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金色的藝術搖籃

1894年(農歷七月初二日),正值強撼世界的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之際,吳湖帆誕生于蘇州南倉橋一個累世簪纓之家。

翼燕——作為吳湖帆最初的得名——是具有深意的。因為時局艱難,國事陵替,這個江南望族便在他們后輩身上寄托了讓他將來繼承祖業、屏護邊陲的厚望翼燕一名,鄭逸悔先生在《吳湖帆小傳》(見《鄭逸梅文集》)、《吳湖帆收藏佚事》見《朵云》第2集)中認為是吳生于燕北而得,今從其胞姐吳恵菁老太太之說。。待稍長后他又更名為萬,取字遹逡,又字東莊,而湖帆一名,則是以后作書畫時才署用的。

吳湖帆是愙齋先生吳大澂文孫。吳大澂系晚清大吏,甲午戰爭的主要指揮者之一,曾歷官山、陜、兩河、湖、廣巡撫。嘗受命辦理西北邊防,因琿春黑頂子久為俄人侵占,于一八八五年會俄使査勘侵界,援咸豐舊界圖立碑五座,并于所建銅柱上自篆銘曰:“疆域有表國有維,此柱可立不可移”,于是侵界復歸中國,一時朝野交口稱譽。一八九二年,中日開釁,吳大以湖南巡撫之身請纓,旋領兵部尚書銜率湘軍岀關。1895年與日軍戰于海城,為日軍所敗。兵敗之初,清廷震怒,欲重辦其罪,因得新軍袁世凱諸重臣力保,遂置不問。不久便回到了故鄉蘇州。

吳大澂兄弟共三人,其兄大根原為吳湖帆嫡祖,因吳大澂之子九歲時在大澂廣東任上夭折,便過繼吳湖帆以承香火。吳湖帆原尚有一弟名翼鴻,可承大根家業。不料翼鴻三歲時驚風而死,于是大根、大澂兄弟共一孫,吳湖帆成為兩房的兼祧子。

吳大澂雅好文藝,于鑒賞、詩文、書畫皆有深研,而尤以大篆為勝。他為官近二十年,雖視學賑荒,治河巡邊,籌屯戎馬,足跡未嘗一日閑,卻仍然編撰了大量論著。如《說文古箍補》、《古玉圖考》、《恒軒吉金錄》、《愙齋集古錄》、《愙齋詩文集》、《十六金符齋印存》等,大都為古文字和書法方面的重要著作,在近現代藝文領域里產生過重大影響。

吳大澂在任時有直聲,名士多歸之。當日幕府就有王同愈、陸廉夫諸人。退歸林下后,一度任龍門書院院長,后又與蘇州顧鶴逸結“怡園畫社”。“怡園畫社”者,以顧鶴逸曾居臺州,而“怡”則取“心在臺州”之意地。于是一時東南俊彥如吳昌碩、金興蘭、翁尹若、倪墨耕等均為社友,在蘇州形成了一個文士群,皆志深筆長、梗概多氣之士。這些,對吳湖帆的成長造成了極為有利的氛圍。他童年的藝術搖籃編織得如此精美,條件如此的得天獨厚;然而更為重要的是他在人品上受到的熏陶,前輩們的思想和品行在他心靈上留下了終身難以磨滅的烙印。

吳大澂臨無

“我祖父罷官后十分清貧,過著鬻字畫、售古銅器自給的日子。但他甚重名節,從不愿啟叩權勢者之門的”。后來吳湖帆在回憶吳大澂時經常這么說。長成后的吳湖帆頗具祖上遺風,喜交游,坐客常滿,人比之孔北海。朋友困頓不惜傾囊相助,而自己則每甘于淡泊,雖處困窘也不愿受人之施。

在藝事上為吳湖帆念念不忘的先賢是陸廉夫。陸廉夫久居吳大澂幕下為軍師,大澂致仕以后又偕游林下,日以詩文書畫相酬唱。陸廉夫擅繪花果,于湖帆四五歲起,陸使日課以數幀,邊教湖帆看圖識字,邊手把手地教他在自己的畫上印著摹寫。吳湖帆以后對門弟子提起這段往事時說:“陸先生這種繪畫教導方法并不足為訓,但我是受啟蒙于他的。他那誨人惟恐不及之意深深留在我童年的記憶里。由于他的引導,我在受小學之前,已認識了許多花果之名,并初初解得調筆弄墨之法。使我在書畫上的發展,得到了先飛之助。”

