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秦人與秦軍
- 我,扶蘇,只想安靜修仙
- 春又至夏
- 2097字
- 2025-08-01 08:10:00
對于老者的問題,叔孫通想也沒想就給出了回答。
可沒成想,眼前的老者在得知叔孫通來自齊國以后,臉上竟流露出追憶之色,自顧自地說道:
“齊國是個好地方,那里富饒、安定,老頭子我年輕的時候去過。”
見眼前的老者竟然也去過齊國,叔孫通不禁感到有些驚異,忍不住出言詢問道:“您也去過齊國?”
面對叔孫通的視線,老者思襯片刻后,給出了回答:“老頭子我當年隨王賁將軍入齊,殺了不少人。”
話音落下,叔孫通的臉憋得漲紅,一時竟不知該作何回應,只得保持沉默。
他作為齊人,對于齊國的滅亡,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爭。
秦國采取遠交近攻的策略,用重金收買了齊相后勝,使齊國既不參與合縱抗秦,也不加強戰備。
齊王建更是奉行“事秦謹“的政策,從而導致武備廢弛。
當秦國陸續滅掉其余五國,兵鋒直指齊國時。
稷下學宮的那些學者,很快便如同大雁歸巢一般,紛紛離開齊國。
秦滅齊之戰時,秦將王賁僅率五萬偏師從燕地南下,而彼時的齊國,仍有七十余城,可戰之兵數十萬,以及五國的殘軍。
然而卻因為齊王建的懦弱與短視,最終“不發一矢而亡”。
不僅僅是秦人,就連齊人也十分看不起這個懦弱無能的君主。
投降后,嬴政背棄承諾,將齊王建囚禁于共地(今河南輝縣)松柏林中,不予飲食。
在這期間,沒有一個齊人前去幫助他們的君主,最終,齊王建被活活餓死。
甚至在齊王建死后,還有齊人作歌諷刺:“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
或許是覺得太過于壓抑,叔孫通索性換了個話題,開始向老者詢問這里的狀況。
談及這個問題,老者無可奈何地嘆了一口氣,將目光轉向不遠處正在用牛犁、耒耜等農具翻土的農夫:
“從我小的時候起,這里就是這樣。”
老者在說到這里的時候,停頓了片刻,又繼續道:“雖說鄭國渠修成,可咱們卻一點好處沒落到。”
“眼看著鄰近的村子,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過,咱們這里卻連填飽肚子都困難,每次都得繞一個大圈子,跑到上游的洛河取水。”
“鄭國這個老役夫,當初為什么不多修……”
老者貌似對鄭國抱有極大的怨氣,甚至直接當著叔孫通的面,喋喋不休的抱怨起來。
叔孫通將老者臉上的表情盡收眼底,下意識地詢問道:“既然這里不好,那有沒有考慮搬遷呢,搬到更富饒的地方去?”
待叔孫通的話音落下,只見老者笑了笑,眼中流露出不舍:“老頭子我從小就在這里長大,父母、以及小時候的玩伴都埋在這里,實在是舍不得走啊!”
老者說完,環顧四周,面露堅定之色,自顧自地說道:“就算是死,老頭子也得死在這里。”
叔孫通聽聞此話,怔了怔,臉上流露出復雜的神色。
在這之前,他接觸的最多的是秦軍,極少與秦人打交道。
一提到秦軍,叔孫通的腦海中自動浮現出虎狼之師這四個字。
在他的印象中,秦人和秦軍一樣,都是殘忍、冷漠、兇暴的代名詞,甚至已經到了能夠夜止孩啼的地步。
但現在看來,二者貌似并不一樣。
叔孫通回過神來,俯下身體,畢恭畢敬地向老者拱手一禮,然后告辭離去。
他并沒有告訴老者,商顏山附近的村子,已經被納入到了遷民墾邊的計劃中去。
可以的話,他希望那一天能夠晚點到來。
……
自周朝起,歷代的君主即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規劃修建自己的陵墓,秦國自然也不例外。
嬴政即位為秦王以后,立刻著手修建驪山陵。
由于秦國的先祖陵墓位于芷陽以西,按周禮“尊長在西,卑幼居東”的規范,因此,作為晚輩的秦始皇需將陵墓建于芷陽以東的驪山。
驪山陵,南依秦嶺支脈驪山,北臨渭水,這里南面背山,東西北三面環水,是一塊絕佳的風水寶地。
從遠處看去,驪山至華山形似巨龍身軀,驪山則恰處“龍頭”,象征著帝王龍脈。
截至目前,修建驪山陵的工匠刑徒已經來到了七十萬。
雖說如今并未到最炎熱的時候,但天上的太陽已經開始展現威力。
幾名臉上刺字的刑徒,正十分費勁地搬運一塊足有一人多高的巨石,麻繩深深勒入他們的肩膀。
在這些刑徒的身上,布滿了被鞭子抽打后留下的血痕。
而在距離他們不遠的地方,則是如狼似虎,虎視眈眈的監工。
只要動作稍慢,等待他們的便是一頓毒打。
看著眼前這幾位刑徒慢吞吞的樣子,一旁的監工心中不由得生出一股無名火。
其手中的鞭子狠狠抽打在地上,發出清脆的響聲,不耐煩地催促道:“快點,都快點,別磨磨蹭蹭的,照你們這么干,什么時候才能夠干完!”
面對監工的催促,這幾名刑徒縱使想加快速度,也無能為力。
身上原本的傷口在汗水的作用下,火辣辣的,每往前走一步,他們都要停下來歇息半天。
見這幾名刑徒沒有加快速度的意思,監工的臉上浮現出怨毒的神色。
只見其握緊手中的鞭子,用力一揮。
伴隨著‘啪’的一聲脆響,一名刑徒應聲倒地,躺在地上翻滾哀嚎,嘴里模糊不清地說著一些求饒的話語。
監工不覺得解氣,又上前補了兩腳,一邊死命踹,還一邊罵罵咧咧:“豬狗一樣的東西,還敢不聽乃公的話,要再有下次乃公打死你!”
在教訓完地上的刑徒后,監工又面向其他的刑徒,出言警告道:
“都看到了嗎,要是再敢偷懶,就是這樣的下場!”
不遠處的英布見狀,默默上前將那位刑徒攙扶起來,并接過了他的活計。
英布身材魁梧,極具壓迫感,早年因犯法被處以黥刑,而后被送到驪山罰作苦役。
監工對此早已見怪不怪,在他印象中,此人就是這么一個愛出頭的人。
旋即,只見監工回過神來,冷笑一聲,語氣中滿是嘲諷:“呵,瓊布你要幫他干嗎?”
瓊布不語,只是自顧自地搬運那塊足有一人多高的石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