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雪落在東境瞭望塔的木檐上時,陳默正在清點最后一批越冬物資。
倉庫的角落里,碼放著整齊的陶罐,里面裝滿了紅霧清除劑,罐口的防水布上結著薄霜;靠墻的麻袋里是曬干的鐵脊魚和海藻,散發著淡淡的咸腥味;最顯眼的是一堆用凈化區金屬板打造的種子箱,里面裝著從北境洞穴收集的發光苔蘚孢子——這是凌玥根據父親日志培育的耐寒作物,據說在零下十度仍能生長,成熟后可提取淀粉,是過冬的關鍵食物來源。
“北境的信使到了。”阿木掀開門簾走進來,頭上的雪沫落在肩頭,迅速融化成水珠,“山叔部落派來的,說他們在凍土帶發現了創世會的冷藏庫,里面有未開封的種子和醫療設備,但周圍紅霧濃度突然升高,不敢貿然進去。”
陳默放下手里的賬本,指尖在“冷藏庫”三個字上停頓。他想起周明遠臨終前提到的“創世會最后的備份”,難道指的就是這些物資?“他們需要什么?”
“清除劑和御寒裝備。”阿木遞過來一張羊皮紙,上面畫著一個簡易地圖,凍土帶的位置用紅筆圈出,旁邊標注著“紅霧濃度1.2g/m3,含未知能量場”。“信使說,那里的紅霧會凝結成冰粒,沾到皮膚上會凍傷,普通清除劑效果很差。”
凌玥恰好走進倉庫,聽到對話后,銀色的瞳孔微微收縮:“是‘冰霧’。”她從背包里翻出日志,指著其中一頁插畫——畫著冰晶狀的紅霧,旁邊寫著“低溫環境下的病毒變種,孢子外層包裹冰殼,需高溫清除劑破解”。“我父親實驗過,用蒸餾原液混合鐵脊魚脂肪,能制作出高溫清除劑,噴射時會產生蒸汽,融化冰殼。”
陳默看向倉庫里的鐵脊魚脂肪塊(這是熬制防凍油剩下的),立刻做出決定:“阿木,你帶五個熟練的地行者,用最快速度制作二十罐高溫清除劑。我和凌玥去準備御寒裝備,下午就出發。”
“我也去。”阿木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他拍了拍腰間的箭囊,里面的鐵脊魚箭頭在雪光下泛著冷光,“凍土帶的地形我熟,去年跟著石叔去那里獵過雪狐,知道哪條路能繞開冰縫。”
陳默看著少年被凍傷的鼻尖,想起他第一次獨自帶隊時的緊張,終究點了點頭:“帶上防凍油,每隔兩小時給武器涂一次,別讓金屬粘住皮膚。”
出發前的準備異常忙碌。地行者們將鐵脊魚脂肪塊扔進大鐵鍋,用蒸餾裝置加熱融化,再按比例混入清除劑原液,金色的液體在鍋中翻滾,冒出帶著油脂香的蒸汽;女人們則用獸皮縫制防寒服,領口和袖口縫上厚厚的絨毛(從海岸邊凍死的海鳥身上收集的);老首領蹲在火堆旁,用炭筆在地圖上標注凍土帶的危險區域,皺紋里積著的煙灰被呵出的白氣吹動,像一蓬微型的雪。