達摩面壁 1920年

湖帆生母沈靜研夫人為川沙名門沈韻初女。沈韻初官至內閣中書,善治經史子籍,又好收藏,是以靜研夫人得幼承庭訓,諸子百家、琴棋書畫皆通,湖帆于未進學前已吋時受其濡染。

然而對于書畫,吳湖帆似乎還有著與生俱來的愛好。這種語焉難詳的天性,雖然迄今未獲得科學的索解,但卻委實存在。吳湖帆嘗自言每讀白樂天《與元九書》,對于作者自稱與文學有宿習之緣和描述其在襁褓中已能記字的情景,仿佛有神會之感。他幼年時,對童齡百戲殊無興趣,惟以仿著家中懸掛的字畫東涂西抹或隨陸廉夫作畫為樂。久而久之,他的臥房里堆滿他的杰作。又其生父吳本善,字訥士,喜臨池,行草書為當地之冠。湖帆逢其父自課時,常常凝神斂氣在一旁靜觀,久久不覺倦怠,神情一似成人。一日,見與二姐吳惠菁合影的像片,于筒中拔筆書其背面“二姐十歲我八歲”事在1901年,文中所計歲數按江浙記虛齡習慣,下皆同。,字跡清晰可愛,一門上下見者無不解頤。吳大澂觀其所書嘆道:“此子他日必有所成。”此際大澂已中風臥床,乃時將湖帆喚至榻前,以平生蔵物之名目相授,并細觀其悟性。湖帆亦機敏過人,每能舉一反三,應對如流。于是大澂謂家人曰:“有嗣如此,死復何恨!”遂將所積聚的財物分而為二,一份給兩個待字的女兒,一份授湖帆。因有意要讓湖帆承家學,故其所藏字畫彝鼎多歸湖帆。

吳府從吳湖帆6歲起為其延師發蒙,與其二姐同時受小學。至7歲又將其送入長元和第四高等小學讀書。當日課程的安排,無非是傳統教育的正規內容;而課余之際,吳湖帆仍處于一種不經意的自我發展狀態。由于吳大澂的影響,吳湖帆早年很喜歡鐘鼎文和篆書。他家舊藏的一百多件銅器上的銘文,以及吳大澂、吳昌碩所作的篆文,吳湖帆都朦朦朧朧地作過臨寫。由此而生發出的興趣,又使他兼喜鐵筆,常常仿著吳讓之、黃牧甫一路學刻印。數年之后,竟粹然探得徽派正宗。曾自刻學名及字號印數方,雖學校老師及吳府文士見者,亦不能指疵摘漏,是故早年藝事已深獲長者期許。

一九零二年,吳大澂病故。臨終除遺囑編修家譜、分配產業、整理登記家藏文物外,特囑“為我善視萬兒”,蓋以吳氏一脈俱系于湖帆一身也。向吳大澂在日,曾多次言及上海近數十年來人文薈萃,概攬江左風流,意屬他日當使湖帆游學其地。所以湖帆小學讀完后經大澂故人介紹至上海中國公學讀書。大澂于同治初曾寓居上海并掌“萍花社書畫會”,其門生故吏及昔受其恩澤者遍布滬壖。今聞其嗣孫來,時有人相視照拂,間或有持錢物饋贈者,故湖帆非僅不至寂寞,而旦客囊也較豐裕。

在中國公學就讀的一年時日,雖未對湖帆的藝的形成明顯的影響,卻使他初步熟悉了上海,并由各種關系拜識了一批前輩耆宿。這為他日后定居上海,奠立了思想和社會方面的基礎。

第二年,中國公學因故遷徙,湖帆中途輟學。正當他謀歸蘇州時,有一同學欲隨前往東瀛經商的親戚游日本,該同學與湖帆相得甚歡,便力邀他同行,遂欣然東渡。時年一十三歲。

東土日本的文化風怙與中國大同小異。惟其地偏重佛教而人民敬畏鬼神。又當地人士多喜下圍棋,常于黑白子間賭勝。吳湖帆于閑暇中學得此道,并購置了一批棋譜,以后在中晚年時經常以此與友人和門弟子遣興。在日本逗留的近三個月期間,有兩件事給湖帆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一件是富士山之游。富士山是東土名勝,高三千七百多米,山頂終年積雪。“江戶富士山”是東京古來著名景色,有“白扇倒懸東海天”之稱。

為趕在日出前到達覽勝之地,吳湖帆諸人在導游者的指引下夜半起身,在黎明前來到了可見富士全豹的箱根。當第一抹晨曦撕開長夜的寧靜,東升的紅日噴薄而出的奇景展現時,吳湖帆的心劇烈地顫動起來。對于慣見江南水鄉和古老田園的湖帆,眼前的景致,是一幅何等美麗而又雄壯的圖畫,又似一支絕頂哀艷、蒼涼萬端的戀歌。啊!風起云飛,霧滿山岡,猶如千軍萬馬,奔涌浩蕩,又如巨海騰波,渾恣茫茫……。吳湖帆出神地凝視著,臉上和眸子里閃耀著興奮的光彩,似乎頃刻間神游了天地。他為造物者的偉大所陶醉,平地覺得心胸開闊了許多。

