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老兵不死
- NBA之開局融合巔峰約基奇
- 封云煜
- 2623字
- 2025-07-29 00:48:08
其實教練組一開始也沒想換上王治郅,本來的計劃是讓韓德君上就行了,在內線做好防守。
但是這時,王治郅突然主動請纓:“我來頂吧!也只有我能頂!”
“大郅?你…”鄧華德有些猶豫。
王治郅的經驗和技術毋庸置疑,但35歲的年齡和體能儲備,面對澳大利亞這種強度的撕咬,能否頂得住?
讓韓德君去肉搏消耗,似乎更符合保存易林的戰略。
“我來頂。”王治郅重復道,聲音不高,卻像磐石落地,“也只有我能頂住。”
“只有我能頂住……”
這五個字,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瞬間在鄧華德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漣漪。
一個塵封已久、卻無比清晰的畫面猛地撞進他的腦海——
2006年日本札幌,男籃世錦賽。
對陣強大的斯洛文尼亞,生死攸關的小組出線關鍵戰。
姚明在內線陷入苦戰,身背四次犯規,步履維艱,每一次防守都如履薄冰,再有一次犯規就將被罰下。
華夏隊的擎天巨柱搖搖欲墜,整個球隊陷入恐慌。
就在那令人窒息的時刻,同樣是王治郅,走到姚明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平靜卻帶著千鈞之力:“大姚,你下來。別犯規了,我給你補。”
王治郅頂替姚明上場,在攻防兩端拼盡全力,守住了內線最后一道閘門。
正是他的挺身而出,為球隊贏得了最后的機會。
隨后,才有了王仕鵬那記石破天驚、載入史冊的壓哨三分絕殺!
華夏男籃奇跡般小組出線!
那一幕,曾深深震撼了電視機前一位名叫盧卡·東契奇的斯洛文尼亞少年,埋下了未來巨星的種子。
鄧華德看著眼前這位老將,時光仿佛在他臉上重疊。
六年前,他是臨危受命、力挽狂瀾的定海神針;六年后,他依然是那個在球隊危難之際,敢于站出來說“我來”的老兵!
王治郅的目光掃過場上與澳大利亞人奮力搏殺的年輕隊友,最終落回鄧華德臉上,緩緩說道:
“教練,我坐在下面看著,心里憋得慌。我知道戰略是保存易林,也知道我上去可能撐不了太久。但讓我坐在板凳上,眼睜睜看著兄弟們被這樣撕咬,看著球隊可能因為內線頂不住而崩盤……我做不到。”
鄧華德的心被狠狠觸動了。他看著王治郅眼中那份不容置疑的決心和坦然面對一切的覺悟,所有的戰術權衡、所有的顧慮,在這一刻都顯得蒼白無力。
這不是簡單的輪換,這是一位老將的請戰!是用自己職業生涯最后的光熱,去為球隊搏一個未來!
“好!”鄧華德不再猶豫,用力拍了一下王治郅的肩膀,聲音有些發哽,“大郅,上!替下易林!給我頂住!小心點!”
“是!”王治郅干脆利落地應道,目光如炬,大步走向技術臺。
韓德君看著王治郅堅定的背影,眼中充滿了敬佩。
王治郅大步流星踏入球場,替換下易林。
他沉穩地走向內線,與易建聯交換了一個堅定的眼神。老兵上場,帶來的不僅是經驗,更是一股無形的、穩定軍心的力量。
然而,澳大利亞隊的進攻并未因易林的下場而減弱,反而趁華夏隊換人調整之際,驟然提升了防守強度!
他們的輪轉換位更加迅捷,身體對抗更加兇狠,對持球人的夾擊如同潮水般涌來。
華夏隊的進攻瞬間陷入泥沼,傳球線路被切割得支離破碎,幾次倉促出手都偏筐而出。
反觀澳大利亞,在米爾斯的穿針引線下,進攻打得風生水起。
英格爾斯命中一記底角三分,德拉瓦多娃利用速度強突劉煒上籃得手,安德森也在籃下撿漏補進一球。
短短兩分鐘,澳大利亞打出一波7:0的沖擊波!
13:18!
分差瞬間被拉開到5分!場邊的鄧華德緊鎖眉頭,姚明握緊了拳頭。
球迷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難道保存易林的策略,反而讓球隊陷入了更大的被動?