“穿過黑松林后,沿著‘斷指河’走。”老首領用樹枝指著地圖上的藍色線條,“河面結了冰,但冰層薄,別靠太近。冷藏庫在河盡頭的冰川下,入口被雪埋著,得用金屬鏟挖開。”他突然抓住陳默的手腕,掌心粗糙如砂紙,“那里的紅霧不對勁,去年秋天有獵人看到過發光的冰雕,說是像人,又像嘶吼者...你們當心。”
陳默點頭,將一把新打磨的消防斧塞進背包——這把斧刃是用創世會飛行器的引擎葉片改造的,邊緣鑲嵌著鐵脊魚脊椎骨磨成的薄片,在低溫下仍能保持鋒利。“我們會的。”
正午時分,雪停了。陳默、凌玥帶著阿木和五個地行者,推著兩架雪橇出發。雪橇上堆滿了高溫清除劑、防寒裝備和壓縮餅干,車輪在凍土上碾出兩道深深的轍痕,像兩行并行的詩句。
黑松林里的積雪沒到膝蓋,每走一步都要費極大力氣。松樹的枝椏上掛滿冰棱,風吹過時,冰棱碰撞發出“叮咚”的聲響,像某種詭異的風鈴。凌玥的銀色瞳孔不時掃過林間空地,指尖的銀光在冷空氣中格外醒目——她在感知冰霧的能量場,信號時強時弱,像埋在雪下的心跳。
“能量場在移動。”凌玥突然停下,從雪橇上取下高溫清除劑,罐身的金屬在她掌心凝結出一層白霜,“不是固定的紅霧區,像是...有什么東西在拖著它走。”
陳默握緊消防斧,示意大家圍成圓圈。他想起老首領說的“發光冰雕”,難道是會移動的畸變體?“阿木,上樹看看。”
阿木像猴子般爬上最近的松樹,積雪從枝頭簌簌落下。少年在樹頂觀察片刻,低聲喊道:“東邊的雪地上有痕跡,像是什么大家伙拖出來的,寬約三米,延伸到冰川方向!”
陳默的目光落在雪橇上的金屬鏟上,突然有了主意:“往痕跡旁邊走,保持二十米距離。用高溫清除劑在雪地上撒出警示線,冰霧靠近就噴射。”
隊伍重新出發,沿著痕跡邊緣的雪地前進。冰霧的腥甜味越來越濃,吸入肺里像吞了碎冰,刺得喉嚨生疼。凌玥將一塊加熱過的金屬片貼在陳默的臉頰上,掌心的溫度透過金屬傳來:“別用嘴呼吸,用鼻子,慢慢吸。”
走到斷指河結冰的河面時,夕陽正沉入冰川背后,將天空染成一片暗紫。河對岸的雪地上,隱約能看到十幾個發光的人影,他們的身體被冰層包裹,只露出眼睛的位置,閃爍著紅光,正緩緩向這邊移動——是老首領說的“冰雕畸變體”。
“他們被冰霧凍住了,但還活著。”凌玥的聲音帶著顫抖,銀色的瞳孔里映著那些冰雕,“病毒在低溫下進入休眠,冰殼融化后會立刻蘇醒。”
陳默舉起高溫清除劑,對著冰雕前方的雪地噴射。金色的液體落地瞬間,蒸騰起白色的蒸汽,雪地上出現一道融化的水痕,冰雕們接觸到蒸汽,動作明顯遲滯,身上的冰層開始融化,露出下面灰黑色的皮膚。
“快過冰河!”陳默大喊著,率先跳上冰面。冰層在腳下發出“咔嚓”的脆響,像隨時會裂開。他回頭看了一眼,凌玥正用銀色絲線將雪橇拉上冰面,阿木則舉著弓箭,瞄準離得最近的冰雕,箭頭沾著高溫清除劑,在暮色中閃著光。