這一年,在吳湖帆藝術生涯中是值得紀念的——他開始了山水畫的臨習。這恐怕與富士山之游不無關系。但在當時,他只是在激動中莫明其妙地想起了許多家藏的山水畫名跡。是靈感呢?抑或是神悟?也許都算不上,只能說是一點啟示。因為作為繪畫藝術感覺和真正的“悟”于他來說畢竟還是很久以后的事。

第二件事是他到日本的兩個月以后,有一天有幾個日本舊軍人來到他旅居的客舍。他們自稱于甲午戰爭期間來過中國,對中國將領吳大澂和鄧世昌非常欽佩。他們向湖帆詳盡地敘述了吳、鄧二人在戰事中的情況,特別是在談到鄧世昌的殉國和吳大澂在海城兵敗之際要拔劍自刎的情景時,顯得十分激動。最后,他們畢恭畢敬地拿起兩幅油畫送給湖帆。畫為吳大澂和鄧世昌肖像,神情畢肖,栩栩如生。從所繪人物動人的神態看,繪者具有極強的造型能力。

關于祖父的故事,湖帆自兒時起聽到已非一次了。由于甲午戰事給中國帶來了恥辱,加之龔自珍《渡海將軍歌》的諷刺和小說者流的渲染,在一個時期內,社會上對吳大澂非議頗多。而這一次,給湖帆感染極為深刻。他一下子明白了許多事情。所以后來雖歷經動亂,這兩幅畫一直被作為“梅景書屋”的珍貴藏品收存著。直到“文革”爆發,這一海內聞名的齋室人去樓空,這兩幅畫便不知下落了。

密林巨障

自日本回來后,吳湖帆進了蘇州草橋學舍。這所曾由他父親訥士公主持過的學校位于蘇州王府基。因昔年明張士誠曾于此地廣營宮室,張兵敗后官室盡被拆除,故又名“王廢基”,其地有玉帶河縈繞左右,沿河兩岸綠柳成陰,每至春夏,毿毿飄拂,風景絕勝:不遠處有一龍池禪院,幽雅怡靜,向為吳中人士所喜愛。草橋學舍為蘇州名學舍,其延請授學者多海內名士,歷來造就人才甚眾,所以吳中大姓都愿意送子弟就讀。以吳湖帆同軍學友計,后來名為天下知者數十人,如江小鶼、江紅蕉、范煙橋、葉圣陶、蔣吟秋、王伯祥、顧頡剛、顏文樑、華吟水、陳子清、糜熙鴻、鄭逸梅等,或詩文、或小說、或考古、或書畫,都是文采郁郁,雄視一時的俊彥。吳湖帆與此諸子皆友善,過從之間,切磋砥礪,游乎諸藝,在同儕中尤其為人矚目。

當時草橋學舍的國文教師胡石予擅畫墨梅,又有崇明人羅樹敏授圖畫課。二人均一時丹青高手。因見湖帆雖為世家子,卻不似尋常富兒嬌貴,在學業上用力甚勤,所以對他十分器重。尤以羅樹敏曾問藝于陸廉夫,因陸與吳府關系的原故,更是對湖帆著力栽培。這段歲月,是吳湖帆整個藝術道路上的一次重要奠基,他從諸多藝事中選擇了以繪畫為主的發展方向,并在羅、胡二師的引導下,對于中國畫的傳統技法打下了較為扎實的根基。

在吳湖帆的一生里,似乎沒有拜過哪一門哪一派的業師,他的成就主要依借于個人努力。但是從幼年起,他從未間斷地受著來自各方面的熏陶——以前吳大澂左右的影響是一個階段,此際胡石予、羅樹敏的培植又是一個階段,如果再往遠一點看,就會發現,直到他成名之后,他周圍的藝術氣氛一直對他產生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試看他的朋友哪一個不是藝術家呢?社會成就于人者常如此。認識了這一點,對于吳湖帆以后在藝術上的發展就好理解了。

從童年起,吳湖帆就有意無意地將自己的身心寄托給一個美麗的夢,隨者童年、少年時代的逝去,夢中的景象日益清晰了。

池塘春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贡县| 淄博市| 庆城县| 婺源县| 天水市| 阿克| 永宁县| 进贤县| 宜川县| 昂仁县| 岳阳市| 温宿县| 正镶白旗| 高清| 专栏| 洞头县| 大余县| 苏州市| 铁岭市| 肥东县| 海安县| 安岳县| 绥滨县| 汉阴县| 西藏| 伊金霍洛旗| 漳浦县| 抚远县| 贡嘎县| 化隆| 开远市| 繁峙县| 武邑县| 昭觉县| 东台市| 永平县| 昭通市| 澜沧| 股票| 那坡县| 益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