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本文是故事演繹,非正史!)
咱們接著嘮孫武的傳奇!上回書說到,孫武在羅浮山腳【今蘇州穹窿山】的茅屋里,終于把照亮千古的“職場秘籍”——《孫子兵法》十三篇,刻完了最后一個字!他爹孫憑也打聽到,吳王闔閭正為找不到真人才上火,伍子胥也急得直薅頭發(想象一下那畫面)。機會來了!這一章,咱們就看看孫武同學如何拿著這本“求職簡歷”,成功打入吳國核心圈,還上演了一出轟動全城的“吳宮教戰”大戲!
---
第四章:吳宮教戰震姑蘇
---
孫武捧著那厚厚一摞、沉甸甸的竹簡,感覺捧著的不是書,是自個兒的身家性命外加未來幾十年的飯票!老爹孫憑更是激動得手都有點抖,眼神跟餓狼看見肥羊似的:“武兒,成了!咱孫家能不能翻身,就看這一錘子買賣了!”
事件:進城!目標——伍子胥府邸!
一家人破天荒沒下地干活(地里的草估計又得長高一截),而是翻箱倒柜,找出壓箱底、還算體面點的衣裳(雖然洗得發白,還有補丁,但總比滿是泥點的強)。孫武更是把那幾卷核心竹簡——《孫子兵法》的精華摘要(不可能扛著全部十三篇去面試,那太沉,也不符合流程),用一塊相對干凈的粗布包好,貼身藏著。
“爹,娘,你們在家等好消息!”孫武深吸一口氣,眼神里有緊張,但更多的是躍躍欲試的鋒芒。他跟老爹孫憑(老爹得去當引薦人兼保鏢)告別了憂心忡忡的母親和可能眼巴巴的弟妹,踏上了通往吳國都城——姑蘇【今江蘇蘇州】的路。
這路,可比當年從齊國逃難過來時好走多了!心情也完全不一樣。當年是惶惶如喪家之犬,現在是懷揣夢想去敲“大廠”的門!一路走,孫武心里還在默默復盤《孫子兵法·謀攻篇》:“上兵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待會兒見了伍大夫,得先‘伐謀’,讓他認可我的‘計’才行!”
進了姑蘇城,嚯!那叫一個熱鬧!跟羅浮山腳的寧靜簡直是兩個世界。河道縱橫,船只穿梭,街上行人摩肩接踵,操著嘰里呱啦的吳語,穿著短衣紋身,一派水鄉澤國的生機勃勃。孫武父子倆這身“復古風”打扮,又引來不少側目。不過孫武顧不上這些,他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心里琢磨:這城市布局,水道密集,利于防守也利于運輸,但若被敵軍切斷水道……嗯,《九地篇》里的“圮地”得注意……
在城里稍微一打聽,伍子胥伍大夫的府邸在哪兒?那幾乎是無人不知!這位楚國來的狠人,現在是吳王跟前的大紅人,掌管著國家建設(修城墻、挖河道)和軍事訓練(天天練兵,喊殺聲震天響),位高權重,府邸自然也氣派得很。
事件:伍府拜會,兵法驚子胥!
站在伍府那高大(相對而言)的門樓前,看著門口持戟肅立的衛士,孫憑心里有點打鼓。咱這破落戶,人家能見嗎?孫武倒是鎮定,整了整衣冠(雖然沒啥好整的),上前一步,對著門房(相當于前臺)拱了拱手,用盡量標準的雅言(春秋普通話)說道:“煩請通稟伍大夫,齊國流亡之人孫憑,攜子孫武,有要事求見。此物或可為憑。”說著,他把那塊包著竹簡摘要的粗布包,遞了過去。
門房小哥斜眼瞅了瞅這倆穿著寒酸、口音奇怪的外鄉人,又掂量了一下那布包,入手沉甸甸的,不像石頭,倒像是……書?他心里嘀咕:這年頭,逃難的還帶著書?有點意思。看在“書”的面子上(可能覺得是值錢的帛書?),他丟下一句“等著”,轉身進去了。
孫武父子倆在門口曬著太陽,聽著府內隱隱傳來的操練口令聲,心里七上八下。時間一點點過去,就在孫憑覺得沒戲了,準備拉著兒子回去繼續種地時,門“吱呀”一聲開了!
