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重返范陽
- 烽火盛唐之逆世風云
- 一只鹵鵝
- 3175字
- 2025-07-14 11:45:04
范陽,這座邊陲重鎮,在大唐風云變幻的局勢中,宛如一座即將噴發的火山,表面平靜,實則暗流涌動。李逸騎著馬,身姿挺拔卻又透著幾分凝重,帶領著親兵緩緩朝著范陽軍營前行。遠處的軍營,在落日余暉的映照下,仿佛被蒙上了一層神秘而危險的面紗。
李逸望著那熟悉又充滿危機的軍營,心中五味雜陳,暗自思忖:“范陽,我又回來了,安祿山,這次我不會再任你擺布。無論前路多么艱險,我都要揭開你的陰謀,為家人報仇,為大唐除害。”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猶如寒夜中的星辰,明亮而堅毅。
隨著馬蹄緩緩踏入軍營,周圍士兵投來的異樣目光如芒在背。這些目光中,有好奇、有疑惑,更有隱隱的敵意。親兵甲湊近李逸,低聲說道:“將軍,他們的眼神不太對勁。”李逸面色平靜,低聲回應:“別管,做好自己的事。我們此行肩負重任,不能因這些目光亂了分寸。”說罷,他挺直腰桿,裝作若無其事,徑直朝著安祿山的營帳走去。每一步,都沉穩有力,仿佛在向這充滿猜忌的氛圍宣告自己的無畏。
此時,安祿山正在營帳內,聽聞李逸歸來的消息,原本平靜的臉上瞬間閃過一絲驚訝,但他很快恢復了往日的沉著,喃喃自語道:“他居然還敢回來……”眼中閃過一絲狐疑,心中暗自琢磨著李逸此番歸來的意圖。
李逸踏入營帳,立刻換上一副恭敬的神情,臉上堆滿笑容,行禮道:“安祿山大人,末將回來了。”他的聲音洪亮,卻又恰到好處地帶著一絲謙卑。
安祿山坐在營帳中的主位上,目光如鷹般銳利,上下打量著李逸,眼神中滿是懷疑。他冷冷地開口道:“你還知道回來?聽說你在途中遭遇契丹襲擊,虎符也丟了?”語氣中帶著一絲嘲諷與質問。
李逸一臉無奈,面露苦澀,開始編造早已準備好的謊言:“大人,末將實在是遭遇了契丹的埋伏,他們人數眾多,來勢洶洶,末將寡不敵眾。戰場上一片混亂,虎符也在那混亂中丟失了。末將拼死奮戰,才突出重圍,逃了回來,還望大人恕罪。”說著,他低下頭,做出一副愧疚不已的模樣。
安祿山冷哼一聲,目光緊緊盯著李逸,試圖從他的表情中找出破綻。心中暗自思量:“這小子說的是真是假?哼,暫且信他一回。若他真有二心,我定讓他死無葬身之地。”
思索片刻后,安祿山裝作相信了李逸,臉上露出一絲似有若無的笑容,說道:“罷了,此次就算你運氣不好,以后可要好好為我效力。”
李逸見狀,連忙點頭,臉上露出感激涕零的表情,激動地說道:“多謝大人寬宏大量,末將定當效犬馬之勞!為大人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他的聲音中充滿了熱忱,仿佛真的對安祿山感恩戴德。
李逸從安祿山營帳出來,長舒一口氣,仿佛卸下了一副沉重的枷鎖。他與等候在外的親兵對視一眼,眼神中透露出堅定。李逸低聲說道:“接下來,按計劃行事。我們的每一步都關乎成敗,絕不能有絲毫差錯。”親兵們微微點頭,眼神中同樣閃爍著決然的光芒。
回到自己的營帳后,李逸立刻召集親信親兵,開始布置任務。他神情嚴肅,目光掃過每一個人,說道:“我們已經身處虎穴,安祿山對我們必定嚴加防范。從現在起,大家要更加小心謹慎。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在軍營中展開秘密調查,尋找安祿山與契丹勾結以及叛亂準備的更多證據。”
一名親兵問道:“將軍,那我們具體該從何處著手?”
