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朝賀(下)
- 三國之我不是曹昂
- 瞎想沒用的
- 2039字
- 2025-08-21 08:11:17
“好你個曹昂,既然污蔑當今國丈,我看你才是那不忠之人!”長水校尉種輯起身呵斥道。
劉協臉色也瞬間大變,這位少年天子本就對曹操不服,一開始曹操迎接自己時,劉協還以為是自己逃離虎口,卻沒想自己是又入狼窩,如同在長安一般,再度過著傀儡般的日子。
而今日,在這大殿之上,他的兒子曹昂,竟然敢對自己大不敬,并且污蔑自己的丈人,自己必須得把場子找回來。
劉協大拍桌子道:“好你個宣威將軍,竟然,敢把你的威,宣到朕這殿中,若是讓你當上太尉,朕豈不是,連坐在這里的資格都沒有了嗎!”
見這位少年太子發怒,曹昂連忙解釋道:“陛下,列侯董承、中散大夫伏完等人,皆是見利忘義的小人,他們接近陛下您的目的,不就是想成為第二個董卓嗎!”
見自己的心里所想的被曹昂說出,惱怒的董承立即起身,開口道:“陛下,曹昂此人,實在太過囂張,臣請革去他的官職,發配回鄉,永世不得啟用!”
“臣附議!”伏完起身說道。
“臣也附議!”議郎吳碩回道。
曹昂見狀吳碩這個比自己官位還小,不過區區只有六百石的小丑也跳了出來,內心暗自竊喜道:“就是你了。”
“陛下,臣有要事相奏!”曹昂跪在地上,朝劉協說道。
“何事!”劉協板著臉,看著曹昂。
曹昂:“陛下,臣褻瀆規矩,陛下要撤臣的官職,臣無話可說,可臣剛才才發現,這殿中,還有一人,也藐視律法,輕視陛下。”
劉協瞟了眼曹操,問道:“何人?”
曹昂:“回陛下,此人就是議郎吳碩。”
劉協聽聞,慌忙的看向吳碩,董承等人也都啞口無言,無話可講。
曹昂輕蔑一笑,心想:“跟我玩,嫩點兒。”
隨后,曹昂繼續說道:“稟陛下,議郎本是六百石的官職,按我大漢律法,不該進入當中,應該同外面的諸公一樣,該在殿外落座,可如今,他卻能坐到這殿中,不就意味著,是有人在蔑視陛下,蔑視我大漢律法嗎!”
“這……”劉協被懟的啞口無言。
吳碩入殿,乃是他親自授意,由伏完一手操辦的事情,本來不該有破綻,但剛才那么一鬧騰,令他徹底暴露,若不將其革職,就無法革曹昂的官,但若辦了他,就怕他懷有二心,不肯再與自己共同抗曹。
劉協看了眼吳碩,希望他趕緊開口,為自己辯解。
但早已慌了神的吳碩,此刻只能眼巴巴的望著劉協,請求他為自己辯護。
“嗯,咳。”劉協咳嗽一聲,只能將目光投在伏完和董承二人身上,希望他們來替吳碩說情。
曹操趁勢起身,說道:“陛下,吳碩藐視律法,私自進殿,請將此人交給臣,臣定派人找出其幕后主使,以護我大漢威嚴!”
吳碩聽聞,連忙跪在地上,說道:“臣,臣初次犯錯,還望陛下恕罪!”
曹操注視著劉協,令劉協深知,這場博弈,是自己輸了,他只得妥協道:“宣威將軍曹昂,征討有功,此番進殿,不算違背律法,列侯董承、中散大夫伏完不思軍士之辛苦,犯俸一年,議郎吳碩私自進殿,現將其逐出!”
“陛下!”董承和伏完幾人喊道。
殿外的武士立即進入,將吳碩拖出大殿。
本該是熱鬧的新年,此刻卻因為曹昂一事,令劉協沒有繼續下去的心情,本想羞辱曹操一番,但到了最后,卻沒想到,是自己被迫得將自己的下屬逐出大殿。
見事情已了,眾臣子這才返回各自的座位,等待獻禮給劉協。
“眾臣獻禮!”宦官喊道。
群臣紛紛將自己的賀禮獻上。
當曹操將自己的禮物獻出時,劉協恨不得將那玉璧拿出,狠狠的砸在這閹豎之后的腦袋上,令他當場昏厥,永遠也醒不過來。
但現實就是現實,劉協不敢這樣做,只能選擇老老實實的將其收下。
“賜宴!”宦官喊道。
眾黃門與宮女分別將食物端至大臣們的面前,按律,作為司空的曹操,則分到了用鹿肉所制成的肉羹。
曹操一邊品嘗著,一邊感嘆,這恐怕,是自己嘗到的最鮮美的一碗羹來。
樂師奏起樂來,大臣之間,開始相互敬酒。
劉協坐在大位上,望著曹昂坐在吳碩的位置上,品嘗著食物,氣便不打一處來,抬頭朝遠望去,只見曹操護衛典韋正持戟在外,看似守候,實則是只要劉協一有異動,便可揮戟闖入,將其殺于殿中。
劉協不想再待下去,便告訴一旁的宦官道:“朕突然身體不適,恐怕不能飲酒,后面的禮,就重簡吧。”
知曉劉協是因為曹昂事情的宦官,立即便回道:“是。”
在取消飲酒環節后,一切節目全部重簡,在匆匆看過兩個節目后,宦官就以劉協身體不適為由,令百官準備行告辭禮。
作為三公之一的曹操,先站至劉協面前,對其行告禮。
劉協望著這位梟雄,只感覺身上所流淌的高祖血脈,正在沸騰。
劉協對曹操說道:“卿,可真不愧是,朕的肱股之臣。”
曹操回道:“臣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陛下。”說罷,曹操便離開。
望著曹操那背影,劉協手按桌上酒杯,極力讓自己平復下來。
“陛下。”輪到曹昂時,望著他一臉笑容,劉協將頭轉向另一邊,以表自己的氣憤,畢竟惹不起大的,只能拿著小的來敗敗火了。
曹昂也只能尷尬的笑了笑,便離開。
列侯董承借行告辭禮時,對劉協建議道:“陛下,曹賊畢竟勢大,還請陛下暫且忍耐,不要讓其察覺出什么,不然,只怕陛下會重演董賊時之悲劇!”
“朕,知道了。”劉協極力平復心情,讓自己冷靜下來。
大臣行完告禮后,劉協便在宦官的侍奉下,朝皇宮走去。
隨行的衛士則貼身護衛,不讓任何人所靠近。
護駕的種輯對于剛才之事,也十分不滿,但苦于自己手中兵少,也只得暫且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