出來的不是門房,而是一個身穿整潔深衣、眼神銳利、留著短須的中年人!他雖未紋身,但那眉宇間一股子揮之不去的沉郁和凌厲之氣,讓人心頭一凜。正是伍子胥本人!
伍子胥打量著門口的兩人,目光尤其在孫武身上停留了片刻。這少年雖然衣著簡樸,但身姿挺拔,眼神沉靜,毫無流亡者的頹喪,反而有種內斂的鋒芒。他接過門房遞過來的布包,解開,抽出里面的竹簡,只掃了幾眼開篇的《計篇》和《謀攻篇》……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伍子胥的眼睛,瞬間瞪圓了!拿著竹簡的手,微微有些顫抖!他是誰?他是被楚王殺光全家的復仇者!他是殫精竭慮要幫吳國強大、最終滅楚的實干家!他太清楚兵事的重要,也太渴望真正能扭轉乾坤的戰略智慧!這幾句話,像閃電一樣劈中了他!這哪里是普通的兵書?這簡直是撥云見日、直指戰爭本質的煌煌大道!
“快!快請進!”伍子胥的聲音帶著難以抑制的激動,之前的冷淡一掃而空,幾乎是搶步上前,親自將孫武父子迎入府內!那門房小哥都看傻了:嚯!伍大夫親自迎客?這倆外鄉佬什么來頭?
接下來的場景,堪稱“伯樂遇千里馬”的春秋版。在伍子胥的書房里,孫武不卑不亢,侃侃而談。伍子胥問得深入,從天下大勢到吳楚優劣,從練兵之法到用兵詭道。孫武引經據典,結合他對吳國地形的觀察和對楚國的分析(雖然沒去過,但情報工作做得好啊),應答如流,句句切中要害,時不時引用他那《孫子兵法》里的金句,聽得伍子胥是兩眼放光,拍案叫絕!
“妙!太妙了!‘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孫武小友,你這…你這兵書,簡直是曠世奇作!”伍子胥激動得胡子都翹起來了,“我伍子胥流亡半生,為復仇殫精竭慮,今日得見小友,如撥云霧而見青天!吳國得你,破楚有望!我伍子胥大仇得報,亦有望矣!”說著說著,這位鐵骨錚錚的漢子,眼圈竟然有點發紅。
事件:吳宮面試,王前獻寶書!
伍子胥是個急性子,也是個行動派。他覺得撿到寶了,一分鐘都不想耽擱!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拉著孫武(孫憑作為引薦人,也跟著,但主要是陪襯),風風火火直奔吳國王宮——位于姑蘇城中心的那片宏偉建筑群。
宮門口戒備森嚴,但伍子胥這張臉就是通行證。守衛恭敬放行。穿過一道道宮門,孫武第一次近距離感受到王權的威嚴。雕梁畫棟,衛士如林,空氣中彌漫著一種肅穆又緊張的氣氛。孫武深吸一口氣,默念兵書:“胸有驚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將軍!”穩住!小場面!
在偏殿等候時,伍子胥還小聲給孫武打氣:“大王求賢若渴,更看重真才實學!待會兒你只管將你的兵法精要道來,不必緊張!有我在!”
不多時,內侍傳喚。孫武父子跟著伍子胥,步入吳王闔閭議事的正殿。只見殿上端坐一人,身著王服,面容威嚴,眼神銳利如鷹,帶著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正是雄心勃勃的吳王闔閭!兩邊還站著幾位吳國重臣,都好奇地打量著這個被伍子胥極力推崇的年輕人。
“大王!”伍子胥上前一步,聲音洪亮,“臣伍子胥,幸不辱命!今日為大王引薦一位真正的大才!齊國孫武!”
闔閭的目光像探照燈一樣打在孫武身上。嗯,年輕人,長得還行,挺精神,但……真有伍子胥吹得那么神?他淡淡開口:“哦?孫武?寡人聞子胥言,你有驚世之才,著有不世兵書?書在何處?”
孫武從容上前,雙手捧上那幾卷早已準備好的竹簡摘要:“草民孫武,拜見大王。拙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盡在此間摘要,請大王御覽。”
內侍接過竹簡,呈給闔閭。闔閭展開竹簡,起初只是隨意掃視。但看著看著,他的眉頭挑了起來,身體也不自覺地微微前傾。那上面的文字,精煉深刻,見解獨到,句句切中為君為將者最關心的核心問題!尤其那句“將者,智、信、仁、勇、嚴也”,簡直說到他心坎里去了!他需要的就是這樣的將領!
