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學習中醫

何天行學習中醫也是有原因的。

歷經母親難產的生死抉擇,最終得以保住他一命,他并不認為中醫在此情形下能助他降臨人世。

然而,中醫自有其獨到之處。記得第一次陪同奶奶前往周富發家中求醫抓藥,他通過精湛的針灸技藝,有效緩解了奶奶的咳嗽癥狀,這是西藥難以企及的療效。

這段時間堅持不懈地修煉,使體力透支嚴重,對于還在發育中的身體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負擔。何天行意識到,僅憑自身的恢復能力,哪怕加上充足的食補也難以迅速調整至最佳狀態。

他想起了中醫中的養生與調理之道,決定嘗試結合中醫的方法來加速身體的恢復。

機緣巧合下,通過奶奶的病認識了老中醫周富發。

周富發今年68歲,祖籍鄂省,家中世代行醫,六十年代被下放到何家村。

這些年來,憑借其卓越的醫術,周富發為村民們帶來了眾多福祉,由于村民們的純樸善良,再加上父母雙亡,雖然那邊還有些親戚,但他最終決定在此地定居。

歲月流轉,周富發醫術高超的名聲也逐漸傳開,成為了附近幾個村莊都知曉的良醫。

初見何天行時他并沒打算收這個弟子,主要這個年代西風壓倒東風,人們對中醫普遍持有懷疑的態度,周富發深知中醫的傳承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中醫需要時間的積累,而自己年歲已高,他也擔心自己無法將一身醫術完整地傳授給年輕的何天行。

然而,在與何天行交談的過程中,周富發被他的執著與熱情所打動。他發現,這個小孩子不僅聰明好學,而且對中醫抱有深深的敬意與熱愛。

再一個原因,是周富發也希望能把自身的醫術傳承下去,也是對父母先輩的一個交代。

兩世二十多年的靈魂使他擁有成年人的思維,再加上超強的記憶使他學習什么東西都快,在周富發怪異的眼神中,何天行開始翻閱周富發家中的醫藥經典,學習如何通過食療、草藥以及簡單的養生動作來改善體質。

在知道何天行習武后,周富發給予了極大的配合,幫助他進行各種實驗。通過針灸、藥補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調養,何天行的身體狀況有了明顯的改善,不僅體力恢復迅速,連精神狀態也變得更加飽滿。

“醫武不分家”的說法由來已久。由于前世條件所限,他未能接觸到這一領域。然而,此次經歷使他深刻認識到,中醫并非僅僅局限于簡單的看病治人,還蘊含著嚴密的經絡體系和科學的實踐方法,這對于練武之人而言尤為重要。

他決定更加深入地學習中醫,希望進一步通過中醫挖掘武技中的潛能使那套秘術能得到突破。

“天行,那個《湯頭歌訣》現在背的怎樣了?”

周富發放下手中的工作,就坐在周天行身邊,一邊看著他臼藥,一邊問他的學習情況。

一周前,周富發就給了他個任務,要他十天把《湯頭歌訣》背熟,雖然現在才不過一周,但他也想考考看,這個徒弟的進度。

他知道何天行不僅識字,而且《新華字典》中的漢字能認全。

周富發從最初的驚訝逐漸轉變為習以為常。再者,鑒于這個年代天才的消息屢見不鮮,對此也不再感到驚奇。

何天行手中的活沒有半點停頓,他扭頭對周富發說道:“師傅,我現在會背了,今天來就是想要您把把關。”

十天把《湯頭歌訣》背全,對于何天行來說并非什么難事,前世雖然沒有讀過書,但一世記憶力驚人,能做到一目十行,雖然還做不到倒背如流,但現在背全這本藥書,肯定不成問題。《湯頭歌訣》共計三百多方,內容頗為豐富,周富發聽何天行說已經會背,自然要好好考考他。

何天行也不含糊,當即朗朗上口背誦起來:“四君子湯中和義,參術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陳名六君;祛痰補氣陽虛餌,除卻半夏名異功。或加香砂胃寒使。升陽益胃參術芪,黃連半夏草陳皮,苓瀉防風羌獨活,柴胡白芍姜棗隨......”

