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長豐出版社
- 華娛,演技滿級的我不想混娛樂圈
- 風不遇
- 2448字
- 2025-07-19 08:00:00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韃虜尚能占據中原正統,難道我大漢子民就不能做嗎?
而且,書里也不是推翻前朝暴政,而是從韃虜手中取而代之,不是很正常嘛。
再說,故事里的人物也是有血有肉,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我相信讀者會喜歡的。
“那小說里系統的設定至今尚無,這種題材是否太超前了?”劉君華有點好奇。
“老師,讀者們往往喜歡天馬行空的想象,需要一些特別新穎的內容來激發興趣。您看,如今暢銷的《尋秦記》與我的這本書雖然題材不同,但一個是系統設定,另一個是人物穿越,本質上是大同小異的。”
劉君華聞言,微微點頭,心中卻暗自思量。他明白,寫小說并非易事,既要滿足讀者的口味,又要堅守自己的文學底線,其中的平衡,實在難以把握。
但他也知道,何天行是個有才華的年輕人,敢于嘗試和創新,這份勇氣就值得贊賞。
于是,他輕拍何天行的肩膀,鼓勵道:“你的想法不錯,但切記,文學是靈魂的鏡子,既要反映現實,也要引導人心。你的小說,既要讓讀者過癮,也要讓他們從中得到啟示。”
何天行聞言,心中一暖,感激地看向劉君華。
他知道,這位看似嚴厲的語文老師,其實內心充滿了對學生的關愛和期望。
……
一周后,天剛蒙蒙亮,何天行就洗漱完畢,裝了一些吃食在書包里,出發去了省城。
這個年代農村到城市的交通還不是很發達,縣道的公路還沒修建成柏油路,一路上全是坑坑洼洼的土路,坐車很不舒服。
何天行決定跑步前往縣里的客運站,這樣既能鍛煉身體,又完成了行程。
一路下來,他花了整整1個小時才抵達目的地。
到達縣里的客運站后,再從客運站坐4個小時的長途大巴到省汽車站。劉老師會在約好的時間點接他。
下午二點多,接上何天行的劉老師兩人又兜兜轉轉1個多小時,終于到達省城這家名叫長豐的出版社。
劉君華領著何天行在長豐出版社院內。
“您好,我找劉健。”
劉君華對前臺說話時,語氣中透露出與劉健關系匪淺的意味。然而,前臺僅匆匆掃了他和何天行一眼,注意到兩人的衣著后,便大大咧咧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漫不經心地問道。
“找他什么事?”
這家出版屬于事業單位,當然不會有什么所謂的服務意識。
劉君華不慌不忙地說道:“我跟他約好的,麻煩您告訴我他在哪間辦公室,我們自己過去。”
前臺也不管為什么劉君華約好了人會不知道劉健在哪間辦公室,直接說道:“上三樓右拐,308。”
“謝謝!”
劉君華徑直來到308門口,門沒有關,這是一間獨立辦公室。
一個長相和善的中年人看到劉君華和何天行進來,不待劉君出聲,立馬從辦公椅上走了出來,他手上拿著的正是何天行的小說《明末霸王傳》的手稿。
“君華,真是久等了,這就是你提到的那位天才小作家吧!”中年男子正是劉君華的叔叔劉鍵,見到他們二人走進來,臉上頓時露出了欣喜的笑容過來打招呼。
“叔叔,沒錯,這就是我向您提起的小天才何天行。您覺得這本小說如何?是不是挺不錯的?”劉君華熱情洋溢地向叔叔介紹。
劉鍵聞言,認真地打量了一下何天行,然后笑道:“這本小說確實很有新意,看得出作者是個很有想法的年輕人。”
他將手稿遞給何天行,說道:“你自己看看吧,我在一些地方做了批注,希望對你有所助益。”隨后便去泡茶。
何天行接過手稿,翻看了起來。他看到劉鍵在一些情節上做了詳細的批注,有的地方還提出了修改意見。
他心中不禁對劉鍵的專業能力和認真態度感到佩服。
他知道,自己的作品能夠得到這位資深編輯的認可,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看完批注后,何天行抬起頭,誠懇地對劉鍵說道:“謝謝您的批注和建議,我會盡快修改好。”
劉鍵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不用客氣,你的這部作品很有市場潛力,我會盡力幫你推進出版事宜的。”
“天行,你這本書,我看了兩遍了,非常不錯,情節很緊湊,題材很細膩,余下的三冊大概什么時候能完稿?”
劉鍵對小說中的家國情仇故事情節很鐘愛,尤其對發生于明末那個時代的事,總是讓人感到意難平。但沒想到幾天前,侄子卻給了他一個大大的驚喜。
聽到這里,何天行心中一陣激動,自己的小說看來出版是有戲了。
何天行想了一下,對劉鍵回復道:“劉老,這本書故事的情節已經全部構思完成,我可以在二個月內全部完稿。”
“好,那請你盡快完成第一冊的修改工作,出版事宜我這邊已經敲定了。”劉鍵同樣心情激動,鑒于這本書的故事題材,它極有可能會引發熱潮。
何天行感激地對劉鍵說道:“劉老,謝謝您的信任和支持,我一定會盡快完成修改工作,不辜負您的期望。”
過了一會兒,劉鍵略帶疑惑地問道:“天行,這本書的創作,盡管文筆略顯稚嫩,但情節卻很豐滿。我實在好奇,你能否坦誠告訴我,是不是有過某些特別的經歷?”
何天行瞥了一眼劉君華,語氣略顯沉重地對劉鍵說道:“劉老,小說第一冊中關于親人的情節,其原型正是我的現實家人,只是情節上略有改動。”
劉鍵微微一愣,隨即不再言語,只是輕輕拍了拍何天行的肩膀
沉默了一會,他沒有再以少年的目光看待何天行,而是以平等的口吻問道:“你如何保證這本書會暢銷?”
“我無法保證,只能說這本書有三個賣點:
第一,這是一本符合當下市場口味,雖然披著‘武俠’的外套,但故事賣點很多;
第二,這是你們出版的第一本這種題材小說,也是國內第一本這種題材的小說,你們可以把這種題材劃一個類別,這也是一個宣傳點。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這本書是我寫的,一個年僅11歲,馬上就要讀高一的中學生寫的。”
天才少年,早熟作家,高中生眼里的‘武俠’,這些都是可以宣傳的熱點。”
劉鍵驚訝的看著何天行,“你真的11歲嗎?這腦袋怎么長的,這么多鬼點子。”
“謝謝您的夸獎!”何天行決定再給自己加了一個砝碼,他可沒有時間再來幾次省城,希望今天就能把合同敲定,“這本書只是我寫的第一本小說,在我腦袋里,還有很多創意,只要我想,一年可以寫幾本不重樣的小說。”
這句話,深深觸動了劉鍵的心。對于一個鐘愛長篇新膩題材的老讀者而言,在他即將退休的年紀,任何業績都顯得虛無縹緲。
接著談話進入了正題。劉鍵笑著說道:“天行,這次你來也是為了小說出版的事,但需要和你簽訂合同。鑒于你尚未成年,需要你的監護人代為簽字,請問他現在人在?”
“監護人是我奶奶,而且我還要對您的批注和建議做一些修改,所以需要把合同拿回去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