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文臣武將 新的風暴
- 三國:我,曹昂,被曹操偷聽心聲
- 偏執癥重度患者
- 2087字
- 2025-08-29 21:00:00
曹昂端坐于壽春官署主位,目光掃過堂下。
諸葛亮、張遼、徐庶、石韜、孟建等核心僚屬分列兩側,雖風塵仆仆卻精神奕奕。
署衙內燭火通明,卷冊井然,透著高效運轉的氣息。
【看來我離開這段時日,孔明他們將淮南打理得井井有條。】
曹昂心中稍定,開口語氣沉穩:
“有勞諸位,先將近日政務軍務,簡要道來。”
諸葛亮輕搖羽扇,率先開口,語調清晰平和:
“亮謹稟侯爺。春耕已畢,新墾屯田畝數較去歲增兩成,秋糧可期。流民安置逾八成,皆編戶授田,淮北新設三村寨,民心漸安。”
他隨后遞上詳實冊簿,數據條理分明。
張遼接著洪聲匯報:
“軍務方面,各部操練未懈,城防加固亦按期完成。近日江東哨船于江面活動頻次似有增加,末將已加派了巡江斥候,暫無異常軍情。”
徐庶、石韜、孟建也依次補充了刑名、水利、教化等具體事務,皆有條不紊。
曹昂仔細聽著,不時發問,心中愈發踏實。
【得此班底,實乃大幸。淮南根基未因我離開而動搖,反更顯穩固。】
待眾人匯報完畢,曹昂略一沉吟,面容肅然道:
“今日尚有要事告知諸位。”
他稍頓片刻,目光掃過眾人。
“朝廷旨意已下,授我為揚州刺史,總攬東南軍政,駐節壽春。”
此言一出,堂內先是一靜,隨即涌起一陣壓抑不住的欣喜之情。
張遼率先撫掌,聲如洪鐘:
“好!如此甚好!侯爺正位揚州,我等便可名正言順,大展拳腳!江東若再敢窺伺,必予迎頭痛擊!”
他眼中戰意灼灼,顯然期盼已久。
諸葛亮羽扇輕搖,臉上露出欣慰笑容:
“亮恭喜主公。主公領揚州牧,政令歸一,以往諸多顧慮皆可消解。各項政令規劃,可持續推行,于淮南長遠發展大有裨益。”
他更看重政策延續性。
徐庶、石韜、孟建等人亦紛紛道賀,笑容滿面。
徐庶捻須道:“主公榮膺此任,足見朝廷信重。我等追隨主公,前程更為明朗矣!”
他們不僅為曹昂高興,也為自己未來的發展感到樂觀。
曹昂將眾人反應看在眼里,心中亦受感染,但肩上壓力也更重了幾分。
【父親將此重任交予我,東南安危系于一身,又有袁紹大敵當前,絕不可有負所托。】
他抬手壓下歡聲,神色轉為凝重:
“既蒙朝廷信任,我等更當竭盡全力。眼下局勢諸位皆知,袁紹在北,虎視眈眈;孫策在江東,銳氣正盛。淮南乃我軍東南屏障,亦是為父親大軍之后援,不容有失。”
他隨即依據曹操的戰略意圖,清晰部署道:
“文遠。”
他看向張遼。
“軍事首重防務,尤其廬江方向,江東孫策,狼子野心,不可不防。城防需再加強,另需嘗試編練水軍,縱使規模初具,亦能緩急有用。斥候偵查尤需加強,我要時刻知曉江東一舉一動。”
“末將領命!”
張遼抱拳,毫不含糊。
“孔明。”
曹昂轉向諸葛亮。
“內政民生,依舊由你總攬。屯田需深化,糧草為根本。鼓勵生育,招引流民,充實戶口。各類物資,務必加緊積蓄。”
“亮,遵命。”
諸葛亮躬身應下。
“元直,廣元,公威。”
曹昂對徐庶等人道。
“諸位各司其職,細化落實。另有一要務,留心訪察征召江淮一帶的賢才,無論文武,只要有真才實學,皆可薦于于我。”
“明白!”
三人齊聲應道。
最后,曹昂看向一旁的史阿:
“史阿,你去聯絡糜家,借助商路通達,借此便利,加強對河北袁紹、江東孫策各方情報收集,尤其是糧草調度、兵馬調動跡象,及時匯總報我。”
史阿恭敬回答:
“必盡力而為。”
各項命令發布完畢,堂內氣氛嚴肅而緊繃。
恰在此時,典韋那龐大身影挪了進來,手里攥著一張帛布,臉上帶著幾分憨厚又得意的笑容。
“嘿嘿,侯爺!”
典韋甕聲甕氣地開口,打破沉寂。
“俺老典……俺又寫了首新詩!寫給侯爺的,慶賀……慶賀那個……大喜事!”
他一時想不起“刺史”這個詞。
眾人目光齊刷刷投向典韋,皆知這位猛將的“詩才”是何等模樣,原本緊繃的氣氛瞬間緩和,不少人嘴角已忍不住上揚。
曹昂也是哭笑不得,接過那張墨跡似乎還未全干的帛布,只見上面歪歪扭扭寫著幾行大字,似乎有“侯爺威名震江東”、“俺的雙戟比山重”之類的句子。
【這典韋……真是難為他這份心了。】
曹昂心中莞爾,面上卻鄭重其事地點頭:
“好!寫得有氣勢!典將軍有心了,此詩……甚合我意,回頭賞你好酒!”
典韋聞言,咧開大嘴笑得更加開心,得意地環顧四周。
堂內頓時響起一片善意的低笑聲,先前部署軍國大事的緊張感被沖淡不少,團隊間融洽親和的氣息彌漫開來。
曹昂收起笑容,再次看向眾人:
“好了,笑也笑過了。諸君,重任在肩,各自盡力吧!”
“謹遵侯爺之命!”
眾人齊聲應答,神情皆恢復了肅然與堅定。
江東,建業,吳侯府。
府邸寬闊,雖不及許昌司空府那般威嚴肅穆,卻自有一番江南的恢弘與精致。
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在鋪著精致席毯的地面上。
孫策與周瑜相對而坐,中間擺放著一張描繪著山川地勢的牛皮地圖。
此時的孫策,正值青春鼎盛,英姿勃發。
自脫離袁術、平定江東六郡以來,其勢如破竹,聲望如日中天。
麾下文有張昭、張纮等賢士處理政務,武有程普、黃蓋、韓當等宿將忠心輔佐,更有太史慈這般勇冠三軍的猛將效命,人才濟濟,江東基業已然穩固,實力空前強盛。
他眉宇間飛揚著自信與銳氣,舉手投足間盡顯一方雄主的豪邁。
“公瑾,你看!”
孫策的手指重重地點在地圖上黃河沿岸的區域,聲音洪亮,帶著壓抑不住的興奮。
“細作來報,曹操正大肆調集糧草,精銳兵力皆向北境集結。袁紹更是厲兵秣馬,戰意已決。曹袁大戰,一觸即發!此乃天賜良機于我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