冰雕們突然加速,冰層在它們腳下碎裂,紅色的眼睛死死鎖定河面上的隊伍。最前面的冰雕抬起手臂,冰層覆蓋的手指突然彈出利爪,狠狠砸向冰面——一道裂縫順著它的腳下蔓延,直逼陳默的雪橇。
“射它的眼睛!”陳默大喊。
阿木的箭應聲而出,精準地射中冰雕的眼眶。高溫清除劑在冰殼上炸開,蒸汽裹著融化的冰水飛濺,冰雕發出一聲沉悶的嘶吼,動作徹底停住,身上的冰層快速融化,露出里面早已壞死的軀體。
過了斷指河,冰川下的冷藏庫入口終于出現在眼前。那是一個被積雪覆蓋的金屬門,門楣上刻著創世會的徽章,下面的電子鎖屏幕已經凍結,但邊緣的指示燈還在微弱地閃爍著綠光——說明里面的能源系統仍在運轉。
陳默用工兵鏟鏟開積雪,露出門上的密碼盤。凌玥將手掌按在密碼盤上,銀色的紋路順著指尖蔓延,覆蓋整個盤面。“需要能量激活。”她的聲音帶著疲憊,額角滲出的汗珠落在雪地上,瞬間結成小冰晶,“我父親的日志說,這里的密碼是‘火種’的英文拼寫。”
“F-I-R-E。”陳默念出字母,看著凌玥的指尖在密碼盤上依次點按。
“咔嚓”一聲,金屬門緩緩向內打開,一股混合著消毒水和寒氣的風撲面而來,吹得人睜不開眼。倉庫內部比想象中更廣闊,貨架上整齊擺放著密封的箱子,上面標注著“耐寒種子”“廣譜抗生素”“低溫防護服”,最里面的冰柜里甚至凍著未開封的疫苗——標簽顯示是四百年前的存貨,但低溫保存完好。
“找到醫療設備了!”阿木舉著一盞油燈,照亮角落里的金屬柜,里面的手術器械閃著銀光,“還有...這個!”他手里拿著一個藍色的文件夾,封面上寫著“創世會最終計劃”。
陳默翻開文件夾,里面的紙張因低溫變得脆硬,上面的字跡卻清晰可辨:“冰霧實驗失敗,畸變體失控。啟動‘火種備份’,坐標南緯37度,冰層下的方舟基地。”末尾附著一張簡易地圖,標記著一個被紅色圓圈圈住的位置——位于南極大陸的永久凍土層。
“他們還有后手。”陳默的聲音冰冷,將文件夾塞進懷里,“南極的方舟基地,才是他們真正的底牌。”
就在這時,倉庫外傳來冰雕畸變體的嘶吼聲,冰層碎裂的聲響越來越近。凌玥迅速將種子和疫苗搬上雪橇:“先帶這些走,醫療設備下次再來運!”
陳默看著貨架上堆積如山的物資,咬了咬牙,將最關鍵的耐寒種子和抗生素打包,剩下的用消防斧砸壞密碼盤,確保創世會殘余勢力無法再利用這里的資源。“阿木,點火把!”
火把照亮雪地時,冰雕畸變體已經圍了上來,足有三十多個,冰層覆蓋的身體在火光中泛著詭異的光澤。陳默舉起高溫清除劑,對著最前面的冰雕噴射,金色的液體在它身上炸開,蒸汽裹著冰碴飛濺,露出下面扭動的肌肉。
“往冰川裂縫走!”凌玥突然指向右側,那里的雪地上有一道深色的縫隙,是冰層自然形成的斷層,“他們的關節被冰凍結,靈活性差,進不去!”
