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迷途知返
- 我,扶蘇,只想安靜修仙
- 春又至夏
- 2161字
- 2025-07-28 08:10:00
直到周圍的官員陸續(xù)離開,叔孫通仍舊怔楞在原地。
此時的他,如同丟了魂一樣,保持著先前的姿勢一動也不動,腦海中不停回蕩著李斯先前的那番話。
“難不成是我錯了嗎?”
這樣的想法,在叔孫通的腦海中反復(fù)浮現(xiàn),直到周青臣拉了拉他的衣袖,他才回過神來。
叔孫通向來不憚以最大的惡意來揣測李斯這個人。
李斯是荀子的弟子,法家的集大成者,寡廉鮮恥,曲意逢迎,不顧一切地往上爬。
當(dāng)初支持分封制的左丞相王琯,便是因為李斯的背刺,以至于丟掉了官職。
自從他們這些儒生受到征召入朝以后,李斯一直在憑借自身的地位,想方設(shè)法地打壓他們。
正如當(dāng)初他對待師出同門的韓非那樣。
而在不久前,李斯更是以儒生“以古非今”作為理由,向皇帝提出焚書的建議。
正是由于李斯的建議,才使得無數(shù)珍貴的古籍遭到焚毀,只有少數(shù)醫(yī)藥卜筮方面的書,以及法家的典籍得以幸免。
而在這個過程中,又有許多有識之士,遭到秦軍逮捕。
就連長公子的老師、被他們奉為領(lǐng)袖的淳于越,也被免去官職,發(fā)還原籍。
故而,叔孫通恨透了李斯,會下意識懷疑他說的每一句話。
但李斯剛剛的樣子,卻極大地觸動了他的心弦,他從未見過李斯如此失態(tài)的一面。
對方貌似并不是出于私心,而是真的想要防范匈奴的威脅。
他雖是齊國人,但也曾聽說過趙靈武王胡服騎射的典故。
彼時的趙國,地處中原北陲,北方遭到林胡、樓煩、匈奴等游牧民族長期侵?jǐn)_,東北有中山國盤踞腹地,西有強(qiáng)秦壓迫,甚至連諸侯攻秦的唯一路徑“榆中地區(qū)”也被夷狄占據(jù)。
在這樣四面皆敵的情況下,趙靈武王決意實施“胡服騎射”的改革。
改革結(jié)束后,趙國四年內(nèi)四次攻伐中山國,吞并其地;北驅(qū)林胡、樓煩,拓地千里,設(shè)云中、雁門、代郡,將疆域擴(kuò)至河套地區(qū)。
趙國騎兵也成為了“天下不二”的精銳,威懾諸國。
在叔孫通看來,趙國只學(xué)習(xí)了夷狄的服飾,以及騎射本領(lǐng),便使國家強(qiáng)大起來。
作為被學(xué)習(xí)對象的匈奴,其騎射本領(lǐng),又該有多強(qiáng)?是否真的像李斯說的那樣難對付?是否會成為大秦的心腹大患?
叔孫通想到這里,臉上浮現(xiàn)出復(fù)雜的神色。
為了驗證李斯話中的真實性,叔孫通決定親自去商顏山一趟,看看那里的百姓,日子是否真的像李斯說的那樣悲慘。
眼見廷議結(jié)束,正當(dāng)扶蘇打算離去的時候,卻被謁者叫住。
“殿下,陛下邀您一同用膳!”
