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直面張建軍 (一)
- 1990游戲教父從紅白機開始
- 鹿以西
- 2236字
- 2025-08-05 11:59:00
夏日的深川,悶熱潮濕,即使茶樓里空調聲呼呼作響,也驅不散窗外涌入的燥熱。樓下,車流不息,喇叭聲、自行車鈴聲、小販的叫賣聲混雜在一起,匯成一曲充滿時代活力的嘈雜交響樂。
陳燃剛踏進包間,目光就被一個身影牢牢抓住。那人身穿白色西裝,大喇喇地翹著二郎腿,穩坐在太師椅上,指間夾著一根“555”香煙,正悠哉地吞云吐霧,神情說不出的得意。
張建軍!
即便隔了兩輩子,陳燃還是一眼就認出了這張臉——那雙精明得有些狡詐的小眼睛,嘴角總是掛著似笑非笑的表情,以及骨子里透出的,那股子商人特有的市儈氣息。
陳燃的心臟劇烈跳動起來,手掌瞬間冒出冷汗。前世的記憶如潮水般洶涌而至:這張臉,這個笑容,就是在這樣的包間里,張建軍曾拍著他的肩膀,一口一個“兄弟”,說著“我們合作吧”,轉頭卻把他的心血之作《炎黃:淵圖》偷走,改得面目全非,甚至還倒打一耙……
陳燃用了幾秒鐘才勉強平復表情,但內心的憤怒已如巖漿般翻涌,灼燒著他的理智。
“陳老弟!久仰大名啊!”張建軍一見陳燃進門,立刻熱情洋溢地起身,仿佛見到了失散多年的親兄弟,“快坐快坐,我可是點了這里最好的鐵觀音,您嘗嘗。”
陳燃沒有被這虛假的熱情所迷惑,徑直走到他對面坐下,語氣波瀾不驚:“張老板找我,有什么事?”
“哈哈,年輕人就是爽快!”張建軍重新坐下,彈了彈煙灰,笑得意味深長,“我呢,做生意向來直來直去,不喜歡繞彎子。最近市面上您那個‘燎原工作室’的漢化游戲,可是火得很啊!”
陳燃端起茶杯,輕抿一口,靜靜等著他的下文。
“說實話,我張某人在這一行干了快十年了,從紅白機剛進來那會兒就開始做,什么樣的技術我沒見過?”張建軍得意地笑了笑,“但您這手漢化,確實讓我開了眼界。”
隔壁包間傳來嘩啦啦的麻將聲,洗牌聲和偶爾的叫牌聲混雜在一起,充滿了那個年代市井的喧囂。
陳燃放下茶杯,目光平靜地看向張建軍:“謝謝夸獎。不過我想,您約我來,不是為了夸我的。”
“聰明!我喜歡和聰明人打交道。”張建軍身子前傾,壓低了聲音,“小老弟,有沒有興趣,來我‘巨人電子’?”
“什么意思?”陳燃不動聲色。
“技術總監,月薪五千,外加年終獎。”張建軍伸出一根手指,慢悠悠地搖了搖,“五千啊,小老弟,在深川這地方,能拿五千月薪的技術人員有幾個?”
1990年,普通工人月薪不過一兩百,五千無疑是相當可觀的數字。張建軍顯然對這個開價很滿意,眼中閃爍著勢在必得的光芒。
陳燃幾乎要笑出聲來。眼前這張嘴臉,和七年后那個拍著他肩膀,說著“咱們兄弟聯手干大事”的人,簡直如出一轍。只不過現在開出的是月薪五千,前世是八千,考慮到通脹,連誘餌的價值都沒變。
他內心的怒火更甚,卻竭力克制著。
“我的技術,不外賣。”陳燃的聲音很平靜,但握著茶杯的指節,卻因用力而發白。
張建軍臉上的笑容僵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復正常:“小老弟,年輕人有志氣是好事,但也要識時務啊。您看看現在市場上,您那些漢化游戲被人模仿得滿街都是,一片漢化芯片才賣五十塊,您還能賺什么錢?”
說著,他從公文包里掏出幾個透明塑料盒子,“嘩啦”一聲攤在桌上。
每個盒子里都裝著一個黑色芯片,外面貼著粗糙的標簽:“您看看,《雙截龍》漢化版,《魂斗羅》漢化版,連您那個成龍彩蛋都一模一樣。”
陳燃掃了一眼那些粗糙的芯片盒子,包裝簡陋,印刷質量極差,但確實是他們漢化版本的翻版。
一瞬間,時光仿佛倒流,他又看見了那個被改得面目全非的《炎黃:淵圖》封面——粗劣的美工,錯漏百出的文案……那種被人糟蹋心血的憤怒,如潮水般涌上心頭。
“這些不都是您的杰作?”陳燃的語氣依然平靜得可怕。
“生意嘛,總要講個供需關系。”張建軍重新點了根煙,哈哈大笑起來,絲毫沒有被當面戳穿的尷尬,反而顯得更加得意,“市場需要便宜的漢化游戲,我就供應便宜的漢化游戲。這叫市場經濟,小老弟。”
市場經濟?這個詞讓陳燃的胃一陣翻騰。
記憶深處,那個熟悉的聲音再次響起:“陳兄弟,咱們這叫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當年的張建軍就是這樣,把偷竊說成競爭,把抄襲包裝成創新。
“張老板,您覺得這樣做合適嗎?”陳燃的聲音有些顫抖,不是因為害怕,而是因為憤怒已到臨界點。
“合適?”張建軍笑得更放肆了,“小老弟,您這話問得有意思。什么叫合適不合適?能賺錢就合適!您搞那些漢化,投入那么多心血,結果呢?我隨便找個工廠壓制一批芯片,成本降到最低,照樣賣得火熱。這就是現實!”
陳燃的牙齒咬得咯吱作響。這番說辭如此熟悉,仿佛錄音機在重播。只是當年張建軍說的是“游戲開發”,現在說的是“漢化技術”,但那種對創作者的輕蔑和嘲諷,一點都沒變。
茶樓外面傳來汽車喇叭聲,混雜著自行車鈴鐺聲,很有那個年代的嘈雜感。陳燃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看著張建軍那副理所當然的嘴臉。
“張老板,您覺得技術不值錢?”陳燃語氣依然平靜。
“技術當然值錢,但要看怎么用。”張建軍彈了彈煙灰,眼神里閃爍著精光,“您那些漢化確實有技術含量,但問題是,您太死板了。搞技術的人就是這樣,總想著精益求精,結果錯過了最好的賺錢時機。”
他站起身,在包間里踱了幾步,像是在巡視自己的領地:“小老弟,我告訴您一個道理——在這個市場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確實勇敢,但第一個發財的,往往是第二個吃螃蟹的人。因為他知道螃蟹怎么吃,還知道怎么吃得更便宜、更快。”
螃蟹理論。
陳燃差點苦笑出聲。
這套說辭他不僅聽過,還曾經深信不疑。那時候年輕的他覺得這話很有道理,很有商業智慧,結果就是這套“智慧”,最終把他送上了天臺。
“所以您的意思是,我應該感謝您幫我推廣產品?”陳燃強壓著聲音里的情緒,每一個字都像是從牙縫里擠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