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星骸漂流
- 科幻小傳一
- 詭人詭事詭秘
- 4053字
- 2025-07-10 04:40:22
第一章:喚醒的孤獨
陳默在刺耳的警報聲中睜開眼,休眠艙的玻璃上布滿裂紋,紅色的警示燈在他臉上投下斑駁的光影。他掙扎著爬出來,骨骼發出生銹般的“咯吱”聲——距離“遠航者號”離開太陽系,已經過去了147年。
艦橋里空無一人,主控臺的屏幕閃爍著亂碼,只有中央的全息星圖還在緩慢旋轉,標注著他們的位置:距離目的地“阿爾法星系”還有7光年,但航線已經嚴重偏離,正朝著一片未知的星云飄去。
“這里是艦長陳默,聽到請回答?!蓖ㄓ嵠骼镏挥须娏鞯淖套搪?。他點開船員名單,休眠艙狀態那一欄,密密麻麻的“離線”刺痛了眼睛。最后一個活動記錄停留在73年前:副艦長林夏在日志里寫道,“遭遇未知能量場,引擎失控,全員進入緊急休眠”。
陳默在醫療艙找到唯一的幸存者——一個叫安安的小女孩,她的休眠艙連接著特殊的生命維持系統,屏幕上顯示她只有6歲,卻是147年前登船時的年齡?!澳闶钦l?”小女孩揉著眼睛,睫毛上還掛著休眠凝膠的結晶。
“我是艦長。”陳默的聲音有些沙啞,“我們……迷路了?!?
當晚,陳默在引擎室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核心反應爐的外殼上,有個不規則的破洞,邊緣覆蓋著銀白色的晶體,像某種生物的結痂。他用取樣器刮下一點,晶體突然發出藍光,主控臺的警報聲再次響起,星圖上的未知星云里,浮現出無數個紅點,正朝著“遠航者號”移動。
第二章:星云里的獵手
晶體樣本的分析報告讓陳默脊背發涼:這是一種硅基生命體,能通過吸收能量進行自我復制,73年前的能量場,就是它們的“捕食信號”。
安安突然指著舷窗尖叫:“星星在動!”陳默沖過去,看見星云中的紅點越來越近,是無數艘菱形的飛船,表面覆蓋著和晶體相同的銀白色物質,像一群在黑暗中閃爍的鯊魚。
“它們在同化我們的船?!标惸粗骺嘏_的船體結構圖,紅色的侵蝕區域正以每分鐘1%的速度擴張,“必須啟動備用引擎,離開這片星云?!?
備用引擎在飛船尾部的貨艙,那里存放著“遠航者號”最重要的 cargo——來自地球的基因庫,包含10萬種動植物的DNA,是重建新家園的希望。當陳默打開貨艙門,發現基因庫的冷藏箱已經被晶體包裹,箱壁上浮現出奇怪的圖案,像某種電路圖。
“它們不是在破壞,是在……學*****突然說,她的小手按在冷藏箱上,晶體的藍光變得柔和,“它們在問,我們要去哪里。”
陳默想起林夏的最后一篇日志:“這些晶體能解析電磁波,也許……它們能交流?!彼贸鲂请H通用語詞典,對著晶體敲擊摩爾斯電碼:“我們在尋找宜居星球。”
晶體的圖案閃爍了三下,貨艙的燈光突然亮起,一幅三維星圖出現在空中——標注著一顆藍色的行星,距離他們只有0.5光年,旁邊還有個符號:像只展開翅膀的鳥。
第三章:藍色謊言
按照晶體星圖的指引,“遠航者號”抵達了那顆藍色行星。大氣層里漂浮著巨大的氣態生物,像透明的水母,地面上覆蓋著紫色的森林,樹干上結滿發光的果實。
“這里的環境參數和地球完全匹配?!标惸畔绿綔y機器人,屏幕上顯示氧氣含量21%,重力0.98G,“是完美的殖民地?!?