隊伍沿著裂縫邊緣奔跑,冰雕畸變體在身后緊追不舍,利爪刮擦冰層的聲音像指甲劃過玻璃,刺耳難忍。陳默回頭甩出最后一罐高溫清除劑,暫時阻擋追兵,然后縱身跳進裂縫——裂縫寬約兩米,深三米,底部堆積著厚厚的積雪,足夠容納所有人和雪橇。
冰雕們追到裂縫邊緣,卻無法跳下,只能在上面嘶吼,紅色的眼睛在黑暗中像兩排燈籠。陳默靠在冰冷的巖壁上,看著外面的冰雕,突然笑了:“他們被困住了,至少這個冬天過不來。”
凌玥依偎在他身邊,銀色的瞳孔在火光中亮得像星:“等開春雪化,我們再來徹底清除這里的冰霧。”她從懷里掏出一粒發光的苔蘚孢子,放在掌心,孢子在黑暗中發出淡淡的綠光,“你看,它還活著。”
陳默看著那粒孢子,突然想起東境營地倉庫里的種子箱,想起北境山脈部落打造的金屬容器,想起黑礁島幸存者們重建的茅屋。這些散落的星火,終將在凍土上匯聚成燎原之勢。
當他們帶著物資走出冰川時,天邊正泛起魚肚白。阿木指著遠處的地平線,那里有一隊人影正在靠近,舉著燃燒的火把,像一串移動的星辰——是山叔部落派來接應的人。
“他們說,南境的雨林部落也來信了。”阿木的聲音帶著興奮,呼出的白氣在晨光中散開,“說清除劑在濕熱環境下效果更好,紅霧已經退到雨林深處,他們在那里發現了大片可耕種的土地。”
陳默握緊凌玥的手,掌心的溫度透過厚厚的手套傳來。雪地上,他們的腳印被新落下的雪花覆蓋,只留下雪橇碾過的轍痕,像一條通往未來的路。冷藏庫里的疫苗和種子在雪橇上安靜地躺著,等待著在春天的凍土上,長出新的希望。
歸程的路上,信鴿從南境的方向飛來,翅膀上的羽毛沾著雪片,腳爪上的銅管刻著“雨”字——那是雨林部落的標記。陳默解下銅管,展開里面的羊皮紙,上面用紅漆畫著一片綠色的田野,田野中央有一個小小的火堆,旁邊寫著:“種子已發芽,等你來炒粉。”
他將羊皮紙遞給凌玥,女孩的銀色瞳孔在陽光下亮得驚人,嘴角揚起的笑容在寒風中格外溫暖。遠處的凍土上,第一縷陽光越過冰川,照在他們身后的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像撒了一地的碎金。
陳默知道,這個冬天還很長,南極的方舟基地仍是懸在頭頂的劍,冰霧和畸變體或許還會卷土重來。但只要這粒發光的苔蘚孢子還活著,只要信使還在跨越風雪傳遞消息,只要有人在凍土上埋下種子,人類的星火就永遠不會熄滅。
就像此刻掌心的溫度,哪怕在零下三十度的嚴寒里,也能焐熱一片凍土,讓新芽頂開積雪,向著陽光生長。
初雪落在東境瞭望塔的木檐上時,陳默正在清點最后一批越冬物資。
倉庫的角落里,碼放著整齊的陶罐,里面裝滿了紅霧清除劑,罐口的防水布上結著薄霜;靠墻的麻袋里是曬干的鐵脊魚和海藻,散發著淡淡的咸腥味;最顯眼的是一堆用凈化區金屬板打造的種子箱,里面裝著從北境洞穴收集的發光苔蘚孢子——這是凌玥根據父親日志培育的耐寒作物,據說在零下十度仍能生長,成熟后可提取淀粉,是過冬的關鍵食物來源。
“北境的信使到了。”阿木掀開門簾走進來,頭上的雪沫落在肩頭,迅速融化成水珠,“山叔部落派來的,說他們在凍土帶發現了創世會的冷藏庫,里面有未開封的種子和醫療設備,但周圍紅霧濃度突然升高,不敢貿然進去。”
陳默放下手里的賬本,指尖在“冷藏庫”三個字上停頓。他想起周明遠臨終前提到的“創世會最后的備份”,難道指的就是這些物資?“他們需要什么?”