闔閭越看越心驚,越看越興奮!但他畢竟是君王,城府極深。他放下竹簡,臉上看不出太多表情,只是盯著孫武:“孫武,你這兵書,寫得確實不凡。但……兵書是死的,人是活的。寡人如何知道,你不是那紙上談兵的趙括(雖然趙括還沒出生,但意思到位)?你…可懂實際帶兵?”
來了!關鍵問題!孫武心知肚明。光說不練假把式!他早有準備,朗聲回答:“回大王!兵書之道,源于實踐,亦需實踐檢驗!草民雖年少,然深知‘知易行難’。大王若疑,可當場一試!”
“哦?如何試法?”闔閭來了興趣。旁邊的大臣們也竊竊私語,覺得這年輕人口氣不小。
孫武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大王宮中,衛士、宮女、內侍,皆可充作士卒!請大王隨意擇取數百人,交予草民操練。半日之內,草民可令其進退有據,號令嚴明!若不成,草民甘愿領罪,并即刻焚毀此兵書,永不談兵!”
嚯!這話一出,滿殿皆驚!用宮女內侍練兵?還半日就能令行禁止?這牛皮吹得也太大了點吧?連伍子胥都捏了一把汗:小兄弟,你可悠著點!玩砸了咱倆都得吃不了兜著走!
闔閭也被孫武這“狂妄”的自信給逗樂了,同時也激起了強烈的好奇心。他倒要看看,這個紙上談兵頭頭是道的年輕人,到底有幾斤幾兩!
“好!”闔閭一拍案幾,“有膽色!寡人準了!就依你所言!來人!”他轉頭對內侍下令,“速去后宮,挑選……嗯,就挑一百八十名宮女!再傳令衛士,取兵器甲胄來!寡人要親眼看看,這位孫武先生,如何點石成金!”
事件:吳宮教戰,立威斬美姬!
命令一下,整個吳宮都熱鬧(或者說雞飛狗跳)起來了!內侍們忙不迭地去后宮傳旨。后宮的嬪妃宮女們一聽,啥?讓咱們去練兵?穿著甲胄拿著兵器?這吳王是喝多了還是看歌舞看膩了想找新樂子?議論紛紛,都覺得又新奇又好笑。
很快,一百八十名精心挑選(或者說被挑中)的宮女被帶到了王宮后面一個空曠的校場上。這些宮女,平日里干的都是端茶倒水、唱歌跳舞的活兒,細皮嫩肉的,哪見過這陣仗?看著地上堆著的戈矛和皮甲(簡易版),一個個掩著嘴偷笑,交頭接耳,嘰嘰喳喳,跟一群出籠的小鳥似的。
吳王闔閭帶著伍子胥和一幫大臣,坐在高高的觀禮臺上,準備看戲。闔閭臉上帶著玩味的笑容,心想:看你孫武怎么收場!伍子胥則緊張地盯著場下的孫武,手心都出汗了。
孫武呢?他氣定神閑地站在校場中央,仿佛眼前不是一群嬉笑的宮女,而是即將出征的虎狼之師!他先請吳王指定了兩名隊長——不是別人,正是闔閭平時最寵愛的兩位美艷妃子!(闔閭也是惡趣味,想看孫武怎么管自己的愛妃。)
兩位寵妃被點到名,先是一愣,隨即覺得好玩極了!在萬眾矚目下當“女將軍”?多新鮮啊!兩人笑嘻嘻地出列,學著戲文里的樣子,對著孫武胡亂拱了拱手:“末將在!”引得其他宮女又是一陣哄笑。
孫武面無表情,眼神如冰。他先給宮女們訓話(或者說宣布紀律):
“諸位!今日在此,非是嬉戲!軍令如山,違者必究!你們需明白,什么是前,什么是后,什么是左,什么是右!鼓聲為號:一通鼓,整隊集合!二通鼓,操練兵器!三通鼓,列陣迎敵!聽明白了嗎?”