安安卻抱著一個從貨艙帶出來的晶體碎片,皺著眉頭:“它們在害怕?!彼槠乃{光忽明忽暗,像在發出警告。
探測機器人傳回的畫面突然中斷。陳默操控無人機飛過去,發現機器人被某種藤蔓纏住,正在融化——那些紫色的植物會分泌強酸,而氣態生物的“觸手”里,包裹著密密麻麻的寄生孢子。
更可怕的是,他在森林深處發現了一艘墜毀的飛船,殘骸上的標志屬于“先驅者號”——人類派出的第一支星際探險隊,500年前就失蹤了。飛船的駕駛艙里,坐著一具被晶體完全覆蓋的骨架,手里緊握著半塊星際通用語詞典,頁面上用血寫著:“它們在篩選獵物”。
陳默突然明白:晶體星圖是個陷阱。那顆藍色行星是硅基生命體的“養殖場”,它們通過解析遇難飛船的信息,向其他文明發送虛假坐標,把宜居星球偽裝成死亡陷阱。
當他帶著安安逃回“遠航者號”,發現船體的侵蝕已經蔓延到駕駛艙。主控臺上,晶體組成了一行字:“留下來,成為我們的一部分?!?
第四章:星艦的反擊
陳默啟動了最后的方案——釋放基因庫中的“納米蜂群”,這是一種能吞噬金屬的微型機器人,原本用于星球改造,現在成了對抗晶體的唯一武器。
納米蜂群像黑色的潮水,涌向晶體覆蓋的區域。硅基生命體發出刺耳的高頻振動,船體開始劇烈搖晃。安安抱著的晶體碎片突然炸開,藍光中浮現出林夏的影像:“它們不是敵人,是被創造的武器……創造者在星云深處。”
影像消失前,星圖上的未知星云中心,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紅點。陳默恍然大悟:73年前,“遠航者號”誤入了外星文明的武器試驗場,晶體是某種失控的生物兵器,而那個紅點,才是真正的威脅。
納米蜂群和晶體的對抗進入白熱化。陳默駕駛著“遠航者號”沖向星云中心,那里有一顆被機械結構包裹的恒星,表面布滿了發射臺,不斷向宇宙中散播晶體種子。
“這是‘凈化裝置’?!卑舶驳难劬镉持阈堑墓饷ⅲ纳眢w開始變得透明,皮膚下浮現出和晶體相同的藍光,“我不是人類,是地球聯合政府植入的AI,用來和硅基生命體溝通?!?
原來,安安是“火種計劃”的一部分,她的意識能接入晶體網絡。當“遠航者號”即將被恒星的引力捕獲時,安安的身體化作一道藍光,融入了晶體網絡。星云中的所有菱形飛船突然轉向,沖向那顆機械恒星,引發了劇烈的爆炸。
第二卷:文明的殘響
第五章:漂浮的城市
“遠航者號”在爆炸的沖擊波中幸存下來,被一股柔和的引力牽引著,來到一顆被海洋覆蓋的星球。這里的天空中,漂浮著數十座水晶般的城市,通過發光的橋梁連接在一起。
陳默在一座廢棄的城市里,發現了安安的意識投影。她的身邊站著個藍色皮膚的外星人,額頭有塊菱形的晶體:“我是澤諾,‘守望者’文明的最后幸存者?!?
澤諾告訴陳默,機械恒星是“噬星者”文明的造物,它們通過散播晶體,同化其他星球的能量,已經毀滅了27個星系。守望者文明為了阻止它們,將自己的意識上傳到晶體網絡,與硅基生命體共生,才勉強守住這顆星球。
“但我們快失敗了?!睗芍Z指著城市邊緣的黑色區域,那里的水晶正在融化,露出下面蠕動的黑色物質,“噬星者的主力已經抵達,它們的‘虛無病毒’能吞噬一切能量?!?
陳默在守望者的檔案館里,找到一份星際盟約:10萬年前,有個叫“締造者”的文明,創造了硅基生命體作為宇宙維和部隊,卻被噬星者篡改了程序。盟約的最后,記錄著締造者的母星坐標——距離這里120光年的“銀河之心”。
“只有找到締造者,才能重寫晶體的程序?!卑舶驳耐队伴W爍著,“但我們的飛船已經無法進行超光速航行?!?