“清除劑和御寒裝備。”阿木遞過來一張羊皮紙,上面畫著一個簡易地圖,凍土帶的位置用紅筆圈出,旁邊標注著“紅霧濃度1.2g/m3,含未知能量場”。“信使說,那里的紅霧會凝結成冰粒,沾到皮膚上會凍傷,普通清除劑效果很差。”
凌玥恰好走進倉庫,聽到對話后,銀色的瞳孔微微收縮:“是‘冰霧’。”她從背包里翻出日志,指著其中一頁插畫——畫著冰晶狀的紅霧,旁邊寫著“低溫環境下的病毒變種,孢子外層包裹冰殼,需高溫清除劑破解”。“我父親實驗過,用蒸餾原液混合鐵脊魚脂肪,能制作出高溫清除劑,噴射時會產生蒸汽,融化冰殼。”
陳默看向倉庫里的鐵脊魚脂肪塊(這是熬制防凍油剩下的),立刻做出決定:“阿木,你帶五個熟練的地行者,用最快速度制作二十罐高溫清除劑。我和凌玥去準備御寒裝備,下午就出發。”
“我也去。”阿木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他拍了拍腰間的箭囊,里面的鐵脊魚箭頭在雪光下泛著冷光,“凍土帶的地形我熟,去年跟著石叔去那里獵過雪狐,知道哪條路能繞開冰縫。”
陳默看著少年被凍傷的鼻尖,想起他第一次獨自帶隊時的緊張,終究點了點頭:“帶上防凍油,每隔兩小時給武器涂一次,別讓金屬粘住皮膚。”
出發前的準備異常忙碌。地行者們將鐵脊魚脂肪塊扔進大鐵鍋,用蒸餾裝置加熱融化,再按比例混入清除劑原液,金色的液體在鍋中翻滾,冒出帶著油脂香的蒸汽;女人們則用獸皮縫制防寒服,領口和袖口縫上厚厚的絨毛(從海岸邊凍死的海鳥身上收集的);老首領蹲在火堆旁,用炭筆在地圖上標注凍土帶的危險區域,皺紋里積著的煙灰被呵出的白氣吹動,像一蓬微型的雪。
“穿過黑松林后,沿著‘斷指河’走。”老首領用樹枝指著地圖上的藍色線條,“河面結了冰,但冰層薄,別靠太近。冷藏庫在河盡頭的冰川下,入口被雪埋著,得用金屬鏟挖開。”他突然抓住陳默的手腕,掌心粗糙如砂紙,“那里的紅霧不對勁,去年秋天有獵人看到過發光的冰雕,說是像人,又像嘶吼者...你們當心。”
陳默點頭,將一把新打磨的消防斧塞進背包——這把斧刃是用創世會飛行器的引擎葉片改造的,邊緣鑲嵌著鐵脊魚脊椎骨磨成的薄片,在低溫下仍能保持鋒利。“我們會的。”
正午時分,雪停了。陳默、凌玥帶著阿木和五個地行者,推著兩架雪橇出發。雪橇上堆滿了高溫清除劑、防寒裝備和壓縮餅干,車輪在凍土上碾出兩道深深的轍痕,像兩行并行的詩句。
黑松林里的積雪沒到膝蓋,每走一步都要費極大力氣。松樹的枝椏上掛滿冰棱,風吹過時,冰棱碰撞發出“叮咚”的聲響,像某種詭異的風鈴。凌玥的銀色瞳孔不時掃過林間空地,指尖的銀光在冷空氣中格外醒目——她在感知冰霧的能量場,信號時強時弱,像埋在雪下的心跳。
“能量場在移動。”凌玥突然停下,從雪橇上取下高溫清除劑,罐身的金屬在她掌心凝結出一層白霜,“不是固定的紅霧區,像是...有什么東西在拖著它走。”
陳默握緊消防斧,示意大家圍成圓圈。他想起老首領說的“發光冰雕”,難道是會移動的畸變體?“阿木,上樹看看。”
阿木像猴子般爬上最近的松樹,積雪從枝頭簌簌落下。少年在樹頂觀察片刻,低聲喊道:“東邊的雪地上有痕跡,像是什么大家伙拖出來的,寬約三米,延伸到冰川方向!”