宮女們稀稀拉拉、嘻嘻哈哈地回答:“聽~明~白~啦~”那聲音拖得老長,毫無氣勢可言。
孫武不再廢話,下令擊鼓!一通鼓響!宮女們還在嘻嘻哈哈,推推搡搡,半天站不成個隊形。尤其是那兩個寵妃隊長,覺得好玩,故意扭扭捏捏,還互相打趣。
孫武眉頭微皺,但沒有發作。他停下鼓聲,再次嚴肅重申軍紀:“約束不明,申令不熟,是將之過!我再講一遍!”他又詳細解釋了一遍動作要領和鼓聲號令。
然后,二通鼓響!結果……還是老樣子!甚至更亂了!宮女們覺得這“游戲”不好玩,開始抱怨。兩個寵妃隊長更是帶頭起哄,笑得花枝亂顫,完全沒把孫武放在眼里。其中一個還嬌滴滴地對臺上的闔閭喊:“大王!您看這多好玩呀!”引得闔閭也哈哈大笑。
整個校場,亂成一鍋粥。觀禮臺上的大臣們有的搖頭,有的竊笑,都覺得孫武這下是徹底玩砸了。伍子胥急得直跺腳:完了完了!要壞菜!
就在這混亂不堪的時刻,孫武的臉色徹底沉了下來!一股凜冽的殺氣,瞬間籠罩了整個校場!連嬉笑的宮女們都下意識地打了個寒顫,笑聲戛然而止!
只見孫武猛地轉身,面向觀禮臺,對著吳王闔閭,聲音如同金鐵交鳴,響徹全場:“大王!軍令已三申五令,士卒仍不遵從,此乃士卒之罪!按軍法,當如何處置?!”
闔閭正看得樂呵呢,被孫武這突如其來的殺氣一問,有點懵,下意識地回答:“呃…按律…當斬?”他說完就后悔了,心里咯噔一下:不是吧?你真要斬?那可是寡人的愛妃!
晚了!孫武要的就是這句話!他根本不給闔閭反悔的機會,立刻厲聲喝道:“來人!將左右隊長拿下!軍法從事!”
命令一下,旁邊的執法衛士(本來是擺設,沒想到真要用)都傻了!看看孫武那張冷若冰霜的臉,又看看臺上目瞪口呆的吳王,一時不敢動。
孫武目光如電,掃向衛士:“軍令如山!執法者遲疑,同罪!”
衛士們被這氣勢所懾,再不敢猶豫,沖上前去,一把將那兩個還在發懵、完全沒搞清楚狀況的寵妃給按住了!
這下,全場死寂!剛才還喧鬧的校場,落針可聞!宮女們嚇得臉都白了,渾身發抖。觀禮臺上的大臣們倒吸一口冷氣!伍子胥也驚呆了!闔閭更是“噌”地一下站了起來,臉色大變!
“刀下留人!”闔閭急得大喊,“孫先生!寡人已知先生能用兵矣!此二姬乃寡人心愛之人,若無此二人,寡人食不甘味,寢不安席!萬望先生赦免其罪!”
孫武卻絲毫不為所動!他對著闔閭,再次拱手,聲音斬釘截鐵,擲地有聲:
“臣既已受命為將,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言罷,他根本不再看闔閭那鐵青的臉,決然揮手:“行刑!”
手起!刀落!
兩顆曾經千嬌百媚的頭顱滾落塵埃!鮮血染紅了校場的土地!
時間,仿佛凝固了!
所有宮女,嚇得魂飛魄散,癱軟在地者有之,失聲痛哭者有之,更多的人是噤若寒蟬,渾身抖得像秋風中的落葉!偌大的校場,只剩下壓抑的哭泣和粗重的喘息聲。
觀禮臺上,闔閭一屁股跌坐回座位,臉色煞白,手指著孫武,氣得說不出話來。伍子胥也驚呆了,但他看著孫武那挺拔如松、凜然不可侵犯的背影,眼中卻爆發出強烈的光彩!此子!真乃大將之才!殺伐決斷,一至于斯!
孫武面不改色,仿佛剛才只是踩死了兩只螞蟻(這比喻有點血腥,但為了體現他的冷峻)。他命人將兩位寵妃的首級示眾(這也是軍法的一部分),然后,重新指定了兩位嚇得面無人色的宮女擔任隊長。
“擊鼓!”孫武的聲音恢復了平靜,卻帶著一股令人窒息的威嚴。
“咚!咚!咚!”