就在這危急時刻,一個身影站了出來——王仕鵬!
......
“砰!”打板!
“唰!”球進!
壓哨打板三分!王仕鵬首節第四記三分球!
27:20!
球館徹底炸裂!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淹沒了整個球場!王仕鵬被興奮的隊友們團團圍住!他用力捶打著自己的胸膛,仰天長嘯!
單節4記三分,獨砍12分!幾乎憑借一己之力,導演了一場從落后5分到領先7分的驚天逆轉!
王仕鵬那記壓哨打板三分帶來的狂熱尚未完全平息,第二節比賽便已開始。
澳大利亞主帥布雷特·布朗面色鐵青,在場邊對著球員們怒吼。
他賽前所有的布置,都在王仕鵬那不講理的四記三分面前化為烏有。
調整,必須立刻調整!
布朗的指令明確而冷酷:鎖死王仕鵬!不惜一切代價!
于是,當王仕鵬再次踏上球場,迎接他的是如同跗骨之蛆般的嚴密盯防。
德拉瓦多娃如同影子般貼在他身邊,手部小動作不斷,干擾著他的接球和跑動。
一旦王仕鵬試圖利用掩護擺脫,立刻會有另一名澳大利亞球員(通常是英格爾斯或輪換的鋒線)兇狠地撲上來進行延誤或包夾!
澳大利亞隊甚至不惜放空華夏隊其他位置相對較弱的外線點,將防守資源瘋狂傾斜到王仕鵬身上。
效果立竿見影。王仕鵬幾乎無法舒服地接到球,即使接到球,也立刻陷入雙人甚至三人圍堵之中,連出手空間都難以尋覓。
華夏隊最鋒利的遠程武器,瞬間被凍結。
華夏隊的進攻陷入停滯,失誤也開始增多。每一次投籃不中,籃板球都成為慘烈的絞肉場。
王治郅拼盡全力卡位、爭搶,但面對更年輕、更兇悍的澳大利亞內線群,35歲的老將在體能和爆發力上逐漸顯露疲態。
反觀澳大利亞,雖然防守端投入巨大精力鎖死王仕鵬,但他們的進攻在米爾斯這位核心控衛的梳理下,逐漸找回節奏。
米爾斯不再執著于個人強攻,而是利用自己超強的牽制力,不斷為隊友創造機會。
當華夏隊因為進攻不順而防守注意力稍有分散時,米爾斯立刻抓住空隙,一記追身三分命中,穩定軍心!
英格爾斯也找到了手感,在弱側命中一記中距離跳投。
安德森則利用強壯的身體,在籃下頻頻制造殺傷,通過罰球緩慢而穩定地取分。
尼爾森也貢獻了一次強硬的補籃。
比賽進入了令人窒息的拉鋸戰和“打鐵大戰”。
雙方的每一次得分都顯得異常艱難,比分如同老牛拉車般緩慢爬升。
首節行云流水的進攻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肌肉碰撞的悶響、裁判頻繁的哨聲(主要是雙方激烈的身體對抗)和籃球砸在籃筐上的刺耳聲響。
場邊,鄧華德眉頭緊鎖,不斷調兵遣將,試圖打破僵局。
他換上孫悅加強外線防守和突擊,換上丁錦輝增加活力,但收效甚微。
姚明在場下看得心急如焚,卻又無可奈何。
易林則緊盯著場上,雙拳緊握,他在積蓄力量,也在等待時機。
半場結束前最后一分鐘。
華夏隊進攻,經過多次傳導,球終于給到被短暫放空的王治郅手中。
老兵在罰球線附近接球,面對撲防的安德森,一個教科書般的假動作點起對方,隨即沉肩、運一步,用盡全身力氣起跳,完成了一記難度極高的后仰跳投!
籃球在空中劃過一道艱難的弧線……
“唰!”球進!
37:45!
這記寶貴的進球,是王治郅老兵意志的體現!但分差,依然刺眼地顯示著落后8分!
隨后澳大利亞最后一攻,米爾斯壓時間,面對孫悅的貼身防守,強行后撤步三分出手!
“哐!”終于,鐵也打到了澳大利亞這邊。
籃板被易建聯奮力抓下。
“嘟——!”半場結束哨音響起。
3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