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研究方法評論(第6卷)
- 趙聯飛 趙鋒
- 573字
- 2025-07-17 16:56:26
特稿
“人工智能對社會科學的影響”專題筆談
編者按:數字化轉型、人工智能和大語言模型等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關鍵詞。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也為社會科學帶來了諸多機遇和挑戰。本刊特邀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喬曉春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吳喜之教授和北京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林紹福教授從多學科的視角圍繞“人工智能對社會科學的影響”展開專題筆談。
在本期筆談中,喬曉春教授作為社會科學專家探討了大語言模型對中國社會科學的教育和研究帶來的影響,并認為我們正身處時代的轉折點,在快速發展技術的同時也應及時改變自己和調整相應的制度。吳喜之教授作為統計學專家指出了傳統統計學的局限以及應對策略,并指出隨著技術的發展和算力的提高,應當揚棄傳統統計學的模型驅動思路,積極地接納機器學習等方法的數據驅動的思路。林紹福教授作為計算機科學專家在人工智能科學研究范式的基礎上指出了社會科學的人工智能研究和應用框架,在為我們展示社會科學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同時,也指出了人工智能在與社會科學融合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難題。希望本期專題筆談能夠幫助讀者從多學科視角理解人工智能對社會科學的影響。
不僅如此,喬曉春教授和吳喜之教授作為老一輩的資深學者,依舊能夠積極接納和推廣新技術。林紹福教授在面臨艱難的文理融合問題時,仍不畏挑戰,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社會科學領域。這些學者的精神也是值得我們學習和發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