“嗯,知道了。”
……
跟隨謁者的步伐,扶蘇來到了章臺宮的后殿。
這里并不像主殿四海歸一殿那樣宏偉壯觀,相反,這里的陳設(shè)十分稀松平常,只是一間再普通不過的宮殿。
角落處零零散散地擺放著幾個跪著的青銅人偶,此時,托盤內(nèi)的焚香燒得正旺。
煙霧繚繞,絲絲沁人心脾的異香圍繞在整個房間內(nèi),經(jīng)久不絕。
除了不時往嘴里塞一塊煮熟的鹿肉的嬴政以外,扶蘇還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人——李斯。
二人已提前落座。
在他們面前的案牘上各自擺放著酒水、一大盆熟鹿肉,以及蔥、韭等時蔬。
但與嬴政不一樣的是,李斯需要間隔很長一段時間,才會拿起一塊鹿肉,放入嘴中細(xì)細(xì)咀嚼。
扶蘇俯下身體,向坐于上首的嬴政作了一揖:“兒臣見過父皇!”
緊接著,扶蘇又轉(zhuǎn)向李斯所在的方向,向其拱手一禮:“見過丞相!”
李斯聞言,臉上浮現(xiàn)出誠惶誠恐的表情,連忙起身向扶蘇還禮。
嬴政見狀,伸手指了指一旁的空位,示意扶蘇落座。
在他落座后不久,很快便有侍女上前,為他端來了同樣的菜肴。
“話說父皇找我過來,是有什么事情要交代嗎,不管了,還是先吃飯吧!”
扶蘇決定暫時不去想那些亂七八糟的事,而是專心對付起眼前的鹿肉。
接下來的時間里,沒有一個人說話,房間內(nèi)只有咀嚼鹿肉的聲音。
嬴政仰起頭,將酒樽中的酒一飲而盡,當(dāng)即命人撤去桌上的飯食。
就在這時,只見嬴政的視線落在了扶蘇身上,出言詢問道:“之前的廷議,你為什么不發(fā)一言?”
面對嬴政的問詢,扶蘇不假思索地給出了回答,語氣中滿是平靜:“因為兒臣沒什么可說的。”
嬴政聞言,臉上閃過一絲意外之色。
他原以為扶蘇會像以往那樣站出來,以勞民傷財為由,反對修繕舊長城,以及遷民墾邊一事。
可扶蘇的表現(xiàn)極大地出乎了他的預(yù)料,直到廷議結(jié)束,扶蘇也沒有站出來,更沒有表明自己的觀點(diǎn)。
仿佛一切都與他無關(guān),他就像是個局外人,在旁觀這一切。
嬴政瞇了瞇眼,看向扶蘇所在的方向,語氣莫名:“既然如此,說說你的想法。”
迎著嬴政的視線,扶蘇在思襯片刻后,不緊不慢地給出了回答:
“回父皇,兒臣的看法與丞相一致,無論是修繕舊長城、還是遷民墾邊,都是十分有必要的。”
見扶蘇和自己的看法一致,一旁的李斯輕撫胡須,眼中閃過一絲欣慰。
在他看來,長公子自從經(jīng)歷了先前那件事后,如今總算是開竅了!
對于李斯心中所想,扶蘇自然是毫不知情,此時的他,只想盡快離開。
在這之前,他便下定決心,不再摻和朝堂上這些亂七八糟的事。
畢竟,他可是要修仙長生的人,怎么能把寶貴的精力,浪費(fèi)在這些事情上?
有這時間,不如多打坐一會兒。
接下來,眼見時機(jī)成熟,扶蘇起身向嬴政辭行。
“父皇,倘若沒什么事的話,兒臣就先行告退了!”
“嗯。”
待到扶蘇離開以后,嬴政收回目光,轉(zhuǎn)而看向一旁的李斯,挑了挑眉,出言詢問道:
“如何?”
“陛下教子有方,使長公子迷途知返,臣在這里恭賀陛下!”
面對嬴政的問詢,李斯不假思索地給出了回答,語氣中滿是感慨。
嬴政對此也深有同感,面露感慨之色:“是啊,比以往有長進(jìn)!”
就在這時,只見一位謁者快步來到嬴政的面前,在其耳旁低語了兩句。
在從謁者的口中得知具體的情況后,嬴政不動聲色地點(diǎn)了點(diǎn)頭,出言吩咐道:“朕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