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換下易林?
- NBA之開局融合巔峰約基奇
- 封云煜
- 2177字
- 2025-07-28 19:02:09
他沒有具體說明“做過的事”是什么,但那眼神中的厭惡和決絕,讓更衣室里的老隊員們都心頭一凜,仿佛想起了某些不愉快的回憶。
易建聯(lián)感受到了易林身上那股不同尋常的殺氣,用力點了點頭:“對!干他們!”
比賽在一種壓抑又充滿火藥味的氛圍中開始。
2012年8月2日,倫敦,奧林匹克籃球館。
18:15。
B組小組賽第三輪,中國男籃對陣澳大利亞男籃的較量,在一種微妙的緊繃氛圍中拉開帷幕。
球館頂部的巨大電子計時器跳動著冰冷的數(shù)字,空氣中彌漫著混合了汗水和消毒水的氣味,以及山雨欲來的沉重感。
盡管澳大利亞隊的絕對核心,NBA狀元安德魯·博古特因傷缺陣,未能親臨賽場,但他賽前通過媒體放出的那句“要讓中國隊輸20分以上”的狂妄宣言,如同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激起了無形的波瀾。
更衣室里,易林和隊友們聽到了,選擇了沉默。
華夏的哲學(xué)里,反擊的號角只在萬事俱備時吹響,打臉,務(wù)必徹底,不留余地。
這支澳大利亞隊,以其彪悍乃至粗野的球風(fēng)在國際籃壇“聲名遠(yuǎn)揚”。
若論戰(zhàn)術(shù)體系的精妙與球員技術(shù)的細(xì)膩,他們或許遜于歐洲諸強。
然而,他們的比賽哲學(xué)中,滲透著一種近乎原始的搏命精神。
坊間流傳著戲謔卻精準(zhǔn)的調(diào)侃:當(dāng)別國球隊踏上球場是為了競技,澳大利亞人踏上球場,更像是披著球衣的角斗士。
易林對此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
前世的交鋒,正是這支隊伍,讓他嘗盡了苦頭——一次兇狠的、帶有明顯傷害意圖的犯規(guī),將他直接撞離賽場,傷退離場。
那并非孤例。那場比賽,如同一次殘酷的圍獵:易林重傷倒下,朱芳雨眉骨被肘擊開裂,孫悅在激烈的身體對抗中舊傷復(fù)發(fā)……
一場比賽下來,華夏男籃的核心輪換傷痕累累,慘烈異常。
那痛楚與憤怒,此刻在易林的神經(jīng)末梢清晰復(fù)蘇。
澳大利亞的首發(fā)名單出現(xiàn)在大屏幕上:帕蒂·米爾斯、喬·英格爾斯、彼得·德拉瓦多娃、大衛(wèi)·安德森、阿萊克斯·尼爾森。
核心無疑是速度如風(fēng)的控衛(wèi)米爾斯和內(nèi)線支柱大衛(wèi)·安德森。
米爾斯,這位小個子后衛(wèi),以其閃電般的突破和精準(zhǔn)的急停跳投聞名,華夏的外線群將面臨嚴(yán)峻考驗。
至于安德森,易林對其頗為“熟悉”——并非因其在NBA的顯赫成就(事實上,他在NBA僅是邊緣人物,數(shù)據(jù)平平),而是因為他曾短暫效力于姚明時期的休斯頓火箭隊。
雖然出場機會寥寥,但沾了“火箭舊將”的光環(huán),他的名字倒是在華夏球迷中混了個臉熟。
易林的目光在安德森那并不算突出的84分評分上停留片刻,嘴角勾起一絲冰冷的弧度。
“前世能狂勝我們20分?呵……”他心中了然,“看來光靠紙面實力可不夠,少不了那些游離于規(guī)則邊緣的‘超常規(guī)手段’。”
前世的傷痛記憶瞬間轉(zhuǎn)化為此刻高度緊繃的神經(jīng),每一個毛孔都透著警惕。
他暗自告誡自己:必須保持十二分的清醒,提防任何可能降臨的危險。
“但愿你們今天能收斂些,”易林目光掃過澳大利亞熱身區(qū),“否則,我不介意讓你們也嘗嘗被‘特殊照顧’的滋味。”那份深藏于心的狠厲,悄然凝聚。
“易林!發(fā)什么呆?上場了!”朱芳雨略帶粗獷的嗓音打斷了他的思緒,這位鋒線悍將顯然已迫不及待。
“來了!”易林應(yīng)聲,快步融入走向球場的隊伍。
行至朱芳雨身側(cè)時,他微微側(cè)首,聲音低沉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凝重:“雨哥,這場球,小心點。我預(yù)感,會是一場肢體碰撞頻發(fā)的惡戰(zhàn)。”
他腦中閃過前世朱芳雨眉骨開裂、鮮血染紅地板的畫面,后半句壓在喉間:尤其保護(hù)好你的頭部!