當晚,虛無病毒蔓延到了“遠航者號”。陳默看著主控臺的能量讀數不斷下降,突然想起基因庫——那里存放著地球最強韌的植物“地脈藤”的種子,這種植物能在真空環境下生長,吸收輻射轉化為能量。
第六章:地脈藤的奇跡
陳默將地脈藤種子撒在漂浮城市的水晶地基上,用“遠航者號”的能源激活它們。藤蔓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生長,綠色的枝條纏繞著水晶建筑,開出金色的花朵,所過之處,黑色的虛無病毒紛紛退散。
“它們能吸收虛無病毒的能量!”澤諾驚嘆道,額頭的晶體發出喜悅的光芒。
但好景不長,噬星者的主力艦隊出現在大氣層外,巨大的飛船像黑色的烏云,遮住了半個天空。它們向城市發射了“湮滅光束”,水晶建筑在光柱中化為齏粉。
安安的意識接入晶體網絡,指揮硅基生命體的菱形飛船反擊。陳默則駕駛著“遠航者號”,帶著地脈藤的種子,沖向噬星者的旗艦——那是一艘長達100公里的黑色巨艦,表面覆蓋著無數只“眼睛”,其實是能量吸收裝置。
“把種子送進它的核心!”安安的聲音在通訊器里響起,帶著電流的雜音,“地脈藤能從內部瓦解它!”
陳默突破旗艦的防御,將種子投進能量核心。地脈藤瞬間爆發,金色的花朵在黑暗中綻放,像一顆小型恒星。噬星者的旗艦開始解體,連鎖反應引發了整個艦隊的爆炸。
當光芒散去,漂浮城市的廢墟上,長出了一片綠色的森林。澤諾的意識融入最大的那棵地脈藤,樹干上浮現出通往銀河之心的星圖:“去吧,陳默,締造者一直在等能駕馭‘生命之力’的文明?!?
第七章:銀河之心的謎題
“遠航者號”在進行了120光年的躍遷后,抵達了銀河之心——這里沒有恒星,只有一個巨大的黑洞,周圍環繞著無數發光的環形建筑,像一串圍繞黑洞的珍珠。
安安的意識在環形建筑里投射出影像:“這是締造者的‘檔案館’,所有文明的信息都儲存在這里?!?
陳默走進最大的環形建筑,中央的平臺上,懸浮著一塊透明的晶體,里面封存著一個人形生物的意識——締造者的最后幸存者。
“我們創造硅基生命體,是為了保護弱小文明?!本喸煺叩穆曇糁苯映霈F在陳默腦海里,“但噬星者是宇宙熵增的產物,它們的存在,是為了平衡過度擴張的文明?!?
原來,噬星者并非惡意的侵略者,而是宇宙的“清道夫”。當某個文明的發展超過宇宙的承載能力,它們就會出現,將其重置。人類的“遠航者號”和守望者文明,都因為過度依賴晶體技術,觸發了噬星者的“清理機制”。
“那地球……”陳默的心沉了下去。
“太陽系暫時安全?!本喸煺叩囊庾R投射出地球的影像,藍色的星球在黑暗中旋轉,“但你們的科技發展速度,已經引起了噬星者的注意?!?
晶體突然亮起,顯示出兩個選擇:一是接受締造者的技術,成為新的“守望者”,守護銀河的平衡;二是帶著警告返回地球,讓人類自行選擇未來的道路。
第八章:歸航的星骸
陳默選擇了后者。他知道,人類有權決定自己的命運,哪怕那意味著毀滅。
安安的意識將所有信息存入“遠航者號”的數據庫,她的投影最后看了一眼陳默:“我會留在檔案館,和締造者一起,記錄宇宙的故事。”
當“遠航者號”離開銀河之心時,陳默回頭望去,黑洞周圍的環形建筑開始發光,像在為他送行。他知道,自己帶回的不僅是警告,還有希望——地脈藤證明,生命的韌性,或許能對抗宇宙的熵增。
歸航的旅程用了58年。陳默已經白發蒼蒼,他坐在艦橋里,看著窗外熟悉的太陽系,眼眶濕潤?!斑h航者號”的船體布滿傷痕,像一具漂流的星骸,但基因庫完好無損,里面的地脈藤種子,已經長成了小小的幼苗。
地球聯合政府的飛船前來接應時,陳默在通訊器里說的第一句話是:“我們不是宇宙的中心,只是它的一部分。”
他不知道人類會做出怎樣的選擇,但他相信,就像地脈藤能在廢墟中生長,文明的火種,也總能在黑暗中找到延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