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工藝文化
  • (日)柳宗悅
  • 6字
  • 2025-07-17 16:33:23

上篇
造型藝術

工藝問題

公眾對工藝的理解仍然粗略,多數人不會對每日與自己相伴的器物給予太多的關注,這一點著實叫人遺憾。工藝領域由始終存在于我們身邊的平凡器物組成,因此很少有人試圖從中汲取真理與問題,從中提煉美的法則就更不必說了。然而此時此刻,我們被無數丑陋的器物包圍,以至于很難在身邊發現思考美的機緣。而且一提到“美”,大家往往會聯想到高深的美術領域,相較之下,工藝的世界就顯得凡庸了,也難怪很少有人在其中探尋真理。問題是,“實際使用于日常生活”這一性質真的與“美”相隔千山萬水嗎?普普通通的東西,就如此不值得我們去研究嗎?

誠然,有人表現出了一定的喜好,每次購買器物,都要細細揀選一番,辨別優劣與好惡,我們能從他們的選擇中看到工藝批判的萌芽。擁有某種喜好是難能可貴的,喜好的有無,將對你的一生產生巨大的影響。可惜先進的喜好并不多,許多人的喜好停留在小而自我的范疇,因此錯誤的喜好屢見不鮮。

所幸已經有人邁出了一步。他們不單單揀選器物,還會細細思考如何使用它們,換句話說,他們會在日常生活中將這些器物用到極致。此舉有助于讓工藝更貼近生活,并為我們創造更多關注工藝的機會,如此一來,標準也會相應提高。器物的性質主要體現在其使用方式上,在這方面,日本的“茶道”尤其值得一提。茶道加深了日本人對器物的熱愛,陶冶了日本人對美的情操。茶道以器物詮釋了什么是美,并展示了器物的用法,其功績不容小覷。奈何許多人將其局限在了茶室內的茶事,能徹底沖破玩賞“茶道”這一局限的人寥寥無幾,更不會有茶人愿意敞開心懷,深入工藝與美的問題。

不過有另一群人在器物上傾注了他們的心血,那便是鑒賞家和收藏家。他們擁有大量的經驗和智慧,眾多器物的存在及其性質通過他們的鑒賞與收藏為人所知,他們自己也對此頗感自豪。但我經常感到困惑的是,他們所鑒賞的往往是古董,而非工藝。他們的第一要務是擁有,而非理解。于是便產生了一種詭異的現象: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器物與他們引以為傲的器物之間幾乎全無交集,他們經常使用一些叫人不忍直視的玩意兒。

那些與美的世界關系深厚的人呢?好比在有文學、音樂抱負的人里,有沒有對造型世界感興趣的人呢?不幸的是,在今天的日本,這樣的人少之又少。在我看來,對美術感興趣的人都少得可憐,普通人在這方面的修養還有待提高。

那美術評論家呢?美術論領域頗為熱鬧,工藝論領域卻冷冷清清。莫非他們認為,期望在工藝中發現真正的美無異于徒勞?公眾對工藝的理解還很粗糙,想必這也是工藝論的匱乏所致。

翻開關于工藝的書籍,也能看到同樣的匱乏。關于工藝各分支的專業著作數量可觀,然而,它們是對材料和方法的科學分析,沒有切入工藝本質的哲理。因此,那些書籍也很少涉及工藝的價值問題。所謂的工藝論書籍也不過是做了些分門別類,并沒有深入本質問題。

那么,美學家有沒有扛起這個問題呢?他們積極探討美術,卻對工藝沉默不語,哪怕提及工藝,也只會在某個章節里給它留一小塊。外國的書籍在這方面同樣不甚活躍。這無異于不斷暗示未來的美學,要如何逃避本質問題。

工藝史家呢?我們確實能從他們挖掘出的歷史細節中學到許許多多,但我們不得不直面的悲哀是,他們空有知識,卻缺乏直覺。一件東西無論是美還是丑,他們往往都以同樣的方式奉上贊美,這便是鐵證。他們似乎難以辨別玉與石,因此其記錄還算可靠,但歷史觀就靠不住了。歸根到底,他們并沒有對工藝的正確理解,特別是在談到工藝美的時候,他們的立場往往是模棱兩可的。不過對史學家而言,缺乏價值認識并不是致命的,只是基于史料的記述不能催生出工藝史觀。

反倒是一些醉心于地方文化的人意識到了地方工藝的意義,因為他們深知手工藝在地方文化中的重要性。可惜他們的理解往往是思想層面的,并不契合實物,一旦牽涉到“什么樣的器物才是正確的”這種具體的問題,他們給出的答案便會模糊不清。

也許我們在近代失去的一大才能就是直覺力,尤其是辨別物件美丑的能力。近代的才能似乎都集中在了知識上,因此許多人懂得抽象的“事”,卻不懂得品鑒具體的“物”。也正因為如此,人們往往傾向于站在概念的角度觀察有形之物,對工藝漠不關心,也許就是因為它太偏“物”了。美術涵蓋部分概念性的內容,而工藝是更赤裸裸的“物”,所以單憑知識的力量是無法接近的。不通過觀察、不靠過去就很難親近它。在當今世界,愿意直接審視“物”的人何其少。人人都會用眼睛看東西,但很少有人有能力審視它們的內里,這一點極大地阻礙了人們對工藝的正當理解。

正是由于這種冷漠、誤解和直覺的匱乏,工藝至今仍未在文化領域占據應有的位置。

可要是沒有工藝文化,又怎么可能樹立正確的文化呢?因為我們的生活與工藝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說,日常生活就建立在工藝之上。無論晝夜,無論是工作時間還是閑暇時光,我們都離不開那些東西。穿衣服取暖,擺餐具用餐,湊齊家什過日子,只要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器物如影隨形,再也找不到其他與我們朝夕相處的存在了。隨著生活方式的擴大,器物種類也越發多樣,它們不正是對生活本身最真實的呈現嗎?我們也可以說,工藝的貧弱意味著生活本身的空虛,正確的生活必須伴隨正確的工藝。一個人在生活中使用怎樣的器物,就等于是在坦白他過著怎樣的生活。美不應該止步于鑒賞,必須在生活的更深層次對美加以運用,而工藝正是連接美和生活的紐帶。如果工藝文化得不到蓬勃發展,文化便會失去一大基礎,因為文化首先必須是生活文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阳市| 西华县| 盱眙县| 昌黎县| 重庆市| 山丹县| 常山县| 成都市| 民丰县| 江西省| 新宾| 大庆市| 平湖市| 尉氏县| 林周县| 墨脱县| 诸暨市| 嘉荫县| 寿宁县| 额济纳旗| 铅山县| 嫩江县| 绥棱县| 和静县| 通城县| 谷城县| 阿尔山市| 十堰市| 肇东市| 房山区| 正宁县| 罗山县| 交城县| 丹江口市| 游戏| 锦屏县| 九江市| 泸定县| 萝北县| 巧家县| 墨竹工卡县|