一通鼓!所有宮女,像被電擊了一樣,連滾帶爬地站好隊形,動作快如閃電!
二通鼓!操練兵器!雖然動作生疏,但一絲不茍,無人敢嬉笑!
三通鼓!列陣!前進!后退!左轉!右轉!一百八十名宮女,如同一個人般,動作整齊劃一,眼神中充滿了恐懼帶來的絕對服從!
整個校場,鴉雀無聲,只有整齊的腳步聲和兵器破空聲!剛才還混亂不堪的烏合之眾,轉眼間變成了一支令行禁止、紀律森嚴的“軍隊”!雖然戰斗力是負數,但這執行力,堪稱恐怖!
孫武這才轉身,再次面向觀禮臺,對著依舊臉色難看、但眼神中已充滿震撼的闔閭,拱手道:
“大王!隊伍已訓練整齊!請大王檢閱!此軍雖由婦人組成,然大王今可試令其赴湯蹈火,彼等亦不敢違命!”
闔閭看著場下那支噤若寒蟬、動作僵硬卻絕對服從的“娘子軍”,再看看場中那個如同出鞘利劍般的年輕人,心中的怒火和痛惜,慢慢被一種巨大的震驚和狂喜所取代!人才!這是真正能幫他實現霸業的大才啊!愛妃雖痛,但與吳國的霸業相比……值了!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站起身,臉上擠出一絲復雜的笑容(肉疼加欣賞):“先生請就此收兵回營休息吧!寡人……寡人已知先生神威!不愿再看了!”
事件:拜將封官,兵圣初鳴!
吳宮教戰,以兩位寵妃的香消玉殞和一支“娘子軍”的脫胎換骨而告終。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飛遍姑蘇城,震驚朝野!孫武這個名字,一夜之間成了吳國最熱門的話題!有人說他冷酷無情,有人說他治軍如神,但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認——這是個狠角色!
幾天后,吳王闔閭在朝堂之上,正式召見孫武。他走下王座,親自拉著孫武的手(表示極度重視),當著一眾文武大臣的面,朗聲宣布:
“孫武先生!寡人觀先生練兵,知先生真乃大將之才!寡人得先生,如周文王之得姜尚,齊桓公之得管仲!寡人今拜先生為——將軍!執掌吳國軍事,輔佐寡人與伍大夫,共圖霸業!”
將軍!吳國的將軍!從一個齊國流亡的種田少年,一躍成為吳國軍界一把手!這升職速度,坐火箭都趕不上!
孫武心中波瀾起伏,但面上依舊沉穩。他撩衣跪倒(該有的禮節還是要有):“臣孫武,謝大王隆恩!必當竭忠盡智,助大王成就霸業!”這一刻,他等了太久!羅浮山的青燈,逃難的艱辛,耕作的汗水,都化作了此刻的榮耀!
退朝后,闔閭特意留下了孫武和伍子胥。他看著孫武,眼神復雜:“孫將軍,那日……寡人確實心痛。但寡人更明白,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將軍所為,乃是為國治軍,寡人……不怪你!”
孫武拱手:“謝大王體諒!為將者,當以國事為重,以軍法為繩!令行禁止,方能克敵制勝!”
一旁的伍子胥更是激動萬分,用力拍著孫武的肩膀(可能拍得孫武有點疼):“好!好!孫將軍!有你執掌兵權,你我聯手,何愁強楚不破?!我伍子胥的血海深仇,終于有望得報了!”他的眼中,閃爍著復仇的火焰和對未來的無限期待。
孫武站在吳宮的高臺上,俯瞰著繁華的姑蘇城和遠處煙波浩渺的太湖。將軍的印信握在手中,沉甸甸的。他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個官職,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吳國的軍旗,即將在他的指揮下,指向南方那個強大的宿敵——楚國!而他那部在茅屋中誕生的《孫子兵法》,也將在真實的戰場上,接受血與火的終極檢驗!
兵圣孫武,正式登上了春秋戰國的歷史舞臺!他的光芒,將照耀千古!而他的第一個大考——西破強楚的傳奇戰役,已然拉開了序幕!
---
(第四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