李逸思索片刻后說道:“先從安祿山的物資儲備入手。我懷疑他暗中囤積了大量糧草和兵器,這極有可能是他叛亂的重要物資準備。你們分成幾個小組,暗中留意軍營中物資的調動情況,一旦發現異常,立刻向我匯報。”
“是!”親兵們齊聲應道。
“還有,”李逸繼續說道,“嘗試與阿史那承慶、張巡等好友暗中聯絡,他們在軍中頗有威望,若能得到他們的支持,我們的行動將會順利許多。但聯絡時一定要小心,不能暴露我們的真實目的,以免給他們帶來麻煩。”
安排完任務后,親兵們各自領命而去。李逸獨自坐在營帳內,陷入沉思。他深知,接下來的每一步都充滿了危險與挑戰。安祿山老奸巨猾,稍有不慎,自己和兄弟們都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但為了心中的信念,為了家人的血海深仇,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他必須勇往直前,在這布滿荊棘的道路上踏出一條血路。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李逸一面小心翼翼地在軍營中展開調查,一面巧妙地與安祿山及其親信周旋。他努力表現出對安祿山的忠誠,積極參與軍營中的各項事務,試圖打消安祿山的疑慮。
然而,安祿山對李逸的懷疑并未完全消除。他暗中安排了不少眼線,密切監視著李逸的一舉一動。李逸的每一次行動,每一次與人交談,都在安祿山的監視之下。
一日,李逸在軍營中巡查時,偶然發現一批神秘的物資被運往一處偏僻的倉庫。他心中一動,覺得此事蹊蹺,便悄悄跟了上去。當他靠近倉庫時,發現倉庫周圍守衛森嚴,嚴禁任何人靠近。
李逸心中越發篤定,這倉庫中必定藏有重要的秘密。但如何才能突破守衛,進入倉庫一探究竟呢?李逸陷入了沉思。他深知,若貿然行動,必定會引起安祿山的懷疑,導致前功盡棄。
回到營帳后,李逸將此事告知了親信親兵。眾人紛紛獻策,但都覺得風險太大。就在大家一籌莫展之際,一名親兵突然想起,他們曾結識一位在軍營中負責后勤的老兵,或許他能提供一些關于倉庫的線索。
李逸聽后,心中大喜,立刻安排親兵去尋找那位老兵。經過一番周折,親兵終于找到了老兵,并將他帶到了李逸的營帳。
李逸親自招待老兵,一番寒暄后,李逸說道:“老丈,今日請您來,是想向您打聽一些事情。您在軍營中多年,對這里的情況肯定了如指掌。不知您是否了解那處偏僻倉庫的情況?最近我發現有一批神秘物資被運往那里,周圍守衛極為森嚴。”
老兵猶豫了一下,面露難色。李逸見狀,趕忙說道:“老丈放心,我不會讓您為難。只是此事關乎重大,或許能為軍營避免一場大禍。還望老丈能透露一二。”
老兵思索片刻后,緩緩說道:“將軍,實不相瞞,那處倉庫一直以來都很神秘。平日里,只有安祿山的心腹才能進入。據說,里面存放的都是一些特殊的兵器和機密文件,具體是什么,我也不太清楚。但我曾聽人說,這些東西與安祿山的一項重大計劃有關。”
李逸心中一凜,看來自己的猜測沒錯。他繼續問道:“老丈,那您是否知道如何才能進入那倉庫?”
老兵無奈地搖了搖頭,說道:“將軍,那倉庫守衛森嚴,外人根本無法靠近。除非有安祿山的令牌,否則誰進去都是死路一條。”
李逸謝過老兵后,陷入了沉思。看來,要進入倉庫獲取證據,必須想辦法得到安祿山的令牌。但安祿山對令牌必定保管嚴密,這談何容易。
就在李逸為如何獲取令牌而苦惱時,他突然收到消息,阿史那承慶想見他。李逸心中一動,或許阿史那承慶能為他提供一些幫助。于是,李逸立刻前往與阿史那承慶約定的地點。
在一處隱蔽的角落,李逸見到了阿史那承慶。阿史那承慶見到李逸,臉上露出關切的神情,說道:“李逸,你此番回來,可是危險重重。安祿山對你猜忌頗深,你一定要小心行事。”
李逸感激地說道:“多謝兄長相念,我自會小心。此次回來,我發現了一些安祿山的可疑舉動,懷疑他與契丹勾結,意圖叛亂。我正在尋找證據,只是遇到了一些困難。”
阿史那承慶眉頭緊皺,思索片刻后說道:“我也聽聞了一些風聲,但沒有確鑿證據。你若需要幫助,盡管開口。只是此事關系重大,我們必須謹慎行事。”
李逸便將倉庫的事情告知了阿史那承慶,希望他能幫忙想辦法獲取安祿山的令牌。阿史那承慶聽后,臉色凝重,說道:“安祿山對令牌看得極重,想要獲取,絕非易事。但我認識一位工匠,他擅長仿制各種令牌。或許我們可以從他入手,但這也需要冒很大的風險。”
李逸心中大喜,說道:“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都要試一試。兄臺,還請您幫忙聯系那位工匠,剩下的事情,我來想辦法。”
阿史那承慶點頭道:“好,我盡快安排。但你一定要做好萬全準備,一旦事情敗露,我們都將性命不保。”
與阿史那承慶分別后,李逸心中既有希望,又有擔憂。希望的是或許能通過仿制令牌進入倉庫獲取證據,擔憂的是若行動失敗,不僅自己性命難保,還會連累阿史那承慶和其他兄弟。但為了揭開安祿山的陰謀,他已經沒有退路,只能孤注一擲,在這危機四伏的范陽軍營中,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