陳默的目光落在雪橇上的金屬鏟上,突然有了主意:“往痕跡旁邊走,保持二十米距離。用高溫清除劑在雪地上撒出警示線,冰霧靠近就噴射。”
隊伍重新出發,沿著痕跡邊緣的雪地前進。冰霧的腥甜味越來越濃,吸入肺里像吞了碎冰,刺得喉嚨生疼。凌玥將一塊加熱過的金屬片貼在陳默的臉頰上,掌心的溫度透過金屬傳來:“別用嘴呼吸,用鼻子,慢慢吸。”
走到斷指河結冰的河面時,夕陽正沉入冰川背后,將天空染成一片暗紫。河對岸的雪地上,隱約能看到十幾個發光的人影,他們的身體被冰層包裹,只露出眼睛的位置,閃爍著紅光,正緩緩向這邊移動——是老首領說的“冰雕畸變體”。
“他們被冰霧凍住了,但還活著。”凌玥的聲音帶著顫抖,銀色的瞳孔里映著那些冰雕,“病毒在低溫下進入休眠,冰殼融化后會立刻蘇醒。”
陳默舉起高溫清除劑,對著冰雕前方的雪地噴射。金色的液體落地瞬間,蒸騰起白色的蒸汽,雪地上出現一道融化的水痕,冰雕們接觸到蒸汽,動作明顯遲滯,身上的冰層開始融化,露出下面灰黑色的皮膚。
“快過冰河!”陳默大喊著,率先跳上冰面。冰層在腳下發出“咔嚓”的脆響,像隨時會裂開。他回頭看了一眼,凌玥正用銀色絲線將雪橇拉上冰面,阿木則舉著弓箭,瞄準離得最近的冰雕,箭頭沾著高溫清除劑,在暮色中閃著光。
冰雕們突然加速,冰層在它們腳下碎裂,紅色的眼睛死死鎖定河面上的隊伍。最前面的冰雕抬起手臂,冰層覆蓋的手指突然彈出利爪,狠狠砸向冰面——一道裂縫順著它的腳下蔓延,直逼陳默的雪橇。
“射它的眼睛!”陳默大喊。
阿木的箭應聲而出,精準地射中冰雕的眼眶。高溫清除劑在冰殼上炸開,蒸汽裹著融化的冰水飛濺,冰雕發出一聲沉悶的嘶吼,動作徹底停住,身上的冰層快速融化,露出里面早已壞死的軀體。
過了斷指河,冰川下的冷藏庫入口終于出現在眼前。那是一個被積雪覆蓋的金屬門,門楣上刻著創世會的徽章,下面的電子鎖屏幕已經凍結,但邊緣的指示燈還在微弱地閃爍著綠光——說明里面的能源系統仍在運轉。
陳默用工兵鏟鏟開積雪,露出門上的密碼盤。凌玥將手掌按在密碼盤上,銀色的紋路順著指尖蔓延,覆蓋整個盤面。“需要能量激活。”她的聲音帶著疲憊,額角滲出的汗珠落在雪地上,瞬間結成小冰晶,“我父親的日志說,這里的密碼是‘火種’的英文拼寫。”
“F-I-R-E。”陳默念出字母,看著凌玥的指尖在密碼盤上依次點按。
“咔嚓”一聲,金屬門緩緩向內打開,一股混合著消毒水和寒氣的風撲面而來,吹得人睜不開眼。倉庫內部比想象中更廣闊,貨架上整齊擺放著密封的箱子,上面標注著“耐寒種子”“廣譜抗生素”“低溫防護服”,最里面的冰柜里甚至凍著未開封的疫苗——標簽顯示是四百年前的存貨,但低溫保存完好。
“找到醫療設備了!”阿木舉著一盞油燈,照亮角落里的金屬柜,里面的手術器械閃著銀光,“還有...這個!”他手里拿著一個藍色的文件夾,封面上寫著“創世會最終計劃”。
陳默翻開文件夾,里面的紙張因低溫變得脆硬,上面的字跡卻清晰可辨:“冰霧實驗失敗,畸變體失控。啟動‘火種備份’,坐標南緯37度,冰層下的方舟基地。”末尾附著一張簡易地圖,標記著一個被紅色圓圈圈住的位置——位于南極大陸的永久凍土層。
“他們還有后手。”陳默的聲音冰冷,將文件夾塞進懷里,“南極的方舟基地,才是他們真正的底牌。”
就在這時,倉庫外傳來冰雕畸變體的嘶吼聲,冰層碎裂的聲響越來越近。凌玥迅速將種子和疫苗搬上雪橇:“先帶這些走,醫療設備下次再來運!”
