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現代化過程中中國農村倫理和道德觀的變遷研究
最新章節: 后記
現代化過程中,農村倫理和道德觀的變遷對于中國農村社會結構穩健發展乃至中國社會的變遷至關重要。本書以中國中部農村----平村為研究樣本,以村民和本村進城從事性交易的女性(簡稱“小姐”)的互動為研究對象,從閑話這一微觀視角,來展示和理解農村倫理和道德觀的變遷。1990年代,村莊對小姐的閑話一致有力,具有斥責功能。在“小姐逃離”事件的沖擊下,村莊傳統道德共識開始出現裂縫。2000年代,村民紛紛外出打工,小姐群體開始形成。在打工者和小姐的經濟規則滲入之下,村民對小姐的閑話由“斥責”變為“不好說”的矛盾狀態,村莊的傳統道德共識出現分化。2010年代,隨著市場化席卷農村地區,小姐以成功者自居回家尋找親情和愛情,同時新生代小姐增多。村民對小姐的閑話“不說”,變為默認甚至羨慕,“笑貧不笑娼”作為村莊新的共識被再生產出來。經過以上對平村小姐與閑話者互動關系的深描,可以發現:由于小姐的沖擊和影響,村莊日常生活共識依次經歷了焦慮強化、退化、共識再生產三個階段,最終在傳統道德共識的基礎上再生產出了現代消費共識。
因版權原因待上架

上架時間:2019-01-10 13:48:15
出版社: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