聲音清脆響亮,每一個字都清晰可聞。

周富發一邊聽,一邊點頭,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周天行背誦得流暢,且沒有絲毫猶豫,顯然已經非常熟練。

待何天行背誦完畢,周富發贊嘆道:“天行,你果然是個天才,這么快就把《湯頭歌訣》背熟了。這本藥書,我當年可是花了整整二個月才背熟的。”

何天行謙虛地笑道:“師傅過獎了,我只是記憶力比較好而已。

......

回到家中時已近晚上九點,此時徐滿香正在家中焦急地來回踱步。盡管她清楚路程并不遙遠,也知曉何天行預計九點才能歸來,卻仍難以抑制內心的焦慮。

看到何天行回來,徐滿香心中的擔憂瞬間消散,但還是問道:“咳......乖孫子,咳......這么久。”

目睹奶奶處于這種狀態,何天行唯有耐心安慰老人家,并未作任何辯解。

聽到祖孫兩人的對話,父親劉志遠也走了過來,何天行便說道:“爸爸,我要不要正式拜個師?”

一聽要拜師,徐滿香便知道說的是周富發,立即搶答道:“要得,要得,這個老師要拜。”

她思想單純,只要對孫子好的都是好人。在她心中,這個老師不僅免費教孫子學醫,還經常包孫子的飯,嘴里不停地說要去感謝周富發老師。

何天行糾正道:“不是老師,是師父,是要行叩拜之禮的師父。”

前世的何天行在戲班里也是認了師傅的,雖然對他非常苛刻,但何天行還是很尊敬他的。

今生,盡管與周富發相識的時間并不長,兩人雖未正式確立師徒名分,卻已深具師徒之實。何天行早已深切體會到周富發那細致入微的關懷與呵護。

這份情感純凈而真摯,不含一絲雜質,猶如一汪清澈的泉水,滋潤著何天行的心田。

自古以來,華夏大地便流傳著無數師徒情深、感人至深的美好傳說。

如今,何天行與周富發之間的師徒情緣,宛如那些美好故事的生動延續,仿佛是命運的巧妙安排,使這份情誼在當下煥發出別樣的光彩。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雖然你們沒有師徒之名,但周老對你非常不錯,我覺得這個師傅有必要拜的。”劉志遠對拜師是非常認可的,他也知道兒子對周富發是非常尊敬和感激的。

何天行點頭表示同意,心中充滿了對周富發的敬意和感激。

他知道,能夠遇到這樣一位真心實意教導自己的師父,是自己前世修來的福分。

徐滿香也點頭稱是,拜師這個事就這么定了,就等劉志遠和周富發商量這個拜師的流程了。

拜師儀式在第三天,非常簡單,沒有那么多繁復的規矩。

坐在椅子上的周富發臉上浮現出一絲笑意,顯得很高興,但很快又收起笑容,嚴肅地說:“天行,起來吧,我今天就收下你這個弟子!”

何天行恭恭敬敬地稱道:“謝謝師父!”

劉志遠坐在一旁,示意何天行將桌上泡好的茶端過來敬給師父。

接過徒弟敬來的茶,周富發輕啜一口,至此,拜師儀式禮成。

拜師之后,周富發隨即開始向何天行傳授自己的醫術心得,尤其是他祖傳的精湛行針手法和正骨技藝,更是毫無保留地傾囊相授。

何天行也極為珍惜這次學習的機會,每日勤學苦練,不敢有絲毫懈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和县| 河北区| 理塘县| 栖霞市| 东宁县| 中牟县| 宁城县| 屯昌县| 安康市| 子长县| 石景山区| 孝感市| 科尔| 盱眙县| 上林县| 长武县| 泽州县| 三穗县| 扎鲁特旗| 清远市| 岳阳市| 普宁市| 万载县| 阳西县| 沾益县| 重庆市| 涟水县| 陇南市| 高雄县| 灵川县| 铅山县| 武安市| 哈巴河县| 兴文县| 太仆寺旗| 旬阳县| 上饶县| 昌平区| 垫江县| 阳曲县| 开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