陳默看著貨架上堆積如山的物資,咬了咬牙,將最關鍵的耐寒種子和抗生素打包,剩下的用消防斧砸壞密碼盤,確保創世會殘余勢力無法再利用這里的資源。“阿木,點火把!”
火把照亮雪地時,冰雕畸變體已經圍了上來,足有三十多個,冰層覆蓋的身體在火光中泛著詭異的光澤。陳默舉起高溫清除劑,對著最前面的冰雕噴射,金色的液體在它身上炸開,蒸汽裹著冰碴飛濺,露出下面扭動的肌肉。
“往冰川裂縫走!”凌玥突然指向右側,那里的雪地上有一道深色的縫隙,是冰層自然形成的斷層,“他們的關節被冰凍結,靈活性差,進不去!”
隊伍沿著裂縫邊緣奔跑,冰雕畸變體在身后緊追不舍,利爪刮擦冰層的聲音像指甲劃過玻璃,刺耳難忍。陳默回頭甩出最后一罐高溫清除劑,暫時阻擋追兵,然后縱身跳進裂縫——裂縫寬約兩米,深三米,底部堆積著厚厚的積雪,足夠容納所有人和雪橇。
冰雕們追到裂縫邊緣,卻無法跳下,只能在上面嘶吼,紅色的眼睛在黑暗中像兩排燈籠。陳默靠在冰冷的巖壁上,看著外面的冰雕,突然笑了:“他們被困住了,至少這個冬天過不來。”
凌玥依偎在他身邊,銀色的瞳孔在火光中亮得像星:“等開春雪化,我們再來徹底清除這里的冰霧。”她從懷里掏出一粒發光的苔蘚孢子,放在掌心,孢子在黑暗中發出淡淡的綠光,“你看,它還活著。”
陳默看著那粒孢子,突然想起東境營地倉庫里的種子箱,想起北境山脈部落打造的金屬容器,想起黑礁島幸存者們重建的茅屋。這些散落的星火,終將在凍土上匯聚成燎原之勢。
當他們帶著物資走出冰川時,天邊正泛起魚肚白。阿木指著遠處的地平線,那里有一隊人影正在靠近,舉著燃燒的火把,像一串移動的星辰——是山叔部落派來接應的人。
“他們說,南境的雨林部落也來信了。”阿木的聲音帶著興奮,呼出的白氣在晨光中散開,“說清除劑在濕熱環境下效果更好,紅霧已經退到雨林深處,他們在那里發現了大片可耕種的土地。”
陳默握緊凌玥的手,掌心的溫度透過厚厚的手套傳來。雪地上,他們的腳印被新落下的雪花覆蓋,只留下雪橇碾過的轍痕,像一條通往未來的路。冷藏庫里的疫苗和種子在雪橇上安靜地躺著,等待著在春天的凍土上,長出新的希望。
歸程的路上,信鴿從南境的方向飛來,翅膀上的羽毛沾著雪片,腳爪上的銅管刻著“雨”字——那是雨林部落的標記。陳默解下銅管,展開里面的羊皮紙,上面用紅漆畫著一片綠色的田野,田野中央有一個小小的火堆,旁邊寫著:“種子已發芽,等你來炒粉。”
他將羊皮紙遞給凌玥,女孩的銀色瞳孔在陽光下亮得驚人,嘴角揚起的笑容在寒風中格外溫暖。遠處的凍土上,第一縷陽光越過冰川,照在他們身后的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像撒了一地的碎金。
陳默知道,這個冬天還很長,南極的方舟基地仍是懸在頭頂的劍,冰霧和畸變體或許還會卷土重來。但只要這粒發光的苔蘚孢子還活著,只要信使還在跨越風雪傳遞消息,只要有人在凍土上埋下種子,人類的星火就永遠不會熄滅。
就像此刻掌心的溫度,哪怕在零下三十度的嚴寒里,也能焐熱一片凍土,讓新芽頂開積雪,向著陽光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