朱芳雨聞言,非但沒有懼色,反而咧開嘴,露出一抹混合著野性與不屑的笑容,眼神銳利如刀:
“哈!放寬心!跟這群袋鼠打過的交道,比你小子多多了!他們什么路數(shù),老子門兒清!”他用力活動了下肩膀,骨骼發(fā)出輕微的脆響,“論玩硬的?他們還不夠看!咱奉陪到底!”
裁判的哨音尖銳響起,籃球被高高拋向倫敦碗的穹頂。
易林與澳大利亞中鋒阿萊克斯·尼爾森同時奮力躍起。
易林的彈速更快,起跳時機也把握得更為精準(zhǔn),指尖搶先一步觸球,將球干凈利落地?fù)芟虮痉胶髨觯樂€(wěn)穩(wěn)控住,華夏隊贏得開場首攻。
比賽在預(yù)料之中的高強度對抗中展開。
澳大利亞人如狼似虎,每一次防守都帶著強烈的身體接觸和侵略性。
易林在低位要球,立刻遭遇大衛(wèi)·安德森近乎摔跤般的繞前頂防和背后持續(xù)的小動作推搡。
易建聯(lián)在外線接球,英格爾斯如同牛皮糖般緊貼,不斷用隱蔽的肘部和膝蓋進(jìn)行騷擾。
空氣仿佛凝固,每一次呼吸都帶著硝煙味。
易林并未急于強攻。他深知這場比賽的殘酷性和持久性。
他利用自己吸引防守的能力,為隊友創(chuàng)造機會。
一次成功的掩護(hù)后,劉煒突破分球,易林在罰球線附近接球,面對撲防的安德森,一個冷靜的虛晃點飛對手,隨即穩(wěn)穩(wěn)命中一記中距離跳投,拿下本場個人第2分。
隨后,他又在一次拼搶中保護(hù)下后場籃板(個人第1個籃板),并在一次快攻中造成尼爾森犯規(guī),站上罰球線,兩罰一中,個人得分來到3分。
比賽僅僅進(jìn)行了不到五分鐘,記分牌顯示 10:8,華夏隊微弱領(lǐng)先。
場上局面異常膠著,每一次得分都異常艱難。
就在這時,鄧華德教練在場邊做出了一個讓許多球迷和部分解說員感到意外的決定——換人!他示意替補席,指向了老將王治郅。
“換人!華夏隊請求換人!鄧華德教練用王治郅換下了……易林?!”現(xiàn)場解說帶著明顯的疑惑,“開場才打了不到五分鐘,易林剛剛拿到3分1籃板,狀態(tài)看起來不錯,為什么這么早就把他換下?”
易林看到換人牌亮起自己的號碼,臉上沒有任何意外或不滿的表情。
他甚至微微松了口氣,平靜地走向場邊,與王治郅擊掌交接。
“大郅哥,里面那倆家伙動作很大,小心點。”易林低聲提醒了一句。
王治郅點點頭,眼神沉穩(wěn):“放心,交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