,臉上的欣喜卻無法掩蓋。
指尖劃過石案上的青盞,靈水泛起漣漪,映出他眼底的自信。
這千年里,他每日除了打磨秘術,便是反復揣摩那部伴生的《多寶經》。
此經與他本體多寶塔同源,開篇便言“寶者,道之顯也;多寶者,萬道歸宗也”,字字珠璣,與他先天道途契合無間。
昆侖山的靈氣本就粘稠如液,再經《多寶經》運轉,便如百川歸海般涌入他體內,在經脈中流轉周天,淬煉著玄仙初期的道基。
“玄仙初期終究太弱,若想在巫妖量劫中分一杯羹,至少也得踏入金仙境?!?
多寶望向洞外,目光落在谷口“青云”二字上。
那字跡附帶的大羅氣機威勢依舊,多寶不過對視片刻,便覺頭暈目眩,識海刺痛非常。
“這就是大羅金仙嗎,只是一縷氣機都有如此威勢,當真令人向往,既如此那就先定個小目標,于巫妖量劫中成就大羅。”
雖然多寶知曉,這十分困難,甚至有些天方夜譚。
但前世有句話說的好“人要是沒有夢想跟咸魚有什么區別?”
此刻他自身玄仙之境與大羅金仙之間可還隔著金仙,太乙金仙兩個大境界。
玄仙積攢法力,感悟法則,金仙境承載法則,結萬法不侵之軀。
太乙金仙,凝五行之氣,聚太乙道果,體內法力生生不息,亦可開辟一方世界。
多寶心中清楚,這里面的艱辛根本不足外人道哉。
接著他深吸一口氣,將《多寶經》運轉至極致。
剎那間,青云谷內的先天靈氣如潮水般涌來,在洞府中凝成一道靈氣漩渦,而他便身處漩渦中心,如鯨吞般吸納著精純的靈氣。
這些靈氣入體后,并未直接沖擊境界壁壘,而是被《多寶經》引導著,一遍遍沖刷經脈、淬煉元神,將玄仙初期的根基打得愈發扎實。
多寶知曉,修煉最忌拔苗助長,所以他也不曾著急突破境界。
日子便在這般平靜的修煉中流逝。
多寶每日除了吸納靈氣,便是以元神溫養元始所贈的金劍。
偶爾也會走出洞府,借著巡視青云谷的機會,演練鏡花水月與五行遁法。
他曾試過以鏡花水月隱去身形,靠近一處潛修的生靈,對方竟毫無察覺。
又以五行遁法潛入月牙泉底,昆侖山上的靈木,金石,都成了多寶修煉遁法的實驗對象。
這般修煉,雖無驚天動地的異象,卻如細水長流般穩步向前。
千年后,當多寶再次睜眼時,體內玄仙初期的壁壘已隱隱松動,元神愈發凝實,周身道韻也厚重了許多。
他能清晰地感覺到,自己對《多寶經》的掌控又深了一層,仿佛舉手投足間,便能引動周遭的靈氣化作種種法寶虛影。
“玄仙中期,不遠了?!?
多寶撫掌輕笑,望向洞外流轉的云霞。
但是他知道,這只是開始。
待鴻鈞講道,洪荒大幕序幕便會拉開,屆時他需以更強的實力來應對。
而眼下,唯有扎穩根基,方能在未來的驚濤駭浪中站穩腳跟。
想到此處,他再次閉上雙眼,《多寶經》的經文在識海中流轉,與昆侖山的道韻交相輝映。
青云谷的靈氣漩渦,又開始緩緩轉動起來。
此刻,距鴻鈞講道之日已不足千年光景。
洪荒世界洪荒早已沸反盈天。
不周山承接天地,是前往天外的最佳路徑,各路修士在此匯集。
抬眼望去。
羽衣蹁躚的仙子,踏在花瓣上御風而行。
更有隱世萬年的老怪物,化作一道流光劃破天際,只留下一串道韻余波。
這些修士中,玄仙不過是墊底,金仙隨處可見。
連太乙金仙都不算稀奇,偶爾閃過幾道大羅氣息,便引得周遭一片敬畏。
修為不足者就連不周山上的盤古威壓都無法克服,就更別談什么前往天外。
虛空之中,撕裂聲不絕,有修士被空間亂流刮得衣衫襤褸,踉蹌現身。
可即使如此,奮不顧身者不知幾許,比起錯過圣人講道的遺憾,這點兇險又算得了什么?
他們身處底層,又豈會不知修煉艱辛,為了那一絲機會,雖死無悔。
山壁平臺上,大羅金仙們圍坐論道,指尖靈光流轉。
腳下修士們為一塊避風處打得頭破血流,他們卻只淡淡瞥一眼,只覺可笑異常。
“土雞瓦狗也配窺道?”
“圣人之道,豈是這等連大羅門檻都摸不到的東西能染指的?”
可惜,這些大能卻忘了,他們在圣人眼中又何嘗不是螻蟻之輩,彈指可滅。
山風卷著血味,卻吹不散底層生靈的向道執念。
可在這些冷眼旁觀的大能眼中,這些掙扎不過是大道演化里,該被篩去的塵埃。
只因紫霄宮機緣,從來都與底層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